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叔的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2)

  从内容来说,这本《十三叔的哲学》更像是一本杂文集,每页一篇短小的故事,故事之中有着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哲学,或是更多内容,只待读者你自己挖掘。

  不知道为啥,看完这本书的第一篇,我就会想到鲁迅,至今回忆不起来这样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因为作者写的“哲学”二字触动了我的这种思维呢,还是因为作者写的内容触动了我的想法?

  废话之后,来看看书本身,书的内容其实是很不错的,每一个短篇小语,看完之后都会让你有种冲动,就是继续看下去的冲动,作者时而嬉笑,时而正经,时而睿智,时而简单,用他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思维方式来记录他的所思所想,一点一点。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过多的花样,真正的思考,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提炼。并不拘泥于文章的长短,有的长些可以两页纸,有的短些可以一页纸,甚至有的只是一句话的思考。看着这本小文,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萤窗小语》,虽然不能说类型相同,但应该都是对生活的各种思考和寄语。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是一本真正的“哲学”书,个人感觉,这是一本生活实用的杂文,带着十三叔特有的那种呓语和思考方式,有着十三叔个人旗帜鲜明的标志,成就了这样一本“十三叔的哲学”,像是看故事般的哲学。

  《十三叔的哲学》读后感(五):不慌不忙地生活

  我觉得自己应该立即把想法写下来,否则阅读中的那些小点滴稍纵即逝。

  《十三叔的哲学》是一个招人眼球的书名,归类却是励志小品。封面设计,碳墨哆嗦的书名夹嵌在问号形的脚印里,一点小徘徊,一点小迷茫,与作者那句“我能给你的,是我已经失去的或者仍在追寻的”遥相呼应。看介绍,作者张淇应用数学专业,已1999年毕业,到目前应该是三0前。虽也正是青春好年华,但也不至于像封二附的那张雏嫩青涩皱着眉头的模样。封二上的照片大致估计年龄在初中阶段,让人疑惑:这难道是作者照?用这张**照片,难道又是这位自称十三叔的“叔”让我们未翻阅前先乐一乐?未翻阅内容前先缅怀一下逝去的青春岁月?或者是因为某种不得己而不能显露日渐“峥嵘”的真面目?哈,且小乐。

  书扉页贴了张特别的“你在哪里”藏书票,旁边还附有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翻阅正文内容,还有数张线条风格有点像丰子恺漫画的小插图,生活味十足,饶有趣味,看着让人欢喜。翻到封底,看到书籍设计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吕敬人书籍设计工作室。真是历害,居然是吕大师的工作室制作的,难怪。书籍装帧泰斗,赫赫有名的吕敬人没听过,自己百度去吧。

  十三叔的哲学分三部分,占篇幅7/8的seeker一大章是一些诸如生活小日记、小感想、小片断、小感悟的碎碎念式文字,或长或短,信手拈来,或谐或庄,自由随意。同是生活趣事,同是衣食住行,经过十三叔的哲学梳理后却有让人感悟和共鸣的趣味来。感受着生活,思考着幸福,再偶尔叹息一下命运和人生的意义。阅读这样的文字如见其人,温文而雅,又满怀细腻;云淡风轻,而透着嘲解;文字温暖醇厚又智慧萦绕其间。这十三叔,文里行间满满都是有所悟的悠然,且以己所观所感教人悟了呢。

  第二部分是三少,一些童真乐事。笑死人了。而森林则是冠之以森林之名分为多节的一个短篇小说。悠悠哉地自得其乐且乐在其中。多半也是在这森林里,十三叔,找到他的十三姨。

  林徽因曾说“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用在十三叔身上,便是这样不慌不忙地生活。

  《十三叔的哲学》读后感(六):十三叔的哲学是什么样子地哲学

  这本《十三叔的哲学》,我于夜深人静之时,只消半个小时就翻完了。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短小的不能再短小的文章。冯唐那小伙子评论生命之短暂时,用了生命短暂得就像小孩子的**这样调皮的比喻。而张褀的《十三叔的哲学》有时更是精短,比如第130页题目曰“不该忧伤”,正文加标点只有13个字:“生命她不长,不能用来忧伤。”冯唐的“小**”论似乎仍不可相同而语。

  翻过《十三叔的哲学》,我就颇后悔,将我从前每天唠叨在和讯上的所谓“博文”也如此整理成书,取个名字叫作“五叔的艺术”(我的侄子们皆称我为五叔),我可以十分自信地说,肯定比这本《哲学》要耐读得多,毕竟,我的博文比十三叔的要长许多。

上一篇:《西伯利亚训诫书》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好好说话2》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