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优环境。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制度**易、用能和物流成本。打造服务企业行动升级版,坚持“两月一单”(38)常态化,狠抓要素保障,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坚持问题清单化、责任具体化、工作日常化,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企业落户、用工等实际困难。降低融资门槛,支持实体经济,不断提高贷存比,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构筑“双创”高地。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创办产学研基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创建一批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创客家园,扶持天禧孵化园争创国家级示范基地,提高“双创”平台运营管理能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能力,新增湖北名牌2个。全面落实人才激励政策,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安下心,吸引各类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四)以“五区”建设为引领,增强发展后劲。发展“五区”、建设中等城,承载全县人民的梦想,成就蕲春的希望和未来,必须聚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全速推进。
坚持目标引领。紧扣发展定位,围绕既定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李时珍文化旅游区围绕建成国家级养生度假区,抢抓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机遇,建设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河西新兴工业区围绕建成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加强与招商局集团的合作,加速健康产业聚集,配套制造产业、电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满园工程”。城南现代服务区围绕建成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坚持高标准,实行建管并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开发建设新城区。老城生态养生区围绕建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中心城区,优化提升城区功能。管窑临港经济区围绕建成长江中游仓储、物流集散区,让蕲春真正从“蕲河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坚持严格管控。以规划为纲,进一步完善“五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大查违控违力度,坚持疏堵结合,严厉打击控制区域内违建抢建行为。加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守耕地红线,完成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8000亩,净地收储5000亩,积极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统筹“五区”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坚持新城与老城、生产与生活、形态与业态并重,推进“五区”产、城、景融合发展。
坚持阶段推进。严格按照规划和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五区”项目建设。李时珍文化旅游区加快建设李时珍纪念馆片区、本草纲目园两大核心吸引物,全面推进环湖路、本草纲目馆、游客接待中心、湿地体验园、游船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河西新兴工业区紧扣“拆迁、平整、厂房”六字,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启动拓展区规划建设,建成30万平方米的厂房,为企业落户提供保障,力争引进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10个以上;县经济开发区紧扣“服务、盘活、转型”六字,引入新的资本或企业,加快“腾笼换鸟”,做强园区。城南现代服务区全面拉开“四纵五横”道路框架,启动建设高铁站前广场、城南公园、县一中扩建等项目,完成“四馆”(39)工程,加快推进还建房建设。老城生态养生区以“两河”(40)整治为重点,加快独山森林公园、妇幼保健院迁建、工贸新天地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管窑临港经济区按照总体规划,完成编制控制性详规,启动核心区建设,推进综合物流园、棋盘洲大桥与黄黄连接线、滨河大道延伸线等重点工程建设。
(五)以改革开放为突破,转换发展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防范风险,**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外部竞争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41)。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启动“智慧蕲春”建设,实现“一网覆盖、一门办理、一次办结”。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000户、注册商标500个。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新型信用市场监管机制。深化园区、蕲州经济发达镇、八里湖农场体制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构建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