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这样判断,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脱贫攻坚为统领,上下同心打赢“摘帽”战役
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实现“2.62万贫困人口脱贫,3个贫困村出列,高质量摘帽”的攻坚目标。
——加大攻坚力度。按照“保脱贫、保运转”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扶贫。完善县级扶贫项目库,规范项目实施流程,确保资金投向合理、使用高效。坚持“为了脱贫摘帽、投入再多也不为过”的原则,继续推进“三级书记”遍访贫困群众,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利用每月逢6扶贫日,*实施“四送四通”扶贫直通车。全面推行“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健全企业、合作社、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稳定增收。积极开展“三业一岗”就业扶贫,力争扶贫驿站和扶贫车间带贫就业率达50%。严格执行教育扶贫政策,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优化完善“351”“180”健康扶贫政策,切实降低因病致贫发生率,坚决杜绝因病返贫。加快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加强光伏电站管理维护,灵活调整受益对象。综合运用政策、保险、低保、救助“四道保障防线”,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继续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全面构建扶贫大格局。
——加快补齐短板。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力度,确保政策、项目、资金向濛洪洼地区倾斜。加快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重点实施自然庄扩面延伸工程,切实保障群众晴雨通行。计划实施“双基”项目514个,确保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抢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试点县机遇,按照“四个一”标准,以90个贫困村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濛洼居民迁建安置点建设,确保年内1.4万人搬入新居。
——加强基础工作。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完善脱贫后续帮扶机制,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认真开展“十类人群”排查,着力解决“边缘户”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秉持“扶人扶智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的理念,大张旗鼓表彰脱贫典型。持续办好“农民夜校”,切实提高扶贫政策知晓率。严格落实“双包”制度,加强扶贫队伍管理,从严整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强化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队伍。
(二)坚持“三产融合”为突破,全力以赴壮大实体经济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扎实推动县域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阜南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提升工业转型新水平。*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新增规模企业20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技改投资20亿元。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充分放大“中国柳编之都”效应,筹建全国柳木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提升纺织服装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泰力电气、美琳电子等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在全省极具影响力的电子产业集群。力争三大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按照“个转小、小升规、规上市”的思路,努力将大可新材料、晶宫绿建等企业,打造成“行业巨人”。认真做好第4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清家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互联网+”为驱动,强力推动“三重一创”,创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家。*开展“双创”活动,积极申报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大力扶持“两新”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各20家,授权发明专利60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快培育一批“隐形冠军”,新增省市“专精特新”企业12家。加强与中科大、安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平台基础配套。加强与肥西经济开发区深度合作,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步推进柳木文化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积极推进久有产业园、粮食产业园、乡镇小微园区、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加快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创新实施园区市场化运营管理,切实增强园区活力。盘活闲置工业用地830亩,清理闲置厂房6万平方米。确保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5个乡镇工业聚集区实现产值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