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盲》读后感(七):剧作家写小说——评《青盲》
小说《青盲》的作者不只一位,但是不管是景旭枫、张海帆还是佟睦,三位都是编剧,也就是剧作家。实际上,剧作家和小说家是有区别的,所以剧作家写出来的小说也有其职业特色。
首先,《青盲》的戏剧冲突相当充分。故事从一开始到最后结尾,就一直是冲突不断意外不断。从主角张海峰进入白山馆要按计划吐出他的工具开始,一直到小说的最后一页,他的每一个计划都在不停的被打乱,至少是**扰,也就没有一个计划可以顺利进行。不过,这样的设计反倒显示出主角的能力,他需要随时根据情况做出调整,他利用他的机智、勇敢和坚定来面对这种种的困难,并克服困难,让自己朝着最终的目的更近一步。也就是说,如果张海峰的计划是一首音乐,那么他奏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会有附属音或修饰音,但是主旋律却不会有太大变动,一直是向前行,而那些附加音就都成了让音乐更丰富的和弦。而这种安排,也使得故事更加好看。张海峰的营救计划是主线,但这个计划的每一步都会旁生枝节,任何一个时点都会有很激烈的冲突,于是,读者也就很难停下来。这种布局就像下棋,这边动一步那边也会动一步,可谓“步步惊心”。
其次,人物形象的戏剧化。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戏剧化”,并不是说人物不真实不生动。实际上,很多优秀的剧作都可以把人物写得非常生动,比如曹禺先生的戏剧和莎翁的戏剧,都是如此。《青盲》里的众多人物也都刻画得很生动。而剧作里的人物和小说中的人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完全依赖于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突显形象的。《青盲》虽然是小说,但它本质上却是戏剧,所以它的构画形象也完全是依赖戏剧冲突,看人物在冲突中如何表现。反过来,人物形象也是为戏剧冲突来服务的,比如冯彪的贪婪、郑小眼的胆小、陈文海的重情等等,都是构成戏剧冲突的主要元素。也就是说,《青盲》的结构就是人推戏,戏再推人,人戏契合,相得益彰。不过,也正是因为《青盲》本身是戏剧,所以偶尔也会让人物的行动有些脸谱化。比如张海峰对冯进军的那些沉默,有的并没有必要。还有,小说的戏剧写法,使得人物完全没有心理描写,他们的心理只能写在脸上,所以就可以在小说当中随处看到“愣住了”、“愣在当场”、“完全愣住”、“目瞪口呆”、“呆住了”等等这样的词句。几乎每一小节的结尾都是这样的句子,让人难免审美疲劳。
第三,场景。《青盲》是谍战剧,而我个人认为,凡是谍战、悬疑、推理等小说或者戏剧,场景最好不要太多,而最好的选择就是“暴风雪山庄模式”。取得很大成功的电影《风声》就是这种,《潜伏》实际上场景也很少。越是场景少,人物冲突越容易构成;越是场景少,悬念越多。所以写谍战的切忌追求场面宏大,那会分散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喧宾夺主。这一点《青盲》做得不错。
总之,这部《青盲》从技术的角度考量的话,应该还是很不错的书。而其故事本身,也有给人启发的地方,而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人的命运的不可测。小说里的人物要对抗敌人、对抗环境、对抗朋友,甚至要对抗爱人,而每一次对抗都不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论受到多大干扰遇到多少挫折,都不放弃自己最大的目标,那么,即便最终不成功,至少过程也是有意义的,也是问心无愧的。
期待大结局。
上一篇:小狗钱钱2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江城》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