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北京》的读后感10篇(7)

  《晚安,北京》读后感(十):让美好的东西变得更美好

  我是汪峰的粉丝,不是特忠实的那种,开始我认为我挺忠实的,因为我只要看到他出现在电视屏幕中我会特激动,我会停下手头上的事儿,站在电视机前,会站得很前很前,认真听他唱歌,当然不是因为他长得符合我的胃口;我喜欢他的歌,大部分都喜欢;当发现他出了一本书名为《晚安 北京》时,还第一时间买下来了,之后就发现不值这个钱,但不后悔。因为这本书,我再也不喜欢亚马逊了,因为它让我等了整整两个星期,知道有多痛苦吗!?后来我发现有些粉丝拥有他的所有专辑,他的歌都听过,我就很惭愧了,我没有听过他所有的歌,我连他的一张专辑都没有,于是我修正了“自己是汪峰的忠实粉丝”的这个定义,我仅仅是他的粉丝而已。后来又想想,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现实的穷人,如果我有钱,我一定会去买他的专辑的。汪峰,你等着,我会有钱的。

  我在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会喜欢听他的歌?到后来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个问题变成了为什么我会喜欢听汪峰和许巍的歌,再后来又变成了为什么我会喜欢听汪峰、许巍以及罗大佑的歌,当我以为我可以把这个问题变成我为什么会喜欢摇滚乐的时候,我就看到汪峰的“怒放笔记”,了解到中国的摇滚乐起步晚发展慢,摇滚音乐人还有鲍勃 .迪伦、莱昂纳德 .科恩等等,而他们的歌我都没听过,甚至连崔健的歌我也只是听过几首而已,所以,我的问题就还是我为什么喜欢听他们三人的歌。

  我很庆幸自己是在他没有很红的时候去了解他的歌并喜欢上他的歌,那时候的他还没去《中国好声音》,还没有和章子怡有什么联系。但这些都不是事儿,我第一次听他的歌应该是《春天里》,当时校园的广播里天天放着,可是它并没有打动我,不记得是谁还告诉过我这首歌的原唱是汪峰,那时候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然后在下一分钟就将它忘记了。真正打动我,让我不断*去了解他及他的歌曲的是他的那首《存在》。那时候我很迷惘,成功和伟大人士的迷茫往往意味着他的蜕变或是将要到来的又一次成功,然后我们会从中得出“要坚持不懈,要不断地努力,要能顶住压力和周围人的嘲弄,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的结论,所有鸡汤文举的都是那些不平凡人的例子,而普通人的迷惘好像就不该说出来一样,是shit。是的,我也一直压抑着痛苦着,就像那个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胆小怕事,害怕即将到来的一

  切,可有时候真的就很想从套子里出来,伸展一下四肢,可又害怕周围人的看法。直到我听到了《存在》,内心所有的情绪就被这首歌喊出来了,酣畅淋漓。之后《勇敢的心》、《像梦一样自由》、《加德满都的风铃》、《城市之光》、《恒心》等等就成为我短暂的精神食粮。对于我的迷惘,当然会一点点的退去,我慢慢地让自己伸展开来,不再那么爱惜自己的羽毛。对汪峰的狂热也一点点的退去,最终归于平淡。但只要听到他的歌还是会有莫名的鸡冻,这种鸡冻是会一直存在的,喜欢一种东西往往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而性格是不容易变的。

  还是说说他的书吧。前面已经说过了,书卖的太贵了,其实不值这个价。书的主体部分是他写于2001的小说《晚安 北京》,书的开篇是他的随笔“怒放笔记”,书的最后是他的诗歌(包括一些歌的歌词)“中国的忧郁”。“怒放笔记”还是很不错的,他说道摇滚乐的功能应该是说别人不能说的话、说了没人听的话、说了以后成为废话,或者被忽视被压制的话。这也许是很多人喜欢摇滚的原因吧。其实对于汪峰的歌属不属于摇滚网上还是有争议的,比如,有些人觉得《飞得更高》是在迎合市场,迎合社会。对于这点,他也稍微的解释了一下,“没办法,赶上了”,这首歌一出来就很火,火了一阵子后“神六”升空又被国家选上了,加上奥运会,所以就火了很长一阵子。很多人觉得摇滚是颓废的批判的,这样的歌怎么会是摇滚的类型呢?我们的思维总是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模式,这些都源于没有真正理解摇滚是什么。并不是为他辩解什么,摇不摇滚我也不懂,只要喜欢就行了。

  他前期的作品有很多很好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水准之上”,现在火了,还能有这样的作品吗?应该很难吧!如果像他自己所说的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要妥协,想曲线救国一点,商业上成功一点,“因为我从最早的时候就明白,人一旦尝到了甜头,你再让他回到现在所做的事情上,是不可能的。”那他现在尝到了,也回不去了,但还是希望他能有好的作品,跟以前的不一样也没关系。

上一篇:小,我是故意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刀尖:刀之阳面》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