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在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朱晓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奋进、着力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较好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回顾过去的一年,五个鲜明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镇江在国际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12月13日亲临镇江视察,镇江的山山水水、历史文化和创业创新精神,给总书记留下很深印象,称赞“镇江很有前途”;低碳城市建设做法被国家推荐到联合国作介绍;《福布斯》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镇江列第19位;赵亚夫同志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镇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增强。
——这是在应对各种挑战中奋力作为的一年。积极面对经济下行、产业转型、企业运行中的各类压力和困难,坚持稳中奋进、多措并举,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0亿元,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8亿元,增长9.1%;税占比82.4%,居全省第五;固定资产投资2142.3亿元,增长22.2%;城乡居民两个收入分别达35695元和17622元,增长9%和11%;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获得省级测评第一。
——这是重大项目和载体建设快速推进的一年。北汽项目全面开工,惠龙e通(1)上线运行,连淮扬镇铁路镇江最优方案成功获批,华东地区首个通用机场——大路通用机场正式开飞;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瑞生态产业园正式开园,产业“三集”(2)发展扎实推进。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低碳城市建设中产生广泛影响,“两个片区”(3)、“一湖九河”(4)整治取得较好成效。
——这是重点改革任务有力落实的一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率先进行市级投融资平台改革、率先开展项目“多评合一”(5)。建立健全规划审查、产业项目评估、长江岸线资源管理、信息化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等制度。
通过一年的不懈奋斗,取得了八个方面成效: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13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700亿元;全市技改投入353亿元、增长33.9%。开展“三集”、文创产业等6场专题招商,产业类实到外资12.2亿美元,吸引民资447亿元。开展“帮困解难服务季”活动,召开12次企业家圆桌会议,举办3场“企业家沙龙”,共为248家企业解决300多个问题;积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共减税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72亿元、利润503亿元,分别增长14.9%和16.2%。新增上市企业1家、挂牌企业10家,成功开展全省第一笔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突破900亿元 落霞小说。充分发挥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和政府投资项目两个“资金池”,严控债务增长;立足防范金融风险,一些企业因互保产生的出险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三集”园区完成投资1100亿元,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41个、在建56个,销售收入增长15%,首批6个试点园区启动市场化运作。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长36.6%,增幅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和物流业、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20.1%和15%,句容成功承办全省乡村旅游节,茅山风景区创成国家5**景区。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四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绩效考评全省领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48%,保持全省第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5%;新增国家“千人计划”28人、省“双创计划”44人,市“331计划”第七批确定资助160人;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3980人。
三是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低碳城市“九大行动”(6)126个项目顺利推进,对48家重点企业实施碳资产管理,对166个固定资产项目实施碳评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8%。开展“两个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东部谏壁片区治理污染企业28家、关停搬迁6家,群众搬迁工作开始启动,镇澄路西段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西南韦岗片区关闭企业141家,凤凰山山体公园整治和十里长山采石宕口治理工程基本完成,243省道沿线整治完成年度任务。“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铺设截流管网42公里,完成河道清淤180万立方米,引水换水近1亿立方米,新建河滨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市区水系互连互通。开展长江镇江水域综合整治。实施 117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比达65.9%,PM2.5(7)平均浓度下降6.25%。
四是城乡面貌不断改变。召开了17次规划审查会、25次专题审查会,对262个项目进行审查把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市区实施城建项目218个,完成投资580亿元,镇江至扬中快速通道、南山北入口景区、大西路东段拓宽改造等30项重点竣工项目全面完成,“7+1”旧城区城中村改造(8)全力攻坚,五凤口高架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市区人力客运三轮车退市工作,渣土车和犬类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区拆除违建53.7万平方米,新投入公共自行车3000辆。丹阳主城成片开发改造成效显著,完成人民大桥重建、万善公园扩建。句容沪宁高速城区互通建成通车,客运交通枢纽投入运营。扬中建成奥体中心和三桥,“四城同创”(9)取得突破。全市6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通过省级验收,建成1个“美丽宜居镇”、10个“美丽宜居村庄”。
五是改革红利逐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7家市级投融资平台重组为“一中心、四集团”(10)。公布市级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审批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压缩74%、审批周期压缩2/3以上。在全国口岸率先取消代理报检收费。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立民营企业8893户、注册资本404亿元,分别增长14.5%和26.2%。丹阳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和中农办农村改革实验联系点、扬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扎实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六是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全市可用财力的71.2%、新增财力的81.5%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11)扎实开展,80%的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民达标。新增城镇就业7.98万人,扶持创业1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1%。城乡基本保障覆盖率达97.6%,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9161套、建成11610套。完成校安工程85.9万平方米,校车公交化实现全覆盖,辖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立健康管理与促进中心,康复联合病房全面推广。创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广场标准化建设入选全国文化创新工程。成功承办2项国际级、3项国家级体育赛事。新建改造7个菜市场,全面完成100家平价商店建设。
七是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均达93%。全力组织和开展“五大专项行动”(12),顺利完成南京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保障任务,公众安全感列全省第1位,信访积案化解走在全省前列。审计工作全力服务大局,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审计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中心正式运行,“舌尖上的安全”共治经验在全国推广。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辖市区“满堂红”,成功创建省“诗词之市”,再次获得全国慈善七星级城市称号。外事、侨务、人口计生、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编制、档案、地方志、防震、气象、供销、科普、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国家安全、国防教育、人民武装、人民防空、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八是自身建设切实加强。以“一满意、三到位、见实效”(13)为目标,市政府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对查摆出的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并完善10项制度;组织开展市级机关“一把手”国防教育和纪律训练,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决贯彻市委“三重一大” (14)事项决策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充分发挥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协商议政作用。政府系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313件、办理政协提案448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政务公开和定期新闻发布制度,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政府系统廉政建设16项任务,“三公”经费(15)同比下降36%,下发文件同比减少33%。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令人鼓舞!这些成绩,归根结底是全市上下奋发进取、齐心协力干出来的!在此,我们要为全市人民点赞,为广大基层干部叫好,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镇江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敬!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重大项目支撑乏力,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很重;创新能力不强、创业氛围不浓、开放程度不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解新型城镇化瓶颈制约的有效办法不多;生态环境与群众的期望值仍有差距;机关工作中“慵懒散”“软浮拖”现象仍然存在,公务人员的职业水准有待提高。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扎实加以解决。
Page: 1 2 3 4较旧一篇:2015年丹东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