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精选10篇(2)

  在《天黑前的夏天》中,同样呼之欲出的女性人物,还有凯特的邻居,活力论者玛丽,以及很快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的莫琳,她们无疑都构成了凯特自我定义的参照。凯特与丈夫之间,并无娜拉和她的丈夫之间的那种深刻矛盾,最终也没有驱使凯特选择离家出走——出走之后,女性的生活就全然幸福无比了吗?每个女性,在人生某个节点,都要面对成家的“问题”。选择成家的,还将遭遇生殖、哺乳、抚育等“问题”。凯特拎箱回家之举,明显是存在主义式的抉择,她知晓前方等待的是什么,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三):生活之苦

  已婚女子要如何拯救自身?通過一個夏天“離家”的經歷來書寫。看目錄很“建築學”,充滿了場所感。

  去掉很短的第一章“在家”,剩下各章邏輯尤其清晰:尋求個人事業價值→尋求婚外戀情→落寞孤獨自由自在→偶遇未婚女孩莫琳。

  在最後一章,未婚女子在凱特的人生對照下,不敢輕易走入婚姻,但還是一點點收起來最初一身個性的裝扮放縱的生活(契機是看了一個年輕媽媽獨自帶兩個孩子的慘狀?而選擇依靠威廉離開菲利普是因為將來會有保姆?)。莫琳:“不管這世上什麼東西是重要的,如果真有,管他是什麼,從來就沒有人告訴過我。”(p241)

  看似莫琳最後是因為豐厚物質條件的誘惑而走入或者即將走入她所抗拒的婚姻的——對象喜歡與否沒那麼重要了。“我該怎麼辦?是要自由,還是跳進經濟羅網和陷阱?”(p64)婚姻是羅網,那所謂的工作就不是羅網了嗎?凱特的情人傑弗裡代表了這一類無拘無束的人,可是他們好像也並不怎麼快樂。

p64

  而凱特,在目睹了這一切,經歷了“家”之外的種種,又選擇回到了那個圍城,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此前的3章經歷讓一切都幻滅了,而遇到莫琳也只不過是找到給自己交代的方法——誰說自欺欺人不是藥方呢?雖然凱特說:“我長成大姑娘後遇見的所有事情,我老覺得自己像個狂亂的瘋子。愛情、責任、戀愛,還有失戀、有愛心、舉止得體、懂規矩。這些是病。是的,有時我覺得這些都是病。”(p227),但最後她還是選擇給自己點儀式性的改變——並非傷筋動骨——只是頭髮(p243以及p138)。

p242p243

  自由和反抗,個人價值的表達,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對凱特來說是頭髮。

  所以,凱特不可能像瑪麗那樣瀟灑,對道德不管不顧隨性而為,也不可能像莫琳那樣任性隨便斷絕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夏天之前的凱特面臨的危機,是內心的壓抑與矛盾,進而對整個人生的懷疑。旅程中她反復思考反復問自己:“對丈夫的婚外情大驚小怪?”並且時而“心中很想念丈夫,想念那份彼此知根知底的感覺,想念親密無間的時光”(p138)。

  自然,這一趟旅行讓凱特看清的不止是愛情和婚姻。凱特蓬頭垢面回到家附近,鄰居瑪麗認不出她,“她大為高興,大大鬆了一口氣,恍然大悟,所謂友誼、關係、‘對人的認識’,都是如此的膚淺,如此容易被否決……”(p147)

  獨身時凱特去看屠格涅夫的《村居一月》,“四年前看完還覺得侷促不安,覺得戲中說的就是自己”,而如今卻“非常不舒服”(p150-151)

p155

  然而問題似乎沒有解決,也許得到了釋放就是解決了——就像最後參觀動物園的意象,其實有些動物命該如此。凱特已經幸運地被放出來一個夏天,全書最後兩個字:回家。重獲自由之後,不知道她是會覺得家溫馨如故呢?還是更加難以忍受這個牢籠?

  從敘述來看,應該是後者。

p1

  在家。就像書一開始提出問題一樣。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四):『枕诗倾言』《天黑前的夏天》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女人活着就是为了爱情,直到有一天, 在他们旧调重弹的时候, 从镜中瞧见自己的模样, 或眼光敏锐的捕捉到朋友听到此类话语的表情, 才会悄然住嘴." 因为我变了, 所以我的人生也变了.”——《天黑前的夏天》

  《天黑前的夏天》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最好读的诺贝尔奖杰作”,“一部让女人找回女人感觉的杰作”,以独到的眼光审视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机,获得如潮好评,被《纽约时报》誉为“不仅是多丽丝·莱辛最好的小说,也是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

上一篇:小荒唐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中国中产阶级与叶利钦》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