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陷阱》的读后感10篇

  《达尔文陷阱》是一本由何夕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尔文陷阱》读后感(一):何夕

  何夕的科幻非常拥有人文情调,透露了一个民族的悲欢离合,一家家的喜怒哀乐,很多文章强调人的情感,科幻中的理性元素比较少,感性的东西比较多,和刘慈欣比起来,感性与理性的衔接功力有一定差距,但是总体来说,何夕的文章可以给每一个读者一个回头慢慢思索的机会,这种体验仿佛可以看到一些如同细细流沙中的金子,让人回味无穷。

  《达尔文陷阱》读后感(二):不知今夕何夕

  这篇算这本中短篇小说合集的小分析。

  首先,我很后悔先看刘慈欣的书,再看何夕,顿时觉得两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何夕的文笔是他的第一个硬伤。科幻小说不好写,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无法将高深的科技理论和术语通俗地表达出来。鉴于读者中很大比例是文科生,所以这点如果处理不好,整篇文章就只能在阅读过程中略过那些理论,若一整篇故事都基于文中的理论,那结果就是阅读完毕后,读者一头雾水。说句白话,读者买作者生产的电器时,大部分只要看电器运行的结果,而不要听这玩意运行的理论。本书中的《漏洞中的枪声》和《本原》就属于这一类。(当然不排除我智商不够,所以我只能说我自己的观感)

  其次,何夕想要模仿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小说。先不说倪匡自己的小说水平参差不齐,无法获得一个足够明晰的标准。我只想说,倪匡的原作一般都是中长篇,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推进情节,展开人物的性格。而何夕想要在中短篇的小说里进行模仿和还原,不是说不可能,只是说很难,而且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个问题还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何夕在全书中除了《一夜疯狂》以外其他12篇小说均用“何夕”作为主角。从我个人阅读习惯上说,喜欢将自己名字作为主角的作品最好有一个文本年表,而不是像何夕这样甲篇还是跳跃六道的神人,乙篇却是漂流宇宙的孤儿。这一点上,同样爱用自己名字的蔡骏和那多就可以轻松地整理出故事文本中的人物年表和周边人物图谱。

  说了那么多,何夕的某几篇小说情怀上还是不错的。《六道众生》、《异域》、《达尔文陷阱》三篇里都包含了对人类人口增加的担忧。《缺陷》的内中理论和刘慈欣的《镜子》里那台超弦计算机一样。《一夜疯狂》的前半部分写的惊悚,结尾倒是轻轻带过。《漏洞里的枪声》其实就是一个包装了高科技理论的肥皂剧。《故乡的云》里的情怀含蓄深沉,比《光恋》(狗血剧情)那种“直抒胸臆”好多了。若说模仿卫斯理最成功的,应该是《十亿年后的来客》,抛开那个糟糕的结局,这篇的风格化描写非常成功。我觉得《十》文中的盐矿里堆放行星瓶一幕,应该是参考了X档案电影版中大结局外星人母巢的设计(也不排除是ALIEN系列巢**)。

  最后我想单独说说《达尔文陷阱》这篇的情节。何夕在这篇里应该是有写作野心的,因为文中提到了蒙古新纳-粹和印尼-排-华事件。这些在我国的文学里属于**内容,何夕敢写,也有出版社敢出,审查机构也没拦阻,这倒是很让人庆幸的。直到结尾前应该说写作水准也算不错,可惜结尾何夕犯浑,杀了新纳粹的头子,同时高喊“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用甲民族主义去消灭乙民族主义,只采用简单的杀戮,不管怎么说都很中二吧。

  以上。

  《达尔文陷阱》读后感(三):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一直以来,内心总觉得在科幻故事的背后最能打动自己还是那份最初最本源的那份亲情,人类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而大自然就如同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就是人类成长的家园。

  但是人类仿佛是一个长着纤小尖刺的酸树苗,大自然哺育着我们确实颇为艰辛,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尖刺扎到。这里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没有将孩子比作花朵,小草之类的,而是比作这种长着尖刺的树苗,随着树苗一天天的长大,嫩嫩的尖刺也逐渐变硬,扎到手也更疼,这不正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么,越大越难管教。

  人类的成长也是如此,随着一步一步的发展,也越来越贪得无厌地向大自然索取,就像我们小时候经常向父母要这要那,殊不知父母已经将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大自然也是如此,给了人类以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河流,浓密的森林,但是我们却对这些却视而不见,仿佛就好像是应得的一般。记得在大学时看过一个短篇,至今仍觉得是最打动我的一篇的文章,在文章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

上一篇: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10篇 下一篇:《I’m a Mac》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