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和《塔木德》都允许一夫多妻制,不过,到了《塔木德》时期,一夫多妻已不多见。公元1000 年左右的西欧,美因茨的格肖姆拉比颁布禁令规定,除非有特殊的情况,任何多妻的男子都要被逐出教会。这个禁令很快被大多数基督教国家的犹太人接受,伊斯兰教国家的犹太人则不然,因为在这些国家,《塔木德》和《古兰经》给出的忠告是,每个男人限娶四个妻子,只要他能满足妻子的性需求和经济
男孩十三岁参加成人礼。成人礼属个人性质的典礼,男孩要在犹太教会堂诵读《托拉》,举行一个大型的聚会,别人要送礼物。女孩可以在十二岁举行成人礼——这是改革派犹太教仿照男子成人礼设定的。正统派犹太教只是在近年才开始公开举行成人礼,通常是为适龄女子举行集体典礼,外加一些个人聚会。
正统派犹太教徒只有土葬;改革派犹太教徒可以火化,也可以土葬
《犹太人与犹太教》读后感(四):简评
起因是看了《索尔之子》,一时好奇心起,就找来读。片子里,一个孩子奇迹般地在毒气屠杀之后,还有一口气,索尔发现了他,也见证了他被最后杀死的过程。在这之后,他就开始充满执念地寻找拉比,想为孩子举行葬礼。就像他的同伴说的,为了一个死人,置活人的生命于不顾。结局是,犹太人发动起义,冲出集中营,逃到森林里的一个小屋子里,暂时休息。这个时侯,一个小孩出现在门口,索尔凝重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然后小孩离开,纳粹出现,实际上借他确认了里面有逃犯。最后,枪声响起,小孩在一片草丛中跑跳着离开。
当时看的时候,有的地方很困惑,比如何以集中营里的拉比,不肯念祷告词?为什么那个脸上有两道刀疤,被看成上帝的象征?(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为什么大家提起那个叛教的拉比,那个希腊人,宁死都不愿意再读起祷告词?真的不太能理解。当时还怀疑最后出现的那个小孩,有点死后复活的意味。看影评,好像也解决不了我的疑惑。
翻完这本书,其实也没太明白。不过知道犹太教里是要求土葬的,不能火化,而且有一套繁复的仪式。这样就比较能理解索尔为什么要偷出尸体,还要在逃跑的时候,也一定挖坑刨土,想安葬那个孩子了。
其他感触比较深的,也是犹太教在大屠杀之后所作的反思,特别是儿童在被吊死在绞刑架上时,上帝显现。“未介入人世的上帝,祂没有救受害者出纳粹大屠杀的灾难,只是一言不发、显然无所作为,而我们却从中发现自己内心世界里的精神性(鲁本斯坦、库什纳)”。读了让人有崇高感。
如果有上帝的话,我个人相信的就是这类非干涉性的上帝,也就类似于以万物为刍狗的道。
这本书还有一点比较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把十九、二十世纪产生的各种问题也都纳入进来,堕胎、安乐死、同性恋等等,可以看到犹太教真的是与时俱进,比较来说,俺们国家这些宗教真是太不求长进了。
还有几条比较好玩的,抄下来备忘。
“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对犹太教有悖常理的定义,为避开犹太人的特殊神恩论而找到了社会主义普救论这个避难所。”
“卡尔·马克思早期(1844年)的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就是个吸引人的实例,是犹太人的自我仇恨在知识分子身上的表现。”
“门德尔松生于德绍,后迁居至柏林。在柏林,他私下自学了数学、哲学以及多种语言;那个时代,犹太人不许上大学。他只得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丝绸商人家里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最终,他与年轻的德国自由主义戏剧家、批评家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结为朋友;人们认为莱辛笔下的智者纳旦就是以门德尔松为原型的。门德尔松人生这段时期的巅峰是在1764年,他撰文讨论形而上学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获得柏林学会的最佳论文奖;他的竞争对手中竟有伊曼纽尔·康德!门德尔松1767年创作对话录《斐多》,讨论灵魂不朽问题,此书为他赢得了“德国苏格拉底”的称号。”
“一开始由最小的孩子用希伯来语唱出“四个问题”。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已经练了好几周,激动地盼望着能和成年人一样睡得这么晚。极少有犹太人会忘记“为什么今天晚上与其他所有夜晚都不一样……”之类的话,这句话总能把人带回童年时代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团围坐的美好回忆之中。”
上一篇:知识人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一本摄影书》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