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27日在许昌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武国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致力打通“六路”、建设“五型许昌”,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108亿元,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亿元,增长12.7%。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多管齐下、动态调控、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强化有效投资,实施“15616”投资促进计划,15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1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40%,三大水利、三国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稳定增长主体,促进工业平稳运行,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政策咨询会和产销对接、产业链对接、银企对接、用工对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批企业突出问题。扩大开放招商,实施“6612”招商引资行动计划,通过三国文化旅游周等重大招商活动,合同引进市外资金1260亿元。直接融资96.6亿元,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家企业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企业发展,建立了企业发展互助资金、担保体系,及时打出金融“组合拳”,社会融资规模稳步扩大,信贷投放稳步增长,余额存贷比、新增存贷比分别高出全省11个和43个百分点,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荣获全省“优秀金融生态省辖市”称号,金融竞争力居全省第3位。

(二)突出重点调结构,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我们把调结构、转方式摆上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绝大多数效益指标保持全省靠前位次。大力发展高成长服务业,41个重点服务业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5亿元、增长3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魏都特色商业区获全省综合考评第3名。着力做优做强工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十百千”培育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完成425亿元、4960亿元,分居全省第2位、第3位;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晋级为星级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产业集聚区达到3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9个,装备制造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7家;许继进入“中国电气工业竞争力10强”;黄河、众品、森源、金汇4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占全省总数的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生态农业三大工程建设,新增高标准粮田40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9万亩,粮食产量在遭受历史罕见严重旱灾的年景,仍保持280万吨以上。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5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7%。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1家,居全省第3位。

(三)科学发展重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快。我们研究出台了《许昌市贯彻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突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着力六大区域综合开发,提升规划水平,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城乡发展。“1665”行动计划扎实推进,163个市区城建重点项目、64个六大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1个棚户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学院路北延等13条道路和许昌东站长途汽车站、新兴公交停保场等建成投用,城市河流清洁行动顺利启动,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投资促进计划超额完成,示范区主中心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许昌以全国地级市第4名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创建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省级生态文明城市先行示范市申报获得成功,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禹州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804个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5个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工,新解决农村39.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2.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四)强化创新增优势,发展后劲不断得到提升。我们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达1583万元,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个,新增11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建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3位。推进实施质量立市、国家商标战略,新增省名牌产品数量居全省第2位,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4位。着力推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智慧城市等建设取得新进展,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加快生态建设,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清潩河综合治理进展顺利,长葛市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建设,大周“城市矿产基地”成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节能减排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完成省定任务。

(五)全面*促改革,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我们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改革**市场活力。侯卫东官场笔记 *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了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全省最少、审批时限全省最短。扎实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营改增”试点、商事制度等改革,4家单位完成改制任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5万户、新增注册资本超过320亿元。加快开放平台建设,设立许昌海关获得批准,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挂牌开检。

(六)加大力度惠民生,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高。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全市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达157.7亿元、增长8.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3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0元、增长10.3%,新增城镇就业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市区11个教育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增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2个。许昌市立医院等7个卫生重点项目、8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实施城乡统一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连续7次荣获“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市”称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等标准进一步提高。完成31所农村敬老院“温暖工程”。

相继建成两期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更多市民能够就近骑上“小绿”。市区6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成为全省首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10328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配套工程如期建成,丹江水顺利抵达许昌。扎实推进“平安许昌”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七)立行立改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我们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制定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机制,有力提升了行政效能和发展动能。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积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扩大政务公开,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市长信箱等民情通道更加畅通有效。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推进,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与此同时,军地军民更加团结,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全面加强,民族宗教、地方史志、人民防空、体育、档案、地震、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许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由于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年初预期目标仍有差距,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生产总值增速低于预期;部分行业和企业运营困难较多,融资困难与金融风险交织并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全省位次靠后,城镇化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民生改善任务依然艰巨,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期盼差距较大,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更加紧迫。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尚需加快转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汇编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