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2月22日在市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市人民政府市长严广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同全市人民一道,沉着应对经济下行、秋汛洪灾双重考验,务实重行抓项目,精准服务强实体,直面问题补短板,倾心尽力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5亿元,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增长12%;外贸出口1.55亿美元,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9157万美元,增长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500元、17200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三农考核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湖北省首届改革奖等30多项省级荣誉。

一年来,招商引资结出新硕果。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由五名市级领导牵头五大战区,拜访300多家企业,年内新签约项目156个,合同投资总额346亿元,超预定目标73%。猛狮科技、海大集团、卫星石化等12家上市公司抢滩宜城。建立招服分离工作机制,成立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年内新开工项目106个,累计在建项目达148个,竣工、投产项目达81个,完成工业投资140亿元。

一年来,工业经济焕发新动能。突出产业规划引领。编制完成《宜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白皮书》《襄阳精细化工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宜城市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引领产业及园区有序发展。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推行“一企一策”,化解企业问题200多件,全年新增8家规模企业,新增1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名襄阳县市第一。壮大骨干企业。投资53.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60个,新增产能70亿元。襄大、嘉施利、葛洲坝水泥、东方化工、银轮机械等10家企业获评襄阳百强企业,总数名列襄阳县市第一。培育行业小巨人。新增6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药业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光水晶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8亿元,居襄阳县市第二。帮扶困难企业。支持16家困难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改制、债转股等方式转型转产、重现活力,盘活企业存量厂房5万多平方米。

一年来,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农业塔尖崭露头角。加强与省农科院、华农等科研院所合作,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及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流水镇跻身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葛百岁等3个农产品获评湖北名牌产品。农业塔身愈发强壮。新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0家,总数突破2800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镇、村电商运营体系基本形成,村级电商网点覆盖率达83%。农业塔基更加稳固。投资2.6亿元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建16.59万亩,改造泵站30座,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丰乐河流域治理、莺河二库灌区节水改造等小农水项目。今年以来,我市先后获评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省农机平安先进市、省土地确权颁证先进市,刘猴镇、流水镇分别成为国家、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

一年来,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交通格局大提升。襄宜快速路全面通车,雅口航运枢纽、襄阳(小河)新港一期、蒙华铁路、枣潜高速顺利推进;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和S250、S217、S272改线工程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大提速。启动华昌小区、凯特小区等22个棚改项目,完成测绘评估4400户,签约3075户;鄢城白庙三期、雷河七里等6个还建点2700多套还建房建设有序推进。新配公租房338套,新增租赁补贴372户,危房改造551户。城市绿化大提质。新建7个街心游园,改造升级15条市政道路绿带,楚都公园二期和滨汉大道北段绿化基本完成,城区5处收储地块改建为公园式苗圃,储备苗木6万多株。开展“拆墙献绿”,拓展庭院绿化,扩大公共绿地。新增绿地120万平方米,绿地率提高至33.9%。城乡电网大改造。220千伏郑集变电站正式开工,新改建高低压线路1000公里。城市管理大改善。完善控违拆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全年违建零增长。*开展中心城区社区网格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形成徒步巡查、集中整治、常态管理联动机制,公共秩序及市容市貌显著改善。规划编制大投入。修改完善《宜城市城乡总体规划》《宜城市“多规合一”规划》等9个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海绵城市规划》《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小河港发展策划研究》等8个专项规划和《老浆沟沿线景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鲤鱼湖生态景观规划》等2个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年来,改革创新彰显新活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稳步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零门槛、全覆盖、无差别”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6.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2%,国家中期评估验收排名中部地区第一,获评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形成25项核心制度、17项专题成果、7个成功案例。农村宅基地管理逐步规范,发放“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5.7万本,办理农房抵押贷款1322万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敲响湖北省“第一槌”,通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等方式入市4宗。制定土地征收目录,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留地、留物业、养老保险等多元化保障机制。获得国土资源部交叉督察表彰,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受到国务院通报嘉奖。“放管服”改革*推进。启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清理、取消26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调整9项中介服务事项,减少113项涉企收费项目,编制完成10个镇(办)780多项权责清单。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分别获得全省优秀等次。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6000户,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3家。

一年来,财税金融展示新作为。强化财政保障,优化财税收支结构。向上争取全口径资金增长10.4%。统筹财政专项资金17.4亿元,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新增政策性基本保障支出4.5亿元,有力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国地税收入可比增长29%,落实减免政策为企业减负1.1亿元。抢抓国家政策调整机遇期,扩大政策性贷款规模。全年争取棚改、基础设施等项目贷款28.1亿元,中票融资6亿元。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3家企业纳入省“银种子”企业名录,新增10家企业股权挂牌。创新楚农贷、保险保证贷等金融产品,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6.2亿元。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创新银行债委会制度,化解不良贷款8000多万元。防范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联合法院展开“破冰行动”,采取公示老赖名单、司法拘留、查扣资产等措施着力整治金融环境,集中执行涉金融案件75件。保险业连续6年荣获省保险先进县市。

一年来,生态环境拓展新空间。开展绿满宜城提升行动。新增造林3.42万亩,河东、河西两个绿色屏障初步形成。板桥店镇获评“湖北省森林城镇”,南营办事处安垴村、王集镇槐树村等9个村获评省级绿色示范乡村,雷河镇泉水村、刘猴镇钱湾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开展环保问题整改集中行动。完成中央环保督察11件信访交办件及22项反馈问题的整改销号。开展汉江大保护,完成40项汉江污染源整治任务。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成节点任务,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顺利开工。督办园区企业自建废水处理设施,8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黄标车”全部淘汰,禁燃区燃煤锅炉整改销号26台。开展水污染防治。全面实行三级河库长制,建立巡河巡库台账,保持汉江、蛮河沿线排污监控常态化,汉江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禁养区25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关停。

一年来,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强化公共财政责任,实现民生支出45亿元,新增7.5亿元,增长12%。社会事业优质发展。市直第二公立幼儿园基本完工,宜城一中入围襄阳市级示范高中,高考、中考成绩综合考评保持襄阳县市前列。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建设顺利推进,67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2.9万名适龄妇女免费筛查“两癌”,11.3万人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79项医学检验结果实现市内互认,获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省计划生育十佳县市、全省妇幼健康服务示范县市。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面完成,文化惠民演出180场,大型花鼓戏《长山壮歌》进京调演获得文化部高度评价。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实现产业扶贫、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培训务工、扶贫贷款等帮扶全覆盖,3个贫困村、3541人新脱贫出列,扶贫信息核准工作准确率居省、襄阳市前列,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大篷车”项目参展“湖北省就业创业五年纪实博览会”,金利豪水晶公司入选全国就业创业扶贫基地。社会保障持续稳固。提升就业质量,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5500人,新增就业、再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4万人,参保率99%,被征地农民参保率100%。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特困人员(五保)供养标准,为2.45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8467万元。社会治理更加和谐。开展“三访一促”活动,帮助82个破旧小区解决归区管理、改建厕所、清淤下水道、修复破损地面等一批急难问题,拉近了与群众的心灵距离。信访维稳扎实有效,化解信访积案60件。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已通过验收,南营食药监所获评全国食药系统先进集体。开展平安宜城建设,投资3080万元新建、改造高清探头610个,形成重点区域“电子眼”监控全天候全覆盖;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改重点隐患路段22处。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明显增强,市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同时,我们积极应对30年一遇特大洪灾,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抗灾Ⅳ级响应,市“四大家”领导身先士卒抗灾,100多支市镇防灾救灾工作队进村入户,干群齐心协力生产自救,组织抢收抢晒抢播,转移安置受灾群众670人。向上争取救灾资金3000多万元,开展灾后重建,整修倒塌损毁房屋120多户、水毁沟渠道路200多公里,排除险情792处,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一年来,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强化。坚持重大事项报告、通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7件、政协委员提案169件,行政复议案件受理21件审结17件,群众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达100%。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依法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依法履行法律责任,健全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建立“政府工作”“企业服务”等10多个政务微信平台,遇到问题即时调度。严格落实项目长负责制,政府系统领办的15件重点项目落实有力。加强任务归类、工作归口、部门归位管理,实行统筹计划、协调联动、权责一致,政府工作组织力、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提升。政府系统党建工作纵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开展市政府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将活动开到镇、村,让学做结合、务实重行更有载体更接地气。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两谈话两报告”制度,及时整改对政府部门巡察反馈的问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审减预算支出7300万元,有效防范政府系统廉政风险。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2017年各项成绩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同心同德、支持监督的结果,也是来宜投资者、创业者、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饱含着全市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基础设施网络、人居环境品质有待改善;民生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加倍努力,积极破解难题,争取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发展,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8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自觉地从十九大精神中找指针、找目标、找方法、找动力,把十九大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宜城的具体工作思路和举措,开启宜城发展的新征程。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聚焦落实、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实体经济,全面振兴乡村,打造生态城市,加快小康步伐,争当国家新型城镇化典范市、全省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襄阳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奋力推进“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目标,为襄阳建成“一极两中心”做出新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完成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目标任务。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创新、更加务实、更加奋进,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变革。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突出绿色发展,提升质量优势。以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资源产出高效化为方向,全面推行减量化增长模式。支持15家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行园区集中供热,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5%以上。将优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严格落实企业税费、融资、制度**易等减负政策。降低单位GDP地耗,清理园区闲置土地,盘活企业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网络,改善供水、供电、供气条件,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襄阳精细化工产业园实行“一企一管”,污水处理费全面开征。启动襄阳精细化工产业园“三纵五横”道路及绿化、亮化工程,打造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园区。

2、突出资本保障,提升竞争优势。引入更多行业优质主体,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增资扩股等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力争盘活困难企业10家。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做大楚业控股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0亿元以上;优化上市、挂牌和股权融资支持政策,支持3家企业上市排队,新增1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四板。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政银保担”合作产品,提升普惠金融覆盖率,巩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地位。

3、突出创新驱动,提升科技优势。争创省级科技创新先进县市。筹建科技创新基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建研发平台及工程中心3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激励,申请专利350件。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校企人才合作。制定实施“楚都人才计划”,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企业在宜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峰会,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壮大经济规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围绕工业跨越式增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要节点,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

1、坚持制造业优先理念,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围绕猛狮科技的上下游,引进电池的正负极、铝壳、燃料电池等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跟进促成新能源环卫车、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大巴车等整车项目落地。聚焦军民融合领域,启动303库贸易经营项目,积极引进小太阳新能源产业园。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对接襄阳汽车产业,扩大配套规模。力争新兴产业引进投资占到全年招商引资规模的50%。

2、加快升级传统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鼓励传统企业智能转型,支持3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拓展传统产业链条,补短板补关键,力争新引进节点类项目20个以上,其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重点引进知名熟食加工项目,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引进高端织布项目,水晶产业重点引进总成整灯项目。支持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组建宜城名优产品目录库,加大本地产品宣传力度。

3、培育先进生产企业集群,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探索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一企一策”清单,支持30家纳税靠前企业做大做强,培育10家以上“单打冠军”企业,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过10亿元企业3家以上。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

(三)坚持速度力量统一论,不断扩大巩固招商成果。

速度就是力量,力量就是速度。我们要一切围绕项目干,进一步聚焦政策、聚集要素、聚合力量,以产业的大招商,项目的快建设,推进投资提量、发展提质、经济提速。

1、扩规模。优化招商引资格局,坚持“一二三产”同招,将现代农业项目、文化旅游项目、研发平台等纳入招商范围。灵活开展主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鼓励宜城籍企业家返乡投资。盯住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国内民营企业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招龙头招配套。创新重资产招商模式,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现招商引资合同投资额220亿元以上。

2、严考核。优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产值、税收、进规纳入考核体系,提高项目落地见效的分值权重。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优化调整招商引资任务。租赁厂房类项目3个月未入驻的、新征地类项目6个月未开工的,取消招商成果认定;纳入襄阳市拉练项目、当年实际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加分奖励,促进招真商、真招商。

3、见成果。再造项目建设流程,建立常态化项目调度制度,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项目建设问题,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创造宜城项目建设新速度,力争新开工项目100个,新竣工投产项目100个,招商引资实际投资100亿元以上。

4、优服务。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全面推行网上办理、网上审批。整治“红顶中介”,推进建设、交通等行业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改制。压实“四个一”项目服务工作机制(一个服务专班、一张服务流程图、一本建设路径图、一份问题调度清单),解决企业落地、生产等方面困难。统筹制定年度拆迁供地计划,缩短项目供地时间。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搭建企业用工联盟,缓解用工难。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紧制定我市乡村振兴规划,以规划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1、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乡镇创建投融资平台,清理、规范、盘活农村“三资”,为集体经济注入活力。扩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充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解决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休闲农旅、设施农业等用地需求,支撑村集体经济和镇域经济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保险种类和保险覆盖面,加大保险业投入,促进农房贷、楚农贷等贷款规模增加。总结提炼改革经验,力争更多“宜城模式”在国家层面推广。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行提升3万亩耕地质量,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整建,启动黄冲田园综合体、莺河农旅融合示范园、小河天字宜品示范园等园区建设,争创2个省级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农业“种植—养殖—种植”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2家以上大型农村商贸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落实稻虾共作等综合种养基地1万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有电商资源,扩大电商交易量,打造刘猴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和智慧农旅小镇。

3、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逐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河库水系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六个全覆盖,完善乡镇“八个一”功能配套,探索建设乡镇无害化处理中心,人畜污染物与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启动小河至流水沿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努力使宜城成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样板。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汉江堤防河道综合整治、蛮河干流防洪治理、莺河流域下段治理及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

(五)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在国家、省、襄阳市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区域互动、城乡互联、优势互通,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

1、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襄阳“一极两中心”。充分发挥汉江黄金水道作用,加快推进雅口航运枢纽、襄阳(小河)新港建设,统筹谋划沿线产业布局,规划小河临港经济区。抓好雅口、碾盘山库区清理、征收工作,谋划、争取补偿项目。扩大对外交通体系,继续推进呼南高铁、枣潜高速、蒙华铁路等项目建设,同步建设高速客运站和穿越高铁线道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启动207国道西移工程,推进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和G346(二广高速北出口至南漳界碑头)、S217(宜城至东津新区)、S250(城区至雷河火车站)、S272(流水至枣阳宋集)、S441(板桥店至枣阳耿集段)、S438(刘猴至钟祥)等改扩建工程,融入区域发展。

2、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通城市内循环,综合改造振兴大道、育才大道等22条市政道路,统筹修建、刷黑、绿化和管网入地等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启动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开通第⑤路新能源公交车,建设5处新能源车充电站;启动宜城与襄阳供水联网工程,改迁城区供水厂取水口,改建岛口闸。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管体制改革,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健全城管执法、卫生保洁、绿化管护、市政管护和控违治违机制,优化城区中小学周边停车秩序,清理城区跨街广告龙门架和街头报刊亭,规范城区“三车”管理,开展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实行社区网格环境整治全覆盖、徒步巡查常态化,让城市经得起品味、耐得住细看。

3、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用强烈的生态、文化意识建设城市,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城区防洪排涝及生态建设整治规划、污水收集系统专项规划、鲤鱼湖湿地公园详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修建详细规划。加快棚改征收工作,力争新增棚改5000户,建成五条路、白庙三期等6个还建安置点,启动建设桥头、雷河和平二期等3个还建安置点。探索开放型小街区规制,打造社区综合服务体,规范提升小区物业管理,实现路网微循环、服务零距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农业人口生活质量,支持小河镇、流水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建投公司转型发展、自求平衡,实现“投、融、建、管”四位一体,拓展城市经营新路径。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变成现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打好脱贫攻坚战。狠下绣花功夫,压实脱贫责任。聚焦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扶贫项目,提高脱贫质量;聚焦素质扶贫,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聚焦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阻断贫困的延续,优先完成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开展社会扶贫,实现3个贫困村出列、3842名贫困人口脱贫。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修订“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出台“教育新政”,优化配备师资力量,培育评选一批名师、名校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教育集团化,宜城一中达到省级示范中学创建标准,市直第二公立幼儿园春季开园,结合棚改启动1—2所城区中小学扩容工作,筹建1所城区寄宿制学校,缓解大班额问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振精气神。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健康宜城行动,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深化医疗集团化改革,传承中医药特色服务,市人民医院创建国家三级医院,调整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医疗布局。实行参保群众就医一卡通,开通掌上医疗、签约、预约、支付等功能。提升文化软实力,结合文化旅游项目,适时启动城市“两馆”建设,布局一批小广场、小戏台,建成100个文化小康村,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唱好地方戏。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洽谈引进1—2家旅投公司,策划引进2—3次旅游节会,探索网景小镇模式,打造流水镇、刘猴镇等一批乡村旅游小镇。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扩大城乡低保并轨试点范围。深化“三访一促”活动,破解一批群众生活生产难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双职并行改革试点,扩大社保征缴范围。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市社会福利院创建省三级福利院,改扩建2所农村福利院。

5、完善社会治理格局。结合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统筹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平安宜城”,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整合城区视频监控系统联网运行,完善农村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信访源头治理,积极化解积案,减存量、控增量、提质量。督促企业落实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力开展打非治违行动。优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组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创建30家“四好”商店和50家“十星级”药店。

(七)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宜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绿色发展成为永恒主题,描绘美丽中国的宜城画卷。

1、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扩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楚都公园二期及7个街心游园,适时启动九龙路、文昌路等5个街心游园建设,完成襄宜快速路绿化工程。拓展绿色共享空间,推进城区机关(小区、社区)拆墙献绿,利用城区收储闲置地块新建2—3个公园式苗圃,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

2、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持续推进“绿满宜城”三年提升行动,实施绿色通道、绿色水系、绿色村庄、绿色荒山、绿色屏障五大工程,植树造林1.8万亩,其中精准灭荒7200亩,启动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逐步构建“两个绿色屏障、四条绿带、十五条绿色廊道”,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10个绿色示范乡村。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今后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引进,环评不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开工,验收不过关的项目一律不投产。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完成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整改销号,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加大餐厨油烟和露天烧烤整治,综合治理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矿山开采等扬尘污染,确保大气优良天数率72%以上,PM10、PM2.5均值分别控制在78和58以内。严格落实河库长制,建设河道采砂集并中心,全面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综合整治老浆沟黑臭水体,打通城区截污干管收集系统,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加强东西两山矿山整治,坚决查处无证采矿等违法行为。引进水晶废渣利用项目,促进水晶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4、强化生态环境责任监管。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追责问责、约谈、督办四项制度,加强环保督察和生态环境执法,推行挂牌督办责任制,监察委员会全程参与,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案件,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依法入刑,形成“全覆盖、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任千钧惟担当。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领航新征程,我们将不断加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更加注重从严治党,增强政治定力。把加强政府系统党建作为推动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证,用党建这个最大政绩催生改革发展的最新业绩。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铸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新局面。

(二)更加注重高效施政,增强执行力。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以善谋善断的思维、思变思进的斗志,全面破除定势思维束缚,创新创优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对形成的决策、议定的事项,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落实,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路径化、路径表格化、督办闭环化,健全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大兴“工作到一线去”之风,少开会,开短会,开现场会。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权力瘦身、服务健身,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科学配置政府部门权力、职责。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化解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的遗留问题。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微政务”平台,推行政务办公OA系统、“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环境最优、服务效率最高”县市。

(三)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增强公信力。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全力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和学法普法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加强公务员法治教育和行政执法培训,实施“七五”普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探索各领域综合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更加注重廉洁从政,增强凝聚力。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猛药去疴惩腐败,恪守为政之本。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刚性执行“无预算不支出”,探索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推动审计制度改革,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切实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宜城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宜城的新时代需要我们的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市干部群众,不忘初心再进发,牢记使命开新篇,为实现“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目标而继续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