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8日在江干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江干区人民政府区长 滕 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围绕“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狠抓年度各项工作落实,“四新五化”建设取得新成就。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3亿元,增长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7亿元,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1.4亿元,增长18.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财政总收入104亿元,增长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7亿元,增长8.2%;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万个;计划生育率为97.9%。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区验收,成功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省红十字工作示范区。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全面完成。

(一)着眼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推动有力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改革要求,扎实推进“江改十九条”改革任务。以体系完善为重点,修订创新型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大招商、大服务”工作机制,整合区、街道两级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招商资源全区共享。建立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属地统计体系。开展医养护一体化改革试点,深化完善“四诊四定”分级诊疗新体系。探索现代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以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扩大校长、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采取EPC模式推进九堡东城文体中心建设,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整合资源,建立“江干发布”网络平台和舆情中心。在34个社区实行社工绩差薪酬改革。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制定《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意见》。区级建设单位实体化运作改革加快推进。承接审批权力120余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实现集中办理,杭州国际商贸城投资项目审批试点顺利推进。实施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改革,工商注册登记实现“一条龙”服务。出台《村社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继承转让办法》,加强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深化4个社区股份制改革。

(二)着眼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转型态势不断巩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十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1:29.0 :70.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信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比达70.8%。开放型经济持续增长。有效投资高位运行,区“810”重点项目如期实现开(竣)工。新增楼宇资源70万平方米,楼宇经常性税收增长26%,打造税收千万元楼宇50幢、亿元楼宇6幢。商圈建设步伐加快,庆春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有序推进,天虹百货开业,西子国际主体完工。新认定全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产品3个,评选区政府质量奖企业5家。完成“个转企”2011家。编制《城东新城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

智慧经济开局良好。实施《智慧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与浙江清华长三院、华数集团、杭州东部软件园开展战略合作。浙江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博奥生物工程、国家智慧物联网产业基地等项目顺利落地,绿谷·杭州开工建设,东方电子商务园入选“省电子商务十大产业基地”,东部软件城创新孵化园发展良好,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集聚功能加快形成。启动“智慧小镇”和“智慧CBD”试点。合作设立赛富丽元、先锋基石、金投智汇等智慧产业基金,规模达15亿元。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成功承办创新中国2014总决赛、中国新媒体峰会和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精心组织“科技新浙商走进江干”活动。*推进“浙商回归”工程,侨商回归浙江中心顺利落户。去化楼宇招商面积22万平方米,实现区外到位资金233.9亿元,浙商(省外)项目投资9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新增中国移动、微软中国、国鼎黄金、中信证券、大唐电力等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0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引进金融类企业205家,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等项目落地。加大协税护税力度,促成企业税收落地118家。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特色园区发展良好,智谷人力资源产业园创建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三里亭1737建筑设计聚落入选“省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十强”,茶都名园、普东科技园建成运营,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全面启动建设,中润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自主创新成效明显,新增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万事利集团入选省首批“三名”示范企业,西子奥的斯、杭锅集团、巨星科技、祐康食品、嘉德威钢琴入选省“机器换人”示范工程项目,东城电子“E邮柜”入选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凯实激光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人才战略*推进,申报“国千”4人,入选“省千”2人。推进江干-建德区市协作重点项目8个。对口帮扶四川白玉县、贵州三穗县发展。

(三)着眼建管并重,城市形象持续提升

抓征迁保障项目建设。开展“征迁扫尾攻坚年”行动,钱江新城、艮北新城等重大区块征迁扫尾取得突破,完成扫尾住户199户、企业124家,分别占历年遗留总量的66%、91%。实施重点项目征迁“清零”行动,有力保障地铁2号线西北段、钱江路延伸段、九沙河等10个市重点督办项目建设。全年累计拆迁住户475户、企业152家、建筑面积82.7万平方米,交地5165亩,出让土地24宗、1555亩。编制笕桥黎明旧城综合改造项目城市设计及开发方案、常青区块改造整治方案。完成艮北新城核心区产业布局规划与城市设计。成功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资金支持。皋亭单元控规修编获得批复。

抓配套推进“交通治堵”。加快完善路网体系,地铁2号线东南段、秋石快速路三期主线开通,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兴建路(东段)、红普路(艮山东路-德胜路)、凤起东路等14条主(次)干道和九州路等8条支小路,加快建设华丰路、笕丁路等7条主(次)干道和桥头路等10条支小路。推进道路建管衔接32条(段)26公里。完成老旧小区交通综合整治项目2个。建成杭海路停车楼等停车场(库)9个,新增停车泊位2573个。

抓回迁实施安居工程。以提升安置房品质为核心,强化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周边基础配套,开工建设安置房51.3万平方米,竣工44.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加强拆迁在外过渡户服务和管理,顺利实施建华、红五月地铁安置房项目和建塘、横塘区块回迁,完成安置3432户、6649套。开展危旧房排查和既有建筑登记工作,有效保障群众居住安全。

抓治理促进生态改善。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完成治理项目150个,拆除河岸违法建筑9.8万平方米,复绿7.4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施“阳光排污口”工程,清除排污口400个,新增截污量8000余吨/日,消除黑臭河道12条,治理积水点28处。强化全流域治水,开展河道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河道水质监控实现全覆盖。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机制,强化道路、工地扬尘等治理。全年扩绿31万平方米,“四边三化”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4个、省级“森林村庄”1个、市级生态河道1条。

抓管理优化城市品质。持续推进“三改一拆”,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年累计改造旧厂区32.6万平方米、旧住宅区16.7万平方米、“城中村”95.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08.5万平方米,综合排序位居主城区第2。启动“美好家园·无违建社区”创建,创建无违建街镇2个、无违建社区86个。启动浜河社区“美丽村庄”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开展餐厨垃圾减量试点,新增垃圾分类小区42个。建立道路、绿化、市政设施 “一体化”综合养护模式,“四化”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东站枢纽区域实行“十无”车站高标准管理,成功应对春运、国庆等时段客流**考验,在区域16个高铁车站考核中位居第1。

(四)着眼优质均衡,民生事业加快发展

教卫文体协调推进。深化“教育新共同体”建设,新开办学校(幼儿园)6所,新增甲级幼儿园9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初中学业水平抽测和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扩大“区域健康服务联合体”,优化远程会诊平台,创建省级示范卫生服务中心3家,实现省级五星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杭州美术馆项目落地工作进展顺利,丁桥新城体育中心项目开工。大型文体场馆和校园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制定钱塘江文化发展规划大纲,精心组织“钱塘之韵”原创节目展演、“钱江杯”系列赛事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古木船制作技艺”、“杭纺织造技艺”和“打莲响”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浙农大旧址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开发“e就业”智慧应用项目,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再就业1.7万人。举办首届“钱塘智谷”创业大赛,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39家。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净增1.6万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多渠道化解劳动纠纷,劳动关系和谐指数位居全市第2。实施《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意见(2014-2016)》,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5家,新增养老床位177张,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惠及老人7500余名。发放“春风行动”等帮扶救助款3173万元。低保帮扶审批周期从20余天缩短至最快2小时。社会化助残服务残疾人8000余名。

社区品质加快提升。社区配套用房新增8083平方米,改造2.8万平方米。智慧社区建设广泛*,“e家全能”社区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制定《廉租住房社区服务与管理暂行规定》,着力破解廉租房服务管理难题。深化“三社联动”机制,建成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6个,2个社会组织被评为“市十大示范性品牌社会组织”。制定新一轮促进城市化未覆盖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扶持经济相对薄弱村社7个、公共服务项目12个。

(五)着眼治理创新,平安建设全面深化

稳定局面有效巩固。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7件,化解市、区两级重大涉稳问题9件。*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年”活动,化解积案76件,化解率达65.2%,信访终结105人。加大“非访”整治力度,进京“非访”人数下降85.2%,有力维护重要时期社会稳定。建立区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施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机制,基层调委会实现全覆盖,共调处矛盾纠纷8487件,调解成功率为99.9%。

治安管理有效加强。突出严打整治,打处实绩位居全市前列。*开展重点社区治安整治,创建“控案先进小区”40个、“零发案小区”64个。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八化”建设,新建动态视频监控点位420个。全年命案、侵财型案件发案量分别下降33%、9%。圆满完成大型活动安保工作55起。创新实施流动人口“客栈化”和网格化承包管理方式。

公共安全有效维护。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下降”。开展火灾等安全事故防控综合体系建设试点,完成10家挂牌督办单位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落实“三化联动”监管机制,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放心食安”扎实推进。完善“110”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防汛、防台、防潮安全管理,开展校园安全、流行性疾病、反恐防暴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连续九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区荣誉称号。

(六)着眼职能转变,自身建设继续加强

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周三访谈夜”、“千家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政风行风加快转变。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完成撤镇建街工作,钱江新城管理体制调整加快推进。编制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权力事项 2839项,权力事项清减率达54.5%,其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11项,清减率达67.2%;公开部门职责1198项、职责边界事项25项,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195项,明确公共服务142项。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址全面启用,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江干)正式运行。

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完善重点建议和提案领导领办制度,办结“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112件、政协委员提案93件。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办结行政复议21件、依申请信息公开34件,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6件,评查抽查行政执法案件2408件。扎实开展学法用法“五个一”系列活动,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

廉洁从政进一步强化。加大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探索建立责任追究、“四色亮牌”谈话教育等机制,惩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四查四看四提升”专项行动,177项政府投资项目实现监察全覆盖。部门预算、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得到加强。8个街道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制度。健全财政支出标准体系,规范机关办公用房、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等管理制度,“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1.9%。小兵传奇

重视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军事日”活动,圆满完成征兵和退役士兵安置任务。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民族宗教、台侨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特色产业体系还不够突出,产业平台、产业龙头项目亟需加快建设和培育;城市功能、形象面貌与中心区定位还不够匹配,在统筹实施、协调推进城市化方面还需加大力度;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人口快速导入的需求;法治政府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下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拱墅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