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2月26日在温州市瓯海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瓯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振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喜迎护航十九大、学习贯彻十九大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战略,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瓯海实力增强了。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上再进2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500亿元,站稳了全省中上游水平;财政总收入59.2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6亿元、增长8.1%;外贸进出口增长10%,三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增速连续五年保持“三区两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同时,我们盘活储备了市区最多的土地资源,集聚了全市最多的人才队伍和科创平台,发展后劲和潜力更大了。

瓯海城市变美了。打响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建成了一批品质高、布局优、配套齐的安置房。打通了广化路瓯海段、新双南线、天长岭复线等骨干道路,完成了瓯海大道西延等一批城市主干道综合整治,沿线旧貌换新颜。中央商务区、南湖新城等城市建筑群华丽蝶变,中心区人口快速集聚,城市价值迅速提升,瓯海更有城市样了。温瑞塘河沿线景观靓丽展现,“璀璨瓯海”“梦幻会昌”等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闪亮登场,白天与夜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多彩城区赢得了市民朋友们的广泛赞誉。

瓯海名声更响了。基层政务公开列为全国试点,并代表浙江在全国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改革得到中央肯定,列为全国现场会观摩点。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12项国家级和25项省级荣誉。“林村速度”“在线警侨工作室”分别获两任省委书记批示肯定。中央和省级媒体聚焦瓯海,共宣传报道瓯海经验、瓯海做法400多篇(次),瓯海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双轮驱动,转型升级态势趋好

1.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破”“立”“降”并举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破”的方面,累计整治“四无”企业24736家,搬迁改造旧工业区企业488家,拖累高质量发展的坛坛罐罐加快打破。“立”的方面,积极扶持企业转型发展,培育拟上市企业22家、即将上市企业2家,新增市龙头企业10家、高成长型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出台眼镜产业10条新政,企业家信心倍增,获批国家级眼镜质量提升示范区,中国眼镜小镇启动建设,瓯海眼镜入选省区域名牌,品牌战略在全国打响。鞋革产业向贸易总部转型,巨溪国际真皮大世界一期即将开业。锁具产业加速智能化发展,凯迪仕等4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十大智能锁知名品牌”。服装产业呈时尚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森马等企业布局国际市场。汽摩配、电器产业做大做强,冠盛集团上市报会。出台建筑业扶持政策,实现总产值279亿元、增长21.9%,总量居全市第一。“降”的方面,坚持“放水养鱼”,减轻企业负担14.8亿元。重视企业风险化解,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最高值下降了1.27个百分点。

2.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布“浙江制造”标准2个,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07个,新增上云企业1300家。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120家企业加速孵化,47个领军型人才产业化项目成功落地,工业机器人、3D成套装备等5个技术国内领先的项目即将投产,森马服饰、东经科技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项目库。积极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102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家,R&D经费支出增速连续四年保持“三区两市”第一。

3.商贸农旅经济展现新活力。大象城、港龙等商业综合体顺利开业,与华润万象城、大西洋银泰城等商场,共同支撑起瓯海作为全市现代商贸新中心的地位。电商经济发展活跃,实现网络零售额214.6亿元、增长28.8%,全国首个1688电商服务中心落户瓯海。都市农业加力推进,浙南花城等5个龙头项目开工建设,荣获省森博会金奖2个、省农博会金奖1个。旅游业加速发展,茶山山根小村、极地海洋世界开工建设,仙岩景区通过4**评审,旅游总收入增长15%。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序、稳健发展。

4.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开工小微园5个,竣工标准厂房24.7万平方米,郭溪包装小微园、高新园一期建成投用。经开区“一区六园”产业布局加快调整,在省级开发区排名上前进3位。特色小镇建设夯实前期基础,生命健康小镇创新中心、时尚智造小镇会展中心、温州设计学院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肯恩小镇、皮艺古镇初显形象。温州文博会分会、首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首届肯恩小镇风情文化节等产业推介活动隆重举行。

(二)城市建设迈开大步,瓯海城区展现新姿

1.“大拆大整”强势推进。全年完成30个村14452户签约,拆除旧房381万平方米,盘活低效用地6161亩,签约数、拆房量较上年翻番,1120户城镇危旧房、5493户农村危旧房完成治理改造,全市体量最大、住户最复杂、危房最密集的55幢泽霞移民危旧小区顺利拆除,多年来想拆而未能拆除的最大危险源消除了。温州城建史上单体拆迁规模最大、征地最多的三垟湿地公园拆征基本完成。

2.“大建大美”谋定而动。高标准编制“四大组团”“七大社区”规划,完成9个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和16项控规编制。中心区面貌日新月异,农商行大楼、总商会大厦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新院开诊,中央商务区9幢大楼基本建成,夜景工程全面投用,靓丽的瓯海新城更加美丽。高铁新城产城融合综合开发项目启动实施,君廷大酒店等12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动车南站东广场完成改造。高教新区建设打响环山路拆迁第一枪。南湖新城连片开发加速成型。瓯海的新型城市化驶入快速道。

3.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交通市政建设成效明显,104国道西过境桐岭段等19条道路建成通车;中心路等20条道路加快推进;繁荣路等13条道路开工建设;瓯海大道西延三期等27条道路深化前期,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逐步形成。完成11个旧住宅区停车场改造,建成公交停靠站12个,新增社区巴士2条、公共停车泊位5359个,停车难问题逐步缓解。水利工程加快实施,桃源水库建成投用,温瑞平原西片排涝、仙湖调蓄工程等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电力设施不断完善,220千伏城西变建成投用,110千伏马桥变、泊岙变开工建设。

4.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组织5批4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1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投资均增长15%以上。土地要素保障有力,清理近五年“批而未供”土地1万多亩,完成做地1855亩;出让土地776亩,出让金首超百亿大关。招商引资更加重视,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到位资金209亿元、增长10%。外资招引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实际利用外资3538万美元,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1.城市管理逐步规范。坚持市场化导向,道路保洁物业化管理走在全市前列。新增绿地1966亩,新建、改造滨水公园16个,主塘河南湖段绿道实现贯通。加大城市治乱力度,创成严管路22条,禁摊主次干道85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推进“城市双修”,完成福州路等17条道路综合整治、23座桥梁接坡改造、18公里电力电讯综合管线落地,改造4个旧住宅区、62家旧市场。特别是累计完成了30家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并同步推行场内场外一体化管理,让市民买得更舒心、吃得更放心,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民生实事。

2.环境整治有力有效。拆除违法建筑239万平方米,创成“无违建先进镇街”6个,整治出租房4.7万户、合用场所1.02万户。全面完成劣Ⅴ类水剿灭任务,市控梧田站位和273个小微水体成功消劣。封堵整治排污口4319个,整改雨污混流企业179家,19个片区污水管网“大动脉”与“毛细血管”实现互联互通,彻底解决了“建而未连、连而未通”老大难问题。连续三年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七大重污染行业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三区两市”最少。

3.美丽家园建设初显成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泽雅镇区面貌焕然一新,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创成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镇、美丽乡村示范镇。郭溪、瞿溪、丽岙、仙岩四个街道环境综合整治有序实施,脏乱破旧现象有效改观。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加快麻芝川等58个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梓上等7个精品村、泽雅纸山等3条精品线建设。出台《瓯海区农村住宅房屋改造建设管理实施细则》,限制10多年的农民建房审批有序放开。开展整洁田园百日攻坚行动,堵疏结合、合理布局,统一建设新型美丽的菜农房,从源头上破解了田园乱象问题,美丽田园重回大地。

(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1.改革力度持续加码。争取改革试点方面,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等5项改革列入省级以上试点。机构体制方面,经多方努力,高教园区成建制划归瓯海,多年未解决的体制问题终于理顺,正式拉开了茶山国际大学城建设的序幕。城市建设机制方面,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改革导向,确立“工务局、中心区建管办、交建办、高铁办、高教园区建设办”五大建设主体,同步推行土地带方案出让、品牌房开代建、EPC总承包等建设新模式,有效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上,率全省之先推行“市民之窗”综合受理平台,率全市之先实施“一窗受理”,缩短审批时限50%以上,206个事项实现“一次都不用跑”,被评为全市唯一的“放管服”改革省级先进。二号首长

2.创新创业氛围渐浓。国家大学科技园从2万平方米扩容至12.1万平方米,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4个、入园企业122家,转化研究成果200多项。与高校合作逐步深化,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温州大学新材料与能源产业研究院、温州市智能制造研究院等落地投用。“双创”氛围日益浓厚,全国首家“创客中国先进制造创客大学”落户瓯海,成功举办系列创新大赛活动。阿里巴巴创新中心顺利开业。建成众创社区1个、众创空间20家,入驻创客团队470个。发明专利授权551件、增长43.5%,增速居“三区两市”第一,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两位数。

3.高端人才加快集聚。制定出台“人才新政42条”,引进培育领军型人才37人、创业项目33个,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加拿大“两院”院士陈忠伟、“长江学者”高会军等一大批专家团队项目顺利落地,美国硅谷瓯海人才工作站成立,荣获“全省人才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在全市人才高交会上签约37项、占全市一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评选各类工匠大师25名、大师工作室9家,人才梯队不断壮大。

(五)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1.教卫文体事业优先发展。*实施“学在瓯海”战略,建成投用森马协和、北外附校等中小学校4所、公办幼儿园12所,公办幼儿学位数实现翻番。高考一段录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设立教育质量奖,大大提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创成全国慢性病管理先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管理示范区。区体育公园开工建设,新增文化礼堂、百姓健身房各12个,举办首届运动休闲文化节、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1800多场。建成开放十大书房(书屋),区图书馆获得全国“双服务”先进荣誉。“琦君散文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市县(市、区)中唯一的国家级文学奖项。

2.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全面完成2017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安置提速提质行动,开工建设安置房154.1万平方米、竣工185万平方米9247套,交钥匙5558套,竣工项目建设周期同比缩短100天以上,节约财政成本约2亿元,安置房开工量、建成量、建设速度均创历史新高。净增公积金缴存职工2590人。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三区两市”最低。完善低保户动态管理,社会救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认定低保边缘户3455人。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个、床位605张。净增各类参保人员5.2万人次,户籍人口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7%、98.6%,均居全市前列。

3.基层基础不断巩固。实施强村三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17个强村项目,103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摘帽”,“消除4600”成果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完成251个村、7个社区换届选举。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瓯海好支书”潘宝良事迹和“感动瓯海十大人物”在全市宣传推广。国防、人民武装和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统计、移民、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4.平安瓯海不断深化。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全面实施安全监管“最严区”,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指标大幅下降。*开展“除险安居”专项行动,被国土部评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动车南站全年保持车辆通行、旅客出行平安有序。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管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刑事、两抢案件分别下降22.6%、45.7%,群众社会安全感、食品安全满意率分别提升1.75和16个百分点。用坚强担当确保绝对安全,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维稳安保任务,实现零非访、零集体访、零滋事闹访“三零”目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率全市之先出台《关于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25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88件。强化依法行政,启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化法律顾问制度,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三年获得省创建法治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全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国家试点工作,率全国之先发布民生实事项目公开标准,率全市之先推行政府开放日、公众列席政府会议和市民参政智囊团制度。全面公开区级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首次公开镇街预算情况,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抓好审计问题整改。强化廉政建设,创新开展“清廉村居”行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四风”问题,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个领域辛勤工作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作出无私奉献的驻瓯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市派驻瓯海各工作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瓯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海外侨胞和广大瓯商,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经济转型来看,传统产业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现象仍较严重,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不充分,科技创新与龙头企业带动还不明显,特色小镇建设缓慢,“两链风险”尚未彻底解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从城市转型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仍较突出,城市“碎片化”“割裂式”状况还未完全改变,城中村改造任务相当艰巨,“半城市化”问题尚未根本消除,旧村拆后社区化治理模式转换较慢,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仍然突出。从社会发展来看,教育、卫生、就业、养老、居住、环境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消防和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从政府自身来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改革创新勇气,担当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表态积极、行动迟缓”“只微笑、不服务”等不良之风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

按照区委九届四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省委实施“两个高水平”建设和市委构建五大发展生态、建设国际时尚智城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导向,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问题导向,全力推进“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建设,加快打造“四个城区”,努力让城市建设更有品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人居环境更加美丽、民生福祉更加和谐,让瓯海人民更加幸福平安,以优异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完成上级下达的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任务。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必须聚焦和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定贯彻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着力打造创新城区。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制造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当前,瓯海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要全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加大企业帮扶力度,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要全力支持。坚持“破”“立”“降”并举、以“立”为重。持续淘汰落后产能,为培育新动能腾出空间。发挥高教园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引擎作用,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实施企业上市“凤凰行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

(二)坚定扛起新时代“探路者”的使命担当,着力打造活力城区。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深刻把握“五大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认真回答好新时代赋予温州新发展的“三道历史性命题”,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不为定势所惑、不为路径所困,积极顺应新趋势、拥抱新变革,以新理念引领瓯海新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弘扬“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和“燎原社”改革精神,大胆探索有利于瓯海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改革饭”吃得更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对国内外开放,鼓励走出去,真心请进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打破区域市场垄断封闭和排外现象,让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有活力,让瓯海成为五湖四海的朋友实现事业梦想和美好生活的地方。

(三)坚持城市转型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美丽城区。按照全区“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要求,实施“两轴三带”城市发展战略。“两轴”即东西方向以瓯海大道为主轴,串联高铁新城、中心区、梧白新城三大组团,西接泽雅景区、郭瞿卫星镇,东联三垟湿地,打造温州商旅经济大走廊;南北方向以温瑞大道为主轴,串联梧白新城、高教新区两大组团和三垟湿地、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肯恩小镇,打造温州智创经济大走廊。“三带”即环山运动休闲带、塘河文化品质生活带、S1线时尚商贸带。环山的文章,即优化景山、五磊山、崎云山、雄溪山、吹台山、牛山、大罗山等环山道路,修建一批漫步古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绕水的文章,即加快塘河沿线开发建设,确保40公里塘河绿道整体贯通,高品质建设仙湖生态度假区、龙舟基地、塘河博物馆群等项目,有机植入文化产业、月光经济、特色街区,打造成为温州最具魅力的休闲好去处。时尚的文章,即加快建设S1线时尚商贸带,突出抓好上盖物业开发,打造集多种时尚业态于一体的城市经济黄金走廊。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幸福城区。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多渠道增加民生投入,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着力解决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建设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下大决心培养引进一批优质师资,千方百计把瓯海基础教育抓上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幼、学、劳、病、老、住、弱“七个有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互促共进,让瓯海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和“四个城区”建设目标,2018年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水平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1.纵深推进“大建大美”。高品质规划设计“两轴三带”“四大组团”“七大社区”,提高城市建设和配套标准,组织实施“大建大美”项目23个、建成15个。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和省级住房租赁试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紧扣重点区域抓好做地储备,加大“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和低效用地开发,科学把握城市开发建设节奏。扎实推进中心区“双十大”工程,建成投用绿轴公园,开工建设奥体中心和秀屿社区,加速中心区“南优西拓”。加快实施高铁新城产城融合综合开发项目,打造高铁经济集聚区。完善南湖新城公共配套,加快拆后地块开发建设,以三垟湿地公园为生态资源,让南湖新城成为“整个大温州南部新城”的核心区。抢抓绕城高速西南线开通契机,推进温州野生动物园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巨溪国际真皮大世界二期,加速三溪片融入都市中心圈。围绕大学城“城市转型、成果转化”两大目标,启动高教新区建设三年行动,强力推进茶山国际大学城建设。

2.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决胜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完成19个行政村(区块)、9000户以上改造,同步做好“清零”“清场”和拆后未利用地块管理。坚持拆迁为民,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注重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留住城市记忆和乡愁。深化“大拆大整”行动,全力巩固危房治理成果,整治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4万家以上,拆除违法建筑200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创成“基本无违建区”。完成连云港路、西山路等道路综合整治,联动推进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同步实施“上改下”工程。改造提升二手车市场等7家旧市场,景山花鸟市场完成搬迁。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百条道路建设”大会战,建成投用宁波路北延伸段、中心路等25条道路,全面接通市域铁路S1线10条通站道路,加快实施广化南路六虹桥至瓯海大道段等39条道路,开工建设瓯海大道西延三期、环山路等29条道路,推进南环线、215省道瓯海段等25条道路前期。加快完善水利市政电力设施,推进温瑞平原西片排涝、仙湖调蓄等工程。新增公共充电桩120个,建成220千伏上田变,启动110千伏梅屿变。统筹规划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打造“移动办事之区”。

4.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整治乱停车、乱穿马路等城市顽疾,切实加强共享单车、电瓶车停放管理,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解决停车难,保持温瑞大道等60条道路严管态势。加快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健全公交和社区巴士网,投用BRT3号线,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建设“城市数据大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城市管理加快融合。掀起“厕所革命”,新建改建一批公共厕所,按照“六个有”标准全面实施公厕物业管理。*实施路、河、田一体化保洁机制,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

(二)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修复旧动能。聚焦产业集群发展,以“1+1+10”产业新政为引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六大百亿”产业。启动郭溪上屿等8个老旧工业区块“腾笼换鸟”。滚动推进小微园建设三年行动,建成投用郭溪高新园二期,开工建设潘桥焦下等4个小微园,新增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继续大力推动眼镜产业,扶持智能锁业,振兴建筑业。实施“科技强工”战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00家、“机器换人”项目300个。开展企业上市攻坚,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股份制改造10家以上。

2.培育新动能。聚焦数字技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引导企业上云800家以上,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经济“四大新兴产业”孵化,组建精准医疗与体外诊断、新能源材料等五大公共研发中心,启动温州软件大厦建设,建成温创软件园,引进培育企业150家以上。帮扶企业在生物材料、柔性电子等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动抛光、喷漆等智能机器人进入工业应用领域。

3.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做大“六大特色商圈”,促进消费升级,全面繁荣市场,建设引领全市的现代商贸新区。做强电商经济,建成投用眼镜跨境电商园一期,推进温州网络经济服务中心建设,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做优现代农业,开工建设北林垟田园综合体,建成投用浙南花城、浙南花木文化博览园,扶持壮大花卉、杨梅、瓯柑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美休闲旅游,推进泽雅环湖绿道精品线等十大项目,促成极力道时尚演艺广场落地、茶山山根小村对外运营,实现农旅、文旅、体旅融合发展,打响“游在瓯海”品牌。

(三)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生态

1.构建产教融合创新体系。发挥在温高校作用,推动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形成“1+7+X”校地合作框架。提质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完成核心区改造提升,实现企业孵化270家。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转化研究成果300项以上,实现技术交易额4亿元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400件以上、重大发明产业化10项以上。推进国际创客城建设,建成众创空间25万平方米以上,集聚创业项目500个以上。

2.强化创新要素支撑。大力推进“瓯越英才计划”,完善子女就学、住房补贴等人才服务保障,推进南湖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领军型人才20人、创业项目30个,评树“工匠大师”30名。*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行动,造就一批勇于创新、振兴实业的新锐企业家,让瓯海民营经济永葆生机活力。加强政府引导基金建设,为本土初创、种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二号首长

3.全面提速特色小镇建设。促成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产镇融合整体开发项目落地,推进创新中心、会展中心和温州设计学院建设,尽快形成平台效应。深化眼镜小镇建设三年行动,加快眼镜设计研发检测平台建设,建成投用“眼镜一条街”,创成省级出口眼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大肯恩小镇建设投入,打造“研、学、游”一体化特色小镇。加快皮艺古镇建设,办好首届“世界真皮大会瞿溪峰会”,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皮革展览大会永久会址。

(四)开拓“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着力建设美丽瓯海

1.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举全区之力推进“清垃圾、除破烂”美丽瓯海全域行动,率先打赢市域铁路S1线、绕城高速西南线、金丽温高速等城市廊道和城市田园的环境攻坚战。全面开展路面、街角、小区“大洗脸”,实施“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大清理,创成整洁示范道路100条、示范小区20个。科学实施“绿化亮化彩化”,新增绿道5公里,建成珍贵彩色森林2000亩,实施高教园区、南湖新城等区块夜景工程,建成“两路两侧”绿色走廊25公里,全力提升城市颜值。

2.*推进“五水共治”“水岸、水气同治”。认真落实“河长制”,下决心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做一个有良心的政府。巩固剿劣成果,完成80公里三级污水管网排查疏通和整治提标。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加大泽雅水库水源地保护力度,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房屋搬迁。加快塘河沿线综合开发,实施塘河绿道整体贯通工程,做好水清岸绿、文化融入、休闲旅游等文章,打造令人流连忘返的沿河文化品质生活带。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牛山以西平原空气流动研究,全年保持空气优良率90%以上。

3.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谋划推进“八大示范工程”,建成强村项目29个,切实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让农民在建设“乡村美”中增加收入。启动泽雅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着力打造都市近郊休闲区。继续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泽雅、郭溪、瞿溪、丽岙、仙岩环境面貌,打造各具特色、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型城镇。实施村庄景区化改造,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8个、宜居村10个,推动山区绿色发展。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推动乡村振兴。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1.围绕重点领域抓改革。实施“改革攻坚突破年”行动,着眼于破解制约瓯海发展的堵点、痛点、风险点,加速政府系统“十五项”重点改革项目落地,力争创出更多“瓯海样板”。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代办制,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时间“最多100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积极推进“标准地”供给。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集团化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建设以及生态治理、产城融合上发挥更大作用。精准实施招投标改革新政,强化中介机构管理,优化工程建设环境,促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和“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改革,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扩大开放合作促发展。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温州行动计划,支持瓯海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鼓励企业境外投资并购,主动融入全球化体系。强化出口品牌打造,引导“互联网+外贸”发展。推进跨境贸易展示配送中心、公共保税仓、海外仓以及华侨进出口商品基地等对外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

3.优化营商环境引项目。认真落实“书记和区长项目”,推动中心区商业超高层、牛山片区商旅融合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中央商务区总部企业入驻。确保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3个、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严格落实“深化改革优环境”十一条措施、“执纪监督治怠政”十条措施,营造投资便利、服务便捷的亲商安商氛围。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严明“八条禁令”纪律要求,营造投资便利、服务便捷的亲商安商氛围。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烂尾楼”等僵尸项目,强化政府债务和民间借贷风险防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力争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高质量发展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推进“学在瓯海”战略,围绕“大建大美”优化校网布局,加快24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强化与高校合作办学,引进知名民办教育项目,改革中小学校管理体制,着力补齐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短板,加快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开展“健康瓯海”行动,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双下沉、两提升”行动,开工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泽雅力争创成国家级卫生镇,进一步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妇幼保健,让瓯海人的“二胎”更健康。加快“文化瓯海”建设,建好用好文化礼堂、城市书房(书屋),办好系列最美评比和琦君文化节等活动。支持“温州学”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环山运动休闲带建设,打造城市慢行系统。支持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大家跳起来、唱起来、跑起来、走起来,让“文化+体育”活动点亮瓯海百姓精彩生活。

2.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开展安置提速提质攻坚,让拆迁户尽快住上高品质住房。探索推行限价房、长租房,保障多层次住宅需求。强化创业贷款、岗位培训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拆后农民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支持发展养老养生事业,建成投用吹台山、泽雅上潘垄森林康养基地,启动建设郭溪太阳城项目,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夕阳生活更美好。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行大病商业保险,开展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行动,巩固“消除4600”成果。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壮大义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大爱瓯海”。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3.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健全警调、检调、诉调、信调等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推进“减员增效”,切实优化新居民人口占比和结构。启动“排队守序、接力文明”专项行动,引导市民坐公交、开车、办事等自觉排队,让排队意识*人心并化为自觉行动。强化小区物业管理、社区公共治理,扩大政府“点单”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范围。实施六大诚信建设工程,创成市级信用建设示范城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加强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

4.深化平安瓯海建设。持续开展“大检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与安全生产责任制,重拳整治“四无”企业、“厂中厂”、特种设备、道路交通等领域隐患,推进智慧用电、漏电保护和室内电线安装改造,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注重初信初访化解,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加大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力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开展高风险药品专项整治,创成省级食品安全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确保全区大局稳定。

四、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总要求,围绕“有为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目标,实施政府“两强三提高”建设行动,把强谋划、强执行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把提高行政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关键环节,把提高公信力作为根本遵循,全面深化政府系统自身改革,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以学习型政府建设提高科学履职能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思路,坚持统筹谋划和系统思维,实施政府系统常态化集中学习制度,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的理念和做法,提升谋划和推动转型发展的能力水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一线工作法”“走街串巷法”,广泛听取干部群众、专家学者意见,积极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瓯海实际。

(二)以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公信力。遵崇宪法权威,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责,继续走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行列。依法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国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政府开放日等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瓯海经验”。积极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把该放的权力放足、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底。在市场经济上,更加体现有限政府;在公共服务上,更加体现有为政府。

(三)以大数据应用推动高效政府建设。实施政府大数据工程,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探索建立经济运行、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等大数据平台,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树立“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加快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平台、移动客户端等紧密衔接的“O2O模式”公共服务体系,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一站式“网络政府”,实现更多的政务服务通过手机、网站、自助机办理。

(四)以从严治政推动廉洁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36条办法”,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两个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推进“清廉村居”“清廉站所”“清廉工程”等行动,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监督管控。同时,积极推进容错纠错制度化案例化,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干部担当尽责、大胆履职。强化实干实绩导向,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始终保持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

各位代表,民心是镜、民意是尺、民情是秤,发展只有彰显民意才有价值,切中民心才有力量,符合民情才有意义。今年我们将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首次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让“百姓事、代表定、政府办”,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拟办的民生实事建议如下:

1.居住更安全。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30处;安装漏电保护器20000户、改造室内电线2000户;免费为出租房更换旧煤气灶皮管5000户以上。

2.出行更便利。完成道路综合整治10条,打通断头路5条;新增公交线路2条、社区巴士4条,优化公交线路4条,建成公交始末站1个;新增公共停车位2000个;改造提升民间危桥3座、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

3.吃得更放心。实施农贸市场场内场外一体化、标准化管理10家,新建(改造)农贸市场3家,实现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全覆盖;新增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农贸市场2家,累计达到5家;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新增受益人口1万人以上。

4.服务市民更贴心。建设志愿者市民家政服务中心5个;新增“妈咪暖心小屋”(母婴室)20家;新增“市民之窗”综合便民自助服务终端20台。

5.社会就业有保障。提供多层次大学生就业补贴、全方位创业孵化奖励,新增高校毕业生回瓯就业3000人;为5000名城乡居民提供技能培训。

6.安置房建设再提速。开工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交钥匙4500套以上。

7.学校建设再升级。建成投用中小学校4所、改造提升1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1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85%以上。

8.养老服务更暖心。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5家,新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2家;为2500名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免费为失智老人等易走失群体发放“安心手环”500个;为全区60-70周岁的低保、特困、失独老人和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投保意外伤害保险。

9.扶贫帮困更精准。为8925名低收入农户办理补充保险;为300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为3000名以上残疾人提供重度护理与困难生活补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400人;为100名以上重度残疾人、50名以上特殊困难归国华侨提供审批上门送证服务。

10.医疗健康有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受益人口达15万人;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指导30000人次;开展妇女“两癌”筛查8000人次;提升瞿溪街道、丽岙街道等2个医疗急救站。

11.文体活动更丰富。组织“一镇街一月一赛事”群众文体活动100场;新建城市书房(书屋)10个;新增健身苑点15个、门球场地6个;新增农村(社区)文化礼堂7个以上。

12.城乡环境更优美。新增城区绿地300亩,新建(改造)公园、街旁(滨水)小游园10个;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30座,新建公厕10座,改建提升公厕100座;创建省、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各5个,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80%;建成10个美丽田园示范点项目;建成整洁田园8000亩以上;新建菜农房80个。

以上事项,提请本次大会表决产生“十方面实事”,并在明年“两会”上进行满意度测评,接受人民检阅。另外2项将作为政府其他重点工作加以实施。为了办好这些民生实事,我们将缩减全区部门专项经费1亿元以上,全部用于民生改善。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瓯海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励精图治、苦干实干,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为建设“科教新区、山水瓯海”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瑞安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