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在拉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市第九次党代会、区市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六大战略”,奋力推进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拉萨建设。
2017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8.3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141.6亿元,增长31.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6亿元,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1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08元,增长14.5%;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一、促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动力稳步提升。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促进消费市场平稳健康。拉林、泽贡高等级公路和环城路路网建成通车,国道109线拉萨至那曲控制性工程、S5线开工建设,拉林铁路有序推进,藏中南3小时经济圈加快形成。建成聂当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3座,纳金水厂、中心医院、柳东大桥等重大城镇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投资过半,综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持续深化受援工作,落实援藏投资8.9亿元,安排建设项目131个。积极开展各类节日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电商贸易平台,完成木材、二手车等交易市场搬迁,新建、改造农贸市场3个,房地产销售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汽车、餐饮、休闲等消费日趋旺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二、强化产业支撑,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壮大。净土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完成3000家养殖示范户挂牌,奶牛存栏8.6万头,奶产量达10万吨。城关区高标准奶牛养殖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牦牛短期育肥出栏5600头,藏鸡存栏52万只。开展安格斯肉牛养殖试验。食用菌、雪菊、藜麦、中藏药材、林木花卉等种植业规模持续扩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青稞种植面积30万亩,加工转化量达3.9万吨。粮经饲比例达到65.63:17.04:17.33。出台“拉萨净土”品牌使用办法,拓展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完成17类170项产品商标注册,“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编制《拉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新增**景区2个、星级宾馆2家,雪鹰通用航空投入试运营,成功举办首届藏东南环线区域旅游战略合作活动暨藏中旅游东环线推介会,在市区和旅游景区安放牵引式移动公厕30座。推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金城公主》舞台剧等14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制作《驻藏大臣》、《吉祥拉萨》纪录片,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7.4亿元,分别增长17.6%和21.9%。天然饮用水产销量达到54.3万吨、实现产值12.1亿元,清洁能源、绿色矿产业稳中有升,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6亿元,增长15%。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移动通信网络进入4G时代,成功申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完成立体停车场、公共场所免费wifi等试点项目前期工作。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重点项目融资有序推进,设立我市首家村镇银行,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84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年末存款余额2766亿元,增长10.4%,贷款余额2622亿元,增长32.3%,金融业增加值超过20%。
三、深化改革开放,市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两集中两到位”,38家单位的151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7项便民服务事项实行集中办公。建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等7项清单,取消、不得行使、下放行政许可事项21项,取消各类证明材料14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设立工商注册“绿色通道”,启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65万户。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7.5万户、注册资金达到3872亿元,分别增长50%和134%。上市企业达到12家。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开展新一轮整合重组,形成国有企业“11+3”格局,市场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660亿元,完成营业收入64.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9亿元,上缴税费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壮大,非公企业达1.77万家,注册资金2779亿元。深化开放合作发展,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加快推进,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成功落地。市属企业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对尼泊尔投资超过300万美元。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44亿元,增长6.8%。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在内地5座一线城市设立6个产业交流中心,积极举办、参加区内外经贸洽谈,推进“央企助力富民兴藏”合作项目建设,落实项目50个。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00亿元,增长12%。
四、实施创新驱动,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全面加快。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投入科技项目资金5200万元,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35个。设立科技专家工作站7个,院士工作站增至2个,2家众创空间被确定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专利授权298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2%,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科普率提升至92%。继续深化“两创示范”工作,出台“双创”支持政策92项,减免税收1.13亿元。在深圳等地建立3家“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帮助103名高校毕业生和185名农牧民群众成功创业。高新区获批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优势资源品牌,全市商标注册数量达到8000件,拥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证明商标和区域公用商标90件,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2件。积极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净土健康六大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编制各类标准635项,《藏香》国家标准通过立项审批。
五、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修订后的《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城市建设用地增至77.88平方公里。达孜撤县设区,堆龙城市副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有序放开落户限制,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成立拉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整合市政管理事权,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新建、续建农村公路项目41个,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644公里,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居。完成投资3.2亿元,建设涉农项目33个,农村安全饮水、高效节水灌溉、造林绿化等工程全面实施。在全区率先完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农牧区户均配电容量达到4.26千伏安。认真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成4.35万户、66.2万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甲玛、吞巴、羊八井、纳木湖4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在6个县(区)设立广播电视台,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和数字影院建设项目。建成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非遗传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加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足。
六、推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初步告捷。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注重产业先行、志智双扶。羊八井风湿病患者集中安置点搬迁入住。城关区恩惠苑、经开区B区等5个集中安置点全面建成,搬迁群众2411户9302人。开工建设产业项目92个,带动908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面脱贫。开展技能技术培训125期,转移就业4811户6181人。向7671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3456万元,为9398名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3215万元。落实生态补偿岗位26260个,兑现补助资金7878万元。率先实现“两线合一”,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和“两线合一”补贴资金6853万元。97.3%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越过贫困线,城关区率先脱贫摘帽,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任务。
七、加强民生保障,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将市级可用财力的80%用于民生支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投入经费3.8亿元,全面落实免费教育和“三包”政策及营养改善计划,“三包”生均标准再提高240元。新建城乡幼儿园75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所。达孜、当雄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组团式教育受援学校增至9所。全市高考成绩再创佳绩,市直6所高中高考上线率达到97.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积极推进社会就业,开发就业岗位3.07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9.1万人次。统筹做好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采集数据54万条,在全区率先实现“五险合一”,各险种参保人数达到55.56万人。加强社会救助,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投入运营,低保标准增至城镇每人每月764元、农村每人每年3411元,孤儿、有意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100%和80.7%。加强住房保障,基本建成公租房123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个,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和小康安居住房3480套。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顺利完成53万人包虫病筛查防治工作,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31.7/十万和4.68‰。市人民医院成为全区首家地(市)级“三甲”医院,6家县医院成功创建“二乙”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积极推广工间操、规范舞等全民健身活动,承办全国性围棋、篮球、足球等竞赛项目和文体活动50余场次,直接影响和带动参与群众达30余万人次。“拉萨城投”足球队冲入国内职业联赛,我市体育健儿多布杰获得全运会男子万米长跑冠军。
八、突出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好。用心呵护“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的金字招牌,坚定不移推进美丽拉萨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完成植树造林3.28万亩、封山育林1.13万亩、防沙治沙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公顷。自治区级生态村、乡镇命名率分别达到74%和67%。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科学划定城市禁燃区,取缔燃煤锅炉22台,关停“地条钢”、水泥等落后产能企业5家,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3100辆,完成7100户电采暖改造。扎实做好水源地定期监测和土壤采样,处置各种危险废物55吨,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推广绿色清洁能源应用,新投入运行14座光伏电站,发电容量23万千瓦。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28辆、出租车192辆,投放共享单车6700辆。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主要江河、湖泊等地表水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认真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案件708件,追责问责70人。
九、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局势更加和谐安定。把确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为全年社会治理工作的主线,始终高举法律旗帜,依法打击分裂渗透破坏活动,重拳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人、地、事、物、组织等治安要素信息采集,扎实做好实有人口、特殊人群动态监管,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办结信访事项992批3000人次,办结率为92.7%。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大检查大排查,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和5.3%,实现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投入寺庙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85万元,极大改善了僧尼修行生活环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联谊活动,引进44户种养大户和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
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强化责任担当,坚决落实市委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支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办理区市两级人大代表建议议案240件,政协委员提案286件,建议提案办复率、代表委员回访率均达100%。坚持依法行政,出台法治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法规草案1件,颁布政府规章1件、规范性文件5件。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改版政府门户网站,推行网上办公,共享部门数据资源,实行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及时全面公开。严格执纪问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共问责落实责任不力单位20家、党员干部132人。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职人员参与赌博和带有赌博性质娱乐活动问题,给予政纪处分26人。此外,审计、统计、外事、编译、档案、地震、保密、工青妇、气象、人防、人民武装等其他事业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我市继续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巩固深化、宗教领域和睦和谐的良好态势,蝉联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十佳城市、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向北京、江苏两省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向驻市各中(区)直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拉萨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解决。一是特色产业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创新驱动瓶颈急需突破,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待提高;二是基础设施滞后的短板仍需补齐,基本公共服务承载压力较大,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持续加力;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政府自身建设与新时代党对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勇于担当、切实解决,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2018年主要工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率先在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整体脱贫的决胜之年。全市政府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广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不断开创拉萨各项事业新局面。
要深思细悟,学懂弄通。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努力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拉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要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和全党核心的地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在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在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在感情上深刻认同核心,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
要严守纪律,服从组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肩负起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责任。坚决服从市委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市委权威,带头执行市委决策,严格落实市委要求。全面落实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规范开展政府系统党内组织生活,准确落实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政府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要聚焦目标,凝聚力量。对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整体把握、抓住关键,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毫不动摇、全力以赴,为实现拉萨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矢志奋斗。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区市第九次党代会、九届三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牢牢抓好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实施“六大战略”,适度扩大总需求,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确保拉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区前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础建设,厚植城市发展根基。立足首府城市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经济功能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引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建管并重,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柳东大桥、19条市政道路等项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滨河路、东环线、邦嘎隧道等项目,建设东嘎客运站,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推进“一区一年两站”建设,建成6个公交场站,着力解决城区停车难和拥堵问题。加快拉萨至那曲高等级公路控制性工程、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羊八井至大竹卡公路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启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108公里市政管网改造。建成投用纳金水厂、白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筹一城三区发展,区分功能定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疏解城关区老城区人口和一般性商贸服务,启动堆龙新区建设,加快东城片区商业综合配套。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市“双修”,新建城市绿地15处,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38%。实施中心城区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北干渠、中干渠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拉鲁湿地保护三期工程。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积极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和公交客运,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2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完成乡村旅游、扶贫专用道路100公里,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公交全覆盖,新增公交班线行政村42个。建成林周等5县污水处理厂,启动21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造旅游景区、城镇、农牧区厕所500座以上,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投资25亿元,建设帕古水库、堆曲灌区工程等水利项目30个。提升农牧区宜居宜业水平。*开展土地问题集中治理,依法规范土地征收利用,严厉打击私自买卖和违法占用土地行为。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1500万亩草场、6.34万亩林地确权颁证,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因地制宜开展耕地、林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以打造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全区面向南亚开放的商贸物流枢纽为目标,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为商贸往来、文化旅游提供全方位合作交流平台。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撑体系,出台金融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快推进顿珠金融产业城建设,设立地方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促进商贸业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消费刺激政策,加快商贸消费更高质量供给,培育新增15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全面发展信息产业,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一期工程建设运营,实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便捷支付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物流业,打造堆龙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牧区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咨询、会计、结算、律师等社会中介服务,建设服务全区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二、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强预期引导,完善要素支撑和自我动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改革促动发展。深化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统一要求,推进职能相近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综合执法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市民服务中心东迁项目,推进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加强权责清单管理和监督检查,实现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和“先照后证”,推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完善国企国资治理和监管架构,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推进部分业务板块上市工作,组建净土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促进国企壮大、国资增值。严控金融领域风险,完成信用担保公司与平桥公司重组,壮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等薄弱环节,进一步解决融资难问题,防范金融市场“脱实向虚”。加强政府债务控制和管理,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完善统计和审计体制,强化统计和审计监督。
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百家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完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奖励制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6.8%。围绕净土健康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以农业绿色生产为重点的科技联合攻关,实现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8%。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大力引进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医疗卫生、清洁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团队,完善人才保障激励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拉萨。
开放带动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全面参与环喜玛拉雅经济合作带,主动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成拉萨综合保税区,加快实施中尼友谊工业园、尼泊尔·中国西藏文化产业园项目,申报建设空港新区指定口岸。发挥“五大根据地”作用,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抢占健康产业市场制高点,在“东西双向互济”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招商引资,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实施全产业链招商和“保姆式”服务,加快对接重点投资项目,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三、做强实体经济,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净土健康、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完善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净土健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统筹粮经饲种植结构,稳粮优经、增饲强特,种植比例优化调整至62.7:17.7:19.6。强化粮食安全基础保障,播种面积达到4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7万吨以上。促进青稞增产增效,实现青稞播种面积3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1万吨。优化经济作物品种品质,完善各县(区)净土健康产业园区功能配套和产品布局,推进曲水万亩中藏药材基地、自治区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打造堆龙德庆“香雄美朵”万亩花海,探索发展藏红花、羊肚菌、黄蘑菇等特色作物种植。加大饲草种植力度,完成优质饲草种植面积18万亩。确保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力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8万亩。加快养殖业发展,推进“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挂牌高产奶牛养殖示范户达到5600户、建成养殖场58个、养殖中心7个,投入运营城关区乳制品加工厂,实现高产奶牛养殖规模和奶产量分别达到9万头、11万吨。大力推进牦牛短期育肥,建设林周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成投用当雄净土牧场,积极发展家庭牧场,完成育肥出栏1.7万头。继续扩大安格斯肉牛养殖试验规模。推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实现产量、产值均增长30%以上。促进净土健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评定市级农牧业龙头企业40家以上。*实施农牧业绿色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工作,申请认证5个“三品一标”,创建1个以上田园综合体,着力将“拉萨净土”培育成具有特色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启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深度推进纳木措景区保护开发,建成投用游客集散中心。加快思金拉措、琼穆岗嘎等景点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沟域经济”、“特色旅游”、“冬季旅游”等特色项目。布局建设“拉萨乃仓”、“好客藏家”特色民宿,新增**景区3家、星级宾馆5家、星级家庭宾馆10家。围绕建设雪山湖泊、田园风光、湿地温泉、民俗文化四大旅游片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铁路支线等旅游线路,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网络等配套设施,提升“拉北环线”整体旅游吸引力,推动形成一城、一湖、三廊道、八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强老城区历史风貌保护,推进古城申遗工作。启动唐卡文化园建设,支持影视、唐卡、手工艺等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创作,推进《格萨尔王》动漫影视剧制作,改造升级室内歌舞剧《天湖·四季牧歌》,加快推出《净土》、《蓝面具》、《坐着火车去拉萨》等一批影视文化作品,开展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办好首届象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实现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和20%。
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和其他产业。把产业园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经开区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支持高新区发展,深化创业创新,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完善空港新区总体规划,综合发展航空配套产业。推进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发展,集聚文旅项目资源,实现产业要素与空间功能融合发展。完善城关智昭、曲水才纳和达孜等园区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打造各具特色、产业集群、互补发展的园区经济。深化对口受援合作,积极承接东部创新引领优化发展而调整**的优质产业企业,探索建立“飞地园区”。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建材产业,国有投资新开工项目装配式、钢结构等绿色建筑比例达到70%。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引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包装设计等产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四、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经济发展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绿色发展。建立产业发展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支持光伏能源项目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三高”项目进入我市。推进节能、节水、节地,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0.157万吨/年、1.75万吨/年、1.16万吨/年、0.119万吨/年以内。推进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在全社会广泛倡导“光盘行动”,支持城市公交、景区直通车、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环境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三区三线”,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禁燃区划分新标准,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规划工作,公务用车优化采购新能源轿车,城市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提升至80%。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实行“河长+警长+公众河长”模式。继续实施拉萨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1#、5#、6#闸建设。实施城市污水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人员相对集中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拉萨周边和“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实施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植树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13万亩、防沙治沙3.95万亩,全面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的4个“无树村”和18320户“无树户”。投资9.94亿元,推进“绿色围城”一期项目建设。确保我市年度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以上。
落实整改要求。持续系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问题,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全面落实“清单制+责任制”,*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推进环保监察制度化、常态化。坚决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加强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开展拉鲁湿地、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统一管理事权,启动申报国家公园前期工作。
五、细化措施落实,实现率先整体脱贫。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今年工作的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和“十项提升”工程,确保在现行标准下实现我市2018年全面整体脱贫。加快推进各安置点建设,实现4196户16821名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入住。统筹实施高海拔生态搬迁、三岩片区跨地区整体搬迁工程。推进迁出区域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资料流转和迁出宅基地及房屋财产权处置,增加迁出贫困群众的稳定性收入来源。健全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组织建设、户籍等配套政策。强力推进产业扶贫,投入使用扶贫产业项目220个,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年收入增长17%以上。进一步加大东西部协作,争取更多援藏扶贫项目资金,协调央企对资源开发所在县(区)按照贫困人口10%比例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四业工程”,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就业意愿贫困家庭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完善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救助体系,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完善乡镇、驻村工作队、村居干部脱贫攻坚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深化。
六、抓好民生改善,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强化供给,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治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标准化建设,新建幼儿园35所、小学4所、初中1所、高中1所,改扩建中小学35所,逐步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牧区学前三年双语教育。强化理科和实践教学,扎实推进“五个100%”教育目标任务落实。实施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开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打造全市职业教育4个骨干专业、6个专业群,完成市一职迁建并招生。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百千万行动”,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更好发挥援藏团队传帮带作用。继续推进教育城内涵式发展,加快教育城二期、拉萨师专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拉萨师专“专升本”进程,打造全区现代化教育发展新高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等群体为重点,制定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优化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培训、咨询、资金、科技、信息等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完成1万人次以上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组织50场次以上招聘会,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100人,全力做好失业调控和就业促进工作。建成运营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培育“拉萨工匠”品牌。继续协调北京、江苏两省市各提供100个就业岗位,鼓励我市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好“两创示范”城市扶持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场所、设备等基本要素和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社保补贴、融资担保等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和活力。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执法监察,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银行代发工资等制度,切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二号首长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实现各险种参保人数达到57万人。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施精神病人福利院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二期项目建设。统筹城乡保障标准,取消分类施保办法,实行差额补助方式。完善“双集中”标准化体系,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高龄老人健康补贴发放范围放宽至70岁,年补贴金额提高到600元至3600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周转房、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稳健发展房地产业,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开工实施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供应保障性住房800套、5万平方米以上。继续推进“小康安居工程”,努力让全市人民住有所居。继续安排物价调节专项基金1000万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证蔬菜、蛋奶、家禽、鲜肉等商品平价供应,坚决将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75元,农牧区医疗补助经费提高至550元。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预防和控制,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7%以上。对全市常住人群实施风湿病和结核病筛查救助项目。巩固包虫病防治工作成果,持续加大筛查救治力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加快“医联体”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率98%以上、服务率70%以上。建设27个社区医疗服务站,加快形成以市县医院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为重点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消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盲区。建成投用中心医院,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实施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学校等创建活动。推进食品安全“双安双创”行动,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努力让全市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居的综合文化站、数字文化驿站。完成达孜等4县(区)广播电视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墨竹工卡等5县广电中心,实施城关区等4县(区)图书馆项目。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弘扬体育健身文化。深化体育援藏工作,加强体育竞技和后备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2座体彩公园,推进全市所有学校和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打造以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为核心区的西藏体育产业园区。办好全市首届运动会,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体生活。
七、加强社会治理,全力维护公共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政治方向,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和睦团结、和顺发展的社会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始终高举法律旗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揭批十四世达赖集团反动本质和政治图谋,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加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好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确保社会局势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织密城乡维稳防控网络。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大力推进“雪亮工程”,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执法,保持良好社会秩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道路交通、矿山、建筑、消防、寄递物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重点领域专项排查,形成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合力。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深化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进”活动,大力推进藏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开展藏汉双语互学互助活动,支持内地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种养企业来拉萨创业兴业,鼓励少数民族群众跨区域、跨行业有序流动,解决回国探访、定居的境外藏胞实际困难,依法处理各种民族事务,积极创造有利于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进一步改善广大僧尼修行生活条件。支持国防建设,*开展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八、增强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履职效能。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持续加强政府系统自身建设,推进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努力建设勤政廉政、务实高效、敢于担当、人民满意的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按市委部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增强政府系统忠诚核心意识、为民服务意识、甘于奉献意识、实干担当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坚决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新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制订年度政府立法计划,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务公开,完善政府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实行财政预决算全面公开,推进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整合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整治“四风”,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不作为、慢作为以及扶贫开发等专项领域问题,加大“微腐败”问题整治力度,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坚决查处各类失职渎职问题,坚决改变干部队伍管理宽松软状况。
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全市政府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在全区率先全面整体脱贫、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十三对关系:处理好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关系;处理好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关系;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处理好扶贫搬迁向城镇聚集和向生产资产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的关系;处理好央企在藏资源开发和解决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解决就业的关系;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和提高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关系;处理好高校毕业生政府就业和市场就业的关系;处理好简政放权和地方承接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增产提效和改善企业职工福利待遇、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的关系;处理好中央关心、全国各族人民支援和全区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处理好干部担当干事和容错纠错的关系。
2. 万户百场十中心:2017年至2020年期间,培育1万户奶牛养殖户,每户养殖4—5头牛;建设100座标准化奶牛场,每座300—500头;建设改造10个高标准奶牛中心,每个中心1000头以上。其中,城关区中心2个、养殖场6座、养殖户520户,堆龙德庆区中心2个、养殖场22座、养殖户2100户,达孜区中心1个、养殖场23座、养殖户2300户,曲水县中心2个、养殖场20个、养殖户2300户,尼木县中心1个、养殖场4个、养殖户300户,林周县中心1个、养殖场18个、养殖户2100户,墨竹工卡县中心1个、养殖场5个、养殖户300户,柳梧新区养殖场1个、养殖户20户,空港新区养殖场1个、养殖户60户。
3.新型智慧城市: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整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4.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5.两集中两到位: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保障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6.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多证合一”;“一照”即营业执照,“一码”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7.“11+3”格局:经进一步整合重组后形成了市属国有企业11家、园区国有企业3家的国有企业新布局。
8.小康安居工程:对2016年7月30日前登记为拉萨户籍的居民和农牧民,有意愿参与且属于城镇棚户区改造、老旧住宅小区、农牧区危旧房、平房一层等房屋进行就地安置或集中安置的工程项目。
9.两线合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困难群众扶贫标准相统一。
10.三包:对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政策。
11.五险合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和统一稽核。
12.地条钢: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13.一区一年两站:一个行政城区一年内建设两个公交场站。
14.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保障。
15.农村“三权”: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16.一城、一湖、三廊道、八组团:“一城”指圣地藏地文化艺术度假中心;“一湖”指圣湖纳木措高原湖泊生态旅游区;“三廊道”指圣湖天路北廊道、茶马驿道东廊道、南亚通道西廊道;“八组团”指香雄美朵生态休闲度假组团、秀色才纳高原农业度假组团、拉萨河郊野湿地休闲度假组团、热振森林生态度假组团、甲玛沟松赞文化度假组团、大日多温泉生态度假组团、羊八井—纳木措高原生态度假组团、吞巴原生藏艺文化度假组团。
17.“三高”项目: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
18.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
19.“绿色围城”项目:围绕打造“青山拥南北,碧水灌东西,绿脉系名城,林卡缀家园”的城市景观特色,分三期对绕城环线、城市游园和门户景观进行绿化,实施河谷荒滩造林、低质林改造、封山(滩)育林、南北山山坡造林、防沙治沙等工程,打造高标准生态景观廊道及城市游园,拓展城市宜居空间,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20.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1.十项提升:“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提升工程。
22.五个100%:中小学双语教育普及率100%、小学数学课程开课率100%、中学数理化课程计划完成率100%、中学理化生实验课程开出率100%、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目录规定课程开出率100%。
23.双集中:五保老人和孤儿高标准集中供养收养。
24.三区三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和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
25.两票制: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的问题。
26.双安双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行动,“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
27.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8.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较旧一篇:2018年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山南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