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第一文库网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藏着复杂性。 迪勃特(De Bondl)和理查德·泰勒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
4.风险厌恶和期望效用理论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马修·拉宾(Malthew Rabin)认为,人们的偏好具有“风险厌恶”的基本特性。在期望效用的理论框架中,对风险厌恶的唯一解释就是财富的效用函数曲线是凹型的:对于额外财富的需求,人们在富裕时比贫穷时有较低的边际效用。风险厌恶和收人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在效用上是一样的,这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直觉:这有助于解释在大规模的风险下,人们倾向于降低消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话动。
该理论也包含了赌金很小时,人们所表现的“风险中性”,即他们只根据期望货币价值来来选择做赌注。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期望效用函数刻画了个体对待风险的不同偏好。然而拉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并不能对赌金很小情况下,人们的风险厌恶行为作出合理解释。在期望效用理论中,对于任何的凹型效用函数陆线,很小赌金情况下的风险厌恶,同样暗示着对大赌金的风险厌恶。而实际上在期望效用理论中,在赌金很小情况下根本不存在风险中性意味着,在大规模的赌金下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风险厌恶。
四、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突破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要把人的每一种选择分析清楚,似乎是在研究一张比例与原图一样的地图,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经济理论应该研究人类行为的共性而非个性。行为经济学主要是为了分析人的实际经济行为及其结果一经济现象另辟蹊径,为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理沦经济学体系提供支撑点。其研究目的,既不是表明它们与传统经济学如何对立,也不是想证明传统经济学某理论如何错误。迄今为止,经济学各学派理论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行为经济学能对一定时期内存在的经济现象作出其独立的解释,并能很好地解释传统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