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3日在常州市戚墅堰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董彩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机遇,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

攻坚克难稳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过去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下,在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们注重经济形势研判,加大经济运行组织调度,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积极开展企业大走访,全力以赴保运行、稳增长、拓市场、促升级,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增长16.7%;规模工业实现“双超”,分别完成产值300亿元和销售306亿元,增长10%左右;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增长14.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进出口总额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双轮驱动快转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定实施工业特色产业、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稳定增长,预计完成工业投入36亿元,增长10.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销售超10亿元企业达12家,“三电一轨道”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3%。南车汽车零部件、戚墅堰热电等5个市新增长点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2亿元,新增17亿元,完成市目标的150%。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20个区重点服务业项目,万都建材装饰城仓储式市场投入运营,东方创新园开工建设。预计完成服务业投入36.3亿元,增长31.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制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千方百计推项目,有效投入进一步加大。*开展项目集中开工行动、项目储备攻坚行动和项目服务提升行动,不断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1个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9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1.2%。南车城轨车辆整车生产基地项目于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期间举行开工仪式,实现了多年努力的“整车梦”,戚电公司F级燃机二期项目作为江苏省2013年唯一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燃机发电项目已进场施工。博瑞柔性输变电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南方包装、超级食品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进展顺利。总投资60亿元的华电常州东部燃机基地项目列入国家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

注重质量促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项目、人才、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助推两化深度融合,创成省级信息化示范试点企业达9家。全年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3项,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扶持资金4504万元,其中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3项,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戚研所创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汇丰船舶等3家企业创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方高科园被认定为市级综合性孵化器,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7.7件。“祥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我区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兰陵”等4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创成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示范区。大力推进市“龙城英才计划”,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5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名,创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完善功能提品质,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坚持设施现代化、布局功能化、环境生态化原则,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新城规划更加*,对东方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完善,并制定东方路、大明路城市设计导则。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明路、戚大桥实现通车,漕上路、潞横路完成大修,湾城北路、丁塘河西路完成建设,居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丁塘港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进场施工,机厂河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区域防洪抗涝能力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丁塘河湿地公园年内开园,全年新增绿地25公顷,东方广场“时代轨迹”荣获花博会立体花台优秀景点一等奖。高效平稳推进蔡家塘、王姆墩等地块的征收拆迁工作,完成征收拆迁约16万平方米。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开展“城中村环境提升月”活动,9个自然村通过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验收。城市管理更加有力,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健全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3”行动,实施菜市场、住宅小区等薄弱环节专项整治,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更加扎实,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建成全市回用量最大的尾水回用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在全市率先动态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开发区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土地管理更加有效,*开展省土地执法模范区创建工作,盘活闲置土地200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办好实事惠民生,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30人、创业培训320人,预计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保扩面任务超额完成。失地老年农村居民政府保养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新建新就业人员公共租赁住房400套(间),新增享受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家庭121户。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发放各类救济救助资金880余万元。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高标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落户戚区,市机关幼儿园东方名园内部装修正在进行,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局前街小学戚区分校、常州外国语学校戚区分校完成签约,占地近200亩的省常中戚区校区完成选址,今年将启动建设,打造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一站式服务的四重优质学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以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主题的健康戚区全民行动扎实开展,家庭健康医师制度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10大类41项提高到11大类43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由45元提高至55元,创成“省妇幼卫生先进区”。全力应对H7N9禽流感,确保全区无疫情。顺利通过“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期评估,建成常州市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期护理型床位改造完成,新增全护理床位32张。爱心护理院建设完成,新增康复病床69张。虚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敬老文明号”单位,居家养老满意度测评全市领先。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区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成功举办圩墩文化节,开展“社区天天乐”活动380场。

统筹协调促和谐,社会管理进一步强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城市文明程度指数通过省级和中央测评,在全市率先试推道德讲堂生活化、工作化,入选“中国好人”2人、“江苏好人”4人、“常州好人”16人,入选人数居全市第一。平安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领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进,顺利通过市“六五”普法中期评估,区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积极开展清理欠薪、欠费工作,劳动保障“网上沙龙”及《每月说法》入选省法治实践优秀案例,全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扎实,公园壹号花园社区顺利成立,第五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关爱妇女儿童工作卓有成效,“警花驿站”作为全国公安系统唯一代表荣获国际劳工组织、全国妇联颁发的“国际合作优秀奖”,创成全国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区,并成功承办全国现场观摩会,“十二五”妇儿发展规划中期监测评估顺利通过。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夏秋季征兵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市率先完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各类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秩序保持平稳。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审计、物价、档案、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地方志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转变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累计拨付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895万元,兑付出口退税和政策性减税6.1亿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引入国有(集体)资产条形码管理技术,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全面完成,实现从资产购入到资产报废全程跟踪管理。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4件,满意率达100%。*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参与“政风热线”,“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运行有序。认真开展“勤廉双优、阳光履职”提质增效行动,建立为基层、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工作机制,深化服务品牌建设。*查摆和解决“四风”问题,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部署开展清理腾退办公用房和清理节庆论坛展会等工作,树立政府勤廉务实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既充满艰辛,又令人鼓舞。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实干作风,主动作为,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始终坚持为民理念,心系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区群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克难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戚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城市功能还需不断完善;社会矛盾与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化解;公共服务水平与公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分析面临形势,既有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难得机遇,也有宏观经济环境尚未见底的严峻挑战;既有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固基础,又有发展要素制约加剧的矛盾困难。全区上下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在把握大势、顺应趋势、发挥优势中牢牢抓住机遇,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破解难题中不断创造机遇,努力保持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城市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实力

*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111工程”和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全市十大产业链建设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瞄准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等行业,加大补链、建链和强链力度,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加快推进南车城轨车辆整车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不断提高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贡献份额。全力推进博瑞电力柔性输变电装备产业项目和凯隆电器智能电网项目建设,力争智能电网产业产值年增幅达到30%以上。着力培育好新材料、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和软件为主的其他新兴产业增长点,增添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新动力。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落实全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再蓄实力,再上台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以上。整合土地、政策等要素资源,全力支持燃机发电产业基地建设,辐射拉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引导传统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增资扩股、淘汰落后产能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改造和重组合作,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努力打造成行业领域小巨人和排头兵。鼓励和引导有一定规模、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加大力度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力争神力电机年内实现上市。

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产业培育,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注重扩量提质,着力培育新东方物流、金标轨道交通检测等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建设元九大厦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实现服务业投入增长15%。注重结构优化,积极引导重点企业技术研发、检测试验等公共服务平台主辅分离,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注重领域拓宽,研究制订全区电子商务和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形成生活**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的新兴服务业增长点。

二、突出项目引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强化以重大项目引领发展、以科技创新激发活力、以开放开发集聚资源,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增动力。坚持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争取各类政策,力争60项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4亿元。全力推进华电常州东部燃机发电基地和凯尔城市商业广场等一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南车城轨车辆整车生产基地和戚电公司F级燃机二期等一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博瑞电力和新东方现代物流等一批项目再投入、再扩能。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创新重点建设项目服务机制、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提供从手续办理、开工保障到投产运营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科技创新增动力。认真落实创新扶持政策,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增强企业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以上。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争促成产学研合作协议5项以上。深化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扩大专利企业群,新增专利申请量100件以上,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以上,培育省高新技术产品20只。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培育自主品牌产品和知名品牌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新增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实施市“龙城英才计划”,进一步加大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力度,推动人才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助力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

开放开发增动力。围绕整机、整车、终端类产业发展导向,紧扣城市功能、产业服务和生活配套等方面,分类、分批、分组开展产业链和城市产业专题招商,精准、精确、精致集聚一批高新化、高端化、优质化的重大项目。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挖外贸进出口潜力,全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鼓励支持戚机公司、常宝钢管等企业利用产品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确保传统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份额有提高。充分利用好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主动对接、积极作为,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

三、突出建管并举,不断增添城市发展魅力

注重新城开发和老城提升并进,基础设施与功能完善并重,城市建设与长效管理并举,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东部新城区。

加速提升城市品质。重点加快兴东路、龙锦路、丁剑路、华丰路、戚大桥辅道等道路建设工程,完善区域道路骨干路网。加大新城地块推介开发力度,强化重要节点规划控制,推进健身中心、优质名校、小型综合体等城市功能性项目布点落户,努力实现新城区由形态到品质的全力提升。推进金贸大厦功能开发、五益菜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启动实施机厂地道铁路立交大修、老小区安防设施提升、低洼小区雨水管网改造等工程,改善老城区功能配套和居民居住环境。全力推进丁塘港综合整治二期、机厂河水利枢纽和城市洼地治理等一批水利工程,改善区域水环境,有效提升片区防洪标准。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3”行动,实施戚大桥等重要区域环境整治。深化住宅小区分类管理模式,加大非物管小区扶持力度。继续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对城中村、五小行业等薄弱环节整治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清水蓝天工程,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和运河两侧企业、居民点污水截流工程,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及环保治理水平,力争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5%,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四、突出民生优先,不断凝聚社会发展合力

坚持高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力度,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全力办好10件实事。(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创业培训200人,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2)启动省常中戚区校区建设工程;(3)启动建设常州外国语学校戚区分校、局前街小学戚区分校;(4)投入1200万元,*实施健康戚区全民行动工程;(5)失地老年农村居民政府保养金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627元;(6)组织资金7500万元,完成机厂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设;(7)组织资金1000万元,做好低保、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保障;(8)完成第二批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9)开展五益菜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10)组织资金750万元,改造提升17个老小区、次新小区、安置小区的安防设施。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就业创业,加强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众就业帮扶,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三方联动”机制,大力鼓励自主创业、全民创业,多渠道增加群众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广泛开展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慈善捐助和法律援助,实施“三进家庭”助残项目,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积极推进多元化养老模式,力争创办民营养老中心1—2家,新增养老床位200张。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更高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学前教育办园质量,市机关幼儿园东方名园正式开园,积极创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做好江苏省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办学,提升学校发展水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补贴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规范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家庭健康医师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市第七人民医院门急诊病房大楼建成使用,不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利益导向优惠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成开放全民健身中心,完善基层公共健身网络,不断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圩墩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优势,加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影响力。广泛开展“社区天天乐”、“百姓舞台”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拓展道德讲堂和东方讲坛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与此同时,积极做好档案、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地方志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保持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长效机制,推动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力争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总评中走在全市前列。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事务规范化管理模式。全面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深化“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完善信访、应急等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区、街道两级调处中心解决矛盾纠纷能力,不断巩固提升“平安戚区”建设成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加大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营造和谐消费环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五、突出勤廉务实,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公正、廉洁、高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改进政府工作。深化政务公开,拓展“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功能,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保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主动顺应宏观形势发展变化,加强科学分析研判,不断开拓眼界、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切实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不断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着力提高履职效率、管理效能和服务效果。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基层,走进群众,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充分激发群众路线的正能量。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品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切实将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对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管,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真正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最急需的地方,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戚区的发展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创新实干,为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谱写中国梦的戚区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常州市钟楼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张家港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