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强化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推动市容“六乱”整治常态化,重点整治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大力提升城市美化水平,加强东风路等重点道路及周围建筑的优化改造,推进城南片区等重点区域和市区标志性建筑亮化工程,实施主要街道园林绿化增彩工程,让阳江这座城市更宜居、更具魅力。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6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完成阳东区、阳西县2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加强镇村同治,建设美丽镇区。推动漠阳农耕文化遗产、革命遗址的传承保护与适度利用,加快建设岗美镇潭簕村和塘口镇横山村2个省定红色村。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上山下乡”,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一一三三”工程,建成6个以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专业镇、39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村,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积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县(市、区)建设1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农村养殖散户转产转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省级品牌农产品5个以上、“三品一标”产品5个以上。发展林下经济,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4个。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精准施策,实现累计7.6万相对贫困人口预脱贫。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成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考核目标任务。*推进产业扶贫,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建设一批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扶贫村。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成93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展扶志教育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五)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四减一提速”。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粤省事”阳江专版上线,逐步完善政务服务网,打造“数字+”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设置,扎实推进市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以及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产业、城镇、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度对接融入,谋求在高快速铁路、产业集中集聚发展、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突破,接受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深化与港澳广深等核心城市的合作,吸引大湾区资源要素流入,加快流动**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当好海南自贸区和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

  全面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对接中央、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强北部湾城市群、泛珠区域、高铁沿线经济带合作,推进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旅游联盟。主动对接珠海对口帮扶,突出产业招商、园区建设、社会民生和精准扶贫,推动不少于20个超亿元项目动工建设。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拓展与欧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六)着力促进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取2020年获得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阳江好人”推荐评选、“厚德善行讲堂”巡回宣讲等活动。普及文明礼仪规范,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村镇覆盖率达80%。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达到20万人。

  建设文化名城。以建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契机,统筹优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片区规划,谋划建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产业创意园,完善周边配套,开发相关文化旅游产业,擦亮“南海I号”世界级文化名片。改造利用旧船厂、旧糖厂等历史建筑,探索建设创意文化产业园。加强风筝、楹联、漆艺、阳江山歌等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谋划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和文化品牌。推动文体产业深度融合,办好帆船帆板比赛、马拉松赛和漠阳风筝文化节等活动,开发更多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现代竞技精神的文体项目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