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榔头读后感精选10篇(3)

  其实,生活的本色是真实,做人、写书也是如此,唯有真实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这大概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吧。

  《东榔头》读后感(七):还原生活本色

  还原生活本色

  刚收到《东榔头》《西棒槌》的时候,心里大大的诧异了一回。实在是和书打交道久了,看惯了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封面,有的还要加上耀眼的腰封,写上权威推荐人的名字,获过的奖项等等,等等,唯恐不能引人注目。可这两本书倒好,不仅没有腰封,封面上没有多余的文字,就连颜色也保留了纸张的本色,是那种淡淡的灰色,上面甚至还能看出草的纤维来。正中竖排写了作者杨葵的名字,名字下面是红色的小圆圈,空几格是毛笔字写的“东榔头”“西棒槌”的书名,对于作者的简介也是寥寥数语,只交代了出生年月,主业编辑,业余写作, 著作也只写了三本书的名字,仅此而已,一种莫名的好感从**到本色的纸张开始就油然而生。

  本色或许是《东榔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语言本色。作者身为一个资深编辑,博览全书,肚子里的墨水不可谓不多,但从头看到尾,每一篇文章里都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经据典的掉书袋,就那么娓娓道来,像面对面跟你聊天一样。看书的时候因为没有了那种板起面孔的一本正经,所以心情是放松和**的,那种自然流露出的乐观和幽默,常常会让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那种幽默不是那种*你的勉强,不是那种俗气的包袱,却是那种骨子里的优雅,所以看起来很是舒服。

  故事本色。作者在自序里说,这本书是写生活的,里面零七碎八,包含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那些事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但也因此有着作者自己的烙印,显出时间的本色。比如,地道的北京小吃,比如流传在北京的故事,比如三里屯的变迁,比如在异国他乡的见闻,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有滴水见阳光的效果。平凡的人太多,能参与多少大事呢?平凡的小事却也印证着历史的变迁,是本色的沧海桑田。

  思想本色。一件件事,一个个人,说了,写了,自然是有作者自己的感受,但你很难从中找到上纲上线的句子,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矫揉造作,无病**,也不口号取胜,深深浅浅的都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亲情、友情、爱情,人的七情六欲都有谈及,但是那种客观的表述,是一种本色的表达。

  其实,生活的本色是真实,做人、写书也是如此,唯有真实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这大概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吧。

  《东榔头》读后感(八):有关文艺的一个判敛法

  最近很喜欢看些絮絮叨叨散漫自然的文字。

  在图书馆找到了这么本书,开本刚好,封面干净,看得喜欢,便抽出来翻翻,结果没十分钟就受不了收拾书包奔向食堂去了——将近四分之一的部分都在谈吃,真叫我辈大中午头饿着肚子寻找精神食粮的人情何以堪呐!

  用时兴的分类而言,作者大约算是个文青,笔下的文字有普通的,也不乏看上去“第三类”的,但我觉得这样能文能二的才是真正的文艺,呃,中年。

  想起以前看得一篇文章,讲某个时代的法国。当时的小青年都追求文学啊理想啊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多文艺。结果呢?过了二十年,当初的文艺小青年都变成发福肥胖的大叔,秃着顶儿,夹着公文包,为了生计蝇营狗苟。对比这位从青年文艺到中年,目测还要继续文艺到老年的作者,觉得真是有趣。

  作者聊“垃圾短信”的时候说,“这些垃圾说到底就是特别蠢还要抖机灵。”同样可以类比当下的各式小清新,说是抖机灵到不大合适,但终归脱不了“刻意”两个字。现在遍地的文艺青年,二十年后大约也有一多半会步他们法国前辈的后尘,变得市侩,为了一两毛的菜钱吵个不停——说到底,还是败在了“刻意”上。

  其实文艺不是什么坏事,忽然心有所感,通个宵翘个课写文章什么的也算是颇有意义的事情。况且所谓文艺多半也就起自“刻意”,浮华不知所云的文字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清愁啊,都是从这种东西里混出来的。但沉溺于此就不好了,看到下雨非得忧郁,看到春天就得伤春,没事儿就从脑子里检索点不知所云的词句组合组合,顺带加点火星文什么的,人生除了情就是情——一好端端的人活活长成了搜索引擎,丫的还是百度,这不是长残了嘛。活着,就是要自然点。没必要非得活得多么诗意多么浪漫多么文艺多么昂扬多么奋斗,活得不刻意就好,活得不做作就好,活得自在洒脱达观就好。

上一篇: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人类性幻想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