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10篇(2)

  苔丝离开家去奶牛场工作,这大概可以说是为了得到另一种自由,也为了躲开家乡那些风言风语。

  只是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安定下来时,却遇上了安吉尔·克莱。这个人不可以说是她的救星,而是解为,她另一个不幸的开始。她决意隐藏自己的爱意,决意不与他结婚。好像是上天偏要作弄她一般,她一步步偏离自己的初衷,自己内心承受着煎熬。

  与爱人分离开后,即使回到她娘家,也鲜有温情来等待她,更要为了帮补家庭再度离家。

  再次遭遇亚雷·德伯…

  每当她下一个为自己的决定,都要为这抉择付出更大的代价。

  结婚当天,安吉尔得知她的过去,不是为了苔丝的不幸而同情她,而是责备她,怪她将他的完美艺术品打碎,将他美好的梦想打碎。他爱的仅仅是她的完美,仅仅是他自己的想象。

  她的忍让,她的自尊不让她再做多的解释。沉默,沉默,是她这样的女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她的盲目崇爱,她的过分顺从让她失去自己,让她在一个爱人面前低于尘埃。更重要是,她将自己的幸福挂钩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是悲剧的根由。

  “不,太晚了,太晚了。”是全文中最痛的呐喊,最悲剧结尾的控诉。

  当女人成了附属品,她的身份只是亚雷的玩物,安吉尔的艺术品,父母的摇钱树。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当自己不再属于自己的时候,她的命运大概只能由着别人去决定的。

  苔丝有选择权吗?

  有,只是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

  她终于自由了,终于与给她带来传统道德上的污点的人割断了联系,终于自己是为了自己做了一个决定。

  现在这个时代不需要我们为了选择权而付出这般代价,但是很多时候,女人却亲手拱手将自己的选择权相让给他人。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再争取一下,很多事情就不是想象中那样坏地发生了。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四):冬日梅开

  2014年3月23日,我坐在公教2409教室,静静地翻阅那本《德伯家的苔丝》。

  中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身上,暖暖的。当倦意袭来,无须勉强,轻轻合上书本,闭眼入眠。

  没过多久,便已睡醒。随手支起挂着睡意的脸,看着窗外,安静的教室里没有一点声响,突然感觉好心静,一种久违的幸福感涌来。

  三年多了,这种感觉,再一次温暖我。记得三年前的那些日子里,一个人安静地看书,轻轻地走,随手轻抚树上的叶子,停下脚步凝视路边的流浪猫,听风吹过,很是温暖,仿若阳光嵌入了风声。

  那些日子怀有的希望,在冬日的严寒里,消失殆尽。

  冬去春来。寒意仍在。

  而这份寒意仿佛也一直笼罩着苔丝,未曾散去。

  被骗**之后的她,回到家乡。各种碎语,飞旋在耳畔,嗡嗡作响,不肯离去。

  白天是黑夜,而黑夜里“黑暗”未去。白日里,阳光普照,花开蝶飞,近在咫尺的美丽却有无限的距离,触**不及。而在黑夜来袭的时候,她的脸上的忧伤才慢慢地少了一分。迈着脚步,走出家门,月光闪烁也好,风雨飘摇也罢,对她而言,都比白日多了一丝温暖。耳畔仿佛恢复了宁静,心中却无法尘埃尽除。

  然而,希望——这个所有生命都追求的精灵,从来都不会远去。

  对于苔丝也一样。失贞、丧子、新婚之际丈夫弃她而去,她或去教堂听唱圣歌,或离开家庭到佛卢姆河畔奶牛场上做一个挤奶工人,或忍受苦痛、辛勤劳作等丈夫归来。悲痛之情虽然时常来袭,但希望之光也从未熄灭。正如书中所述:“在她的身上,有某种精神就像树枝的汁水一样,自动地涌出来。那就是还没有耗尽的青春活力,在受到短暂的压制之后又重新高涨起来,给青春带来了希望,也唤醒了不可压制的追求快乐的本能”。

  苔丝,在苦难中坚强成长,仿若风雪中盛开的梅花,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清香。

  合上书本,走出教学楼,发现楼前的迎春花在夕阳中绽放。

  忽然想起,前几日和海淀培智学校的孩子们在校园一起徒步时,一个女孩欣然跑去闻迎春花,又跑到我面前说花香的情景。

  我知道,希望的精灵又在我面前欢欣起舞了。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五):爱她就让她遭受苦难

  西方人说上帝把最美的面容赠给了维纳斯,因此夺去了她的双臂。东方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爱她就要让她遭受苦难,似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在这一点上有那么些共识。可苔丝却说:一日受苦,终身受难。

上一篇:《家庭日记》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货币的教训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