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在衢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杜世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全力干好“四件大事”,创新政府工作理念,改进运行方式,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采取了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发力,在盘活存量中引增量,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21亿元,增长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3亿元,增长10.4%。集中精力发展工业、服务企业。启动工业转型发展十大专项,开展重点产业战略咨询,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机制,支持和推动一批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开展战略重组,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企业精准服务体系。加强重点企业监测分析,建立政企交流机制,开展科技金融合作试点,金融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解决了一批企业融资难、项目落地难等实际问题。落实减、免、缓、补各项惠企政策,累计兑现涉企帮扶资金10.6亿元。强力推进“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衢宁铁路开工建设,九景衢铁路、杭新景高速、衢江航运、衢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有序推进,杭长高铁正式通车,华友钴业建成投产,火车站片区改造征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2.1亿元、增长16.6%,重点项目投资增长29.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8.5%,生产**业投资增长31.2%,民间投资增长21.4%。创新产业招商机制,积极推动企业招商,强化北京、上海产业资本和科技金融“双对接”,招商引资实到资金增长13.9%,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增长46.6%。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建设纲要,加快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衢州海创园和“千人计划”创业园等创新平台,建成1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四换三名”工程,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腾出用能空间27.6万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5000余亩,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7%,新产品产值增长20.7%。江山成为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试点区,常山列为省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试点。实施农业农村十大专项,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深化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三大省级试点,推广“粮食银行”,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17个。衢江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化列入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柯城七里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旅游、健康等新的消费热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8亿元,增长13.6%。加强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和物流配套,开通淘宝衢州馆和各县(市、区)分馆,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成中国粮网改造升级,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94%。编制国家休闲区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4**景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5%和21.9%。我市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开化获批开展国家公园试点,江郎山被评为“美丽中国”十佳景区,龙游红木文化小镇、开化根艺小镇入围全省首批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小镇。积极引导外贸企业拓市场、调结构,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8.9亿美元,增长20.7%。
(二)施铁腕抓整治,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气治堵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百日攻坚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环境更加美丽洁净。“五水共治”走在全省前列。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水岸同治,加强源头管控,超额完成“三河”治理任务,削减生猪饲养量200万头,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68家,各县(市)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铜山源库区、信安湖流域水质明显改观,乌溪江库区治出华东最好的一级地表水,市域出境水水质考核优秀。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我市获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市大禹鼎,龙游获优秀县大禹鼎。“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坚持拆改用联动,狠抓存量违法建设分类处置、非法一户多宅专项治理,拆除违法建筑572.8万平方米,新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1058.9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三年任务。拆除公路边违法广告牌1000多块。治气治堵积极有效。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强煤炭总量控制,开展省用能预算化管理和用能权交易改革试点,淘汰黄标车8657辆,新增和更新天然气公交车121辆,市区出租车全部更新为天然气,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PM2.5平均浓度下降16.2%,空气优良天数从249天提高到288天。全面开展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完成市区“十大堵点”治理任务,狠抓“四小车”整治,开展上下街区间免费换乘公交试点,新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全市新增公共停车位1908个。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开化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加快“五彩衢州”建设,完成造林更新7.8万亩。启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一系列试点建设,建成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30个。
(三)重规划严管控,城乡建设科学有序。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科学管控,有力有序推进城乡建设。城市十大专项全面推进。完成上下街改造提升、坊门街规范提升,基本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孔子儒学文化区建设、天王塔院和文昌阁复建、市区水系改造提升、西区鹿鸣公园建设等专项工作,形成了一批城市新景观。加大城市管理力度,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各县(市)均完成一批城市专项工作。龙游被列入全省首批美丽县城试点县。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法,与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步推进战略规划与区块设计,统筹融合区块规划和专项规划,促进大、中、小规划相互衔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成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研究和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推进西区、城南片区、十里长街、环信安湖及古城片区等区块城市设计。建成城市展示馆。强化科学有效管控。建立市区规划土地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市区“空间一张图、规划一支笔、建设管理一个口”。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构筑城中村改造政策体系,全面推行公寓安置,创新“房票”安置模式,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出台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有效遏制违规“工改商”行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村宅基地发证率达91.1%,土地承包权证发证率达99.6%,完成849个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养生度假、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民俗风情建设,新增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1个。柯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江山大陈村荣获中国年度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四)惠民生促公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们坚持民生至上,千方百计扩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全市民生事业财政支出增长17.1%,“三公”经费支出削减35.9%、共1.4亿元,全部用于“五水共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职工最低工资月标准平均提高12%,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11.8%,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2.5%和17.2%。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3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4元、增长11.2%。切实加强社会保障。推进社保制度整合,实现市内就医“一卡通”,2.5万被征地农民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深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45个,新增养老床位1198张。新增城镇居民住房保障1781户,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1350户二号首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柯城、衢江、龙游、开化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70.6%。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卫生创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抓好H7N9等重大疫情防治,市中心医院项目加快推进,第三医院迁扩建项目基本完成。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衢州流动文化加油站成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样本,儒学文化产业园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杨继洲针灸”、“常山喝彩歌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第五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等活动。组建衢州广电传媒集团。新闻出版、民航、海关、检验检疫和统计工作得到加强。援藏援疆援青、人口计生、气象、邮政、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大力弘扬“最美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状况评估,做好下访约访,深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主要指标连续十年下降。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转职能改作风,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四风”问题,狠抓整改措施落实,努力转作风、促发展、求实效。积极创新政府运行方式,确立“三个四”工作理念,初步形成了“控制为先、规划引领、产业转型、财资支撑”的工作体系。全力推进“四单一网”建设,市级实际执行的行政许可事项从372项减少到240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编制市级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开通政务服务网、“12345”政府热线和衢州政务微信平台,推进“中介超市”和“便民方舟”建设。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完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启动财资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资金池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市区政府性资金归集率100%。创新绿色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作,构建“3+2”片区服务体系。整合行政办公用房资源,推进涉企部门力量下沉。重视决策咨询工作,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强依法行政,全力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的意见建议。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推进预算决算公开,开展跟踪审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积极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衢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衢州改革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完成预期目标;经济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比较突出,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家休闲区建设进展不快,城市能级亟待提升,科学管控机制尚需完善;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治理任务仍然繁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改革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不强,特别是干部素质还不适应新常态,抓落实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