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4日在桂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周家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三期叠加”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一本蓝图绘到底”,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1827.1亿元,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1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65.1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638.9亿元,增长6.6%;组织财政收入195.2亿元,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5.3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9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9431元,增长12.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城镇化率达到45.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减排指标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旅游胜地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产品、旅游管理及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全面推行项目建设“五个一”和“三清单一问责”机制,开辟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项目落地及建设速度。全年实施重大项目883项,完成投资793.8亿元,市领导包抓的20个重中之重项目和38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一批大型知名商业综合体建设开历史先河,高新万达广场封顶,华润万象城、海吉星食尚港启动建设,国际商贸城、万福休闲广场基本建成。一批文化、旅游及服务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保利文化产业园、瑞盛旅游休闲世界、信和信·桂林国际智慧健康旅游产业园等项目进度加快,国际知名酒店品牌悦榕庄阳朔度假酒店建成营业,胜地建设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汇报,积极跟踪,政策争取和落地力度大、效果好。51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和东盟10国旅游团6天入境免签获得国家批复,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政策落地实施,桂林成为全国首获上述政策的地级市,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动力更加强劲。旅游新业态不断拓展,品质不断提升。航空旅游、高铁旅游齐头并进,机场旅客吞吐量接近700万人次,增长17.6%;铁路旅客发送量达720万人次,增长66%。与海航集团共同组建桂林航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打造“航空+旅游”“旅游+金融”“智慧旅游”三大经济发展引擎。“空中游漓江”试飞成功,填补广西高端航空旅游项目空白。地中海俱乐部桂林愚自乐园度假村、罗山湖、玉圭园等高端休闲旅游产品获得市场认可。休闲游、特色游、体验游持续兴旺,自驾游、自助游涨势迅猛,旅游逐步向多元化和休闲度假模式转变。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国家验收,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全区领先,阳朔、兴安荣获首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桂林喀斯特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功举办第八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桂林成为国际旅游数据研究与趋势展望的“智慧中心”之一;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获全国金五星优秀旅游展会奖。与阿里巴巴合作搭建桂林—淘宝旅游合作平台,与百度合作设立“@桂林旅游”直达号,成为全国首个百度直达号旅游线上到线下城市。全年接待游客3871.2万人次,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203.3万人次,增长5%;旅游总收入420.3亿元,增长20.6%;国内游客、入境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分别达2.77天和2.15天;游客人均消费突破1000元,增长11.6%,其中入境游客达2928元/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消费增幅明显高于游客数量增幅,旅游转型升级效果显现。

(二)调转并举稳中提质,产业转型升级凸显新成果

工业经济优化提升。出台支持工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企业直通车“千名干部入千企”等服务制度,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完成工业投资621.1亿元,增长13.6%;规模工业增加值657.7亿元,增长10.6%;规模工业总产值2116.7亿元,增长10.9%,其中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四大重点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55.2%。以高新区为主体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临苏经济开发区规划编制及全市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百强企业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6.6%,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等3家企业入围中国机械工业500强,漓泉等3家企业成为首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优利特等3家企业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达股份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1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达206.2万吨,蔬菜、肉类、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水果、食用菌、竹狸、冷水鱼总量全区第一,牛、羊等草食动物增势迅猛,恭城成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县,平乐成为国家农作物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灌阳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桂林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启动建设。建成推出4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全区先进典型。休闲农业走在全国前列,乡村旅游收入增长20.6%,龙胜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新增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6家。川江水库下闸蓄水,小溶江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斧子口水库加快推进,完成6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9.4万亩;新增100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通畅率达83%,新增通自然村屯公路290公里。373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完成1650个村屯内3087公里道路硬化,400个“普惠制”新村完成投资3.26亿元。*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种惠农资金21.3亿元。

服务业提质发展。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03家,位居全区前列,服务业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64%。积极应对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推出和落实促进健康养生、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开展第一批18家星级米粉店等级评定工作。培育电商、动漫等新业态,与国家信息中心开展信息规划、产业、惠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桂林“电商谷”入驻企业近300家,力港网络科技公司入选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消费成为新热点。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69.8亿元,贷款余额1389.6亿元,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区前列。成功争取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和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永久落户桂林,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桂林)国际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及首届进口商品交易会暨海峡两岸名品展,荣获全国优秀会展城市奖。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发明专利申请3670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3.11件,均居全区第一。荣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囊括2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桂林大学科技园成为广西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园成为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与“985”高校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桂林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三金药业跨入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行列。

(三)建治并重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区域**通枢纽建设步伐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两江机场T2航站楼开工建设;覆盖我市8县的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阳朔至鹿寨、资源至兴安、桂林至三江等4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在建里程282公里,完成投资4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桂林北站改造和桂林西站新建工程全面完成,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全市高铁通车里程达420公里,占全区高铁通车总里程近三分之一,成为国内首个“一市九站两高铁”的地级市,桂林全面融入四省会3小时经济圈,开启了高铁经济发展新征程。

新老城区功能不断完善。临桂新区实施建设项目79项,完成投资52亿元。“一院两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竣工使用,桂林广电大厦顺利封顶;宏谋大道、山水大道等主要路桥工程扎实推进,“五纵三横三环”路网结构基本成型;商务、文教、医疗等配套设施及公交、管网、绿化等市政设施加快完善。市直机关正式入驻,新区人气不断聚集,活力日益彰显,基本实现“五年初见成效”目标。*实施连接新区老城交通大动脉的“南畅、北通、东拓、西联”工程,国道321阳朔至桂林段扩建工程全面动工,滨江北路全线通车,西二环路基本达到通车条件,福利路二期、万福东路、龙门大桥等新建工程开工建设,市区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虞山片区、福隆园片区、下关塔山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滨水生态广场、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旅游厕所建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品位进一步提升。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持续推进,临桂县城与新区实现融合发展,灵川与桂林同城化步伐加快,全州、荔浦新城区初具规模,灌阳、平乐、阳朔等县城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资源、龙胜、恭城、兴安、永福等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迈出新步伐。第一批1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验收命名,6个“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力度加大,城乡风貌改造完成投资6882万元,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按照“精、细、严、新、实”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做好重拳治堵、重点治脏、切实治乱等重点工作,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加快解决,城市交通更加有序,街道更加干净,市民更加文明,胜地形象更加靓丽。优化交通组织,坚持惩罚教育并重,规范停车秩序,全力疏堵治乱,交通拥堵有效缓解。主城区新建或改造整治了一批停车场、集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及无物业管理小区和城中村。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着力推进环境卫生综合管理,中心城区环卫保洁基本实现精细化,无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卫保洁基本全覆盖。以严控新的违法建筑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控违”“拆违”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智慧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推动“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向纵深开展,17个村屯获自治区“清洁乡村·百佳村屯”称号,新增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4个,列全区第一。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漓江生态和饮用水源保护,建立完善青狮潭水库长效管理机制,水库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我市成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继续实施“绿满八桂”工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启动对大气质量有严重影响的小砖厂、小锅炉、采石场、汽车尾气、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治理工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8.5%,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有序推进低碳城市试点。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6.7%,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新增强

重视对各项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具体推动,着力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政府机构改革步伐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漓江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服务业统计和工商登记制度等改革有效推进。出台政策促进非公经济跨越发展。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市场化多元融资,探索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等融资新模式,与上交所建立资本市场合作机制,福达股份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瀚特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融资工作打开新局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新增土地流转12.4万亩、林地流转24万亩,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启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10个县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坚持“选资择商招大引强”,一批“高大上”项目相继落户,新签市外境内项目总投资632.1亿元,市外到位资金62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7亿美元,成功引进一批强企名企。与张家界等多个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法国阿讷西等城市加强友好交流。引导企业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企业“走出去”取得实效,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控股子公司并购加拿大奥斯汀资源有限公司在多伦多复牌上市,广西师大出版社成功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43亿美元,其中出口7.72亿美元。

(五)加强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民生为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全市公共财政民生领域支出228.8亿元,占预算支出的73.6%,自治区级和市级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全市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5.8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01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7.5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75%,新农合参合率99.46%。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516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1057套,分配入住6703套,改造农村危房18897户,解决农村34.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全市乡镇、建制村通公交率分别达45.1%和28.2%,受益群众超过130万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入使用。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亿多元,实施扶贫项目1005个,减少贫困人口7万人。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工程,成立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工作顺利完成,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纪念馆主体工程完工;桂林渔鼓、资源河灯歌节、龙胜红瑶服饰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动漫公益剧《可可小爱》成为全国动漫业界获奖最多的单个动漫品牌,并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等众多媒体播放;“百姓大舞台”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实施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城区新建扩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居全区前列,高考一本上线率全区第一,资源、龙胜、临桂、阳朔成为全区第一批实现12年免费教育县,完成市卫生学校等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归口管理。1348所村卫生室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面达81%,成功举办桂林中医文化节。落实单独二孩政策,诚信计生实现率98.6%,人口自然增长率6‰。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开展,完成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成功举办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桂林籍运动员获第17届仁川亚运会男子吊环冠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兴安、资源及恭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食品药品监管得到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实施市县区领导包抓化解突出信访积案制度,一批信访积案按时化解办结,群访和越级上访人次明显下降。*实施“六五”普法,开展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发案量创五年新低,平安桂林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六)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政务服务环境得到新改善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构建集学习政府、改革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为一体的政府运行模式,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学习模式,健全学习制度,开展“市长上讲台”活动,去年5月以来,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18次走上讲台授课。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抓好行政审批“接、放、管”,市本级取消、下放、承接、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9项,清理上报拟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6项;优化审批流程,实行“马上办”工作机制,涉及市本级205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马上办结,53.8%的审批服务实现窗口现场审批,即办件量从新机制实行前的月均910件增加到5398件 金庸小说,行政审批效率平均提速66.8%。切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工作监督、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100%,满意率均达98%以上。充分发挥“大督查”机制作用,强化政府工作督查。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减少31.2%,全市性会议减少30%;着力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等问题,廉政建设有效加强,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外事、侨务、对台、审计、统计、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通信、邮政、高校院所、新闻广电、移民、地震、人防、消防、保密、测绘、气象、水文、发展研究、机关事务、供销、地方志、社会科学、档案、宗教、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工作不断加强,11个民族乡乡庆活动成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中直、区直驻桂单位为桂林发展出力献策,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以来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精准发力,应对给力,凝心聚力,大家确实蛮拼的。虽然在新常态下我市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基本面持续向好,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城市品位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幅居全区前列,就业保持稳定,物价总体平稳,人民安居乐业,桂林正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势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自治区驻桂单位、驻桂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桂林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驾驭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思路办法不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工业缺乏大项目、大产业、大园区支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长动力不足。现代服务业整合提升和服务管理相对滞后,龙头企业少,带动作用不够强。资金、土地、环境等制约因素仍较突出,加上桂林特有的经济发展受限因素及繁重的民生保障任务,我市改革和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松原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四平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