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5日在昆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 长 杜小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和“十二五”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昆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按照“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要求,坚持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线,以“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为抓手,以强化依法、高效、特色服务为重点,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增长3.3%;服务业增加值1355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8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下降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亿元,增长10.1%;进出口总额834亿美元,下降1.6%,其中出口538亿美元,实现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0元,增长8%。荣获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两个第一。实现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七连冠”。

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重点改革稳步开展。昆山试验区第三次部省际联席会议顺利召开,新获国家层面先行先试政策12项,新增省政府支持举措16项。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启动运作,10家企业合同登记9400万元,提款7594万元。10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柏庐、亭林、青阳、震川4个中心城区管理片区实质运作。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国家试点有效实施,市场监管、商务和交通运输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执法。文商旅、水务集团完成组建,创控、城投、交发等国有企业得到整合。台协会换届顺利完成。全国第一个“侨之家”落户工研院。

简政放权*推进。部门职责、职责边界等6份责任清单完成编制。精简审批事项184项,精简比例21%,审批提速4.7%,网上审批率70.9%,提高5个百分点。智慧政务信息平台上线运作,公安出入境业务等实现全城通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启动建设。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在省内率先实现“三证合一”全覆盖,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个数分别增长10.9%和41.7%,注册资本增长52.6%和51.2%。

资源效率逐步提高。工商、质监、食药监等职能实现整合。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成立运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已批未开发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清理等专项行动*开展,淘汰“三高一低”企业151家,腾出土地5198亩,盘活存量用地6333亩。内外资新出让地块投资强度分别提高18.6%、14.7%。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地区生产总值、贡献财政收入分别提高1.4%、6.7%。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成为首批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

二、狠抓转型升级,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提质增效加快步伐。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算好土地、人口、生态、公共服务和差距“五本账”,设立不少于20亿元专项资金,出台规划、土地等配套措施,实施 932个“十个一批”重点项目。完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00亿元、4100亿元,分别增长5%和4.8%。43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 164.1亿元,友达光电6代低温多晶硅、之奇美偏光片研发生产基地、东旭光电等项目有序推进。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0家。机器人产业促进中心成立运作,全市技改项目中“机器换人”项目172个,完成投资73亿元,占比分别达51.7%和36.5%。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8家。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五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顺利召开。金秋经贸招商、上海招商月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注册内资260亿元。I.T集团、雅高美华、华拓金融服务等总部项目落地。新增商业银行、证券营业机构各2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1%和4.4%。上海股权托管中心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加快建设,人民银行“三中心一公司”、上交所花桥后台中心落户。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商品展示中心投用。东阳澄湖村、好孩子商贸入围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和示范企业。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易会、零售商大会暨展会、昆山电子电机暨设备博览会等展会成功举办。金鹰国际、首创奥特莱斯等重点商业项目开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4%,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1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超90%。新增示范农业新品种41个,1家企业获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鲜活农产品直供社区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开设农产品社区直供店 6家、线上线下模式社区智能生鲜柜直供点30个。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5%。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力最强城市排名中位居第11位,名列县级市之首。阳澄湖科技园、工研院资源高效整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昆山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评价中名次上升10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国第五,企业上缴税额增长率全国第一。与清华、南大、浙大等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强,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科技镇长团完成交接。“合同研发项目管理”扎实推行,订制储备成果转化项目73个。新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5家、高新技术产品356个、中国驰名商标2件。新获专利授权10500件,其中发明专利 1625件。好孩子口袋车获中国专利金奖。8家企业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1项、发布国际标准1项。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新增国家 “千人计划”人才10人、省双创人才14人、省创新团队1个、省双创博士5人、省外专“百人计划”3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7人。昆山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跻身全国优秀行列。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运作良好。科技创新券贷款业务得到推广。两岸青年创业园成为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启迪众创工社等众创空间投入运营。20家游戏企业成功进驻花桥手游孵化园。

三、优化空间形态,城乡区域统筹协调推进

规划布局更趋合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多规合一”*推进,红线管理从严实施。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城南等重点区域“六线”,以及住房、市域单元、城中村更新配套、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专项规划,强化用地、生态、水系、文化、基础设施等规划控制。完成开发区、城市西部地区等重点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快速路网系统优化与关键节点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互通良性发展。完成傀儡湖、庙泾河、夏驾河等重点区域生态布局和绿色廊道控制规划。开展庙前、赵陵、绰墩山等特色村庄规划,“一村一规划”实现全覆盖。

设施功能更加完善。130 项重点实事工程有序推进。成立市路桥工程建设指挥部,重大工程代建制度稳步推行。中环快速路开通,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延伸段接驳体系不断优化。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昆山段、苏昆中环无缝对接等前期规划基本完成。马鞍山路东延以及祖冲之路、震川西路等改造顺利实施。西部公交换乘中心完成建设。落实国家开发银行棚改融资220亿元,推进以动迁安置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安置房35.5万平方米、2428套,竣工80万平方米、5456套。分配经济适用住房161套、廉租房8套,发放保障性住房货币化补贴269.1万元。公积金贷款户数和发放金额分别增长92.9%和 161%。完成老小区天然气改造105个、24731户。

城市管理更显精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全面完成,整治项目746个,创建省级示范社区3个、示范路2条。推进“城市环境大家管、市容秩序大提升”五项治理,实行中心城区、管理片区两级督导整治。完善中心城区“一把扫帚扫到底”等环卫机制,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1个,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施交通排堵促畅项目 35个,依法查扣违法“三小车”25860辆。完成300公里管线数据竣工探测入库。推进社区“减负增能”工程,优化“四份清单”,推行区镇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双向履约评估机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1家,居全省首位。

四、强化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实效

民生实事工程进展良好。调整年度实事工程总投资至951.8亿元,推进道路改善、水环境治理等七大类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4%。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2万个。成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昆山开放大学筹建工作顺利推进。出台新市民子女公办学校积分入学办法。西部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市老年医院投入使用,市三院病房大楼、市康复医院二期顺利竣工,东部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前期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家。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启动基层卫计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招聘人员备案制管理。扎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顺利通过“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验收。市福利院异地新建筹备工作启动。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启用。落实民资兴办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和民办养老机构补贴资金408万元。新增日间照料中心8家。社会救助服务“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建成。健全军人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考评。执行保供稳价政策,全市物价保持平稳。

富民增收工作不断深化。发放居民创业小额贷款3.4亿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5%。11380名城镇失业人员和2345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城镇登记失业率2.05%。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财政补贴政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提高100元。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0元。完善生育、失业保险体系。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健全村级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推进“一村二楼宇”建设,开展新一轮40个经济薄弱村帮扶。新建新型集体合作农场16家,经营面积1.4万亩。深化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改革,向4653户农户发放干股红利553.5万元。完成184家社区股份专业合作社股权固化改革,惠及12.6万户、42.5万人。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确股工作基本完成。

公共安全管理全面加强。落实“四有四必”要求,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构建,13名企业责任人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并受到刑事追责。完善网格化监管机制,区镇安环局(所)设置、人员和设施配备实现全覆盖。抽调27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八月份安全生产检查月活动,*推进“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企业三级标准化建设,规上企业三级标准化达标率提高20.2个百分点。开展15个行业专项整治,加强电梯、危化品、瓶装燃气等领域管理,年度86项三级挂牌督办隐患全部消除。整合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环节监管职能,实现“一个部门管全程”。成立市检验检测中心,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领域专项打击行动。试点“公众评判庭”自治机制,启用阳光信访系统,信访积案结案率85%。建立救援物资协议储备制度,组织应急救援演练1005次。深化群租房集中整治,整改隐患1827处。圆满完成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16+1”会晤各项安保任务。

五、注重内涵品味,城市文化形象日益彰显

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推进“道德之城、乐仁昆山”建设,实施“好家风好家训‘昆山人家’品牌建设工程”,开展餐桌、旅游、交通、网络、观赛文明专项活动,评选“我推荐、我评议昆山好人”28名,第四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人物17名,入选“中国好人”1名、省“美德好少年”1名。新增造血干细胞志愿者189人,成功捐献者5人,登记入库数和捐献数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扶持志愿服务引导项目24个,推进社区特色品牌项目化运作101个,评选最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好邻居36 名。“六五”普法全面完成。开展首届法治模范家庭评选,举办第三届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组织法治主题活动2296场。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主题馆,创建法治学校319所。成为省科普示范市。森林公园被命名为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新增慈善工作站21家,汇爱残疾人服务中心、柏庐街道义卖捐助中心投入运作。发放残疾人专项救助金1627.8万元。开展第四届公益创投活动,组织实施项目47个。市公益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公共文化服务亮点纷呈。成立昆山当代昆剧院,引进昆剧表演艺术家3名。第六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昆开幕。市档案馆新馆即将竣工。昆仑堂美术馆成为省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组织周庄、锦溪、千灯三大古镇水乡联合申遗。新增省级非遗项目4个。设立群众文化创作“琼花奖”。举办“昆曲回故乡”等群众文化和文艺活动2000场,13名学生获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建设*推进,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首份英文版市域地图正式发行。完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任务。组织中德青少年足球训练营,举办万人国际徒步大会、中欧男篮锦标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近600场。成为首批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创意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争取国家、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151.5万元,扶持项目数和资金额均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1%。1 部作品获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3家企业入围中国“印刷百强”,7部原创动漫影视片在央视及各大院线播出。组织乡村休闲旅游(上海)推介会,大力发展民宿、休闲旅游产业,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8%和8.2%。水之梦水上乐园开园。荣获最美中国·绿色生态、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周庄古镇亮相米兰世博会。天福社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六、突出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严格新引进项目一票否决制,劝退项目8个。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改善工程769项,落实生态环境建设资金120亿元。完善水网、路网、绿网“三网一体”生态格局,先行先试一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全省首批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推进绿化“增量提质”,启动亭林园、森林公园、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改造,实施中环绿化景观生态修复、东城大道南延等道路绿化工程,加大沿湖、沿河、沿路以及镇村绿化,新增绿地570万平方米、县级公益林 1599.8万平方米。完成6个美丽村庄示范点、6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新增省级水美乡镇1个、水美村庄10个。锦溪湿地公园获批省级湿地公园。巴城湖水利风景区通过省级验收。

环境治理富有成效。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9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1家。在全省首次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改造电网。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105个河道断面、吴淞江流域水环境、阳澄湖生态优化等项目全面完成,双洋湖生态修复、南部水乡岸线整治有序推进。落实“河长制”,疏拓浚河道91.4公里,整治黑臭河道10.7公里。位列全省骨干河道管护项目绩效评价第一名。推进48个重点村、52个特色村及27个一般村污水治理。三类以上地表水比例63.6%。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276个,淘汰燃煤小锅炉26个、“黄标车”8146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70%。

执法监管重拳出击。督促100家环保部苏南督查中心交办企业完成整改。对26个环境突出问题挂牌督办,完成率76.9%。实施工业污染源分级分类管理,加大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查,检查整改企业1238厂次。开展化工企业、电镀行业、水源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汞污染、洗桶业等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关停小化工企业11家,立案处罚企业222家。明确五大类40项突出环境信访调处职责分工,环境信访调处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新《环境环保法》,创新环境公益诉讼模式,加大环境违法查处力度,依法刑事拘留13人。

七、推进职能转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公布市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推行政府采购全流程上网和公开透明运行,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市人大一号议案,提升全民法律素养,打造“尚法昆山”。认真办理市政协一号提案,积极创建省食品安全城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3件、政协委员提案206件,满意率分别达98.5%和97.7%。办理市长信箱、数字城管、“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来信来电46万件,投诉处置满意率达97.3%。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组织召开民生领域专家论证会、市民听证会、恳谈会。规范性文件备案率、备案规范率和及时率均达100%。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延伸至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

作风效能进一步提升。*开展“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四项机制”、“六项制度”,担当意识和依法、高效、特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村村到、户户访”、“三访三解三促”等活动扎实开展。取消、停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3项。新增市级机关五星级服务品牌6家。57家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依法破解三毛酒店拆迁等老大难问题,推进震川路茶座超范围经营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勤政廉政进一步深化。突出职能整合,统筹推动机构改革。坚持政务公开,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信息网上发布。加强会议差旅、因公出国(境)和公务用车管理,“三公经费”下降 18.3%。办公用房规范到位,公车改革按期完成。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形成预警和动态监控新机制。加强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升。拓展延伸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域。严格勤政廉政规定,规范公务、商务接待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查违纪违法案件,筑牢廉洁从政防线。

与此同时,老龄、科普、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对口支援、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2015 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发展,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二五”时期,是昆山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动应对困难挑战,锐意深化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 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促发展,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末的14.2万元提高到18.6万元。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28.5%、52.6%和97.7%,进出口在困难环境中逆势保持正增长。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7.8%上升到 9.2%。

五年来,我们坚持促转型、调结构,开放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昆山高新区被列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十一五”末的5.9件提高到30件。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20.3、12.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坚持重规划、提品质,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昆山杜克大学、文化体育中心、中环快速路、高铁南站等一批标志性设施建成投用。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延伸段顺利开通。新增城市综合体137.4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4.6标台,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高到23.9%。公共自行车实现全市域“通借通还”。提标改造老居住小区101个、396.7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坚持惠民生、促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5588元提高到42660元,年均增长10.8%。新增学校78所、学位9.3万个,医疗、养老床位6725张。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比“十一五”末实现翻一番。基本解决动迁安置“人等房”问题。启用长江引水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饮用水同一水质,是国内首个全区域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城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严治理、优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新增绿地5887.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3.1平方米提高到14.6平方米。林木覆盖率提高4.6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0.559吨标煤下降到0.387吨标煤。新扩建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污水管网1342公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一个炉子”焚烧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形成。

五年来,我们坚持推改革、转作风,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取消、暂停行政审批事项282项,网上审批率由“十一五”末的45.3%提高到70.9%。经受住“8·2”事故的严峻考验,安全生产理念*人心,城市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动参与式行政程序建设,建成政府投资项目阳光评审管理系统,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

各位代表,道不行不至,事不为不成。在这段砥砺奋进的历程中,我们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全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任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凝心聚力、同心共建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热忱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同志们,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驻昆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昆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经济稳增长促转型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市民化进程有所滞后,城市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安全存在薄弱环节,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依法治理能力亟待加强,基础管理水平急需提升,面对矛盾困难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快予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6年苏州市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祁门县闪里镇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