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在邵武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邵武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省上和南平市各项决策部署,*开展“百日攻坚战”和“四比六促”活动,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奋进,在攻坚转型中蓄势前行,总体保持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8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4.8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5亿元,外贸出口3.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5元,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一)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紧紧围绕策划生成、项目前期、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投资工程包、民生补短板等项目建设。全年共策划储备项目263项,总投资1900亿元。引进各类项目151项,总投资323.4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7项,5亿元以上项目13项,7家上市企业项目落户我市。实施省、南平市、邵武市三级重点项目184项,总投资561亿元。坚持“四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和大督查工作机制,深化“红黄绿灯”预警机制,运用“微信工作群”,实时指挥调度项目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专门预算安排1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确保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安评环评等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完成征地8082亩、拆迁18.07万平方米,强化项目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用工及施工环境营造等要素保障服务。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补助资金13.0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03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要。
(二)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完成金塘工业园区总规修编,规划面积达39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和金塘工业园区完成征地4314.2亩,平整土地1394亩,园区道路管网、供水排水、强电弱电、边坡防护、污染治理、安置房建设等配套设施加快完善。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实施工业重点投资(技改)项目32项、总投资56.7亿元,永太科技锂电池新材料、远翔高性能纳米硅、现代家用乳胶枕头、一铭药业、铭正药业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制定出台促进工业发展三十条措施,从企业用地、技改创新、品牌建设、上市融资等方面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润华化工、桥兴机械制造被评为省级科技型企业,永晶科技、绿农食用菌列入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完善企业应急转贷基金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园区企业资产按揭(流转)贷款试行办法,帮助企业争取省政府贴息技改贷款2.35亿元;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贷款12.46亿元,妥善处置化解不良贷款3.9亿元。成功举办福建省“张三丰杯”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全国氟化工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和全国无机硅化物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淘汰了一批“抽屉企业”“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基础,促进工业强筋健骨。
(三)第三产业稳定增长。以南平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建设卫闽花千谷、大埠岗樱花小镇、夜游紫云湖、和平古镇“渔樵耕读”生态湿地公园、水北体育小镇等项目,旅游厕所、景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武夷温泉度假村重组开业。金坑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3**景区,水北大乾村、大竹洋坑村、和平坎头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大埠岗竹源村被评为全省二十佳旅游特色村,预计全年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8.2%、20.2%。积极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全市物流企业达194家,年运输总吨位520万吨,到发集装箱6000余个。加快闽赣综合物流园PPP项目前期工作。邵武海关监管堆场正式启用,企业实现“家门口”报关。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增注册电商企业37家,“橙客优购”电商平台入驻企业和农民合作社47家,全市电商交易额达9.3亿元,被评为首批“百县百品”中国农产品上行百强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考评获第4名,和平镇和平村被评为“福建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落实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56.5万平方米。
(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落实粮食播种面积58.3万亩、产量20.6万吨,种植烤烟5.47万亩、产量14.85万担,种植食用菌1.4万亩、产量3.15万吨,养殖鳗鱼1300亩、1200万尾,种植优质水果4.8万亩,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4.5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城郊农业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顺鑫鑫源公司肉牛项目顺利推进,已引进澳洲安格斯种牛1.1万头;康大肉兔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发展中药材3.5万亩、特色苗木1.2万亩、林下经济4200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和平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4家、家庭农场26个。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42万亩,闽江防洪工程南平段五期(邵武)工程加快建设。积极申报“三品一标”,“邵武和平豆腐”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各类现代农业品牌1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菇蕾蕾”原生态银耳和顺鑫牛肉被选定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专用食品。
(五)美丽城乡加快建设。以水美城市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工作,完成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编制,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梳理策划城建补短板项目81个、总投资190.66亿元,全年共实施水美城市(一期)和城乡补短板项目35项,总投资50.7亿元。完成东南商业城、张三丰大道(一期)、原316国道龙都至邵武高速互通口路段、五一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建成太极张三丰公园、福山公园花谷自行车赛道,新建(改造)城区公厕20座、停车位1500个。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大力开展以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全面完成二维码门牌编制和安装工作。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创建宜居小区8个。优化延伸公交线路6条,增设公交站点20个,新投入运营新型电动公交车30辆。和平、卫闽、大埠岗、水北、金坑、肖家坊、桂林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和平特色小镇建设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持续实施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沿线和城区、园区、景区周边“三线三沿”村庄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30个村。城市新饮用水源大乾水库供水工程顺利建成投入使用。
(六)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保护生态环境,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市、乡、村三级“河长制”,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弃土弃渣、电毒炸鱼行为。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关闭拆除养殖场(户)757家,削减生猪15.78万头,全面完成可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发放补助资金3958.79万元。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加快吴家塘、大埠岗垃圾热解气化和绿益新危险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16个、污水处理设施7处,完成5500户农村三格化粪池改造。治理水土流失2.88万亩,绿化造林2.06万亩,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累计淘汰“黄标车”902辆。加大环保案件查办力度,办结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环境案件16件,处罚违法经营单位8家。改善交通环境,顺邵高速公路、晒口大桥、客运枢纽中心等重点交通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国道316和省道205过境线、肖家坊至天成奇峡景区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拓宽改造农村公路55.1公里,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权责清单市、乡两级政府全覆盖,公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524项,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互联网+行政服务”,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全年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6万件,当日办结率为72.4%。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加强政银企互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共同为金融机构、市场主体、公民个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预计全年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0亿元、贷款余额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13.4%。
(七)改革攻坚扎实推进。积极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强资本运作,与省农发行、国开行和有关商业银行、基金机构达成融资意向87.74亿元,完成融资授信45.9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83亿元。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在南平市率先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居住证制度,加快本地农民“市民化”和外来人口“本地化”步伐,城镇化率达67.8%。改革公立幼儿园、中小学校招生办法,实行电脑派位招生,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每个孩子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增流转土地5638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进度排名位列全省第4。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面积1000亩、租赁面积8024亩。创新项目审批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容缺审批实施方案,实行“一窗受理、联审联批”,梳理即办事项82项,消除项目前置审批互为前置顽疾;全面推行重点项目代办服务机制,实现项目业主与群众、审批部门“两不见面”。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286户,注册资本60.7亿元。
(八)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年初确定的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民生支出2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56%。*推进脱贫攻坚,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活动,实现帮扶全覆盖。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用足用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政策,设立12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担保资金,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经济能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贫困户发展适销对路的种养项目。对贫困户子女就学实行“一加一”结对帮扶,让每个贫困孩子享受同一片阳光下同样的爱。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双上限叠加补助、十三种疾病集中救助、综合保障保险、关爱妇女健康保险等7道医疗保障。投入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兜底扶贫,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推进21个重点贫困村脱帽工程,实施贫困村脱贫项目58项。全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74户226人,实现脱贫617户1695人。扎实推进教育、卫生与健康、文体、养老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七中教学综合楼项目竣工,六中城南校区、通泰小学分校、第二实验小学、金色年华(养老)社区、人民医院迁建、市体育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开展奖教奖学活动,设立300万元教育质量奖金,将高中校超工作量课时津贴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认真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市立医院信息化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二孩政策有效落实,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7.08%,自然增长率7.11‰。成功举办中国(福建·南平)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和国际古道越野赛、斯柯达中国自行车系列赛、张三丰故里武术大赛、市第五届运动会。连续八届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类保障房开工率100%,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51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3户。积极扶持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5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7%。各类社会保险覆盖率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民生110”与城乡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实现联网对接,受理群众服务需求1.43万件,办结率98.2%,群众满意率96.4%。深化“平安邵武”建设,全面落实综治、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和诚信体系,*开展寄递物流、道路交通、工贸企业、成品油市场、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刑事案件下降10.1%,信访总量下降8.6%,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九)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政府班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习廖俊波精神,广泛开展“一月一主题”讨论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定“四个自信”,提升精神境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学以致用。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4件、政协委员提案140件,办复率均为100%。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依法治市先进市。坚持依法行政、开明行政,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完成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做好各级审计机关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认真履行政府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邵武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邵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邵武加快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缺乏龙头、领军企业,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规划建设、工程管理、交通水利、教育医疗、财政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专业人才匮乏;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拼创意识不强,担当尽责不足;对外交通瓶颈亟待突破;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短板较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全党同志的共同意志,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邵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扎实做好2018年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共南平市委、邵武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打造“三区”发展战略升级版,推进新时代邵武绿色发展、赶超发展。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公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奋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坚持项目带动,切实扩大有效投资
项目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有效投资拉动,切实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投资促发展、强实力、增后劲。
扎实做好项目接续。我们要紧扣上级政策、产业规划、投资导向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滚动策划强基础、促发展、补短板、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动态更新完善项目储备库。初步安排实施省、南平市、邵武市三级项目267项,总投资659.3亿元,其中省、南平市重点项目59项,总投资424.25亿元。健全“四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一协调”和“一张表格”推进工作法,定期晒进度、比成效,找差距、抓落实,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切实加大招商力度,围绕我市产业“补链”“扩链”“强链”等关键环节,坚持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小分队招商、“互联网+招商”和第三方机构招商机制,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实施“回归工程”,力争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150个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用足用好预算安排的项目前期经费,聘请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开展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安评环评等前期工作,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切实突破项目前期。打通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认真落实“容缺审批”、全程代办等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强力推进征地拆迁,积极争取项目用地、用林等要素指标,有效保障项目建设用水、用电、用热、用工需要,依法严厉打击阻挠项目征迁、正常施工的违法行为,为各类项目主体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氛围。多渠道筹措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取温武吉铁路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顺邵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按计划建成通车。加快路桥提升改造PPP项目建设,尽快开工吴家塘坊上大桥、卫闽召元大桥、水北解放路“白改黑”建设工程。加快市公路交通客运枢纽中心、晒口大桥及接线工程、原316国道龙都至越王大桥路段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实施农村路网“单改双”、安全防护工程130.9公里,努力构建外联畅通、内连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扎实推进华电邵武火电厂扩建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电力能源保障。加快闽江防洪工程南平段五期(邵武)、厂山水库、古山溪和金泉溪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二)加快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要围绕南平市确定的七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邵武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全力实施百个绿色产业项目,发展壮大具有邵武特色的绿色产业,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平台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区和金塘工业园区“双区联动”,不断完善园区道路管网、供电供热、给水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推进园区商贸、教育卫生、文体娱乐、安置房、职工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城区与经济开发区、吴家塘小城镇与金塘工业园区融合发展,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承载力。加快推进金塘氟新材料专业园规划建设,主动对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硅(盐)工业协会,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应用,打造百亿氟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全力加快永太科技锂电池新材料(二期)、永晶液晶新材料、帝盛科技紫外线吸收剂、亮晶晶新材料、永泓氟硅聚合物等项目建设,推动新宙邦含氟中间体、三爱富新材料、永和新型环保制冷剂、嘉澳环保航空煤油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竹木精深加工产业,积极支持杜氏木业、王斌装饰材料、味家、诚安蓝盾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向板式家居、定制家装转型升级。纺织产业,着力抓好穗福高端针织面料、恒晋实业精编纺织、新翔隆高档面料织造等项目建设,努力推动纺织、染整产业链延伸;支持现代家用、德林多等洗洁巾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洗洁巾行业整合,努力打造洗洁巾自主品牌,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引导我市竹木精深加工和纺织企业建立百家泛家居企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扶持金山准点制药、澳树佳生物科技、一铭药业、铭正药业、承天药业等企业加快发展,推进广生堂原料药、永椿新材料医药中间体、大洋含氟医药、禾泰生物科技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力争三年内形成百亿产业规模。认真落实促进工业发展三十条措施,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成长性的各类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扶持百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鼓励扶持企业研发创新、创建品牌,推动上市后备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提升企业竞争力。
聚力振兴乡村经济。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提升粮食、烤烟、竹木、茶叶、果蔬、食用菌、淡水养殖等传统产业,落实粮食播种面积58.3万亩、烤烟种植面积3.9万亩,新建毛竹丰产林示范片2万亩,发展标准化生态茶园5万亩、中药材4.5万亩、食用菌1.5万亩、鳗鱼养殖1500亩。大力发展肉牛、肉兔、中药材、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和平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支持福建天苗、嘉德综合农业、南武夷药博园、亚通绿园茶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推进顺鑫鑫源优质杂交肉牛、康大肉兔产业化、福建顺兴泰特色生态农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发展电商农业、定制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着力打造316国道和205省道旅游观光带“双线互动”全域旅游新格局。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客商开发我市优质旅游资源,有序推进和平古镇、天成奇峡联合创建国家5**旅游景区,推动武夷温泉度假村、卫闽花千谷、大埠岗樱花源记创建国家4**旅游景区,肖家坊镇创建省级旅游休闲集镇,肖家坊将上村、晒口**村创建省级旅游特色村。完善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提升现有景区景点品质,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把更多游客引进邵武。完善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和其他各类零担货运、快递企业加快发展。推进汇鑫国际商业综合体、元隆食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加快闽赣综合物流园PPP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建设。扶持商贸、住宿、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力争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3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电商平台、电商企业健康发展,推进电商大数据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农村电商乡镇所在地全覆盖,鼓励引导各类传统企业“触网”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品质提升。鼓励扶持建筑业加快发展。
(三)加快水美城市建设,合力打造美好家园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设有厚度、有温度、有美誉度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城市,协调推进水美城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建设水美城市。扎实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城市功能修补、生态修复为抓手,合理布局老城区和新区城市功能,推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双轮驱动”,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态、丰富城市业态、保护城市文脉,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水美城市。老城区要做好减法,严控新上地产开发项目,重在弥补城市功能短板,加快实施水美城市(二期)富屯溪环紫云湖休闲步道、亲水平台、建筑立面、夜景灯光、业态梳理提升工程,尽快开工李纲东路延伸工程,扎实推进熙春公园、府荫苑街心公园和城市供水污水管网、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持续实施城区星光工程,改造西门农贸市场,建设城南果蔬市场、白渚路惠民市场。高标准建设新区,加快推进水美城市(一期)古山溪水、堤、路、景建设和左岸片区开发,尽快实施张三丰大道(二期)、学府路、官场小说、红星美凯龙交叉路口过街天桥建设工程。加快城市慢道系统建设,尽快实现“两溪四岸”20公里滨河步道闭合成环。扎实推进东关片区、下南寮、付家墩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800个。启动城市新自来水厂规划选址工作。开展城市管理质量提升年行动,以严管、严治、严罚、严督的态势,依法打击“两违”建设,重点整治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卫生保洁等薄弱环节,完善“街长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实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
培育特色小镇。按照定位清晰、美丽宜居、配套完善、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彰显的要求,统筹推进各乡镇产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实行分期实施、逐年投入的办法,加快和平省级小城镇、吴家塘南平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着力打造和平文旅小镇、卫闽花果风情小镇、大埠岗樱花小镇、水北体育小镇、金坑红色旅游小镇、肖家坊养生小镇、桂林诗画小镇和吴家塘、城郊、拿口、下沙绿色工业小镇以及沿山、洪墩、大竹、张厝现代特色农业小镇。推进各乡镇集镇所在地适度适当扩容提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发挥集镇集聚效应,引导偏远村庄农民有序向集镇转移,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
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五清楚、两特色”创建标准,明年要有序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沿线和城区、园区、景区周边“三线三沿”16个村庄改造提升。坚持典型示范、以点串线、梯级推进、彰显特色的思路,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桥、古树、古牌坊等保护修缮力度,着力挖掘和恢复村庄原有的文化符号,保留自然风貌和村庄肌理,把乡景、乡风、乡情凝聚为“乡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持续开展“万人保洁”工作,健全共建共管长效机制。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精心呵护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
保护绿色生态。持续实施“四绿”工程,推广不炼山造林,力争完成造林绿化2.1万亩、森林抚育4.8万亩。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强化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等重点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建立健全天然林管护体系,全面停止天然阔叶林商品性采伐。加大对林业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控新上或扩建效益低、资源消耗大的竹木粗加工企业,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扎实开展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批程序,确保林地占补平衡。切实加强矿政管理,促进土地、矿产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加强环境治理。强化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全面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成绿益新危险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吴家塘镇和大埠岗镇垃圾热解气化、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城市旧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加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建设,尽快实现城乡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一体化运行。*实施“河长制”,加大河道非法采砂、弃土弃渣、电毒炸鱼行为打击力度,有序开展樵岚溪、红武渠、九曲河、紫云溪等城市内河水系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大竹溪、水口寨河、朱坊溪、禾田溪等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建项目,全面完成乡镇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工业废气粉尘、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排放等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城区周边企业“退城进园”。认真抓好中央、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交办环境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及土壤修复试点工作,探索实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源头管控,严把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关,严禁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提高工业污水处理能力。支持华电邵武公司上马热电联厂项目,加快园区实现集中供热步伐,推进以集中供热方式替代燃煤小锅炉工作。支持企业实施技改和节能减排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健全生态补偿修复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推行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等制度。着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新的不竭源泉。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改革红利。
加强经济领域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容缺审批”、全程代办制度,努力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组建市国有林业资产运营公司,持续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探索完善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森林碳汇交易等机制制度,提高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市城投公司,加强与中石化南平分公司、华电邵武公司、福建建工集团等国企开展经营合作,尽快实现实体化运作。加大筹资融资力度,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和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券商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通过融资、发债、PPP等多种方式,拓宽筹融资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动市金融控股公司实质性运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扩大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围绕“建好城、人进城、管好城”,推动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改革,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步伐。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南平市教育改革措施,实施教育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提质”工程,完善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和奖教奖学激励机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探索医联体建设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组建市城市管理局,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改革,持续从机构队伍、运作机制、社会管理、保障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定有序、和谐幸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推动社会创新创造。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机制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支持远翔新材料、鑫森炭业、永太科技、杜氏木业、天宇实业、味家等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加强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依托企业和职业教育学校(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探索完善招才引智工作机制,健全和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通过人才住房保障、生活补助、特殊津贴、配偶随迁、职称评聘、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到邵武就业创业,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改善民生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序推进百项补短板惠民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使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重点贫困村提升工程,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推进优惠政策措施向贫困村倾斜,确保2018年8个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探索“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扶贫增收模式,创新专业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牵引等扶贫机制,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项目,多措并举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继续用足用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为贫困户构筑多重医疗保障,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深化帮扶贫困户子女就学活动,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金融扶贫工程,促进扶贫小额信贷扩面增量,加快贴息进度,使更多贫困群众在发展产业中获得金融精准“滴灌”。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工程,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按规定将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继续实施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常态化扶贫巡查督导问责机制,建好扶贫资金“防护墙”,把好脱贫程序关,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认真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创业就业”工程,加强创业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伍军人多渠道就业,全年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400人。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成保障性住房404套,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运营管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古山溪左岸金色年华(养老)社区建设,适时开工建设社会福利中心,全面完成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建设39个农村幸福院。加强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建设,保障副食品市场供给。办好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发展慈善、社会福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赢教育翻身仗。全面实施教育五大提升工程,加快六中城南校区、四中学生宿舍楼、通泰小学分校和城区3所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建成第二实验小学、下沙中心小学,新建六中城南校区学生宿舍楼、四中高中教学楼等项目,*推进“全面改薄”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人民医院整体迁建,新建市立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精神病防治院二期项目,完成市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整体搬迁,支持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医院,持续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健康邵武”。会同移动公司争取尽快开工市物联网处理中心项目,整合各类信息数据资源,加快建设“智慧邵武”。启动旗山城市陵园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加快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全民阅读,促进文艺创作,建设书香邵武,繁荣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太极文化、客家文化、宗亲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会、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始终传播正能量,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深化信访“三无”县(市)创建,严格落实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和“七项机制”,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防控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化道路交通、工贸企业、非煤矿山、消防、校园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开展“七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社会面基础防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与此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持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侨事务、档案方志、气象防震、老区库区等各项工作。深化“双拥”共建,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和人防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务实有为政府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府工作的第一遵循,也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和省委、南平市委、邵武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们要自觉维护市委权威,主动请示汇报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推动邵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提升履职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和丰富内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固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全面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八种本领,以更高站位、更新理念、更宽视野谋划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做到懂大局、懂政策、懂业务、知情况,不断增强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和系统性,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加强依法行政。始终坚持在法制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执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健全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动态调整并及时公布政府权责清单,促进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持续改进作风。持续开展“四比六促”活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保持决策不拖延、落实不过夜的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问政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敢想敢创敢为,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心思用在项目上,把责任扛在肩膀上,把工作落实到点位,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做到心中有规矩、有责任,工作有办法、能落实。不断健全完善在职干部职工岗位绩效考评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正向激励,传导正能量,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强化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自觉尊崇《中国共产党章程》,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努力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需要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邵武,为实现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8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郴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