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办理站调查报告范文
(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
一是各级政府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将“纳入城乡低保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扩建市郊9所农村中心福利院”分别列入2008年、2010年政府“十件实事”,主要领导亲自抓,专题研究部署,责任分解落实,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各县市区也将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政府基础性工作抓在手中,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如××县水坪镇中心福利院、××县宝丰镇中心福利院,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院务管理规范、院民生活安逸的“福星工程”,为入住五保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保障。二是市、县财政不断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力度。我市城区城市低保连续提标,由2008年初的220元/月提高至2010年的280元/月。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标准由50元/月提高至目前的62元/月。坚持每年从市本级留用的福彩公益金按照10%的比例安排城市特困医疗救助资金,并适时提高了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取消了病种限制。目前,最高限额由3000元普遍提高到5000元以上,市城区达到8000元。救助比例由30%提高至35%以上,市城区达到40%。加快了基础设施和救助服务场所建设,位于天津路的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二)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在认真执行相关条例政策前提下,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和管理机制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关于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关于规范城乡贫困群众大病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市级城乡贫困群众临时〈特别〉救助制度》、《关于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逐步建立和规范社会救助各项工作。二是严格审批程序。对申请城市低保的对象,按照社区、街办、县级民政部门“三级审定”和社区、县级民政部门“两次公示”的程序进行,通过“入户调查、收入核实、民主评议”三个环节进行把关;对申请农村低保的困难群众实行“村评乡审县定制”,都要经过村里评议通过后返回到乡镇并公示,乡镇严格审查核实后报县审批,县级再次公示后,无异议的,发证发折;对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按照“本人自愿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操作。对分散供养对象,发证到人,与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落实责任。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将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施保基础上,通过建立限期保障制度、公益劳动制度、优先就业培训制度、低保对象常年公示制度,采取抽查制、举报制、电脑核准、入户调查等办法,加强对城乡低保的监管。如××区自2008年以来,通过核查家庭收入,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812户1885人,降低补助538户1345人,提高补助487户1217人。近日,市监察局、市民政局也将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对城乡低保对象专项清理的活动,维护低保政策在落实中的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
(三)社会救助工作部门协作配合,社会救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面广。我市各级民政、财政、人社、卫生、教育、房管、司法、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在严格依法办事同时,最大限度地提供便民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实现了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建立了金融单位社会化发放制度,形成了“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补助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银行代发到人”的发放模式,实行低保对象专户专折,银行免收入户费,资金直达低保对象个人账户,提高了兑付实效,城市低保对象按月领取,农村低保对象按季度领取,全市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确保了低保资金运行和发放稳定。二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如××县于2009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建成的低保救助服务大厅,办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精简退职人员救助等政策的宣传、咨询,以及各种救助对象的审批、群众来信来访接待等工作。通过实行“敞开式办公、一厅式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事透明度,为困难群众提供了便利。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同的专项救助工作在全省市州中名列前茅,为救助对象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对扶贫济困、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反映良好。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