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继续抓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全力推进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巩固提升“保家行动”成效,加快推进园区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工业企业污水应纳尽纳。配合省级层面探索建立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建设等系列水污染治理工程、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和水系连通工程,建成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4座,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四尘”“三烟”“三气”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钢铁、水泥、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环保监管,推动新钢煤气综合利用高效发电二期、分宜海螺环保节能升级技术改造等一批环保项目建成投用,持续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巩固主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成效,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强化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推动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工业固废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严格实施生态红线管控,认真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继续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新增造林1.55万亩,打造更多的天然“氧吧”。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把污染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以河湖长制促进河湖长治。

  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支持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加快推动与中节能、中国林科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事项的落实,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环保设备和环保服务等“零污染”的新兴产业,努力走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八)坚持为民谋利,倾力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全面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纵深推进八大扶贫工程,重点抓好产业就业扶贫规范提升,确保5000人脱贫、8个省级贫困村摘帽。扎实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筑牢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都不少。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确保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大创业贷款发放力度,力争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亿元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加大被征地农民参保力度,确保存量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健全各项救助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颐养之家”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引导民办养老机构规范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养老服务需求。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动虎跃学校、迎嘉中学、仙女湖一小等11所中小学新建,新钢中学、市五中、市逸夫小学等9所中小学扩建,加快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彻底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城区中小学“大校额、大班额”难题。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要求,有效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供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巩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大力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工程,努力将这项工作打造成全国样板;持续深化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力争完成市中医院门急诊楼、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楼、袁河医院综合大楼和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城南全民健身中心、2个多功能运动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三城”同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行动,做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平安网。落实联合接访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加快构建良好信访生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关心支持妇儿、老龄事业,发展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