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动如烟吗?五千年最辛苦的就是劳动人民, 勤劳一生只为了一口吃食,有了口吃的就不会造反。你可以说中国人素质不行,但是你不可以否认这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值得歌颂的人!不管改稻为桑,还是诸如王安石、张居正变法,老百姓都没得到什么好处,老百姓都在忍受,只要有口饭吃,明天就有希望。毁堤淹田,死了多少亲朋好友,吃饭都没得吃了。百姓死活竟成了政治斗争的筹码,这是何其可悲的一群人!郑泌昌、何茂才是畜生,但是当今圣上还是好的,还是体恤民情的,朝廷派来的海青天、王大人也是好的,皇上和朝廷还是关心我们的。这是多么善良的一群人!但是真正民动起来,可不像烟般随风而去,而是天崩地裂。明亡于流民!虽然我是明粉,我也很惋惜这个伟大时代的终结,但是民动了,老百姓不再忍受了,起来反抗了,家仇国恨,内忧外患,明朝终于还是亡了。老百姓呢?无数人亡命于改朝换代,他们被迫剃发易服,被异族统治,继续着忍受,继续期待美好的生活。
我深感人心之多变,官场之诡谲。也许中国人政治上的早熟让这个国家的政治暧昧不清,“政治家”们必须会弄权、会权变、会媚上、会欺下、会和光同尘、会雨露均沾……但是五千年来谁又真正关心那些被统治着的老百姓呢?海瑞?嘉靖?圣人?明君?诗人?作家?思想家?马主义者?叹叹!
《大明王朝1566(上下卷)》读后感(五):精彩绝伦的政治与历史小说
非常精彩!
被朋友和网上书友安利了多次,考虑到自己时间有限,买了实体书来看。书看着不厚,但是字比较小,整体内容还是很多的。故事实际比较简单,从土地兼并的江南案展开,清流和严党的政治斗争到嘉靖皇帝的去世,描写了明朝最独特的一段历史。当然这是一本小说,基于历史但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很多内容过于戏剧化。
但是从小说的角度看,确实非常精彩。首先是里边的细节,从穿什么衣服到说什么话,从北京街道与皇宫的细节到江南百姓的房子,静下心来细细品,就像真的回到了1566前的明朝,不得不佩服作者对明朝的各方面的考究,比如描写嘉靖帷幔后几张桌子几张椅子,什么样子,甚至点什么香都有写到,可见作者功力。二是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历史小说扣人心弦不容易,清流与严党斗争历史已经明确告诉了读者结局,但是作者依然通过不断的悬念和反转,让读者欲罢不能。比如嘉靖皇帝云里雾里的话语,严嵩的机智与急智,还有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海瑞如何应对贪官污吏的刁难又如何克服天大的困难审讯,这些悬念一次次将剧情推向高潮。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物的刻画。里边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当然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之一的皇帝嘉靖了。他在书里多次用诡异的方式处理问题。那些天天伺候他的臣子,甚至跟了他三四十年的太监都看不透他。嘉靖将中国千万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当时最睿智的政治家也不是对手。可是他又充满矛盾,一方面让明朝经济繁荣在他的时代达到顶峰,一方面也埋下了明朝衰败的种子。正是这样一个精通各类手段的统治者,最后却至巧败于至拙,不能不让人唏嘘。其他人物描写的也很精彩,比如仅仅宫里几个太监的描写,就看出了当代官场的各类人物,终于职守不结派营私的石太监,一心往上不择手段的陈洪,能力平庸讲感情的黄锦,以及能力手段都有,一面凶狠一面仁慈的吕方等,还有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冯保。
全书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海瑞,书里也是一个有大勇有大智的人物,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与真实的海瑞不一样,通过一些书的了解,海瑞更可能是那种认准圣贤之言的读书人,讲气节不讲方法的直人。但是我却不认同现在很多所谓的公知或者一些所谓的新派历史学家的观点,认为海瑞这类人是现实社会不需要的,因为他们没有也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相反,我却认为,正是有了海瑞这些人,才有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才有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延续。难道**甚至创造我们民族独特历史与精神文化的人,竟然算是没有贡献的人吗?就像抗战时期,中国军人弹尽粮绝后好多英雄都饮弹自尽,如果按照这个思维,是不是应该觉得自己个人抵抗完全无意义,不如投降当汉奸然后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更有价值?如果都这么想,中国文化今天也许就断了吧。
上一篇:隐形怪物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