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2月3日在宁波市鄞州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宁波市鄞州区区长 陈国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新鄞州的开局之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极不平凡、极其重要的一年。一年来,面对行政区划调整和艰巨繁重任务带来的严峻考验,面对增长阶段转换和刚性制约加剧带来的转型压力,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品质新鄞州,跻身全国一流强区最前列”奋斗目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统筹兼顾抓好各项工作,集中精力推进大事要事,基本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民生实事,在攻坚克难中拉开了新鄞州发展序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3.9亿元,增长6.2%;财政总收入410.9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6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815亿元,增长7.3%;自营出口1060.7亿元,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亿元,增长13.2%,总量跃居全市首位;规上工业总产值1685.7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6014和6661.5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482和32743元,均增长7.9%。

一、强谋划、促融合,新起点上砥砺前行

区划调整平稳有序。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制定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完成集中办公、人员调整和划转分流等工作,加快促进区域融合、工作融合、人心融合。调整理顺事权财权,出台与东部新城建设指挥部全面合作机制,优化全区城乡开发建设、重大项目推进、产业园区管理、招商收益共享、工业用地出让、盐业管理和镇(街道)行政管理等体制。按照尊重历史、整合优化等原则,调整完善民生、经济发展、拆迁等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区情区貌宣传,努力增强广大市民对新鄞州的认同感。

发展思路深化细化。注重整体谋划,完善“名城强区”建设指标体系,修编“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13个专项规划,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发挥城市优势,召开城市发展大会,出台推进新一轮城市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梳理确定总投资约2500亿元的456个重大项目。推进双轮驱动,大力发展五大生产**业和三大生活**业,出台“中国制造2025”鄞州行动方案,努力打造服务经济大区、智能经济强区。

重大举措落地实施。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专项行动,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1%,2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2.8亿元,实到外资6.4亿美元、内资127.1亿元、浙商回归资金149.5亿元。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狠抓“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探索“多图联审”“三测合一”“多评合一”等机制,部门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覆盖率达到94.6%,镇(街道)“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556项,浙江政务服务网覆盖村(社区),公共事务受理中心受理群众咨询投诉43.5万件。商事登记制度、综合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等改革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基本形成,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成立。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成片流转、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扎实推进,“三位一体”农合联组织体系全面覆盖。完成国土、环保、海洋等重大专项督察迎检工作。

二、抓创新、促变革,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政策、资金、服务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扩容。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设市级粮食高产示范方11个,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工作获评全国先进,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1%。工业经济量质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16.2亿元,增长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3%、37.8%。实现建筑业产值765.2亿元,增长10%。金融、软件、文化旅游、航运会展、法律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1.7亿元;软件产业收入突破160亿元,规模稳居全市首位;实现网络零售额360.9亿元,增长59.4%;游客达到1932万人次,再度获评省文化产业重点区。累计建成投用商务楼宇121幢,面积425万平方米,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18幢。

特色平台影响扩大。东部新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南区基本建成,航运物流产业集聚区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国际会展中心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核心区块。南部商务区集聚企业3800余家,实现税收18.5亿元。四明金融小镇获评省级优秀特色小镇,宁波国家保险创新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汇聚全市80%以上的保险法人、区域总部和保险科技机构。宁波广告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园区,鄞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工建设,电商园区运营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产值达到45亿元。鄞州工业园区产出高速增长,宁波中车产业基地自主制造轨道交通3号线首列车正式下线,鄞州经济开发区、鄞州投创中心“腾笼换鸟”成效明显,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开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宁波基地成功落户。成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省首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优质资源持续集聚。积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引进各类人才2.3万名,新增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国家万人计划3名、国千省千和市“3315”人才9名,评出“鄞州金匠”“鄞州银匠”各30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1家,新增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市级创新型初创企业167家;中车新能源(超级电容器项目)获得鄞州史上首个中国专利金奖,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个,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各类国家级示范企业6家(次)、省专利金奖1家、市长质量奖2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404件、浙江名牌产品6个。培育壮大本土企业,新增市场主体23585户,增长10.9%;入选市千亿级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名单2家、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培育名单29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成功举办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资本峰会、中国私募投资基金峰会、中国B2B电子商务大会等活动。

三、优布局、促联动,城市发展全面提速

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开展中心城区重要地段控规调整,积极构建“两心两轴、一带一廊”的城市空间布局。东部新城配套日益完善,完成年度投资162.2亿元,东部银泰城、宏泰广场北区等投入使用。潘火、下应、长丰、宁丰、庆丰、甬江东南岸及宁穿路等区域加快开发,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356.3万平方米。邱隘、福明、中河、东郊、明楼、首南等镇(街道)拆迁拔钉成效明显,49个地块实现清零,全区完成拆迁130万平方米。推进特色街区打造、老旧小区整治和王家车头等城中村改造,启动雷公巷、曙光、王隘等10个棚改项目,加快建设仇毕、繁裕四期等安置房,完成棚户区、危房改造36.8和3万平方米,东胜“书香门第”创意街区开业运营,宁波首部住宅加装电梯在白鹤街道孔雀小区成功投用。打通“断头路”4条,完成桃源街、江东北路等整治工程,新增公交车充电桩13个、公共停车位1090个、老旧小区停车位1895个,院士公园二期顺利开园,建成鄞州公园二期,改造城区公园4个,完成17个住宅小区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

全域统筹进度加快。城市管理精细化、全域化同步推进,开展“僵尸车”、共享单车等专项整治,中山东路、东部新城等区域成为示范,主次干道两侧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整治“道乱占”问题点位826个、“低小散”企业93家,新增小微企业园区2个,完成线路“上改下”31.3公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拆旧建新17.6万平方米,“联户改建”村庄改造模式在全市推广,新增省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特色精品村3个,横溪成为省市乡村全域旅游先进示范。鄞城大道横溪至姜山段建成通车,12条主次干道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12.1公里,改造提升沿海中线、鄞横线等道路,成为省首批“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区。奉化江堤防新城区段、东江和大嵩江堤防加固、鄞东南沿山干河等工程顺利完工,整治平原河道岸线21公里,荣获省水利“大禹杯”。新建扩建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2条、变电所2座。

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治水剿劣成效明显,区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和136条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百丈、钟公庙等5个街道(园区)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建成污水主干管网16.3公里、收集管网63.6公里,修复雨污水管道10公里,实施截污纳管及雨污分流工程53个,整治入河排口2071个,发放排水许可证948家,新开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8个,疏浚河道110公里,清淤106万立方米,调水2.9亿立方米。*开展“整洁田园、美丽农业”、渔业“一打三整治”、畜禽养殖整治等行动,拆除农棚田舍10.5万平方米,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98台,长丰热电实现关停。扎实推进耕地垦造、“旱改水”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增高标准农田1.3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2.1万亩。完成“三改一拆”619.4万平方米,有望成为省级“无违建创建先进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104个社区,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为全省先进典型。

四、补短板、促均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增就业人员2.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户籍人口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6%和98.7%。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767户,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3亿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238万元,支出善款6061万元。分配公租房951套,建成陈婆渡保障性住房二期项目。政策性农业保险、电动自行车盗抢险、小微企业政策性财产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建成避灾安置点15个,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7个。

文化建设进展明显。高质量完成宁波创建文明城市“五连冠”相关工作,新创建东吴镇、丹顶鹤社区、陆家堰村等全国文明镇村(单位)5个,云龙成为省文明镇,新增“中国好人”2名、“浙江好人”8名、宁波市道德模范2名。文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市首位,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试点、“鄞州记忆”等工程,成功承办一批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善园建成开园,新建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17家,3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非遗保护、史志修编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九年蝉联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估第一。成功举办区第十五届运动会,鄞州健儿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摘得1金3银1铜。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出台加强初中建设、整改提升薄弱幼儿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提高幼儿园非编教师收入等一揽子政策,组建教育集团27个,新投用7所学校(幼儿园),改建6所幼儿园(分园),高分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评估。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合作加强,建成4家区域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比重达到65.5%,慢性病综合防控、卫生信息化、中医药和计生服务等工作获评全国先进,申报国家卫生镇2家,创建省卫生镇3家,鄞州妇儿医院开业运营。中心城区老年乐园二期主体结顶,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4家。

社会治理得到加强。推广“村(居)民说事”,完成村(居)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20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进“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管控等工作力度,开展群租房、二手车市场整治和货运出租汽车报废处置等工作,刑事立案数、安全生产事故数分别下降26.3%、28.1%,完成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任务,区公安分局成为省模范公安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获评全国先进,东柳“老潘联调工作室”打响品牌。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和打击恶意逃废债、传销等专项整治,不良贷款率降至0.9%,低于全市平均1个百分点。实施新型居住证制度,出台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办法。创建放心农贸市场7个,完成中小学阳光厨房建设,获评省首批食品安全区。

一年来,我们*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政务“五公开”,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615件。开展“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打通中梗阻、提升执行力”和“七联七促”等抓落实专项行动,创新优化项目审批机制,加大政务督查力度,有效解决了一批复杂难题、遗留问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加强财政资金和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国资监管力度,“三公”经费下降5%。

一年来,我们全力支持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民族宗教、革命老区建设等工作,推动科协、工青妇、慈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气象、侨务、对台、海关、检验检疫、烟草管理等工作实现新的发展,与澳大利亚冈尼达郡结成友好城市,获批国家级出口服装质量安全示范区。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都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鄞州工作生活的全体人民,向社会各界、驻鄞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鄞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进入深度转型期、基数偏高、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等原因,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够强,产业投资比重偏低,新经济培育不够充分;城市能级、镇村面貌有待提升,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区域融合带来的改革红利还没有充分**,土地、规划、环保、融资等领域的刚性制约日益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今后一段时期总体要求和2018年主要任务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鄞州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方位要有新作为,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以实施“名城强区”战略为总抓手,加快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品质新鄞州,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宁波“名城名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工作推进中重点把握好以下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着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贯彻新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稳与进、破与立、实体与虚拟、即期与长远的关系,积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中高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切实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坚持均衡发展、绿色发展。主动融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因地制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促进城区与镇村、新城区与老城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产生活与生态保护协调联动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低收入群体增收、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把上级明确的改革要求、作出的开放部署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改革开放的活力和红利。

–坚持领跑领先、当好标兵。树立从零开始再出发的心态,重燃拓荒开路再创业的**,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确保贡献占比位居省市前列、专项工作创出亮点品牌。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区“十三五”发展中期攻坚之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有为、创新创优,大力开展“六大专项行动”,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奋力续写都市核心区品质新鄞州建设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制造业升级改造。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鄞州建设,开展“强创新、转动能”发展质量提升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诊断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进龙头型和强链补链型项目,推动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能级突破、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细分领域重点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发挥“三园区一基地”主体作用,产值突破900亿元。抓好鄞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建设,积极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优质项目,谋划打造拟上市企业产业园;加快宁波中车产业基地在建项目落地达产进度,打造现代电车小镇;打响鄞州工业园区鄞南智造园品牌,推进鄞州投创中心时尚创客小镇建设。提升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集聚水平,启动中心城区老旧工业区块改造试点,努力打造都市工业集聚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实施新一轮“低小散”工业园区和行业专项整治。

建设服务业一流强区。发挥东部新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家保险创新产业园核心区等平台作用,加快建设四明金融小镇财富管理总部、私募孵化工场和保险科技产业园,积极引进金融保险法人机构、产业链企业,鼓励开发新型保险产品,打造金融保险产业集聚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大力发展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船舶交易等产业,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提升重点展会运营水平,举办更多专业展、特色展,打造国际会展集聚区。发展特色型、体验型的实体商业,扩大鄞州电商知名度,促进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网络零售额增长30%。依托宁波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和丰创意广场等文创平台,发展工业设计、广告影视等产业,打造文化创意集聚区。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加快推动象山港、东钱湖周边及大梅山、天童、石家古村等区域旅游开发。鼓励发展律师、会计、咨询、知识产权、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业,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打造专业商务服务集聚区。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信息软件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强化项目与企业支撑。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均增长10%以上。开展“破难题、提实效”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和储备机制,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00个,年度投资191亿元。根据财政承受能力,按照必要性、可行性、时序性、整合性、集约性原则,安排政府投资项目549个,年度投资173.5亿元。*落实企业减负和产权保护政策,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施“凤凰行动”鄞州计划,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多渠道上市、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完善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制度和百强企业评选办法,积极扶持行业骨干、单项冠军和高成长企业,优势总部企业达到50家。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主业扩张、模式创新、管理提升等方式实现转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新增创新型初创企业300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培育壮大新生代企业家、“创二代”队伍。

二、争当改革开放创新排头兵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情”梳理归集,加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社会民生等领域广泛应用,实现更多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商事“证照联办”“多证合一”,政府投资项目审批100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50天完成。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实施区划调整“回头看”,继续整合完善国有资产、办公用房、政策体制,促进深度融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泛开展“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品牌+”“文化创意+”等行动,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加快盘活存量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开展楼宇经济整顿规范行动,狠抓企业入驻率、注册率和纳税率。有序推行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管理。

提高招商选资质量。坚持招商“生命线”“一把手”工程不动摇,树立“管行业必须抓招商”理念,开展“重质量、抓落地”招商引资增效行动,实施区长项目工程,实到外资6.5亿美元、内资120亿元、浙商回归资金135亿元。强化区域统筹招商、产业精准招商,创新市场化招商方式,打造专业化招商团队,充实招商项目库、资源库和行业资料库,通过资本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提高重大项目招引成功率。坚持留商与招商两手抓,强化跟踪服务,推动签约企业落户投产、现有企业扎根鄞州。

巩固外贸强区地位。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提高进出口产品附加值,打造贸易服务集聚区。引导外贸企业开展品牌推广、市场拓展、风险防范,进出口上亿美元企业达到30家。抓好服务外包和名优特产品出口,扩大先进设备和优质中间产品进口,服务贸易总额增长10%。推进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纺织服装等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跨境电商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对外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科技、人才与产业、金融的深度结合,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推进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中物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等科创平台加快发展,鼓励企校联合组建各类研发载体,完善众创平台全链条培育体系,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500件。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开展优势产业军民标准统一试点、“民参军”扶持试点。围绕建设千亿级“城南智创大走廊”目标,优化引才留才用才政策,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育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队伍,新增国千省千、市“3315”和泛“3315”人才12名,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1500名。

三、打造更高能级都市核心区

加快功能区块开发。主攻东部新城和南部新城核心区建设,抓好城市之光、宁波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东部新城东片区明湖及周边地块开发,加快南部商务区二期入驻、三期建设、四期开发步伐。聚焦新“十大功能区块”,差异定位、组团发展,抓好宁穿路、仇毕、下应东南新城和甬江东南岸庆丰、江南、明一等区块开发,加快建设三江口核心滨水区新世界广场、南部滨江区块华侨城欢乐海岸、长丰宁丰区块中海滨江地块等重大项目,推进前殷、金钟等区块与市轨道交通集团合作开发。有序改造棚户区、城中村,完成危旧房改造7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房(含货币化安置)2000套。持续开展征迁清零行动,净地交付2800亩。切实加强与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对接融合。

打响城市宜居品牌。开展“创精品、增亮点”城市品质提档行动,展现宁波“名城名都”核心城区标杆形象、特色风貌、人文魅力。积极配合做好宁波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和多规融合等工作,优化门户区、沿江塘河、轨道站点等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按照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思路,坚持拆、改、留并重,系统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实施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综合整治,加强特色街区、历史文化建筑、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抓好城区公园、街景立面、灯光夜景、地下管线、电梯加装等改造,实施百梁北路、江东南路等主次干道整治,提升中山东路、奉化江、甬江等主要轴线沿线街区景观。按照“全域创一流、全市当示范”要求,推行标准化、智慧化、精品化等城市管理模式。开展工地“围挡”、区域交界处和道路两侧环境卫生、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健全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出台加强物业管理政策举措,健全物业管理监管机制,重视业委会建设和作用发挥,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规范化运作。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实施交通骨架强化工程,建成首南东路、金达南路、宁南南路和福明路延伸段等主次干道,扎实推进鄞城大道工程,开工建设雁湖路、钱湖南路南延等项目,启动鄞县大道城区段、嵩江中路等改造提升工程,抓好配套支路、慢行系统建设。配合做好金甬、甬舟和城际铁路、象山湾疏港高速、轨道交通、过江桥梁和快速路建设。挖掘老旧小区停车能力,在中心城区推广智慧停车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水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维修改造横溪水库,提升改造雨水泵站和易淹易涝片区,推进九曲河、庙堰碶泵站等项目建设,整治平原河道岸线30公里,疏浚河道50公里,清淤40万立方米,建成鄞东南排涝闸、大河路泵站等工程。完成20个住宅小区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推进充电桩建设,建成110千伏以上变电所6座。新建改建菜市场9家。

彰显地域文化魅力。以文化强区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狠抓文明行为促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新鄞州形象亮化工程,注重把文化意象体现到城市风格中,讲好鄞州故事,弘扬城市精神,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拓展佛教、海丝、名贤、义乡等特色文化内涵,推出更多具有本土风情的文艺、史志、档案作品。以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评为契机,拓展提升“十分钟文化服务圈”,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新建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10家,推进“艺起来”“全民阅读”“天天系列”等文化惠民工程扩面提质,办好全国青少年大提琴艺术周等活动。

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塑造美丽镇村新形象。抢抓轨道交通建设机遇,支持姜山列入市卫星城,优化邱隘、五乡、云龙功能布局,加快实现由“镇”到“城”的转变。依托人文底蕴、山水资源,积极推动东吴、横溪绿色发展。加快瞻岐、咸祥、塘溪发展步伐,推动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互促共进。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5个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开展“治环境、创特色”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广联拆改建、整理改造模式,抓好洁美村庄创建,推进平原绿化、立体绿化和森林美化彩化,新增美丽乡村市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风景线1条和**景区村14个,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61公里。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水平,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发展精细化现代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垦造,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升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1.5万亩。开展全要素蔬果生产功能区建设,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个、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个。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培育一批区域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民宿经济等涉农新业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二号首长

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系统推进城乡共建共享、融合一体。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股份合作制等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房确权登记发证。提高土地流转质量,5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万亩。强化农合联服务功能,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加大革命老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和山海协作。

五、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监管,全面普查污染源,完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努力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抓好中央环保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完善河长制,建立“一河一档”制,推进平原河网调水活水和后塘河、新河等专项整治。抓好污水管网建设、小区雨污分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污水直排口整治等工作,开工建设滨海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10个镇(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强化铸造等重点行业监管,开展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整治。实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全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建筑装潢垃圾处置监管,提高垃圾终端处置能力,建成垃圾中转站3座。常态化推进“三改一拆”,严格实行新增违建即查即拆,切实提高拆后土地利用率,坚决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按照“简洁、实用、干净”原则,推进“厕所革命”。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打造高品质教育强区。出台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抓好薄弱校园升级改造,推进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开工建设中小学3所,建成中小学(幼儿园)4所。调整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启动人事代理制教师招聘,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序提高生均经费,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关心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教育培训机构治理力度。积极支持在鄞高校、普高、职高发展,配合做好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建设。

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实施健康鄞州战略,加强慢性病防治、中医药服务、养生保健、妇幼保健和残疾康复等工作。积极培育名医名科名院,支持区级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抓好区妇幼保健院、宁波市眼科医院迁建等项目。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切实提升社区医疗能力和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办好国际象棋、网球、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推进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行食品药品农产品分类分级监管,建设食品安全联动追溯平台,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按照精准脱贫要求,动态核定帮扶对象,通过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精准帮扶综合保险等形式,关爱失独、因病致贫、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抓好重点人群就业、无欠薪行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新增就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基地30家。推进参保扩面,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支持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发展。调整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等运营体制,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家院互融服务实现镇(街道)全覆盖,红十字服务站(博爱家园)实现社区全覆盖。加强住房保障,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

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强化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和镇(街道)“四个平台”功能,健全积案化解、人民调解等机制,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提升应急处置、防灾减灾、舆情管控等能力。完善社会治安智能防控体系,实施村(社区)雪亮工程、老旧小区平安防盗门广覆盖、二手车市场专项整治等行动,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规范发展类金融业态,坚决打击涉众型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大力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召开社区发展大会,全面推行“三社联动”“村(居)民说事”,扎实推进品质社区创建,组织开展“俞复玲名师工作室”专题培训,实施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10个。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大拥军优属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各位代表,今年民生实事项目首次由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投票决定,这是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和作用,提升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着普惠共享、突出重点、当年能落地等原则,通过广泛征集、严格筛选、层层把关,我们向本次大会提出候选项目12个,由代表最终票决出10个。我们将严格按照票决结果,认真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确保实事项目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忠诚履职。全区政府系统必须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执行好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重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等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实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信息公开。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融资行为。

提高工作质量。开展“严纪律、强作风、提效能”保障发展行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行政府工作项目化,完善重点工作清单制、执行台账制,健全常态督查、正向激励、容错免责、失职问责等机制,全力提升办事效率。深化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加大对重大政策的宣传解读,提高广大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发挥党校、咨询委、社科院等作用,加强干部培训和课题研究,通过增强本领来提升执行能力。调整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切实减轻镇(街道)、村(社区)负担。

打造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加强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国资监管,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使命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鄞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全国一流强区最前列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象山县定塘镇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