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在大竹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大竹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志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并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大力推进“1256”战略布局〔1〕,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02亿元,增长8.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58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19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12.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8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1元,增长9.8%,圆满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坚持系统谋划、科学部署、重点突破,扎实开展“经济提质年”行动,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0:47:33,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1亿元、增长25%。培育“小升规”企业19户,11户企业跻身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环州机电、玉竹麻业等14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川环科技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国军标)认证。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年度计划,完成工业投资93亿元、技改投资75亿元,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竣工投产6个,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经开区实现营业收入207.86亿元、利税11.58亿元;新增“七通一平”600亩,新建干道2.3公里,开工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第三产业稳中有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6.9亿元、增长10.7%,外贸进出口总额1342万美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2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6户。升级改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入驻电商企业(个体)103户,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点)50个,创建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商贸平台不断完善,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有序推进,金利美城市广场、兴光国际农贸市场全面完工,畜禽交易屠宰市场投入运行,升级改造乡镇农贸市场4个。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强县。制定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全年销售商品房70.9万平方米,成交二手房20.09万平方米。出台促进金融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达390.16亿元、贷款余额达158.91亿元,实现金融业税收1.22亿元、增长11%。农业发展稳中趋优。实现粮食稳产增收,粮食总产量达54.3万吨、增长0.3%。建成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2.1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2个,全县特色产业基地达60万亩,观音豆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东柳醪糟被评为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新(改、扩)建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20个,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36亿元。1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9个、家庭农场22个,培育市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8户、适度规模经营户435户。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被表彰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项目投资扎实有效。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集中开工22个重点项目,遴选26个攻坚作战重点项目,带动102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规划“十三五”重点项目968个,108个项目纳入达州市“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99个项目纳入达州市重大项目谋划。
(二)戮力同心补短板,脱贫承诺如期兑现。抓实头等大事,狠下绣花功夫,聚力攻坚拔寨,完成“20个贫困村退出、20216人脱贫”目标任务。聚力打赢“五场硬仗”。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2〕目标,聚力打赢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兜底脱贫“五场硬仗”。易地扶贫搬迁1844户5522人。全面提升贫困村道路通达通畅水平,硬化村道72.9公里,新建便民路100.6公里,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全面覆盖。建成优质粮油基地6.65万亩、特色产业基地4.48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培育科技示范户140户,产业脱贫9295人;新建香椿、油牡丹等林业产业基地5000亩,帮助贫困地区人均增收1095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退出的2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21.7元,庙坝镇长乐村入选“四川百强名村”。新(改、扩)建达标文化室、卫生室20个村。全面启动贫困县摘帽“三有”建设。全面实现“两线合一”〔3〕,低保兜底保障15890人。开展健康扶贫“五大行动”〔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全面落实“三免两补”“雨露计划”〔5〕政策和“控辍保学”措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社会扶贫成效明显。省市县帮扶部门直接投入及帮助引进资金5170.45万元,引导民间投入2600万元,动员100户民营企业帮扶70个贫困村。创新“银行+贫困户+产业企业”金融扶贫模式,发放长期扶贫贷款8亿元,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97亿元。探索创新工作经验。易地扶贫搬迁“三三三”模式和“双靠近三融合”〔6〕经验得到国家认可并在全省推广;脱贫攻坚评赛工作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的大竹模式和“喊山开茶——铺就脱贫路”工作经验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东柳醪糟被表彰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
(三)生态先行优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深化“环境优化年”行动,生态环保治理持续加强。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落实河(库)长制,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持续*,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扎实有效,办结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55件,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249家(户),PM10、PM2.5分别下降19.6%、21%,空气质量达标率83.6%、上升11.9%,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质100%达标。40.8万亩天然林保护切实加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万亩,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11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41.17%、绿化覆盖率43.5%。乌木滩水库、龙潭水库获批省级湿地公园,观音九龙湖晋升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五治”〔7〕工程,东柳河、东河、铜钵河、黄滩河、清水河流域垃圾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黄滩河、东河水质达Ⅲ类水水质标准,东柳河、铜钵河水环境改善明显,首次获得“三江”〔8〕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改善金;全面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22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外运处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空间结构持续优化。新增城镇人口23883人,城镇化率提高1.36个百分点、达41.5%。宜居县城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有力有序,县城建成区拓展到26.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6.8万人,创建为全省文明城市,并被提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品质有效提升,*实施“缓堵保畅”工程,安居路、翠屏路、物华路基本建成并通车,文体路、振兴路、御临路、丰收巷、东湖大道延伸段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公园、县文体艺术中心广场加快推进,建成县妇幼保健院与计生业务用房、结核病防治综合楼,竹中莲印校区学生宿舍楼主体完工,十一小、十二小项目有序推进,残疾人托养(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城市环境有效改善,巴蜀邑城特色示范街、名豪广场商业风情街全面完工,北城干道坡地绿化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杨家镇、乌木镇纳入《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庙坝镇、杨家镇、乌木镇、石桥铺镇、周家镇成为全市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建改保幸福美丽新村55个,创建省级“四好村”14个、市级“四好村”61个。经中央文明委复查,保留朝阳乡竹园村“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持续改善。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山后快速通道竹石线三期(文星—四合段)、国道外迁一期后3.2公里全面完工,达渝高速大竹南互通立交工程加快推进,大竹客运南站启动建设,建成农村招呼站100个;农村公路改善工程有序实施,改造提升县乡公路50公里,硬化撤并村道路135.6公里,加宽村道窄路90.4公里。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025处,土地滩水库加快推进,东柳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启动实施,建成3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村镇集中供水工程38处,整治病险水库5座,治理水土流失4平方公里。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新建高标准农田8.81万亩、农村机耕便民道403公里,全县机电提灌保灌面积达29.5万亩。能源基础保障得到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7351万元。
(四)行稳致远强改革,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能。全面落实党政领导直接抓改革要求,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清理、调整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县31个行权部门保留行权事项5406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永胜乡、白坝乡“撤乡设镇”通过批复,“撤县设市”稳步推进。压减水泥产能90万吨,关闭煤矿5个,“三去一降一补”〔9〕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泓霖供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面启动县粮油企业资产清理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双随机一公开”〔10〕监管全覆盖,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7481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5%、占GDP比重提高到63.2%。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施“营改增”,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税。各类试点改革成效明显,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农村产权、集体林权交易平台;确权颁证小型水利工程5053处,确权颁证率100%;庙坝汇鑫、石子明月山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行稳健。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创业培训3211人,促进大学生创业100人;全县创业孵化标准厂房和办公用房达1.76万平方米,培育孵化小微企业150户、创业者160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添活力,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个,到位资金124.2亿元,引进江西正邦、四川能投、深圳卡立通等大集团投资大竹。启动建设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
(五)尽心竭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高考中考再创佳绩。科技攻关、科普宣传成效明显,培育省、市级创新平台3个,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全年申请专利331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5%。县级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1800万元。基本药物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完善,医疗联合体建设成效明显。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审,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有序推进。县医院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并获“全国县域医院学科能力建设奖”,县疾控中心创“三乙”通过验收。强化计生服务,全县人口出生率9.12‰,被评为“全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质评优秀县”。“三馆一站”〔11〕常年免费开放,圆满承办省气排球锦标赛,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就业促进扎实有效,农村劳动力劳务输转就业36.5万人、年收入41.1亿元,安置农村“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1036个,城镇新增就业59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全民参保计划顺利实施,“五类社会保险”〔12〕参保175.85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保障低保对象3.8万人、特困供养对象6748人,医疗救助7万人次,“八大社会救助制度”〔13〕救助困难群众25万人次。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启动“全省第五轮敬老模范县”创建工作。民生实事全面落实。“9+8”民生工程〔14〕惠及群众58.12万人,办理县城社区民生实事91件,兑现实干惠民承诺785件。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如下:(1)基本建成东湖湿地公园,加快建设白塔公园:完成。(2)县城区新建人行天桥1座,启动建设综合人行天桥1座:完成。(3)全面完成“解决农村2.2万人安全饮水”目标任务。(4)实施县城区饮用水源周边环境整治,开工建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朝阳—城区截污管网建设:完成,县城区饮用水源周边环境整治需持续开展。(5)完成群众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剧场)主体工程。(6)“1个城市垃圾中转站、1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开工目标如期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7)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坯住房全面改造。(8)改造金利多转盘、增设交通控制信号灯及新增“天网”监控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9)“社区60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6.5万人,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个”目标任务圆满完成。(10)打通县城区堵点,建成北沙路、新华路西段、滨河大道延伸段;启动竹阳—金鸡、竹阳—周家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乌团路、高吉路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新华路西段仅与安居路实现互通,北沙路正抓紧推进最后300米。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七五”普法扎实推进,“法律七进”〔15〕持续*,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建成市级“法律七进”示范点13个、法治教育示范基地2个。坚守安全底线,抓实安全监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舌尖上的安全”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巩固提升,5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扎实有效。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宣教培训、示范创建等工作切实加强。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等重要时段安保维稳工作,“平安大竹”建设纵深推进。县公安局禁毒缉毒大队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依法开展信访工作,大力推进“三调联动”〔16〕,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切实解决。
(六)持之以恒转作风,自身建设切实加强。一以贯之坚持“依法、务实、高效、廉洁”的施政之风,从严从实狠抓“三大能力”建设〔17〕,政府自身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两学一做”〔18〕,牢记“四个意识”〔19〕,坚持党的领导,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同心同向推动工作落实。带头践行“五讲五比”〔20〕,着力提高行政效率,政府治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58件、政协委员提案110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行政决策规定,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修订“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办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制度化推动“两法衔接”,促进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集中学法、会前学法等法治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完成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服务政府建设持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制度全面推行。行权平台建设成效明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全省同步运行,网上办件更加高效便捷,承诺件办理速度提升一倍,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行政效能监察、政务工作督查不断加强,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及时公开政府信息,政务服务阳光透明。廉洁政府建设持续*。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紧抓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发展。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政府性投资项目108个、资金6.24亿元,核减工程造价3222万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强力推进“133+1”专项整治〔21〕,创新开发阳光惠民互动平台,正风肃纪持续深化。
同时,我们统筹兼顾,积极支持全县各条战线工作开展,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安置、民兵、预备役、人防、统计、档案、气象、保密、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得到巩固提升。
各位代表!回首2017年,极不平凡,极其艰辛。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超常努力、群策群力,谋大势抓要事办大事,圆满承办全国性会议现场点,顺利完成年度脱贫目标,有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治,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速,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有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竹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竹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弥足珍贵,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改革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二元结构突出,基础欠账较大。二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现有企业总量不多、规模不大,财政收入总量不多、结构不优。三是资源约束加剧,环保基础建设历史欠账大,一些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四是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尚有差距。五是行政效能建设仍需加强,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担当不够、效能不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一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目标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全县脱贫摘帽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关系当前、利于长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委“三大发展战略”〔22〕、市委“12335”总体部署〔23〕和县委“1256”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县十三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决策部署,坚持“1458”政府工作要求〔2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加快发展、加速转型、追赶超越”工作取向,以落实全市“八个年”活动〔25〕为载体,聚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26〕,确保整县脱贫如期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开创同步全面小康新局面,开启新时代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建设新征程。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力争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力争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力争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力争12.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力争9.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力争9%;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脱贫攻坚、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目标任务。
三、2018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一根本点、实体经济这一关键点,以“工业巩固提升年”活动为载体,聚力实施产业转型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四上一新”〔27〕企业,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6+5产业振兴计划”和“五个百亿产业集群”〔28〕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向集群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坚持“抓大扶小”原则,*实施企业培育计划,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户、“小升规”企业8户以上。加快企业改造升级,完成技改投资23亿元以上,促进竹海玉叶茶业研发及展示中心、卡立通手机整机生产线、椿情食品2000吨香椿精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将我县一批技改项目和创新研发项目纳入省级项目资金库。全力打造大竹经济新引擎,加快建设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引进,制定出台示范园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优惠政策”,推动A区建设达到入驻条件、卡立通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新引进一批产业项目。狠抓园区发展,新入驻项目2个、竣工投产2个,营业收入增长8%以上;新增干道覆盖面积1平方公里,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完善企业用地管理制度和退出机制,实行项目入园用地承诺制度,避免新增闲置土地。助力服务业提档升级。*实施服务业提档升级三年方案,制定落实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4%。实施城乡商贸体系完善计划,商贸物流园区完成一期建设,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个。实施服务业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户。实施金融业发展促进计划,启动北城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强化金融秩序整治和风险防控。推动企业规范化改制,力争新增省级上市和挂牌后备资源库入库企业2户。实施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扎实抓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区提档升级,行政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鼓励商贸企业同步开展线下经营和线上交易。持续推进“五大精品景区”〔29〕建设,着力打造五峰山—海明湖—莲印山—庙坝乡村旅游—清河古镇旅游环线,扎实抓好各类创建及四川能投集团旅游项目建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坚持房子的居住属性,引导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决胜脱贫攻坚,加速全面小康。全面小康主阵地在农村地区、主战役是脱贫攻坚。我们将投入主要精力,凝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精准脱贫决战年”活动,聚力实施脱贫摘帽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整县摘帽、32个贫困村退出、19716人脱贫”目标如期实现。聚力推动项目建设。对标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30〕,统筹抓好脱贫项目建设,全面夯实脱贫基础。提速补齐硬件短板,推进27个标准中心校、30个达标卫生院、43个便民服务中心建设,6月底前全面完工;大力推进贫困村退出“五有”、贫困户脱贫“六有”项目建设,确保“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硬件全面达标,同步完成其他短板弥补和软件建设。巩固提升石河—月华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成效,高水平建设清水—欧家、川主—团坝、竹北—月华、乌木—石桥铺、观音—四合等五大引领区,打造区域脱贫连片发展环线。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6327人。加快拓展增收渠道。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精准选择扶贫产业,每个贫困村培育1—2个扶贫示范项目。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用好产业扶贫资金,推进核心乡镇和专业村产业提升,量身打造贫困村特色产业。抓好金融扶贫,鼓励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解决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推动就业扶贫,订单式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完成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1500人以上。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搭建扶贫专场招聘平台,建立扶贫就业基地,打造“扶贫车间”。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优先安置贫困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逗硬强化督导考核。严格执行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条超常规措施,建立县级领导分片督导制度,综合运用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和暗访督查等多种形式,促进“党政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责任落实。贫困县摘帽“三有”、贫困村退出“五有”、贫困户脱贫“六有”建设分别实行周调度、半月报告和月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推进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统筹抓好“5+2”“3+2”帮扶〔31〕、惠民政策落实、贫困户“四改一治理”〔32〕及困难群众“微心愿”行动,切实提高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扎实抓好扶贫领域“3+X”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建立并限时完成“问题清单”“补课清单”“帮扶清单”,坚决防止出现返贫。
(三)抓实“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开局年”活动,聚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新型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4.3万吨以上。推行“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休闲农业(康养)”三产集聚发展模式,以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加快推进农业“4+6”工程,抓好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县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升级发展,做靓香椿、苎麻、糯稻、白茶“四张名片”,提升“六条产业示范带”〔33〕发展水平,新建特色产业基地5万亩以上。培育市级及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户以上,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开展新村建设“五大行动”〔34〕,突出“1+5”和“5+1”〔35〕主要内容,建设幸福美丽新村35个;完善提升已建成的新村聚居点、新农村综合体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展现新村新貌。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百镇建设试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特色小城镇”等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基层德治体系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引领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持续抓好“六权同确”〔36〕、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科技人才等有志之士到农村施展才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城乡面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先决条件、民生的重要需求,以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为契机,推动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聚力实施城市提质行动计划,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拉开城市主骨架,城市规模拓展到27平方公里28万人。编制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完成北沙路二段建设,开工建设竹凤大道北段、育新路、公园路等城市干道。建成东湖湿地公园,完成北城干道坡地绿化,开工建设“长亭送别”项目,完成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及其广场建设,抓好国道沿线绿化带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十字街、西门、关仓坝、路灯所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力提升交通保障水平,完成达渝高速大竹南互通立交工程建设,启动建设达渝高速大竹北互通立交连接线、大竹至百节机场快速通道、山后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加快建设汽车南站,突出抓好“十大出县通乡联网路”〔37〕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改善工程,完成撤并村通村道路建设180公里、村道加宽100公里。大力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土地滩水库、东柳河治理等重点项目,打造竹北—人和—杨家—清河农建综合示范区,扎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效节水、病险水库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建设,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筑牢防汛抗旱水利基础。全面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好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严格土地利用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乌木—斌郎、乌木—石河两个110KV电力线路建设,抓好10KV及以下小型电力工程建设;统筹推进燃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狠抓生态环保,建设美丽大竹。生态环保事业,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大竹未来。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攻坚年”活动,推动环境质量大提升。坚决打赢“三大战役”〔38〕。落实“五个严控”〔39〕措施,确保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在83.6%以上,全县PM10、PM2.5年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全面落实河(库)长制要求和水污染防治“十项措施”〔40〕,实施“五大治水工程”〔41〕,编制实施东柳河、铜钵河、东河、黄滩河达标方案,加快实施污水、垃圾治理三年攻坚计划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治理,确保主要河流Ⅲ类水质比例达到75%,逐步消除劣V类地表水;完成土壤污染状况**底,建成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落实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措施,确保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实施“绿化大竹”行动。细化落实绿化城乡任务,管护好40.8万亩天然林,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1.2%、绿化覆盖率达43.75%,城区人均公园绿地及绿化覆盖率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年”活动,*推进“五治”工程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区“五乱”〔42〕治理,持续推进城区缓堵保畅工程,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强力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广高新技术,推动绿色环保新产业加快发展。重拳整治“散乱污”企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严格能耗管理,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6%。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绿色现代农业和富民生态林业。宣传绿色文化,增强生态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动员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大竹。
(六)推动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能。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将聚力实施改革开放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各项改革部署,务实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努力增强大竹发展动能。加快深化改革步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力度,处置僵尸企业,破解无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抓好企业“多证合一”、个体“三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及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抓好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优做大做强;抓好供水公司、粮油企业及供销综合改革,乡镇供销社覆盖率达到100%;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抓好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及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三改一补”〔43〕财政支付方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培育财源税源;加强税收征管,严格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全面推行绩效预算、阳光财政,加大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保障力度;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抓好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科学安排还本付息资金支出,坚决防范系统性财政风险。全力推进“撤县设市”,扎实抓好“撤乡设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提升开放合作实效。突出“引进来”,*开展“招商引资落地年”活动,紧扣全县产业定位,突出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建立行业目标企业库,运用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形式,精准、务实、诚信招商引资;建立健全经开区和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县级领导调度协调、签约项目限时落地、入驻项目限期推进等工作机制,打造投资“洼地”、开放“高地”,年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以上。注重“走出去”,实施工业产品促销计划,鼓励优势产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50万美元以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贯彻科技创新“十个一批”〔44〕举措,支持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七)发展社会事业,优化服务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民生改善实效年”活动,让竹乡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并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创建成果,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十一小、十二小建设,逐步解决“大班额”、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等问题,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健康大竹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和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传染病防控;坚持中西医并重,开工建设中医院“治未病”综合大楼;持续推进“舌尖上的安全”三年攻坚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抓好县城综合整治,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坚持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文艺创作,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百场文化下乡、送书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好全民健身活动。强化计生优质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数字档案室建设,建成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认真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统计、气象、保密、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3000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持续开展社会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做好“五险合一”征缴稽核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扎实抓好人事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人才小高地。加强社会救助和惠民帮扶工作,继续实施“八大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扎实推进“全省第五轮敬老模范县”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深化“七五”普法,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推行“订单式”普法,加强社区矫正服务,规范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树牢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安全监管,零容忍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领域问题,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活动。深化“四无”〔45〕创建,用好信访网络平台,落实“诉访分离”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深化“平安大竹”建设,强化“打防管控”,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引导支持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
(八)办好民生实事,满足群众需求。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谋实事干实事,办一些看似小实则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实事,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今年要办的“十大民生实事”是:(1)建成荷花池综合人行天桥。(2)完成东湖湿地公园二期建设,启动建设白塔公园二期工程。(3)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建设。(4)升级改造建设路,建成东湖大道延伸段。(5)新增城区公立幼儿园2所。(6)实施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计划,完善北城新区刘家坝农贸市场并投入运行。(7)推进“厕所革命”,新增城区公厕4座,实施农村厕所改造计划。(8)开工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3个、垃圾中转站4个。(9)城区新增停车位3000个。(10)开工建设乌木水库—东湖水库—护城河河库连通工程。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任务提出新要求。新的一年,县政府将树牢“四个意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德、同向发力,从严从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府治理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发挥好党政法律顾问团作用,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后评估;规范运行、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严格行政执法监督,抓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组织好常务会前学法和政府系统集中学法活动,打造阳光政府。
(二)坚持务实理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谋划、目标导向、创新思维、问效促行,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为政重实、求真务实,以实为本研究决策、执行落实。以上率下厉行简朴政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纠“四风”〔46〕,继续弘扬“**干事业、实干兴大竹”精神,*开展“五讲五比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以实干作风和简朴政风凝心聚力、取信于民。
(三)坚持高效施政。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四张清单”〔47〕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全面推行政府工作层级管理,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倒查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勇于负责者负责。旗帜鲜明“正作风、树新风”,持续整治懒政怠政、“中梗阻”“行动少、落实差”等作风问题,重拳治理“事难办”机关顽疾,全面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水平。
(四)坚持廉洁从政。*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大力实施“廉洁细胞”工程,探索构建监督与权力运行“三同”机制〔48〕,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等各方监督,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工作,主动听取、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强化审计监督,防止权力寻租。从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营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各位代表,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面对大竹这片土地,我们始终充满信心,将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倍加珍惜这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新时代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的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1256”战略布局:“1”即: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2”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建成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奋斗目标;“5”即:投资、创新、改革、开放和市场“五大驱动”;“6”即:建成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现代工业集聚创新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区、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2.“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两不愁、三保障”即: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3.两线合一:扶贫线标准和低保线标准“两线合一”。
4.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能力提升、卫生人才培植、生育秩序整治。
5.“三免两补”“雨露计划”:“三免两补”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提供作业本,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雨露计划”即: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中职(中技)学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6.“三三三”模式和“双靠近三融合”:“三三三”模式即:突出搬迁对象精准性、建设选址科学性、工程建设时效性“三项原则”;搭建党建引领平台、惠民服务平台、社区治理平台“三大平台”;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融合、与新型工业化融合、与农业现代化融合“三个融合”。“双靠近三融合”即:安置点向产业靠近、产业向安置点靠近;“点”镇、“点”园、“点”业“三融合”。
7.五治: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
8.三江:岷江、沱江、嘉陵江。
9.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0.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执法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1.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乡镇综合文化站。
12.五类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13.八大社会救助制度:惠民帮扶、贫困救助热线、白血病患者专项救助、尿毒症患者专项救助、火灾专项救助、精神障碍患者专项救助、80岁以上高龄补贴、因灾死亡人员人道救助制度。
14.“9+8”民生工程:“9”即:就业促进工程、扶贫解困工程、教育助学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医疗卫生工程、百姓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文化体育工程;“8”即:惠民帮扶、贫困救助热线、白血病患者专项救助、尿毒症患者专项救助、火灾专项救助、精神障碍患者专项救助、80岁以上高龄补贴、因灾死亡人员人道救助。
15.法律七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16.三调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
17.“三大能力”建设: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能力建设。
18.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19.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0.五讲五比:讲学习比眼界、讲执行比效率、讲责任比担当、讲奉献比作为、讲操守比正派。
21.“133+1”专项整治:“1”即:紧盯脱贫攻坚一个领域;“3”即:紧盯教育、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三个行业;“3”即:紧盯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不力、城乡低保评定不公、村(社区)“三资”管理混乱三个方面突出问题;“1”即:紧盯基层党员干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一个重点范畴。
22.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3.市委“12335”总体部署:“1”即:聚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2”即:突出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两个定位;“3”即:坚持“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工作取向;“3”即:实施“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开放合作”三大战略;“5”即: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五大新格局。
24.“1458”政府工作要求:“1”即:一个理念统揽,以“依法、务实、高效、廉洁”的施政理念统揽政府工作;“4”即:四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系统谋划、目标导向、创新思维、问效促行;“5”即:五个一要求,把握“稳中求进”一个基调、突出“经济建设”一个中心、牢记“民生为上”一个根本、创新“层级管理”一个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一个方法;“8”即:2018年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基础建设、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社会事业、民生实事等八大重点工作。
25.“八个年”活动: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业巩固提升年、乡村振兴开局年、城市综合管理年、精准脱贫决战年、招商引资落地年、环境治理攻坚年、民生改善实效年活动。
26.五大行动计划:脱贫摘帽、产业转型、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等五大行动计划。
27.四上一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企业、限额以上的批零住餐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的新兴经济。
28.“6+5产业振兴计划”和“五个百亿产业集群”:“6+5产业振兴计划”即:提升机电、鞋服、苎麻纺织、能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传统产业,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即:能源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五个百亿产业集群”。
29.五大精品景区:五峰山、海明湖、清河古镇、莲印山、云雾山。
30.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所有乡镇(街道)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达标便民服务中心。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即: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31.“5+2”“3+2”帮扶:“5+2”即:“县级领导、帮扶部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法律顾问、农信员”。“3+2”即:“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法律服务巡回顾问团、农信金融脱贫服务团”。
32.四改一治理:改厨房、改厕所、改地面、改电路,环境治理。
33.六条产业示范带:庙坝—清水、石河—月华、李家—双拱、川主—乌木、高**—石子、竹北—清河产业示范带。
34.新村建设“五大行动”: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
35.“1+5”和“5+1”:“1+5”即:新村建设和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精神文明。“5+1”即: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和环境整治。
36.六权同确: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村集体林权。
37.十大出县通乡联网路:加快蒲包—达川碑高乡、蒲包—梁平屏饰镇、庙坝—广安龙滩乡、庙坝—广安光辉乡、清河—渠县临巴镇、文星—邻水古家镇等6条联网路建设,启动杨家—渠县临巴镇、观音—梁平七星镇、中华—渠县龙潭乡、张家—垫江县城等4条联网路建设。
38.三大战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39.五个严控:严控工业废水、机动车尾气、油烟、露天焚烧、扬尘。
40.水污染防治“十项措施”: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41.五大治水工程:城镇污水治理工程、工业污水治理工程、水体保护治理工程、严重污染水体治理工程、垃圾渗漏液治理工程。
42.五乱: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工地乱象。
43.三改一补:创新财政支付方式,变直接补助为间接投入,实施拨改贴、拨改贷、拨改担、补要素。
44.科技创新“十个一批”:创建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一批对外合作项目,转化一批专利技术,支持一批创新创业项目,研发一批工业新产品,选育推广一批农业新品种,打造一批服务业信息化新模式。
45.四无:无进京非访、无进京越级访、无到省重复访、无到市集访。
46.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47.四张清单: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
48.“三同”机制:指监督与权力运行同步同轨同向机制建设,即:权力运行监督时间上同步、空间上同轨、目标上同向。
较旧一篇:2018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攸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