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2月6日在华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 长 李新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市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和五城联创,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呈现出“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生产总值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9亿元,同口径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5亿元,增长22.7%。“双十工程”全面推进,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6%。清心温泉等4个项目建成运营,一河两岸、华山医疗养生中心等项目初具规模,310国道一级公路改扩建、古柏行(南段)景观恢复等项目进展顺利。48个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1.8亿元。策划亿元以上项目86个,争取国家资金5.2亿元。采取多元化融资,累计引进项目资金26亿元,其中2个项目列入国家PPP项目示范库。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1+3”旅游执法管理机制健全运行,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旅游厕所革命”走在全省前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接待游客9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1.8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6亿元,增长13.4%。我市荣获“中国最美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称号。新型工业稳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启动建设,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生产线建成运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增长26.2%。现代农业成效显著。“村账镇管”全面实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成使用,“三变”改革稳步推进。新增特色经济林1.1万亩,现代农业面积达到3.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48个。我市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称号。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到7:38:55,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河两岸”加快建设,沉香湖、圣母湖、宝莲湖相继建成。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长城路西延、书院路东延即将通车。城区“雪亮”工程基本建成,汽车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天然气覆盖1.2万余户。城区绿化亮化提升改造工程效果凸显,新增城市街景休闲小公园5处,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新增环卫作业车辆20台,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成使用,城区景区废品收购站有序退出,81个畜牧养殖场全部关闭。全面推行路长制,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加快实施《华**系工程综合治理规划》,健全三级河长制,设立渭河生态红线保护区,太华湖湿地公园纳入国家试点。“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开展,植树造林6.31万亩,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森林城市”。累计投资1.42亿元,7个垃圾中转站建成使用,28个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华山仙峪口村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坚持铁腕治霾,“1+10”专项行动坚决有力,三级网格化管理全面加强,“六项举措”成效显著,拆除燃煤锅炉223台,关闭粘土砖厂11家,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控制目标。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大类70项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9.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9万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56元,增长9%。城区学位增容工程加快建设,学前教育中心如期开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加快建设,医疗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成功举办2017中国(华山)国际围棋大会、陕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象棋围棋赛等活动,“一元剧场”演出129场次。我市荣获“中国皮影文化传习基地”称号。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72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次。老年公寓建成使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廉租房、公租房并轨管理,入住率达到100%。发放城乡低保金1826万元、医疗补贴9888万元。西岳智慧谷众创空间建成使用。

——脱贫攻坚卓有成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举全市之力,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八个一批”落实落地,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779户2820名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夯实帮扶责任,四支队伍实现114个行政村全覆盖。加大资金投入,筹集5亿余元投向扶贫领域。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域优势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培育脱贫产业,扶贫产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创新增设472个扶贫公益岗位,3938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加快建设,福惠家园和迪家社区基本建成,353户贫困群众完成危房改造入住新居。46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健康、教育、兜底等各项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广大干部职工忠诚担当、干事创业的意识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百姓电视问政、向人民报告等活动有声有色,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商事制度、公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98件人大代表建议、152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创新设立“信访门诊”,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安全生产监管有力,平安建设*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双拥共建、防汛备汛、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民族宗教、统计、审计、物价、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华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扣发展大局,聚焦民生大计,奋力追赶超越,抓大事,解难事,补短板,求实效,全市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特别令人难忘和感动的是,脱贫攻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冒酷暑,战严寒,夜以继日,流血流汗,始终奋战在脱贫一线,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和难忘画面。令人鼓舞和振奋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一河两岸”初具雏形,310国道景区段改线获批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园从无到有,文化体育运动中心拔地而起。令人欣慰和自豪的是,国卫复审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一举成功,中考高考成绩稳居渭南第一方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更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各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华阴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发展还不够充分;旅游龙头作用还不明显,发展质量还不够高;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够均衡,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城乡发展还不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政府个别工作人员观念陈旧、作风不实、干事创业**不高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国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立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美市”四大战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场攻坚战,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府工作新局面。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5%;旅游总收入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双十”工程,全力抓好八方面工作。

十大重点工程,总投资141亿元,年度投资24.8亿元。

——年度投资8亿元,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工程。

——年度投资3亿元,推进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工程。

——年度投资2.7亿元,推进310国道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

——年度投资2.5亿元,建成长涧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年度投资2亿元,实施古柏行(南段)景观恢复工程。

——年度投资2亿元,实施华山悦苑温泉酒店工程。

——年度投资1.5亿元,推进华山冰雪仙境乐园工程。

——年度投资1.4亿元,实施东部坮塬绿化工程。

——年度投资8850万元,建成华能秦电7号、8号机组供热改造工程。

——年度投资7800万元,建成华鑫特钢提升改造工程。

十大民生工程,总投资35亿元,年度投资20亿元。

——年度投资11亿元,推进中心城区、玉泉路等棚户区改造工程。

——年度投资1.9亿元,推进美丽乡村工程。

——年度投资1.5亿元,实施凤凰岭人文纪念园工程。

——年度投资1.2亿元,建成华能秦电住宅区“三供一业” 工程。

——年度投资1.1亿元,建成杨震路延伸、城区停车场、城区绿化、蔬菜瓜果市场等4项市政工程。

——年度投资8000万元,实施十冶桃下生活区“三供一业” 工程。

——年度投资8000万元,推进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工程。

——年度投资8000万元,实施城区学位增容工程。

——年度投资5000万元,实施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

——年度投资5000万元,实施华山水厂工程。

一、以项目建设为动力,增强发展后劲

突出争项引资,注重健全机制,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市域经济竞争力。

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年度投资60.9亿元,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园、棚户区改造等31个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杜峪河文旅开发、华山文化创意园等15个重点前期项目,力促一批项目提前开工。配合建设华山机场、西安—潼关轨道交通和榆商高速等工程,提升华阴通达能力和经济聚集效应。

加大争项引资力度。抢抓国家三年滚动计划、“十三五”专项规划补充调整机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亿元以上。紧扣旅游城市建设,策划包装亿元项目85个以上。组建大华控股集团公司,搭建AA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围绕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康体养生、电商物流等产业,开展定向性、跟进式、精准化招商。狠抓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建立综合考核机制。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围绕项目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镇(办)领导、一名政法干警的包联责任制。健全项目代理、联审联批和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月通报、季点评、督查跟进和综合观摩制度,解决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和建设资金等问题。严格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加强项目质量和资金监管。坚决打击强买强卖、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真正做让投资者放心、安心、舒心的“店小二”。

二、以建设大华山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壮大服务业规模

突出景点开发,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全域景区,唱响“山水华阴”主旋律。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华山景区为龙头,围绕“山、水、林、城、庙”等核心元素,构建“一轴三带四系列”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投资29.3亿元,开工建设华阳赛华山、三仙湖文旅康养小镇等景区,加快推进华山水镇、古柏行(南段)景观恢复、医养中心、仙峪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建成运营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冰雪仙境乐园、万亩荷花苑等景点。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新增国家AA**景区2个、AAA**景区1个。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提升旅游设施水平。健全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现城区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全面提升华阴·华山对外旅游形象。以西岳庙步行街、万象街区等为重点,打造特色餐饮和旅游商品聚集区。持续整治市场秩序,净化旅游消费环境。规划建设现行310国道旅游景观大道、华山环山旅游公路等项目,推进玉泉路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瓮峪—太华湖快速干道,为旅游大发展匡定格局、打牢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倡导“旅游+”模式,大力发展温泉养生、休闲健身、医疗养老、文化演艺、论坛赛事等新业态,有效解决“山下留客”问题。建成运营华山古镇、喜来登大酒店、悦苑温泉酒店,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华阴·华山旅游服务品牌。*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实体零售转型发展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紧扣三省结合地带的区位优势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比较优势,鼓励发展电商、微商和现代物流,培育壮大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三产增加值达到51亿元以上,增长9%。

三、以城景一体为核心,打造魅力城市

科学规划管控,注重基础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增强文化内涵,彰显魅力城市形象。

加大中心城区建设。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审批。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连片开发杜峪河二期,高标准改造太华路南段,打通城市“断头路”。建设长涧河城区段西堤交通道路,建成跨长涧河的望岳桥、金水桥和观澜桥,拓宽改造“西桥”,缓解节点交通拥堵。建设华山水厂工程,让广大群众吃上优质山泉。高标准实施东岳路、北环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建成“一河两岸”,让山更负盛名、水更有灵性、城更具底蕴。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健全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引入社会资本,规划建设专业市场和停车场。以市容保洁、河道保畅、交通管理、违建整治等为重点,持续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提升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管理文明的魅力城市。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紧扣沿黄经济产业带规划,加快建设华山旅游休闲小镇、罗敷新型工业小镇、华西现代农业小镇、孟塬生态民俗小镇。结合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及“三供一业”接收,多渠道筹措资金,健全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镇区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健全村级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幼儿托教、老人照料等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覆盖。

四、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提振工业经济

坚持低碳环保,加快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新型轻工业,促进工业与旅游互促共赢。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紧盯现代物流、绿色建材和新型轻工业的发展定位,加快罗敷工业园转型升级。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投资8亿元,完善水、电、路、讯、能源岛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医药研发中心,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增强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年内3家医药企业建成运营,培育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投资1.5亿元,实施华能陕西秦电、华鑫特钢等技改项目。深化校地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优势叠加、产学研用一体的融合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使用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0%。

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成使用市民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审批试点,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计划,*推行“放管服”改革,推进减税降费,破除投资制约。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推动全部审批事项线上申报和审批,制定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清单,降低制度**易成本,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重商尊商育商聚商环境。

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注重夯实发展基础,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6万亩。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和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甜柿种植达到1万亩,香菊达到3000亩,设施大棚和日光温室达到1500棚。在东部台塬建设现代生态畜牧园,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个。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莲藕、鱼虾等水产种植和养殖,打造关中东部的“渔米之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渭南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成立农业科技服务队,鼓励科技人员与农业合作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将黄河鲤鱼、华山香菊和甜柿等打造成为华阴地理标志农产品。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巩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成果,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建设田园综合体,每个镇(办)打造2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综合利用新模式,健全“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80%的村达到清洁乡村标准。围绕卫生改厕、污水治理、绿色家园等 “九大工程”,投资1.9亿元,建设20个美丽乡村和华西镇美丽集镇,完成北赤路和北华路两侧提升改造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建农村道路30公里,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护和运营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每个镇(办)创建2个以上“文明家园示范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 “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完成46个贫困村“三变”改革。建立镇(办)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权贷”业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建信用镇2个、信用村30个。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带动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健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六、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共建美丽华阴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造林绿化,强化铁腕治霾,打造水系水景,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华阴。

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编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投资15亿元,实施二华干沟综合整治、华山峪和瓮峪等水系建设工程。投资2.1亿元,开展太华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实施东部坮塬绿化工程,建设孟塬森林小镇,增强“绿肺”功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植树造林5万亩,构建“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的生态园林风貌。

持续做好节能减排。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市为总揽,以铁腕治霾“六大举措”为重点,开展新一轮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居民“煤改气”、“煤改电”,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3天以上。大力推进新一轮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落实河长制,全面建立湖长制,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入渭水质稳步提升。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严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巩固石材石渣和毁田挖沙整治成果,以方山峪为试点,持续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严格耕地保护,加强地质和山洪灾害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决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

七、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扩大群众获得感

聚焦群众关切,注重全面发展,加大投入,创新管理,努力让全市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抓好基础设施三提升、“两房”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夯实“八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大力发展脱贫产业,用足贴息政策,激活信贷资金,完善利益联动机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投资3000万元,完善福惠家园和迪家社区安置小区配套设施。不折不扣落实教育帮扶、医疗资助等政策,全面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重,扎实开展“讲党恩、争脱贫、评致富之星”等系列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完成13个贫困村摘帽、2900名贫困群众退出,实现整体脱贫。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中心城区2所小学、2所幼儿园,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实施基层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和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推动医疗与旅游、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建设健康华阴。加快实施文化体育运动中心,规划建设老腔演艺中心,完成市影剧院改造,建成广播电视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开展双拥共建,推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开展扩大政策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小微创业者激励计划三项试点,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加快普惠性政策扩面提升,同步调整6大类18个群体社保待遇,全面整合城乡医疗保险,缩小城乡居民保障差距。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凤凰岭人文纪念园,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机构,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救灾应急保障、残疾人帮扶等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慈善事业。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市,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坚决打击村霸恶霸、黑恶势力和两抢一盗、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成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将懂经济、爱农村、敢担当、作风实、口碑好的优秀人才选任到村级班子。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化解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行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薄弱环节监管,严防非法集资,坚决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金融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以转变作风为关键,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聚力新任务,要认真践行“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的为政理念,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工作本领,着力塑造政府新形象。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责任落实。

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按照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守法诚信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履职、依法用权。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扎实开展“百姓电视问政”“向人民报告”等活动,*推进政务公开,扩大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严守廉洁从政规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弛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以实际行动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倡导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提高站位,拉升标杆。大兴调研之风,践行一线工作法,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综合运用“三项机制”,严厉整肃懒政庸政怠政行为,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各位代表,敢于担当才能迎难而上,苦干实干方能梦想成真。华阴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国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市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清水河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