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她让我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痛,只能这么说。
《姐姐,带我回家》读后感(八):对战火中人心最柔软部位的凝视
一个普通的德国老人,受英国第四频道《理查与朱蒂》栏目“出版你的真实故事”的激发和召唤,将自己尘封60年的幼年时的模糊记忆,藉着已去世的姐姐艾薇的日记,以及她们曾经谈论的有关细节,写就了这本《姐姐,带我回家》。
1945年,苏联及英美盟军攻入德国本土,二战进入最后阶段,德国战败已成定局,纳粹德军拼死抵抗,战争比先前更加惨烈。但是,硝烟和炮火未能阻止两个手无寸铁的女孩步行穿越这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国度,为的是“回家—找妈妈”, 19岁的姐姐艾薇带着7岁的妹妹芭比懵懂又执著地踏上了横跨德国大部分国土的漫长的生死之旅
《姐姐,带我回家》并不是在叙述一场战争的历史,也无意对那黑暗的惨痛日子做全面的记录。作者写道:“这是我的故事,而我也只能叙述我亲眼目睹的一切。”
她们目睹了狰狞与丑恶、死亡与毁灭,经历了恐惧、饥饿以及困惑。年轻而纯真的面孔是她们的双刃剑,既能够博得善良人的关爱,也会招惹卑鄙人的摧毁,姐姐艾薇所遭遇的莫大的屈辱是她一生无法愈合的创伤。但是“同情、幽默以及伟大的爱”则以更强大的力量陪伴她们历时33天,安全抵达妈妈的身边。除了姐姐艾薇的机敏、谨慎外,伸向姐妹俩的一双双强有力的大手功不可没,他们当中既有德国士兵,也有被她们视为“敌人”的美英士兵、还有普通的农场夫妇、寡妇大妈、先期结伴而行的四姐妹以及匆匆略过无名氏等等,这些平凡的人在**妹面前彰显了人性的高贵。一路上,姐妹俩多次搭乘军车,军人总是尽可能地载她们走得更远一些,直到她们不能不下来为止。士兵们给予了最大的关照,给她们点心吃,“它通常是在圣诞节食用的点心,我心想真是太棒了,我一路上可以收到礼物”。夜宿的房间里只有两张床,块大魁梧的两个士兵挤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留给姐妹俩,疲惫的士兵一件衣服都不脱,甚至穿着靴子睡。这种对女性的至尊在战乱时期尤显弥足珍贵。
她们能不胜利吗?尽管从某一角度看,她们不是绝对的胜利者。但她们是最终的胜利者。
当下,对人性充满怀疑的言论甚嚣尘上,读过这本书,多数人观世时的忐忑之心应该得到安抚,在最可怕的战争年代,我们看到善良没有缺失,道德没有沉沦,它让我们坚信,人性的高尚、纯洁、博爱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泯灭,人心向上是世间永恒的主题。
《姐姐,带我回家》读后感(九):原来我们能承受的远比想象中多
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这本书,完全是被书名吸引的,所以不得不说,一个好的书名有多么重要。《姐姐,带我回家》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战争时期的一个七岁小女孩儿,从她的角度描述了回家的那段路程。
这件事发生在作者的童年,但是她是在老年时期根据自己的回忆和姐姐的日记写下了整个过程,不说其中有多少是记忆模糊或非真实的,但是整件事本身很具有纪念价值。
从一个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待战争,的确和一般描写战争的书不一样,即使过程中,她看到了死亡以及其他黑暗面,但是整本书读下来给人感觉还是平静中带着光明和温情。一场战争破坏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书中没有对其他国家的人的憎恨,没有对整件事的抱怨,有的是细化到个人间的感情,无关国籍。即使语言不通,即使国家相对立,在一个孩子的眼中,那些对她好的人还是很多,就算之前听过他们的“恶劣”,也从他们的友善中扭转了对他们的印象。
可以想象到,一个女孩儿带着一个小女孩儿,在战火纷飞的时候穿越各个城镇寻找回到妈妈身边的路,这样的过程是多么不易。但是意外的是,看完整本书,我居然没有半点负面情绪。路上遇到的人大多都对这个小不点儿很友善,在自己吃住条件都很差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为这对姐妹提供帮助。也许人性的善是我在其中感受到的最纯粹的美好。
战争并非只有残酷,敌对双方也并非一定要残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仍然体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这一点让我感动。就像《泰坦尼克号》中,遇见危难首先考虑的是妇女儿童,而非谁的地位高低。能做到这样其实很不容易,即使从小就受相关教育与道德束缚,设身处地想想,就会发现,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愿意将儿童区别对待,更照顾自己身边的弱小,这一举动其实是值得大加称赞且敬佩的。
上一篇:《情晚·帝宫九重天(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