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的读后感10篇(2)

  这本书在内地应该买不到。作者是在上海出生成长,三十多岁到日本读大学,现在仍然在日本工作定居的莊鲁迅。

  在他的笔下,历史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不再沉闷无生气。在我看的过程中,脑海里经常会浮现相关的画面,心情也跌宕起伏。

  因为篇幅的原因,作者并没有把每个故事的细节都展开来详细描写,但已经足够读者一清二楚地了解到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改革开放这一段中国近代史的事件脉络和不同历史人物的特色。

  行文间或多或少夹杂着作者的个人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我们这些只了解过教科书上历史的童鞋们,还多了一个看历史的角度。

  为什么更恨日本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疑问,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8年抗日战争,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都曾经狠狠地欺负过中国,都曾经做过很多令人不齿的事情,但为什么今天大家只记恨日本,只对日本特别**?

  看这本书前没有认真思考过,看这本书后我好好想了下。

  在我看来,英法当年的行为确实恶心,但他们一直摘不下绅士的面具,做事情算是留有一手。而且他们打中国,是在清朝愚昧无知的骄傲下,英国特使无法正常与清廷谈判的情况下发动武力的。他们要的是,中国打开国门。

  当然仗打起来后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开放通商口岸,经济赔偿,关税权掌控,领土割让……种种过分的行为以不同的面目上映。

  英法等国对于中国的领土也流口水,但是他们不好一下子做得太过分,也没有表现出要侵占整个中国的意图,他们更多的还是着眼于经济利益。

  日本不同,它作为一直跟在中国屁股后面学习的邻国,在侵略中国的时候,简直是丧心病狂,面目可憎到无以形容。

  日本想要吞没中国的庞大野心,毫无掩饰,甚至不顾国际舆论的压力,和联合国的调停。那个时候,一味发展军事的日本,变成了愤怒的狮子,完全没有理性可言。

  南京大屠杀,和8年抗日战争造成的惨绝人寰的民生现象,确实令人没办法对当年的日本释怀。

  那些人不是历史书上的样子

  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也有了新的认识。林则徐、洪秀全、孙文、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再近点的就不提名了)。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环绕着复杂的人格和思想,做了很多让我瞠目结舌的决策和行为,或者遭受了我想象不到的悲惨命运。

  记得看到张学良被软禁50多年,自从被日本赶出东北,再也没有回去过东北时;而杨虎城在1949年被杀害,与此同时,他的子女、秘书、侍卫等也一起被杀害时,我惊叫了一声,心里一片凄凉。

  其实在国家成立之初,还有更多更冰冷的事实和惨案,那些诚实的、英勇的、努力的、勤奋的人,都没有逃过一劫,看了后让人瑟瑟发抖。

  一直回避的问题

  国家成立之初,发生了一系列的斗争,无辜残害了数不清的人,这一段历史,一直是我们逃避去承认,去详细描述的。

  这些历史的问题,一直遗留下来,造就了今天国内的环境。

  前几天,我的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大学同学,因为报道了某国企的某些问题,被隔壁省份的警察跨省拘捕。

  事发后他所在的报社连续两天头条呼吁放人。

  最新消息是,我的大学同学承认受某些人的指示收了黑钱。他供职的报纸也马上改变态度,表示之前审稿确实把关不严。

  这个答案太潦草太马虎,疑点太多,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为什么是先抓起来再审问?受具体谁的指示?收的黑钱在哪里?这么大的事情报社怎么可能审稿不严?

  我只能说,事情的真相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

  沉重的心情

  读历史,为的是什么?

  有人说为了警醒现在的人,有人说为了更珍惜当下的生活,有人说为了记住过去的屈辱,也有人说过往就是现在问题的解答。

  可是作为一个渺小到根本没能力撼动世界的我,并不知道读这些过去的事情为了什么?

  也许只是好奇,想知道我们之前的人是怎样过来的,发生了什么,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看完这本近代史后,我感到了生命的厚重感。沉甸甸的,像似背负了前人的血与泪。

  当我从沉甸甸的心情中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公司的小伙伴们正在**群里你一句我一言地教一个**怎么泡妞时,我冒出了他们真无聊,他们在浪费生命的念头。

上一篇:《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深入浅出统计学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