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2月31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赛罕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吴文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3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实施“2345”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真抓实干,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00.2亿元,同比增长6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10%。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总收入三项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地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地方财政总收入成为自治区102个旗县区中第四个突破百亿大关的地区。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4.8∶23.2∶72优化为3.6∶28.4∶68。工业比重由14.4%提高到24%,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招商引资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57亿元,同比增长11%。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全年共完成拆迁454.2万平方米,占全市拆迁总量的50%以上。棚户区改造完成1186户25.1万平方米。大台什首期安置房交付使用。大力实施洁净城区工程,辖区主次干道、小街巷清扫保洁实现全覆盖。桥梁路网、环城水系、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现代农牧业投入达到14.3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民生保障普惠群众。各项民生工程有效实施,惠民政策及时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9004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5798元,同比增长12%。全年累计拨付民生资金达到14.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1.8%。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工业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实现新突破

依靠投资和项目的强劲带动力,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工业经济突破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36亿元。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全面投产,产值同比增加21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最大增长点。重点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7.5%。新增欧通能源和金水河阳光实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重点项目建设态势喜人。投资23亿元的长呼原油管道和投资12亿元的呼包鄂成品油管道全线贯通,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实现放量生产。投资4.8亿元的中石油120万吨催化汽油加氢脱硫项目投产。投资19.8亿元的中海油气改煤、投资2亿元的蒙联化工液化气深加工项目全力推进。石化产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以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线的石化产业链正在形成。投资22.1亿元的中环光伏单晶硅二期扩能、投资11.3亿元的钻石线切割一期项目全部投产。投资40亿元的中环光伏单晶硅三期、投资10.3亿元的晶环蓝宝石晶棒、投资8.1亿元的华夏聚光高效光伏系统制造、投资2.6亿元的华夏聚光设施农业2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加快建设。光伏产业累计投资100亿元,集多晶硅、单晶硅、电子材料、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光伏发电系统为主线的光伏产业链不断延伸。投资3.68亿元的金桥污水处理厂、投资2.2亿元的金桥热电厂2×300兆瓦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环境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举办本土招商引资推介会9次,积极参加“第二届世界光伏产业投资峰会”、“第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等国内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1次,主动拜访山东天岳、台湾台塑等行业龙头企业58家。晶环蓝宝石晶棒等9个项目落地建设。投资30亿元的北车集团轨道交通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天津津能热电联产、汉能非晶硅等9个总投资196亿元的项目签订入区协议。保利协鑫单晶硅及电池组件制造、山东天岳半导体碳化硅等12个总投资400亿元的项目正在*对接。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实现新提高

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来抓,全力打造中心城区商贸服务圈和城区东部金融总部商贸圈,全区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全区服务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45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8%。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86%,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发展后势更加强劲。服务业继续发挥对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安置就业的支撑作用,税收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36%,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1万个。

城市综合体和总部经济加快建设。投资15亿元的维多利摩尔城建成开业,自治区首家外资超市家乐福投入运营。投资90亿元的永泰城、投资45亿元的上海鹏欣金游城和星游城、投资25亿元的中海蓝湾、投资16亿元的彩虹城等一大批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积极引进投资60亿元的深圳茂业等商业项目。投资5.2亿元的建行总部即将投入使用,投资30亿元的万正尚都等总部经济加快建设。中心城区金融保险、商务办公、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商业业态更加丰富。

现代物流业快速推进。启动投资7.7亿元的沙良铁路货运物流项目,加快建设投资20亿元的利丰汽车公园、投资5.9亿元的城发金河物流园,积极引进投资120亿元的毅德城、投资35亿的内蒙古金属行业协会钢铁物流、投资20亿元的祥泰集团仓储物流等一批重点项目,区域特色商贸物流产业逐步形成。

三、农村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以农业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倾力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各项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设施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在金河镇、黄合少镇、巴彦街道新建设施农业1.1万亩,完善蔬菜基地6500亩,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万亩,形成以102省道、呼凉路为轴线的设施蔬菜种植带。新建、扩建乔家营等5处育苗中心,全年为周边农户提供秧苗1200万株。采取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引进先进地区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机关帮扶示范、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多项措施,全力推进设施农业投产达效,蔬菜年上市量达到39.1万吨。

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投资4.5亿元新建甲拉营万头奶牛牧场园区,2200头优质奶牛入场。投资3.2亿元的羊盖板万头奶牛牧场园区投入使用,存栏奶牛达到7000头。整合提升金河镇、黄合少镇13个小型牧场。在金河镇、黄合少镇种植优质牧草3132亩。动物防疫密度保持在100%,布病防控达到控制标准。

休闲观光农业集聚发展。加快以观光采摘、科技示范和种植推广为重点的特色农业观光园建设,成为全市农业观光旅游的新亮点。投资1.6亿元的舍必崖都市现代农业园具备接待能力。投资5000万元的呼市同创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巴彦街道黑土凹现代农业观光园一期建成并正式运营。

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围绕打造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高标准、大力度推进了舍必崖、根堡、羊盖板、前白庙4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邀请市规划局和中国建研科学院对4个新农村进行了整体规划,在村容村貌整治、干道铺装、雨污水管网配套的基础上,在全市农村率先引进天然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与城市相一致的配套设施。按照新农村规划布局,同步规划建设了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科技文化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以黄合少镇五路村和黑沙图村为中心的2个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7万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3.5万亩。投资1028万元,新建、续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处,解决了1.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990万元,完成了防汛工程23处。投资5022万元,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5.8公里。义务植树87万株,四旁植树25万株。山区林火监控实现全覆盖。实施扶贫开发等项目12个,实现减贫人口1985人。开工建设舍必崖、羊盖板2处2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为根堡等4个村安装户用沼气池500个。

四、城市建设管理实现新跨越

积极承担首府“城市建设主战场”重任,加强规划编制、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实施了市政道路桥梁、城中村改造等4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城乡规划不断完善。切实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赛罕区全域和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目前,黄合少镇规划方案通过市政府审批,赛罕区全域规划及金河镇、榆林镇总体规划已提交市规划部门论证。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拆迁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57个项目454.2万平方米征拆工作,保障了呼杀连接线、兴安路跨小黑河桥、东出城口景观绿化、中石油、万达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中石油安全卫生防护距离45.7万平方米和西把栅整村和谐有序征拆,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更多经验。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加速。配合完成呼伦南路、科尔沁南路延伸段等27条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任务。巴彦塔拉路等3座跨小黑河桥、后巧报路等桥梁、道路基本建成,滨河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投资8486万元,完成文明路、新希望路等9条小街巷改造,有效缓解周边道路拥堵状况。自加压力引入中建六局建设小黑河以北区域东影南路、双台什路等8条市政道路。

城中村改造快速推进。投资178.6亿元,全力推进滨河新区范围9个村的整村改造和10处298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结合东出城口改造,110国道、京藏高速两侧景观绿化,实施了前罗家营、后罗家营、黑土凹等村的改造及安置房规划工作。投资105亿元,建成大台什等4个村1.49万套156万平方米安置房,惠及居民超过5万人,首期51万平方米已交付使用。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快速推进徐家沙梁北村、望兴园轮胎翻修厂平房区、三十五中北侧区域等10个棚户区改造工作。完成9处边死角改造和7处便民市场建设。投资1.5亿元综合改造祖光、石化等84个老旧小区84.8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00户。

城市宜居水平明显提升。总投资30亿元的小黑河赛罕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南北两岸绿化面积达到126万平方米,成为展示首府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节点。完成大黑河生态公园景观建设土地租赁工作。全年栽植各类树木381.1万株(丛),完成73条主次干道、小街巷树木补植、养护工作。完成展东路、滨河南路等10条道路绿化带和双台什路、102省道帅家营村东口等13处绿地建设。完成锡林南路小学、国土资源厅小区等140个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和35处街景装饰。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启动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投入试运行。“两违”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共拆除违法建筑84万平方米。投资700万元,新建、改建垃圾转运站及水冲公厕各5座。新增环卫清扫保洁作业车辆28台。建成容纳260台运输车辆停车场2.1万平方米。新建35中东巷、大学西街2处功能完善型便民市场和大学东街等5处简易便民市场。

五、民生保障与改善取得新成绩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城乡群众。年初确定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城镇新增就业775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8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万元。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5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9.8万人,完成低保等社会救助提标工作,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全区累计32个村25729人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9个村20575人参加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切实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初步搭建起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智能化信息核对平台,为全区1.8万人发放低保金6498万元,为9375户农村困难家庭发放冬季燃煤补贴563万元。投资800万元新建黄合少敬老院,新增床位180张。

城乡教育稳步发展。开工建设市蒙幼南园区等4所幼儿园和36中、东风路小学等4所学校改造工程,新增校舍8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68个。广泛开展城乡教师交流互助、教育系统五个“十佳”评选活动。公开招聘教师149名,全部充实到教育教学一线。积极开展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区民族中学合作办学对接工作。实施了巨华小学民办公助改制工作。18中成功创建成自治区级示范性学校。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全区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1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9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全区新农合财政人均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到35元,参合率达到99.38%。新建、改建乌兰察布东路、人民路、昭乌达路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公共电子图书阅览室12处、农村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站点76个,并全部免费开放。为11个村(社区)安装健身路径,为74个中远郊行政村免费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卫星接收设备1.3万套。举办了冬季文化节、首届草原国际啤酒节等文体活动1430场次,参与人数达25万人次。扎实推进机关办公软件正版化工作。启动了全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了我区文化市场。

科技科普工作*推进。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受益群众达7.2万人。投入2435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3个,申报自治区、呼市科技项目56项,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全面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区,金桥开发区创建成为自治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我区“厚墙体日光温室蔬菜丰产栽培技术开发应用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六五”普法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区人武部在全市比武考核中荣获第一名,在自治区大比武中荣获个人全能第一名、团体第二名,荣获内蒙古军区授予的“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民族宗教、审计、旅游、档案、双拥、防震减灾、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赛罕区志》编撰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六、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效

平安、和谐赛罕建设全面推进,营造了安居乐业、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推进“创城”工作,广泛开展了“创全国文明城市—青年志愿服务在行动”、“我为创城添光彩,争做文明小使者”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创建活动。全年共组织各类公益劳动76次,参与人数累计达到3.7万人次,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了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社区经费预算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投资5354万元,新建、改建社区服务中心13个2.6万平方米,建成首府面积最大(8500平方米)的大台什社区,全区社区服务和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建成社区艺苑、电子阅览室等各类特色服务阵地210个。打造兴康、瑞光等精品社区15个。创建“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示范社区12个,纳入便民服务网点1340家。全面启动了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和谐赛罕”建设*开展。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以及“回头看”活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狠抓污染源排查治理,全年拆除锅炉7台、限期治理2台,安装脱硫装置1台,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79.85吨和18.23吨。完成黄合少镇、金河镇曙光村等4个自治区生态镇、村创建工作。在全市率先打造示范性“小饭桌”10家,整治规范接送学生营运车221辆。实施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为4933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73亿元。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先后破获上级督办的重特大案件6起,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75起,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

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政府效能建设全面提高。围绕“八项规定”等各项要求,广大干部身体力行,全区各类会议、文件数量明显下降,三公经费下降37%。按照党政机关清理办公用房和规范公务用车的相关要求,腾退办公用房104间,收缴违规公务用车311辆。切实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全年共受理市长热线交办件和行政效能投诉案件172件,办结率达到100%。

政府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完成第四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按时办结各级人大代表建议35件,政协委员提案123件,办结率达到100%。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荣获“自治区旗县(市区)政府法制工作先进单位”。

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区市民服务中心,共清理整合进驻事项265项,受理各类审批及服务事项82.6万件。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7万条,新增公开信息5650条。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在区市民服务中心、区档案馆、各镇、街道全部设立了信息公开查询点。我区的政务服务工作已经成为首府乃至自治区的一张新名片。

政府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项目招投标、重大资金使用、重点项目建设等为重点,加强了审计监督,有效防止了权力滥用和行为失范,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付出的辛勤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赛罕区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科学种养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与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大,规模以上企业不多,产业链条不长,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新型现代服务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服务自治区、首府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还不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六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尽快突破影响和制约首府首区发展的瓶颈。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4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