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5日在广州市白云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叶牛平

  各位代表:

  我代表白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困难和问题,一手抓整改,一手抓提高,全面开展年初确定的“五个十工作事项”,实现了稳中求进,圆满完成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多措并举,确保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9.35亿元,增长1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95亿元,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额431.8亿元,增长20.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5.68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1亿元,增长13.7%。

  细化管理保质提速。全面建立项目库、企业库、税源库“三库”经济工作管理体系,立足部门主管行业和街镇管理属地,明确分解工作目标、责任主体和工作任务。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实施促进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加强民营企业服务、落实基建项目审批提速等系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结合辖区企业量大税小的实际,制定综合治税和零散税源征缴激励措施,确保财税增长任务。部署保质提速经济工作方案,全年75项区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6.5亿元,新增“四上”企业505家,实现税收总额146.63亿元。

  (二)突出功能引领,优化发展布局。

  开展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抢抓广州新一轮城市功能规划的战略机遇,按照北二环以南都会区、北二环以北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选址规划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谋划和推进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形成“一心三片多组团,一轴两带四廊道”的城市空间、产业功能和生态结构布局。明确临空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先进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文化高端服务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推进“建平台、强产业、畅交通、塑中心、促转型、美环境、保民生”七大重点突破工作,逐步明晰“北优”战略,实现从服务大都会生活配套的无序低端集聚向发挥空间、资源优势有序高端布局发展。

  扩容提质打造重大发展平台。确定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空港经济区、健康产业城和民营科技园四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分别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的管委会,政府主导、集中资源推进平台规划编制、土地储备出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等工作。目前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已完成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制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正在编报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将转入实质性开发建设。空港经济区完成5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控规编制,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一期围网区顺利预验收,广州航空产业基地一期用地已完成土地储备。健康产业城研发制造片区、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已经审批,广药基地首期用地完成公开出让。民营科技园“一核四园”基本完成扩园选址论证和规划编制,解决了12宗用地历史遗留权属问题,成功出让4宗用地,引进敏捷白云科汇中心、绿地汇创新兴产业基地、恒盛总部大厦、欧派家居产业园4个项目,有效集聚9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50多亿元的高新制造企业,新建30万平方米总部和研发基地,促进土地开发经营与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紧密结合,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四大发展平台成为白云新一轮产业集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引擎。

  优化提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开展白云新城控规优化调整,增强企业总部和商业配套功能,落实村留用地,规划新增商业商务设施建设量近140万平方米,为白云新城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按照政民互动和“两增两减”工作思路,开展同德围地区控规优化,落实“9+1”重点整治项目和“1+9”重点发展项目,同德公园建成开放,同德中学新教学区、同德医院、同德围南北高架桥动工建设,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推进美丽金沙洲建设,落实控规优化调整,着力解决交通出行、村留用地、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推进建设了区儿童公园、浔峰山公园、永旺商贸城等一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地铁6号线顺利通车。按照成片规划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思路,开展南湖地区、白云山东组团、黄石陈田片区、白云创意产业集聚片区、石井北部水厂、嘉禾望岗等多个片区的控规优化和调整,加快培育中心都会区城市功能。坚持政府主导、村为主体的原则制定城中村(旧村)改造三年实施计划,田心村改造方案获市批复同意,小坪村改造方案已经市土委会审议通过,林安物流“三旧”改造升级项目完善征收手续后实现依法供地、依法改造;深化、细化“三旧”改造政策路径,一批集体旧厂房用地正在完善改造手续,将为推进再开发、再利用创造积极条件。

  (三)积极主动作为,突破发展重点难点。

  系统解决规划缺、用地乱、审批难。主动争取市区两级共编共用共管的规划编制新机制,认真编制四大发展平台、13个综合片区的城市规划和调整方案,基本完成“三规合一”和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实现腾挪、新增34.0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结合片区规划修编和项目征地,系统梳理、逐一研究化解历史用地遗留问题,落实了一批村留用地的选址报批。从源头入手治理征地乱,出台加强规划国土管理、规范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有关工作的意见,建立规划国土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强力推行“五统一、两同步”土地开发模式,规范了项目选址、征收、储备、出让、建设等环节。强化土地利用和城市综合开发职能,加强土地储备和出让,为一批好项目落户提供用地保障,努力开创规划国土引领城市有序开发的新局面。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区为主,争取各级资源支持保障,顺利推进“一纵四横”主干道等重点道路建设,其中贯通南北的空港大道江夏段、均禾大道、龙兴西路、人汉-方华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地铁8号线北延段、地铁14号线基本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并启动建设,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和地铁站点同步综合规划周边区域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场第三跑道工程征地拆迁交地工作圆满完成,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安置区建设,通过争取对安置区周边地块的综合开发,统筹解决村留用地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以及安置区建设资金缺口难题。机场噪音区治理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开展,合理规划安置区和村集体发展用地,通过噪音区治理搬迁有望推动空港经济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李坑垃圾焚烧发电二厂成功点火试运行,永兴村环保搬迁顺利推进,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李坑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环保产业协同村社经济发展。兴丰垃圾填埋场二期建设由征地扩容居民搬迁转化为实施就地挖潜改造,腾出了环境容量,减少了对工作生活的影响。500千伏木棉变电站、220千伏嘉禾至凯旋输电线路等7项电力建设工程建成投产,有效缓解了电网建设和输供电压力。优化石井河整治工程方案,市、区联动采用浅层渠厢工程手段进行综合截污、源头治理,进一步提高治污实效,一批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列入广州市新一轮治水工作计划。

  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积极优化企业投资发展环境,落实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全区18个部门103个审批项目提速45.8%。探索服务企业新举措,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挂点企业制度,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企业1049家次,为187家企业解决了一批生产发展问题。设立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开展代办审批服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审批2587项。改进区政务中心服务条件和服务效率,群众满意率达99.8%。21项市重大投资项目建设顺利,初步形成平台集成、并联审批、联合服务的高效服务机制。大力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引导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扶持科技平台和企业做大做强,新增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四)坚持标本兼治,夯实发展基础。

  拆违种树搞卫生,改善城乡面貌。保持拆违控违的高压态势,共拆除违法建设1702宗101.1万平方米,整改违法用地325宗1092亩,新增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面积分别下降58.4%和38.7%,有效扭转“两违”屡禁不止势头;出台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补充机制,实施查控违法建设举报奖励,组建专业拆违执法队伍,强化属地政府监管责任;探索村民合法建房的有效途径,制定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引导农民规范建房。结合“花城、绿城、水城”建设和“净化、绿化、美化”综合整治,积极打造生态白云品牌,新建成25公里绿道和122公里景观林带,完成14条高快速路和国省道以及10个重点出入口的景观整治,拆除道路沿线违法建设、乱搭建、违法户外广告招牌等4.85万平方米,每个街镇基本建成一个公园(花园),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8%。实施以污染源治理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制定“1+6+2”系列方案,清理拆迁生猪养殖场544间、田间窝棚578间、草菇种植场11个,关停搬迁二级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企业100家。按照“定责、定量、定员”原则,制定加强城乡环卫保洁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市政道路、公路、河涌、城中村公共区域的环卫保洁责任,实现环卫保洁管理全覆盖。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建成村级封闭式垃圾中转站70座,村级垃圾中转收集转运覆盖率达70%。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80%的社区通过达标验收。

  规范财经秩序,健全财政管理体系。建立区级大财政管理,明确街镇财权事权责任,探索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综合作用,统筹公共财政资金、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财力办大事。强化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加快盘活存量资金,通过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设立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金,规范债务审批程序,严控新增债务,全年化解历史性债务11.88亿元,存量政府性债务下降85%,目前政府性债务4.96亿元。加强重点财政资金审计,共完成39个审计项目,确保资金投入的安全有效,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开展农村和街道集体“三资”管理改革,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资产交易和财务监管平台已建成,全年通过平台交易190宗,增加集体经济收益1.96亿元。“三公”经费信息实现全面公开。

  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制定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党政领导挂点督查制度,加强村社和企业开办的现存经营工业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生产储存经营场所违规住人和专业市场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为城中村购置发放机动四轮消防摩托车50辆,提高快速救援能力;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共检查企业2.5万余家,发现并整改隐患1.28万项,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147家,关闭38家;三元里街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挂牌督办成功“脱帽”,妥善处置“9?10”增宝仓库爆炸以及“11?2”南岭火灾事故。深化社会面治安立体防控,加大治安视频建设投入,实现重点区域治安视频全覆盖,案件类警情下降5.4%。构筑区、街镇、村居、用人单位四级网络,加强出租屋网格化管理和流动人员登记纳管,城中村三层以上出租屋电子门禁管理系统覆盖率达91.5%。坚持领导干部信访包案和接访、下访、约访制度,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调解、跟踪督办信访纠纷,大力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推进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居委会优化设置,广泛布局便民服务场所,设立250个社区服务站,实施118条行政村“便民服务直通车”工程,有效扩大服务群众“半径”。规范组建1840人的辅警队伍,设立180人的处置突发性事件专职大队,提高防范处突能力。健全街镇安全生产督查、城管综合执法等队伍的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管理力量。

  (五)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效能。

  认真办理议案和建议提案。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支持设立街镇人大、政协基层组织,为基层代表、委员履职创造条件;高度重视办理区人大专题议案,认真开展109条村庄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全部办复区人大代表建议106件和区政协提案130件,代表满意率95.3%。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共梳理职权事项3270项。开展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108项、行政备案46项,精简率分别为31.8%和35.1%。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逐步破解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协作配合机制不规范等问题。*推进“六五”普法,建立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全年召开27次区政府常务会议、61次区长办公会议、10次规划国土建设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共1043项。聘请法律顾问参与依法行政工作,实行重大民生决策事项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切实转变政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组织156名干部成立19个动迁组*永兴村环保搬迁第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组织27个工作小组进村入户宣传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规划选址和征地拆迁安置政策,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立区廉情监控中心,对六大廉情重点领域实施智能化监管。强化行政效能监督,行政效能投诉处理系统投入使用,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开始试运行。率先在全市设立“机关作风曝光台”,曝光暗访情况14期,政风行风明显改善,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六)办好民生实事,改善人民福祉。

  十件民生实事基本落实。一是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办学校全部通过市规范化学校督导检查,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新增公办幼儿学位8560个。二是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完成400户农村泥砖房及危房改造。三是幸福社区创建全面铺开,完成高尔夫社区、汇德社区两个市级创建试点工作,全面推进68个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四是完成白山村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五是43条村二次改水工程有序推进。六是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不断优化,完成全区112间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率达100%。七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15.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44.8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98%,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2万人。八是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新增开发公益性公共服务岗位1908个,政府资助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6178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81.19%。九是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人均纯收入18318元,增长12%,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8家,农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14元,增长11%。十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成13条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实现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和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此外,实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计生工作扎实推进。新建45家社区书屋、10家绿色网园,文化惠民活动*推进。新增24条公交线路,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成功举办区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残运会。武装及国防动员、统计、物价、粮食、双拥、侨务外事、民族宗教、对台、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结果。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各级政府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驻军官兵、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民团体表达诚挚的谢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区建设的省市直属驻区单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村社出租经济形成的低端业态,产业整体层次和集聚度不高,缺乏龙头带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高端生产**业,发展水平低。二是城市功能缺失,发展格局尚未成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开发和城市管理历史欠账较多,城乡混杂、工农混杂。三是村改居和镇村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矛盾日益突显,快速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离人民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四是村、居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凝聚力、战斗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集体资产监管还需要不断改进和规范。五是各级政府领导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治理和服务民众的能力不强,干部队伍普遍存在能力恐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这些问题有些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些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此,我们决不回避,将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谋求发展,在推进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3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3年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