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规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生态环保原则,结合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沿边特色产业,形成分工合理的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带。
(四)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使用调整结合。边合区建设用地应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服务业为主,不断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要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考核,建立健全边合区退出机制,以土地利用和规划实施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对土地利用效率低、发展水平差的,由主管部门予以通报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应予核减面积或撤销。
(五)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建设。边合区的开发建设要严格依据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管理,严禁违法下放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供地审批权。边合区的设立、扩大和调整区位应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
(六)努力创新合作模式。鼓励边合区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建立以资本为纽带和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借鉴先进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大资源、管理和人才合作力度,促进沿海、沿边区域协调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边合区建设中外合作产业园区,促进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
(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完善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逐步完善产业链条,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大力推行节能降耗。

五、政策措施
(一)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央财政加大对边合区符合条件的基础建设贷款帖息支持力度。
(二)设在西部地区边合区内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在2020年底前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边合区位于民族自治区地方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所在民族自治区地方的自治机关决定减征或免征区内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
(四)支持符合条件的边合区扩区和调整区位。支持在具备条件的沿边地区新设边合区。省级国土部门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对边合区所在城市用地计划指标给予适当倾斜。对边合区内的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
(五)支持符合条件的边合区按现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六)支持边合区内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周边国家资源勘查与开发,开展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
(七)对边合区内边贸企业进口商品配额给予积极支持。
(八)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和改善对边合区的金融服务,对符合国家级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等项目,积极提供信贷支持。
(九)赋予边合区对外商投资道路运输(旅客运输)、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代理、国际货运代理、批发等行业的审核管理权限。
(十)加快推动边合区人员往来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