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省政府收官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历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统筹抓好改革、发展、民生和政府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届省政府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着力抓改革促活力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一带一路”为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大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梳理和规范各类办事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证通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互联互通,省级部门打破信息孤岛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推进事项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省市县50%以上的事项开通了网上办理。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66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达到755项,县(市、区)平均达到656项,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7.9%,办事群众满意率达到94.7%。

积极推进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成省市县2.0版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实施“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改革指导意见,开展德清“标准地”改革试点。加快国企国资改革,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挂牌成立,海港国有资源整合*推进,空港国有资源整合基本完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完善产权制度,新增股份制民营企业777家。*推进农村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标准化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和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创建湖州、衢州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加快建设,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55%。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首届世界油商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加快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谋划“一带一路”捷克站,义新欧班列全年双向运行168列。主动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

(二)着力抓转型促升级

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1768亿元,增长7.8%,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坚决打破坛坛罐罐。“去产能”“去不良”“去污染”“去违建”取得显著成效。处置404家“僵尸企业”,淘汰269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4.7万家脏乱差小作坊;不良贷款率由2.17%下降到1.64%;完成4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达标改造,新增3000公里城镇污水管网,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完成8台大型燃煤机组、409万千瓦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8686台,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39微克;完成拆违2.7亿平方米、“三改”4.7亿平方米。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10+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启动实施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制定实施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新35条”,减轻企业负担和成本1250亿元。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新增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切实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支出预计1260亿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8742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1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8856家。组建之江实验室,筹建西湖大学,阿里巴巴“城市大脑”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启动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96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337起,浙商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统筹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29个。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达到1.2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1%。

(三)着力抓民生促和谐

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统筹推进稳定就业、居民增收、全民社保。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力度,新增城镇就业127.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1%,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消除5053个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万人。

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浙江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美术学院、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积极推进,新建或调整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11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1万张。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389个。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省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切实加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民族宗教等工作。

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开展“除险安居”和治危拆违行动,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人数6.2万人、农村危房改造17.6万户、城镇危房解危2752幢。加强安全生产,强化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风险管控,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6.3%和19.2%。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省命案实现当年100%侦破。

各位代表!2017年聚焦改革、聚焦发展、聚焦民生的积极成效,为本届省政府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5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重要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干成了许多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出色完成G20杭州峰会保障任务,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落地浙江,率先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消除“4600以下”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省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台阶、财政总收入跨过1万亿大关,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体制机制优势显著提升。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巨大成效,浙江成为审批事项最少、管理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整合组建省海港集团、交通集团和机场集团,国内首条民资控股杭绍台铁路开工建设。全省在册市场主体达到593.4万户,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07家,浙江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

(二)坚定不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累计处置959家“僵尸企业”、淘汰1.3万家企业的落后产能、整治11.8万家脏乱差小作坊,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实现关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舟山民营绿色石化等大项目开工建设,以吉利为代表的企业境外并购拓展了浙商转型升级新路径。八大万亿产业加快发展,农业提质增效,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发展。“四换三名”、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浙商回归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4.8:48.9:46.3调整为3.9:43.4:52.7,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三)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效。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研发经费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5%提高到2.43%,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3万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杭州成为全国“互联网+”科技创新高地,阿里巴巴迈入世界一流企业,网购和移动支付走向全球。高新技术企业从5008家增加到1146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5574家增加到40440家。实施人才新政,“国千”“省千”人才分别达到672人和1970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530万人。

(四)坚定不移把协调发展作为内生特点,城乡区域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2236个村庄完成景区化改造,2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水平达到68%。新增高速公路535公里、高铁824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33公里、农村公路5016公里。四大都市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山区和海岛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14:1缩小至2.05:1。

(五)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生态环境发生了优质水提升、劣质水下降,蓝天提升、PM2.5下降,绿化提升、森林火灾下降的明显变化。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累计消除6500公里垃圾河、5100公里黑臭河,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从64.3%提高到82.4%。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完成所有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启动实施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全面淘汰黄标车,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每立方米61微克下降到39微克。大力实施“珍贵彩色森林”行动,新增珍贵树木45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1%。累计完成拆违9亿平方米、“三改”13.9亿平方米。制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省对县(市、区)财政收费制度、生态功能区县市环境年金制度和覆盖全省江河湖塘的河长制,绿水青山成为浙江最靓丽的金名片。

(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G20杭州峰会显著提升了浙江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先后获批。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四,波音飞机项目落户舟山,开通义新欧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行。境外投资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外贸出口占全国比重达到12.7%,实际利用外资824亿美元。

(七)坚定不移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县县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2%。推动“双下沉、两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创建实现满堂红。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846元、15806元增加到51261元、24956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13万人、5252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88.6%和98%。杭州成功申办2022年亚运会。人居条件大幅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超过40平方米和60平方米。低收入群众生活切实保障,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分别达到每月739元和730元。

(八)坚定不移发挥人文优势,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广泛弘扬,“最美浙江人”“浙江好家风”等活动影响力日益凸显。提炼了新时代浙商精神。8个设区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高标准建成浙江音乐学院等文化设施。率先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改革发展纵深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推进,横店影视基地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艺精品创作成绩喜人,文化产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九)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立体化、信息化、网格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列。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八八战略”在浙江生动实践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驻浙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中央驻浙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浙江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够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还需加速;风险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地区金融风险还需下大力解决,公共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亟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低收入群众增收任务十分艰巨,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有待加强;社会治理还有薄弱环节,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常抓不懈,庸政、懒政、怠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改革落地需要加大力度。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领袖,浙江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情发自内心、特别深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和伟大真理。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做好今后五年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奋斗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体现浙江担当。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聚焦聚力高质量。高质量是“两个高水平”的本质要求。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建设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聚力竞争力。竞争力是“四个强省”的着力点。进入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必须牢牢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的大逻辑,以改革创新强化制度供给,以科技创新强化第一动力,以优质服务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全面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浙江经济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聚焦聚力现代化。现代化是“六个浙江”的目标导向,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着眼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建共享“诗画浙江、美好家园”,使“两个高水平”建设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必须贯穿到政府运行各环节,渗透到经济体制改革各领域,延伸到社会治理各方面,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施深化“最多跑一次”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全面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加快推进“一窗受理”“一证通办”,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优化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和浙江工匠精神,切实保护企业家财产权益、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水资源等要素配置机制,全面推广企业对标竞价的“标准地”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全面推进企业、个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信用浙江。

(二)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全面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计划、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之江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平台作用、高等院校的支撑作用。聚焦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统筹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3000个“浙江制造”标准,新增10万台工业机器人,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一批“无人工厂”和“无人车间”,培育一批千亿级企业,推动八大万亿产业、军民融合产业、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水平建设100个特色小镇,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端平台。全面推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品字标”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22年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000家、“品字标”企业达到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6万家。

(三)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

全面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大湾区是现代化浙江的空间特征。要突出接轨上海,聚焦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加强区域协同、山海协作,做强做大杭州湾,加快建设象山湾、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沿杭衢高铁、衢丽温铁路有序拓展,努力建设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大湾区。大花园是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要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海岛、美丽城市、国家公园,力争到2022年全省有万个行政村、千个小城镇、百个县城和城区成为**景区。大通道是现代化浙江的发展轴线。要按照主体功能突出、区域协调联动的要求,加快建设杭嘉沪创新大通道、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浙东南海洋经济大通道、浙西南生态旅游大通道,基本建成省域1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大都市区是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极。要进一步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强化创新功能,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都市区轨道交通体系,抓好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力争到2022年四大都市区经济总量全省占比达到70%以上,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进“五万工程”,建立健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压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高标准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切实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统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广“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等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乡村旅游公共品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农村建设,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有效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把富民惠民放在首位,鼓励农民转移就业,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启动低收入群众增收攻坚战,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进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浙江

把生态文明作为千年大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标准引领、制度先行,制定实施浙江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标准、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标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和废气、垃圾处理,着力解决工业臭味扰民问题。力争到2020年,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35微克,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V类水质断面大幅减少。*推进“三改一拆”,巩固“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成果,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危房治理,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统筹抓好治土、治废等工作,合理布局、统筹推进餐余垃圾、固体垃圾、建筑垃圾、危废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耕地、森林、河流、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建立健全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

(六)坚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突出开放强省工作导向,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全面实施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行动计划,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形成开放发展新优势。积极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出台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切实精简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可复制的制度创新经验。全力争取自由贸易港落地浙江,加快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实行“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加快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eWTP新型贸易中心建设,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做强做大宁波舟山港,建立健全大海洋大港口管理体制。大力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联动发展。积极谋划和推进“一带一路”境外系列站点建设,高质量建成“一带一路”捷克站,促进境内外开放平台协同发展。*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加强高新技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扩大先进技术装备、重要资源进口,加快培育油品全产业链体系,统筹推进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大力发展本土跨国公司,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加强海外侨团服务管理和涉外风险防范,充分发挥海外浙商、海外侨胞在开放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嘉兴等邻沪地区的桥头堡作用。继续做好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合作。

(七)高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全面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力争到2022年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实现高质量就业。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统筹层次,推进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纵向统一,提升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深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食品安全等各领域的改革发展,积极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力筹办杭州亚运会。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护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完善“平安护航G20”安全保障经验,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能力建设。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除险安居长效机制,基本消除涉及公共安全的城乡危房和地质灾害重大隐患。加快建设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着力完善安全防线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八)*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切实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船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秉持浙江精神,大力发展具有浙江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力争实现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大运河(浙江)文化带、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全面实施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九)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五个过硬”,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全面实施政府“两强三提高”建设行动计划,把强谋划、强执行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把提高行政质量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高质量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政策文件和政府规章,切实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以效能提升为导向的工作流程再造,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平台实现公共数据整合共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遵循,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强宪法观念,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推动各级政府依法施政、公开施政、廉洁施政、诚信施政,带动全社会讲诚信守信用。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司法、审计、群众、舆论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努力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保持永不懈怠、永远奋斗的精神状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

三、2018年重点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省政府的开局之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省的发展态势,建议201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节能减排降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

做好2018年工作,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突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抓好改革开放、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两个高水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工作中,要着力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攻克跨越关口的难事、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一)以更大勇气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其中80%以上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加快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由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相关部门由发改部门代跑、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中间环节由职能部门代办,年底前全面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扩大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范围。加快推行企业对标竞价的“标准地”制度,各地新批工业用地的3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统筹推行“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涉企证照由工商部门通办。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更多行政执法机构合署办公、综合执法。积极推进政府运行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更多政府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认真落实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自主权,积极推进油品全产业链建设。争创自由贸易港。扎实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16+1”经贸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捷克站和迪拜站。启动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整合。*推进优进优出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全力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继续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世界油商大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重大国际交流合作活动,办好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

(二)打好跨越关口的三大攻坚战

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和“两链”风险化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力争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5%左右。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加强对政府隐性债务的监管,保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总体稳定。

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巩固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成果,努力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力争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制定实施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标准,启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完成100个化工等重点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制定实施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启动10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完成100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启动100个重点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三)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大新经济培育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000家,“品字标”企业达到500家。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启动新兴金融中心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施投资新政,全面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力争有一大批100亿、50亿、20亿产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

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新增500个“浙江制造”标准,启动1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标准化+”“机器人+”技术改造。实施小微企业质效提升和商品交易市场转型提升专项行动,新增200个小微企业园区。加大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低小散企业,处置200家“僵尸企业”,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小企业。加大实体经济降成本力度,进一步削减涉企涉民办事费用,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物流、融资成本,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1500亿元。

(四)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举措

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加快之江实验室建设政策意见,积极推进之江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若干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学装置。支持浙江大学等加快“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建设西湖大学,实施重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全面实施人才新政,积极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力争引进100个“国千”“省千”创业创新团队。

抓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开局。高水平编制“多规合一”大湾区规划,开工建设杭州西站,加快规划宁波西站,启动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推动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和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抓好大花园建设,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行动,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加快建设钱江源、天目山、四明山等浙江名山“十大公园”,着力打造现代化通景交通体系。高水平构筑大通道,继续抓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嘉兴科技城建设,联动推进世界级港口集群打造、义新欧班列常态化市场化运行和金甬铁路建设,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沿海产业平台建设,启动浙西南景区化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编制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规划,发挥四大都市区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

高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建好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区,新增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一批美丽田园,打造一批电商镇、电商村,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启动实施百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000公里,建设服务站、港湾式停靠站3000个。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梯次推进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新增2000个以上**景区村庄。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打造2000个“三治”结合的善治示范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10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新政。完善河长制,实施湖长制,探索湾(滩)长制。完善四种主要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省对县(市、区)财政收费制度,每吨提高至4000元。完善生态功能区县市环境年金制度,稳步提高奖励幅度。探索建立省内流域生态奖优惩劣的保护补偿机制,启动实施以单位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和奖惩政策。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业亩均税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适当减少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支持湖州、衢州、丽水等市打造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以人才、产业、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争取布局一批重大军民融合项目。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五)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建设。建成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大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加快大运河(浙江)文化带规划建设。精心组织文艺精品创作,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推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八大计划”。做大做强文化市场主体,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龙头企业,组建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加快影视演艺、数字内容、文化创意设计、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大力发展丝绸、茶叶、青瓷等历史经典产业。加快建设之江文化中心,积极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六)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消除大班额三年专项行动和班额控制专项行动,稳妥实施中考改革,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扩大中高职一体化规模,开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建设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启动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程,支持庆元开展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改革试点。

加快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认真做好创业服务工作,改革就业培训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和3.5%以内。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低保人群保障水平。

加快健康浙江建设。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医院、中医、医生“六医”统筹,加快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健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和医保体系,对全省0—3岁儿童开展早期识别发育风险和发育异常筛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办好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让群众吃得放心。

加强社会保障。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力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和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更加注重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购房行为,纾缓热点城市住房市场潜在的价格上涨压力。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租赁住房供地比例。开工建设棚改安置住房29.2万套、建成19.5万套。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大力加强平安浙江建设。坚决守住治危防患、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四大红线。筹办好“枫桥经验”纪念活动,积极推广“G20安保经验”,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打造社会治理浙江样板。*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面构建重点风险隐患防控清单管理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继续大幅下降。扎实抓好治危拆违、除险安居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12.2万户,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处以上,完成重大隐患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项目400个以上,基本消除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防汛防台、森林消防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要继续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认真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设300家城乡放心农贸市场,整合资源改造提升1500个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打造500家名特优食品作坊,涉农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新建、改扩建200所幼儿园,撤并一批薄弱幼儿园,全面整治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

3、*实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推进轨道交通建设500公里,新增停车位10万个,5000辆公交车增设移动支付功能,新建绿道1000公里。

4、加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3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和30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建设100个游泳池和100个足球场,建设120个中小学笼式足球场,建成20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实施110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

5、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20个县(市、区)启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设区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分别达到80%、50%以上,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

6、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建成300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50%以上的城乡社区。

7、新增屋顶光伏装机100万千瓦,其中家庭屋顶光伏15万户、装机容量30万千瓦。

8、加强市场消费环境建设,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万家以上,广泛推行企业无理由退货承诺,全省1万家企业主动作出高于或优于法律规定的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

9、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000个。

10、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厕所改造50000座,新建、改扩建景区厕所2000座。

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复兴的希望,新思想指引前进的方向,新征程激发奋斗的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实现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