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10日在内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松柏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七项重点工作”,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同步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就业形势和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56.77亿元,增长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7.77亿元,增长2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8亿元,增长1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提高0.3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62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9565元,增长11.4%。

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四化”同步进程加快

新型工业化平稳推进。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实现工业总产值1760.95亿元,增长7.2%;工业入库税金24.3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4%;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02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8户、5亿元企业20户、10亿元企业6户。七大工业园区新增承载面积5.1平方公里,新入驻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项目)38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5.8亿元,增长14.4%。强化节能降耗,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8户,关闭小煤矿12户,预计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0%。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成功进入“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数字城管、数字地理信息等6个智慧城市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加快城市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4G基站1943个,城区光缆覆盖率95%。推进“宽带乡村”建设,新增通宽带行政村540个,各县(区)均进入全国或全省“宽带乡村”试点。工业化与信息化加快融合,新增两化融合示范带动企业30户,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15个。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6.09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4个百分点,达44.21%。内江主城区面积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4万人。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公园绿地和生态系统,大千路北延线、北环线三四段等10条道路全面竣工,市体育中心、市文化中心等9个公共服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有序,塔山公园生态复合绿道、小青龙河景观绿道等4个生态绿地项目快速推进,甜城湖左岸(师院西区至二医院段)生态廊道全面建成;城南新区、白马组团、椑木组团加快建设。积极夯实底部基础,资中沱江北岸古城保护、南岸新区开发加速实施,隆昌城中有湖、湖中有城、景城一体格局加速构建,威远城市综合体、婆城公园、威远河景观建设加速推进,县城控规覆盖率均在85%以上。“百镇建设行动”*推进,11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围绕“彻底治脏、大力治乱、全面治差”总要求,集中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建设工程扬尘、油(煤)烟和噪声污染等六类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启动“交通治堵三年攻坚战”,完成省道206线与双洞路平交道口改造,叠园路等一批治堵项目正抓紧实施,沱江大桥复线桥、邱家嘴立交桥、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下道路拓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侯卫东官场笔记。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开工,成渝客专(内江段)、内威荣高速公路(内江段)、自隆高速公路(内江段)、花园滩大桥建设加快,新入城线玉王庙互通立交枢纽工程竣工通车,城市轨道交通完成项目论证和规划编制。

农业现代化稳中有升。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评审。稳定粮食生产,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8.36万亩,粮食产量151.23万吨。现代畜牧业试点市建设*推进,规模养殖比重逐步提升。注重产业化主体培育,新登记家庭农场468家,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41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内江获“中国黑猪(内江猪)之乡”、威远县获“中国无花果之乡”称号。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通过国家发改委咨询评估,联合水库开工建设,象鼻咀水库建成投入使用,两河口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536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262口,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485个。威远县、隆昌县“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扎实有效,全市4个新农村综合体加快建设,新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0个、新村聚居点123个。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高新区建设取得突破。将高新区建设作为全市“一号工程”,统筹推进“一区三园”建设,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高新区总规、控制性详规及产业发展规划;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3个,协议投资28亿元;入驻科研团队、博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33个;实施园区道路、安置还房、污水处理厂等项目37个。隆昌园区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白马园区1万平方米、高桥园区5000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步伐加快。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8个,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2项。新增专利申请66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枚、四川省著名商标5枚。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新创四川名牌产品18个,内江主导编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砌筑工艺导则》上升为行业标准。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引进各类紧缺和高层次人才884名。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页岩气产业培育加速,威远区块首条外输干线建成投运,域内建成钻井平台12个、开钻气井45口、日产气20万立方米,年度投资14.5亿元。信息安全产业活力初显,数据恢复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信息安全产业孵化园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实现产值25.26亿元,增长55.0%。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产经营企业达66家,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0个、市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品24个,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4.0%、22.0%,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4.6、6.9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把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号工程”,全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成功举办“四川电子商务暨现代物流发展**论坛”和“大千网交会”,加快建设西部电子商务中心、川南电子商务城等项目,启动建设天虎云商川南运营中心、四川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等电商交易平台,威远连界钢铁物流中心建成投运。全年网络交易额居全省第3位,达363亿元,增长21.0%。启动旅游“138”计划,加快实施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36.97亿元,增长24.1%。内江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城市商业设施建成并营业,城乡消费进一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22亿元,增长12.7%。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2家、准金融机构6家,1户企业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36.16亿元,比年初增加56.69亿元,增长5.3%;贷款余额610.14亿元,比年初增加95.79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58.34亿元,增长9.9%。

三、*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46个乡镇、676个村完成产改任务,流转土地47.52万亩,市中区纳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迈出新步伐,内江市农村商业银行组建获省政府批复,威远县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88项,保留市级行政审批事项84项,行政审批效率综合提速78%。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企业1856户,增长72.2%,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路,成为全国第二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市。推进财政预算改革,加强财政绩效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58亿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分级诊疗工作扎实开展。市电影公司、市广电网络公司转企经营和市川剧团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高新产业引进、知名企业引进、人才带项目引进”三大攻坚战,成功举办“欧洽会·内江专场推介会”等一系列开放活动,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6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个,人才带项目11个。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15.02亿元,同口径增长17.9%,其中制造业到位资金282.89亿元,占到位市外资金的68.2%。区域合作、校地合作不断加强,与西南大学、电子科大等5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内江海关获批设立,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5亿美元。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持续惠民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等民生支出完成124.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7%,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9%。完成扶贫投资8000万元,帮助6.8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为城乡困难群众安排医疗救助资金8935万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236元和108元。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9个,为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家庭失能人员共5.33万人提供了居家养老“五助”服务。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52.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9.8%。创新推进棚改工作,完成投资39.1亿元,改造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14047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342户;建设保障性住房6469套;做好失地农民安置还房建设工作,在保证不欠新账的前提下,所有安置还房项目全面开工。解决18.4万农村人口和3.85万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开展覆盖全市的农村水井水质监测工作。提升乡村公路通达能力和安全水平,新建公路安全护栏827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市场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学率87.2%,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100%、98.4%,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名列全省前茅,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毕业生100%就业,川南幼专创建成功,内江师院整体搬迁、内江六中高新校区建设、四川健康职业学院创建等工作相继启动。市一医院、二医院、中医院新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25个,新建村卫生室40个。范长江故居(纪念馆)改陈布展重新开放,大千园整体改造提升等项目开工;“资中木偶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中区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话剧《范长江》获省第三届“文华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参加第十二届省运会取得金牌数、总分数全省第三的好成绩。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4.16‰。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沱江内江段长期保持Ⅲ类水质。完成内江第一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综合治理河道21公里,甜城湖清淤疏浚工程全面完成,威远河、隆昌河水质得到改善。开展涉重金属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030辆。“绿色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首次入川走进内江,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建成生态乡镇7个、生态村10个、生态家园100户,全市森林覆盖率32.56%。

社会保持安全稳定。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监控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建成省级安全社区9个、全国安全社区3个;狠抓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加强消防、危化品、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21%,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持平,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社会管理网格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群众来信来访得到有效处理,“大调解”工作全面深化,成功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853件。“平安内江”建设持续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构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95.2%。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加强,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如期完成。机构编制、统计、调查、气象、水文、防灾减灾、人防、检验检疫、无线电管理、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迈出新步伐,红十字、慈善、老龄、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五、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实施定点帮扶,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推进正风肃纪,先后“废、改、立”相关制度26项。*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党风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社会评价,畅通效能监督渠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转变文风会风,强化预算约束,大兴节俭之风,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7.8%。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规范性文件向人大常委会备案,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坚持协商在前,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办理人大代表议案4件、建议107件,满意率100%;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12件,满意率99.7%。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坚持政府常务会集中学法制度,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扎实开展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民主协商、公示听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有力提升。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努力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深化政务公开,市、县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实现全覆盖,公开市级行政职权事项3896项。

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巩固。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监察职能,认真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对惠民资金、征地拆迁、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完成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计项目537个,核减资金3.03亿元。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政纪立案82件,政纪处分85人,强化了在监督下工作的风气和机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出台十八条措施稳定经济增长,保持了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结构出现可喜变化;我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扎实开局;我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430万内江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内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内江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等6项指标增速虽然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但未达到我市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新的增长动力不足,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土地、环境空间约束加剧,政府投资能力受限,民间投资增幅下滑,投资增长乏力;财政增收困难,政府性债务以及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潜在风险化解压力较大;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分区不合理,交通拥堵还未明显缓解;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改善空气质量任重道远;整治“庸懒散浮拖”现象还需加大力度,政府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建设还需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