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17 10:31:40
作为实习的另一部分,我也跟着工程师到处转(他们好像没空的时间),这才与我的专业真正的挂起钩来(也让我真正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化学物品和一些常用的理论(很有亲切感),同时也了解了他们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由于选修了竺可桢学院的一些相关课程,故接触起来不显陌生,受到了他们工程师的称赞),从中了解到生产完全是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的,在网上实时反映出各种信息,同时每道工序也都以此展开,十分完善。
整个实习下来,最深的感触是——“为他人着想”的观点已*人心,不仅体现在员工与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体现在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自己多做了一些,但对他人来说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而这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一个结果——双赢!
此外,还有一点心得,由于身处异国,且是第一次实习,什么经验都没有,所以“问-学”就成了很常用的词组,瑞典人问很友善,不过答案的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你不问,他绝不答,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有独立处事能力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实习生而已。同时有两不找——下班前不找,放假前不找,因为这两个工作段他们的工作效率最低,找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不就提前,要不就推后,并且作为北欧的习俗,这时去找他们是很不礼貌的。
旅游篇
两个月的异国之行使我强烈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不仅从实习生活中,更从旅游中感受到!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挪威实习生,一个瑞典实习生一起去逛一座古城,满以为手中有一张地图就不用怕了,可谁知一天下来竟然没有完成任何有价值的观光,所以以后,在出行前我都会具体的计划一下旅行的路线和时间,就拿Stockholm之旅来说吧,由于计划周密,所以行程很紧凑,并且恰好赶上皇宫正门前的卫兵换班仪式。
概括的说,在实习期间的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集体出游,这种形式一般经过事先周密的安排,不需要我自己去操太多的心,只需要整理好装备跟着大家一起玩就可以了,去芬兰那次就是这样,不用自己操心,就可以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第二种——几个人组队出游,和朋友商量好时间,地点,坐着他们的车,说走就走,相对而言,这种形式较自由,费用也较低,只需回来后平摊汽油费即可(门票什么的当然自理了,同时计划也相对重要);第三种就是一个人出行,这种形式最自由,计划也更重要,首先要对目的地有一定了解(这个可以通过旅游手册获得),其次要自行安排住宿,在瑞典一般很容易找到青年旅舍(比起Hotel便宜得多),如果有自己的帐篷和睡袋,在草坪,公园里露营也不错,而且警察对此管得很松,即使在城堡外也可以见到露营的团队。同时,一般较大的城市都有72小时旅游卡,包括3天内所有的汽车,地铁的车票(否则每次都花上5欧元坐公交车或地铁,三天下来肯定超过旅游卡的费用)和部分景点的门票,此外如果有国际学生证和青年旅舍卡,在门票和住宿时都可以打对折,极其合算。这种形式时我最喜欢的,因为最有意思,虽然第一次可能有点困难,但尝试过以后,就再也不会担心异乡之旅了。
总结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找到了竺可桢老校长让我们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答案,虽然有些迟,但至少不再迷茫,目标也已十分明确,这是最大的收获,相信这也是学校组织实习的目的之一吧!
而两个月的异国实习生活给我的感觉不是“竟然是这样”,而是“原来真的是这样”!不过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了解真是少得可怜,不仅从交谈中,更从新闻中了解到,这才让我真正的意识到我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性,同时我也真心的感谢学校和IAESTE给了我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也给了那些友好的西方国家的人们一个认识中国的机会。虽然我个人的影响力很有限,但随着这个组织在中国的壮大,相信这个影响圈会不断的扩大,也真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这次机会,用心去品味异国的实习生活,给自己的学生生涯添上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