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阳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0日在阳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丘志勇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起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的核心任务,*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和对接珠三角战略,突出抓好“三大抓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科学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 %,2011至2014年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三名。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2013年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多,年均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

过去五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22∶41.8∶36.2调整为16.4∶47.3∶36.3。电力能源、金属压延等成为主导产业,五金刀剪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2.7%和23.7%。旅游、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建成,港口物流、专业市场等加快培育。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畜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海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居全省前列,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3.7%。

过去五年,城市空间有效拓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阳江滨海新区全面加快建设,完成阳东撤县设区,中心城区面积从44平方公里扩大至64.0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一批美丽乡村建成。“一港两桥三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240公里,建成万吨级以上码头4个。完成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22项、水利防灾减灾工程133宗。“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森林覆盖率达58.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漠阳江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国家Ⅱ类标准,入海河口和近岸海域水质均符合功能区水质标准,连续4年获省环保责任考核优良等次。

过去五年,改革开放积极有为、发展活力有效**。市、县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级取消、下放和转移行政审批事项338项。建成省网上办事大厅阳江分厅和县(市、区)分厅。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检测检验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在全省非试点地区率先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组建了四大国有企业集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资源整合成效明显。居民阶梯电价和市区居民生活用水、生活用管道天然气阶梯价格改革完成。五年新增社会组织997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展开,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行政村的政经分离改革完成。

过去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办好每年十件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7940元。投入23.3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基本完成创建教育强市任务。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公共卫生医院,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42.1%。建成一批文体惠民工程,提前两年实现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全部公共文化场馆(站)免费向社会开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公租房8263套,改造建设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25393户。完成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

刚刚过去的2015年,市政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总体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增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50000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92亿元,增长6.2%。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689亿元,增长4%。培育消费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 9.5%。加大外贸扶持力度,进出口总额178.8亿元,增长8.3%。促进金融健康发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4.74亿元、贷款余额 757.74亿元,分别增长11.4%和7.2%。

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阳江核电站2、3号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新兴铸管等项目动工建设,投入2.16亿元财政资金加快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7亿元、增加值491亿元,分别增长12.3%和 13.5%。抓好“1+10”专业招商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新引进维达生活用纸等项目130个,总投资429.8亿元。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4个省级园区共投入10.7亿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工业总产值1001.7亿元,增长21.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滨海类国家5**景区,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市接待游客165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1.3亿元,分别增长10.7%和18%。市电商创业园建成运营,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挂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新增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6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3 家,农业总产值344亿元,增长3.5%。新增钢质渔船71艘,渔业总产值147亿元,增长3.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成阳江五金刀剪生产研发基地和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首家省部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阳江滨海新区核心区13个市政道路项目和13个商住项目加快建设,漠阳湖公园(一期)等项目动工,市妇幼保健院新院主体工程完成。阳东城区道路、环卫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江河涌环境综合整治、市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市区城北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阳江森林公园(一期)等工程加快推进,违章建筑整治和市容市貌“百日整治”取得实效,“三旧”改造扎实开展,城市环境不断改善。推进宜居城乡建设,阳春市创建为省园林城市,合水镇、合山镇分别被评为省宜居示范镇和名镇,19条村被评为广东省名村,120条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深茂铁路阳江段、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加快推进,海陵岛大桥动工建设,省道371线阳春三甲至双滘段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110千伏圩河输变电等项目建成。漠阳江双捷引水工程拦河闸重建动工建设,加固达标海堤50公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漠阳江流域整治扎实推进,11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阳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那格电镀城搬迁后改造整治(一期)完成,淘汰黄标车5988 辆,造林6.18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7%。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公布38个市直部门权责清单,完成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市政府28个部门分别整合设置行政审批科。镇 (街道)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抓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管理模式,新登记市场主体 18920户,增长10.1%。市直及各县(市、区)公务用车、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市卫生系统4个事业单位完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加强区域合作,珠海阳江对口共建在产业园区建设、联合招商、民生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88.03亿元,增长23.1%,占财政预算支出的59.6%。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加强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246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275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五大险种参保人数141.6万人次,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待遇、低保救助、五保供养标准等达标提高。基本建成公租房588套,改造农村危房5144户、华侨农场危房236户、棚户区住房250户,建成因灾“全倒户”新居270户。抓好教育创强工作,阳东、阳春和阳西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加强卫生计生工作,成立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落实镇卫生院“五个一”设备配置,人口计生工作有效落实。推进文体惠民,建成10个基层公共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示范点,举办了南国书香节暨第四届阳江书展、广东国际风筝邀请赛、群众文化节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南海I号”全面发掘保护和参与申遗工作扎实推进。改善公共交通,新增118辆新能源公交车。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明显,105条重点帮扶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9.14万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10321元。做好“5+5”社会矛盾化解,*开展公安机关“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城 (县)创建活动,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创建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会、妇女儿童、关工委、慈善、老龄事业持续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供销、档案、打私、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法治建设有效加强。推进依法行政,设立市政府法律顾问室,清理规范性文件,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依法行政考评在粤东西北地区排第2名。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8件和政协提案147件,办复率100%。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落实年”活动,整治公务员队伍不严不实问题,进一步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察、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和拥护;必须把真抓实干作为推进工作关键,才能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科学谋划、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阳江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较慢,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缺乏,研发投入不足,创新驱动能力弱;城乡之间建设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待加强;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政府职能转变有待深化,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6年河源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清远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