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记述作者自身历经战争的个人史,通过作者这段特别的个人史,我们可以窥探到这背后的大历史。
我相信,以微小的视角看这场战争、这段历史,往往会比从大场面、大视角去看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爱与勇气:
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因为战争,她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和挚爱的母亲分离,与在前线打仗的父亲失去联系。为了和亲人团聚,她在姐姐(艾薇)的带领下,踏上了一段横跨德国的寻亲之旅。
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目睹死亡的痛苦、在火光下闪躲、忍受寒冷和饥饿……最终,历经种种磨难,她们终于寻着母亲,与亲人团聚。
芭比和艾薇俩姐妹之间的爱、她们对父母和亲人爱的渴求,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爱的勇气横跨了三百公里的距离。这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爱……
战争与救赎:
如果故事仅限于描写战争当中爱的主题,它只能算是一个好故事。但聪明的作者当然不满足于此,在这样一个故事当中,她把对这场战争的思考和觉悟融入其中。陡然间,故事也就升华到觉悟与救赎的层面。
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小心翼翼,不直接描述这场战争,而是通过一个七岁小女孩稚嫩纯真的眼睛来窥探这个世界。她所看到善与恶,也就基本代表的作者的所要表达的观点:这场战争是一个国家在一个疯狂的奥地利人掌控下以德国之名所犯下的恐怖罪行。
在书中,我们随处可见作者对她的国家所犯下的罪行的醒悟的忏悔。
摘录几段:
70页,我也很同情那些枪杀他的士兵,他们很可悲,在战争后期那样惊恐、困惑的日子里,他们还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在非常的时期里,可怕的事情无处不在。
128页,假如艾薇对我们国家的战败有一丝羞愧的话,她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来,不论是对我或是在她的日记里。整个国家早已失去那种光荣和自信,经过多年的征战,这个由我们国家的领袖所一手造成的战争,已经将光荣和自信彻底从我们心中剥离。
好书不用多说,大家可以自行品读。
以《每日邮报》对本书的评价作尾:这本书你需要一气呵成地读完,但它同时又是一本需要你慢慢阅读的书,因为有些**你无法一并承受。
.S:全书点睛:188~189页。
《姐姐,带我回家》读后感(七):心中的家园
在没有看到她之前,我一直在想,我到底能说点什么,生怕自己那些虚无缥缈的语言把她说得太幼稚,说得不切实际,走不到她的内心,点不到她的精髓。总之,担心,忐忑,甚至怀疑,我怕我说错了。
她——《姐姐,带我回家》——一本刚刚上市的书,一本简简单单的书。封面纯净,一个小女孩的身影,只是背影,像是在眺望远方的家园,又像是在和自己的姐姐倾诉,诉说着心底的那些小秘密。下面是一个大大的由密密麻麻的字组成的钢盔。“如果那个家,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
我一边读,一边用笔记录着自己的感受,童年,母亲,生命,坚韧,方向,家园,爱,战争中的歌声……不确定自己在读完之后,还要写下什么样的字眼。不知不觉,我已经看到最后一页。“爱是我生命中的主旋律”,这是书的最后一句话。但是我的思绪似乎依然还在书里,还没有走出来,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身后是城市特有的喧嚣与躁动,周围空空荡荡,我孑然一人,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二战中的某一个战场,亲眼看着姐姐艾薇带着幼小的“我”,穿越嗖嗖的枪声,目睹咆哮而过的战车,还有血肉模糊的尸身。是我,我会挺不住,眩晕,呕吐,抑或是死亡,都可能是我的症状。但是她们却顽强地走了过去,不只是穿越三百公里的德国战区,也是一次生命的穿越,一次人性的洗礼和净化。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件发生在两个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事。本书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作者的回忆录。或许谁经历了那些苦难,尤其是在本应该快乐、单纯、享受的童年,谁都会成长,虽然成长的方式会有不同。有的人从中学到了爱,而有的人却从中捞到了恨,吸收了怨。而作者姐妹属于前者,她们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也拥有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浴火重生”,我想是一个很好的词,尤其是对艾薇和芭比(书中姐妹俩的名字)。
看完书,呆呆地望着,想到了高尔基的《童年》,想到了“凤凰涅槃”,也想到了身在一座钢筋混凝土牢笼中的我们。慢慢地远离理想,靠近物质,逐渐地失去感性,接近固执,让外界的困惑、恐惧、病痛、焦灼、勾心斗角吞噬我们彼此曾经都拥有的“爱”。只要你失去了,谁都是一个“永不放弃”的失败者,只能让自己南辕北辙,越走越远,而不是像她们姐妹一样,是越走越近。
上一篇:《情晚·帝宫九重天(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