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赵瑜用“六十七个词”精心编织了一张大网,他殚精竭虑地打捞爱情、打捞真情和真相,结果似乎一无所获。这一切,与其说是爱的虚妄,不如说是人生的虚妄、人性的虚妄。六十七个词,就是赵瑜探向人心的六十七个机敏的触须,在丰沛充盈的细节里,世界纤毫毕现却又幻象丛生、险象环生。
赵瑜的“模糊主义”哲学观让人不由地想到物理学中的那个“测不准原理”。我至今不能忘记中学物理老师曾经给出的那个最通俗易懂的解释:老师说,人在测量体温的时候,温度计(主体)和被测的身体(环境)之间一定会存在着交互作用,也就是说,温度计吸收了身体的温度,身体便消耗了这一部分温度,刻度表上的读数从理论上讲已经不是真实的“体温”了。而困扰之处恰是:任何测量工具都无法消除这种交互作用,于是所有的测量都是“测不准”的了。器械如是,以人心的复杂程度,“测不准原理”在精神世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真令人灰心丧气;这又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赵瑜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了各种小小的、闪光的“贯口”,这部分地“抵消”了“模糊主义哲学”令人沮丧之处,使得这部“思想”不乏“沉重”和“沉痛”的小说,读上去轻松**、明快畅顺。
《六十七个词》读后感(八):“词语•春梦”了无痕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文艺男青年的爱情故事。
我想到我家的猫。立春以来,我家的猫一到入夜时分,就发出“喵呜”、“喵——呜——”的长短调。这也是在呼唤爱情吧。我知道,关于爱情,有很多种:穿越剧里的、民国小说中的,琼瑶阿姨的、海岩uncle的,倾城的、色戒的……而我家猫咪的这种,就过于直白。但是,闷骚的文艺男青年之爱呢,那应该是最奇特的一种吧。
如何描述文艺男青年的爱情世界,尺度一直不好把握,不能太写实,不能太物质,不能太社会也不能太“45度角明媚的忧伤”。那应该是和着《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咿呀咿呀的调子重新填词的新版本。
但至今没听人唱过。
而赵瑜用一种独特的叙述模式,轻巧地,做到了。
这种模式和米兰•昆德拉有关,这是一本致敬意味浓郁的作品,小说标题《六十七个词》就来自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第六章。赵瑜说,“既然米氏试图用67个词来完整地阐释他对世界、对感官、对小说等一切的看法,那么我完全可以用67个词让一对陌生的男人和女人相识、握手、接吻、上床。”
除此之外,如果你稍微仔细地阅读,就能发现,昆德拉小说中的元素,比如大段模糊了梦境与真实边界的描写,复调形式,甚至像“玩笑”这样的关键词,这本小说都有所借鉴。
让我们看看这67个词排列的故事吧。在这个故事里,作家似乎放弃了那种用自己的观念去统摄一个世界的做法,而且并不想把这个爱情故事修剪得过于工整。
小说中因为弟弟“锦二”死了,所以一直叫“锦一”的男主人公是个画家,画风格怪异的画,有一副**的嗓音,兼职在电视台做配音。喜欢听静夜雪花落下的声音,喜欢菜场女摊贩规范而优美的“杀鱼”动作,讨厌太用力地生活,并且,关键的是,像所有的男艺术家一样,渴望一位指引前进的“永恒”女性。纪伯伦老先生就曾经说过,“每一个男人都爱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想象的作品,一个还没有生出来。”所以,你知道的,文艺男青年的想象尤其厉害,想象到一阵欢愉之后,对着身边的伴侣叫着别的女人的名字,他还不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圣母般的女主并不责怪,因为拯救疯狂的艺术男青年是每一个文艺少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总而言之,男主的爱情故事就是一场模糊了现实与幻境的“庄生之梦”,想在这里寻找到传统叙述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一场徒劳。因为,你遭遇的是词语。在词语的浮冰之上,在梦与醒之间,真相总是一晃而过,就像这个繁重、琐碎而丧失了确定性的时代。
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一本好玩的书,它没有米兰•昆德拉极具哲理色彩的思辨风格,也不追求韩少功《马桥词典》深层的历史维度。捧着这本书,非常适合在衡山路上某家咖啡馆靠窗的位子上“劈情操”。如果你正好是一名“微博控”,你一定能在里面发现不少有趣的段子。比如“我不告诉你我去过哪里,但现在,我已经回到原地。”或者“喜欢是一个会跑的词语,如果觉得寂寞了,那是因为喜欢的那个人,那件衣服,电影或者一个电影还没有跑过来。”再比如 “爱不过是一场遮掩了彼此心事的表白。明明在一锅开花的粥里面,自己的身体里已经融合了所有其他豆类的心跳和气息,却誓言旦旦地说,我的身体里只有你的味道。”
上一篇:冰与火之歌(卷一)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东京百年史》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