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屠夫”》读后感精选10篇(4)

  这样的细节,看来不禁捧腹,而书中多有。老陆笔下娓娓道来,看不到一点悲惨,好像是老友间的谈笑调侃,真实又生动,令人笑中有泪。

  才识俱佳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老陆是研究文字学的,《北大屠夫》生僻字词几乎没有,但旁征博引,都裁剪得当,如木心形容《红楼梦》的诗词:如水草长在水中,相得益彰。

  在文采之外,老陆的识见也是相当不凡的,他不是说教,也不是拔高,而是聊着聊着,忽然严肃地来一句两句,给读者以无限的感怀,比如这句:人要是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就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人。

  这种话语,要放在老陆的书中去读去领会,如果单拎出来,就会成为心灵鸡汤。

  三

  大众是从媒体刊发的“北大才子街头卖肉”的新闻中知道陆步轩的,但是于他本人而言,卖肉并不是他人生最艰难的阶段。

  在投身卖猪肉这行当前,办企业、搞装修、开商店,老陆都失败了。现在有人只看到结果,会说老陆是高分低能,或者学历不代表能力,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看老陆自己的详实回忆,会明白一个人无依无靠,在底层要做点事,是多么的艰难和身不由己,岂是一张文凭能搞定的。

  在卖猪肉之前,老陆可以说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夫妻俩都没工作,没房没地。最后还是老陆的妻子提议卖猪肉,这才使老陆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然,北大毕业的书生卖猪肉也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老陆在书中写道:北方冬天零下三十多度,早上4、5点就要去进货,遇到车坏了等意外,不免气急败坏;一天挥刀砍肉下来,胳膊肿胀得举不起来,一摁一个坑;

  这些还不是让老陆最难受之处。在农村的老父亲听说北大毕业的儿子卖起了猪肉,有点不敢相信,寻到地方一看,果然如此,父子相对,唯有抽烟沉默。

  鲁迅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老陆的体会大概也只会比这深,但是他照样卖肉抽烟喝酒。

  没有这种乐观和顽强,陆步轩不可能能够一路支撑着走过来,极有可能在高考状元、北大才子和街头屠夫的**反差中,走向疯魔或灭亡。

  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力量和感染,是读书的无形之用。

  四

  从孩提时代一直写到一朝成名后的生活,《北大屠夫》是一部详实生动的个人史,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苦孩子的艰难成长史,也能从主人公的生活进程中看到时代的烙印、历史的背影。

  对于经历过80年代和改革30年风云历史的人,陆步轩的经历就更具有不能错过的代入意义。

  那张著名的街头卖肉照,不单震动了一般读者,更震撼了那些散落于各处、久不闻他音讯的同学。

  老陆的室友“老白鸡”在看到老陆“卖肉照”的当晚,抱病书长文《兄弟,我在这里》,回忆未名往事,呼吁老陆不要放弃梦想。

  老陆至今没有一字提及当初看到室友这篇深情的文章时的心情,但他将室友的长文尽录于《北大屠夫》书中,内心的激荡由此可见。

  在媒体的狂轰烂炸之下,原本安心卖肉的老陆,突然有了数不清的机会:有美国老板要与他合伙开“眼镜肉店”连锁店的,有大学邀请他去当教师的,更有长安区领导的再三挽留。。。。。。

  某天,老陆突然接到一个广东的陌生电话,对方让他“猜猜我是谁”。老陆以为遇到了骗子,不成想是在《南方周末》的老同学给他介绍了另一个“北大猪肉佬”、北大经济系毕业的师兄陈生。

  一北一南,两个卖猪肉的“北大才子”就此相识。

  因了与陈生的相识,老陆成了中国第一所“屠夫学校”的校长,还创纪录地编出了屠夫教材,手把手教出一批批的大学生猪肉佬,帮助陈生旗下的壹号土猪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土猪品牌,真正地把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

  而今,老陆在长安区地方志上班,家里开着生意火爆的“眼镜肉店”,偶尔外出活动,或到“屠夫学校”指导一下学生,人到中年,万象更新。

  老陆说:世间许多事,在旁观者眼里,充满了曲折离奇,绚丽无比,倘若写书或讲故事,自有引人入胜的所在,然而置身其中,遍尝个中滋味,其酸楚与艰辛,不足以与外人道哉。

  真实才有力量,故事就是人生。

上一篇:《Paper Towns》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内证观察笔记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