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O,设计改变一切》读后感10篇(2)

  既然敢用“改变”做标题,总有勇气换一种句势来解释“设计”吧,但,依旧是线上线下体验什么的那老一套,毫无新意blog级观点,甚至不如雷锋网,哪哪哪的那点事站点上偶尔闪现的小专题。相对老牌IDEO粉丝的我,现在更喜欢frogdesign了,最起码他们实实在在的写着微博,特有亲和力的回复着你的私信,这才叫互动吧。

  当初看到“李开复推荐”时其实就该明白的。

  《IDEO,设计改变一切》读后感(九):IDEO

  前两天,看老罗的锤子手机发布会时提到了IDEO,说他们现在不务正业,把原本做得好好的设计工作拓展到整合性的咨询工作。老罗这次说的可能没有夸张,因为IDEO不满足于一个“设计公司”的野心在这本书里清晰可见。

  Tim Brown(TB) 说了一个设计师应该的角色应该上升到战略层面,尽可能在项目初始就*参与。这首先给他们的工作定了调,把设计师的工作从现在的农民工状态,拔高到高级白领状态。

  TB也说设计工作其实一切以人为中心,需要真实而锋利的消费者洞察,需要不同背景跨学科团队的创意激荡,需要观察极端用户,需要情感上的共鸣,需要注重用户真实的体验......

  一套完整的“产品经理”思维+“创意型广告公司”的思维。2011年中文版出版,这些理论其实已经算不上特别有**力了。

  豆瓣里有人说,这本书是给管理者看的。确实,从英文副标题“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也可以看出来,能改革一个机构的,绝不仅仅是设计从业者本身,而是管理层。就像张小龙没管自己叫“产品经理”时,现在的一堆土豪们哪肯在名片上印非CXX的Title?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IDEO对设计工作者的贡献意义非凡。

  《IDEO,设计改变一切》读后感(十):最后

  假如这本书改名字为《互联网思维》,估计与内容同样适用,蒂姆的设计思维抽象为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假如换个名字叫做企业家精神,估计也是一样适用的。

  大致内容也就这些了,这里只摘抄些震撼自己的句子。

  1、外部限制:可行性、需求性、连续性。

  这里对自由的限制恰恰是对自由的保证。

  2、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多数顾客上,很可能只是对已知的事进行确认,而不会带来令人吃惊的发现。

  让我想起了之前去天安门,感触不大,反而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反思觉得自己没有把眼光放在小的地方,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可能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3、从设计到设计思维的转化,实际上是由创造产品演化到分析人与产品间的关系,进而演化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稍微换一下措辞:工具——社区——入口,这大概是多有APP希冀实现的愿望吧。

  4、任何一个好故事的实质,都是用具有说服力的关键叙述来说明某个想法是如何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的。

  这句话如果再加上团队、创新、盈利模式,就可以直接融资去了。

  至于后半部分所讲的内容,个人觉得不实用,没有细看,不过蒂姆给我一个问题:那些追逐个人享乐的美国人是如何迫使那些企业花费金钱与精力在环保、非洲上的?我觉得这很令国人费解。

上一篇:《文学履途》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为公主喝彩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