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弥勒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弥勒市人民政府市长 包旭

(2017年1月9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市人大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协商。

2016年和市一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71.3亿元,增长5%,其中:一产增长6.1%,二产增长3.1%,三产增长9.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82亿元,增长3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2亿元,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9.6亿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9.9亿元,增长1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9676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1250元,增长11.5%;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州下达任务;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一)抓项目、强投资,实现经济新增长。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5.5亿元、浦发基金13.7亿元、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基金3.7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3亿元,向上争取资金实现历史新高;实施重点项目222项,预计完成投资208.9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数和增幅位居全州第一;坚持招大商、大招商,加强与喜达屋集团、合和集团、温氏集团等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施国内经济合作项目86个,协议总投资278亿元,增长22.7%,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79.3亿元,以商招商、智库招商、精准招商成果显著;29个项目被纳入省“十百千”投资计划[1],预计完成投资46.6亿元;政府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东**等10个PPP项目进入财政部项目库,12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23.5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抓调整、促转型,打造产业新引擎。18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稳步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持续加快,畜牧产业不断壮大,基本实现甘蔗上山、果蔬入坝;黑果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巡检司万亩石榴、江边万亩芒果、西二和五山万亩柑橘等一批规模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启动广东温氏集团年产1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农业总产值预计达51亿元,增长8%,其中畜牧产值预计25.4亿元,增长8%;农产品营销进入电商时代,现代农业品牌走向全国,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市。22个重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有效推进,食品加工、烟草及其配套产业全面开工并向园区聚集,新入园企业7户,完成园区道路1.6公里、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启动吉源食品屠宰及冷链物流、巡检司电厂热电汽多联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生物谷大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锰系铁合金、华都新型建材项目顺利投产,石洞山风电2-4期并网发电,非烟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8.5亿元,增长20.2%。加快推进太平湖森林公园、红河水乡、东**、锦屏后海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启动红河养园等一批养老养生项目,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3.28万人次,增长22.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2亿元,增长20.9%;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生活**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三)抓基础、补短板,推动城乡新发展。积极构建“四纵三横”交通运输格局,云桂高铁开通,弥勒跨入“高铁时代”;通用机场破土动工,弥勒市被列为云南省通用航空枢纽基地;泸弥高速、弥玉高速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互联互通体系初具雏形;投资5.3亿元,实施通村油路项目44个281.7公里、市补农村公路项目117个330公里,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自然村硬化率75.1%;开工建设弥阳-东风-新哨片区(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4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甸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暗访,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90.2%。弥勒北连接线顺利通车,弥勒大道南延线拓宽改造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民主街、白腊园片区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投资51.8亿元,全市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四)抓改革、增活力,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区划改革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加快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推进镇改街道、乡改镇、村改居工作,完成村改居24个;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主动做好行政权力“放管服”[2]工作,调整行政审批48项,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开展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3],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6万吨,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全年鼓励进城买房890套、政府和市场主体合计补助3800万元,稳步推进“营改增”[4]税制改革,累计减免税收5476万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5.9万亩;围绕“双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返乡人员创业,扶持小微企业400户,新增个体工商5475户,被列为全国首批返乡创业试点;投资3.9亿元新建电子商务创业园,引进入园企业84户,交易额突破7000万元,荣获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市、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称号。

(五)抓精准、重实效,争创小康新突破。以扶真贫、真扶贫为出发点,以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为落脚点,围绕“五个一批”工程,按照“精准脱贫+N”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整合扶贫资金10.9亿元,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个、整村推进项目43个、革命老区项目18个、易地扶贫搬迁47个安置点共4564户;探索推行党建+电商+扶贫“三推进”模式,精准制定“菜单式”扶贫方式,实施专项产业扶贫项目16个、到户小产业项目23个、发放小额贴息贷款6000万元,实现7个贫困行政村脱贫摘帽、7300人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真正让贫困户“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六)抓民生、促和谐,增添人民新福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8%,发放低保资金7565.9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6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2024套;全年投入教育经费12.2亿元,改扩建校舍及运动场17.2万平方米,中高考、各类教育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州前列;卫生基础条件全面改善,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市中医医院投入运营,投资20.6亿元的市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新农合参合率99.94%,位居全州第一;加快推进熊庆来故居修缮,开工建设市文化馆、非遗馆,完成6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荣获云南省“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创建示范县称号;扎实开展领导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化解工作,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下降51.9%;*开展缉枪治爆,严防严打暴力恐怖、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市)”,“平安弥勒”建设初见成效。

各位代表,2016年弥勒市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回顾市一届人民政府工作,四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既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风险,又经受住了严峻挑战和考验;既保持定力,又奋发有为;既主动作为,又未雨绸缪;坚持向打基础要实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促改革要动力、向扩开放要活力、向惠民生要潜力,着力营造弥勒发展新优势,全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显著成效。

过去的四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四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01.0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71.3亿元,年均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比从10.1:75.7:14.2调整到10.7:62.9:26.4;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8.01亿元增加到24.59亿元,年均增长8.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9.5亿元增加到16.21亿元,年均增长14.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75.2亿元增加到282亿元,年均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4亿元增加到39.9亿元,年均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提高8.5个百分点。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4位,比2012年前移31位,荣获“2015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先进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过去的四年,是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的四年。以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和“美丽家园”建设为引领,抓住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机遇,推进“多规合一”[5]试点工作,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累计投资53.1亿元,做特民居1.4万户、做美村庄99个、做优集镇3个;实施783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进城购买商品房1786套5370万元;新增雨污管网41.5公里,实现建城区全覆盖;加快东风片区整体城镇化建设,新增建成区面积3.56平方公里,新建城市公厕29座,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69%,新哨镇被列为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

过去的四年,是绿色理念不断巩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四年。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4个、绿色社区4个、州级生态文明村117个,可邑村被列为第一批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红万、滥泥箐、腻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开展矿产资源管理和矿山综合整治,关闭矿山35座;完成通道面山绿化2.5万亩、天然林资源管护15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8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2万亩,森林覆盖率近5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36%;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9.5%、15%、15.5%、14%,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城区空气质量年均达到良或良以上天数大于320天。

过去的四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四年。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取得突破,完成东风农场管理局5个社区居委会、24个居民小组组建和全市村委会、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完成12个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投融资、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新组建政府平台公司6家,累计融资40.98亿元;完成政府部门“清章点证”,清理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85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7项;成功引进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风电产业,云南生物谷药业有限公司入驻工业园区,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搬迁项目正式启动;2013年以来,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57.8亿元,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显著增强。

过去的四年,是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四年。*推进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5.9亿元,改扩建校舍及运动场41.5万平方米,全面消除D级危房9.1万平方米,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2.8%,人均受教育年限从9.1年提高到10.3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卫生监督所建成投入使用,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95个,争取医疗扶贫基金会价值4978.7万元医疗设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极大改善;*推进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成功举办四届阿细跳月民族文化节,累计投入4665.6万元,建成和修缮文化站(室)64个、图书馆1个和体育场所160个,重启弥勒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6%和96.4%,全市文体设施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立了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2627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亿元,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354套;全面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持、金融扶贫、革命老区、易地扶贫等扶贫开发项目,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5%下降到2016年的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8.6%;民族宗教、社会治理、人民调解、信访维稳、市场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老龄、档案、粮食、气象、残联、移民、红十字、防震减灾、妇女儿童、地方志编纂、人民武装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过去的四年,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长足进步的四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解决“四风”突出问题41个,建立长效机制47项,“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2.5%,有效促进政风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落实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累计公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389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62件和政协提案843件,解决率分别提升23%、22%;广泛听取工商联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联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健全完善政府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监督职能,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累计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160件170人,结案163件174人。

回顾市一届政府的工作实践,为加快弥勒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我们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始终注重保持工作连续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发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我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始终着眼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背景,坚持与时俱进、开放发展、借势发展、错位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加快融入滇中,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我们担当作为、克难奋进,始终突出项目带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增加投资为关键,以扩大消费为基础,以重点产业培植为支撑,以改革创新和招商引资为动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始终把群众的热切期盼作为自觉行动,积极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把人民的美好愿景变成看得见、**得着的生活现实。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省州驻弥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弥勒发展并为之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弥勒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全市产业发展支撑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优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城乡之间、山坝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改善民生、补齐短板、协调发展任务依然繁重;三是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全社会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部分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不强;五是少数干部还存在守成思想和自满情绪,干事创业、克难争先的担当精神不够,慵懒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为的“机关病”尚未彻底根治,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亟待增强。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善做善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市二届人民政府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以本次大会为起点,我们又将踏上新的长征路。未来五年,是弥勒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促改革增活力的攻坚期、扩开放谋发展的黄金期、优布局提品质的调整期、补短板建小康的决胜期、凸优势添动能的形成期。机遇上,中央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6]、滇中城市经济圈、滇南中心城市群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的实施,为弥勒率先开放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条件上,经过历届县市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弥勒在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有了厚实积累,政策红利、生态红利、改革红利叠加**,特别是撤县设市让弥勒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优势更加凸显,开启了率先跨越的新征程。动力上,在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敢为人先、坚韧刚毅的弥勒人民思富求变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率先跨越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奋力赶超的氛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为我们率先开放发展积蓄了宝贵力量。只要我们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克难攻坚、苦干实干,弥勒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成为全州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州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突出特色、率先发展,融入滇中、开放发展,风清气正、保障发展,大力实施“改革活市、产业强市、依法治市”三大战略,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特色化、城市精品化”四化进程,切实抓好“强基础、调结构、建生态、促和谐、惠民生”五项任务,*开展“五大网络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扶贫脱贫、项目建设攻坚、城乡环境提升、绿色健康弥勒”六项行动,努力在全州实现率先开放发展。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乡全部摘帽,在全州乃至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1年,在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与滇中城市经济圈、滇南中心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弥勒的发展更充分、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宜居、人民更健康,让全市人民过上更有质感、更加舒心的幸福生活,让弥勒大地展现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时代风貌,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夯实基础,推进基础设施网格化。未来五年,要以“互联互通、功能完备、安全高效、保障有力”为目标,切实加强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把弥勒建设成为“滇中明珠”。推进泸弥高速、弥玉高速、弥蒙高铁、弥勒江川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绕城快速干道等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9.4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131.5公里、城市轨道通车里程9.1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现自然村道路硬化率100%,形成“南北高速纵贯、东西干线对接、乡镇油路畅捷、村组联网通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弥勒通用机场建设,确保2018年机场运营、飞机上天,建成云南省通用航空枢纽基地和通航企业总部基地,全面融入全省航空运输网络和区域机场体系,力争把弥勒打造成云南新兴“航空城”;积极推进天然气输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继续推进病险水库加固、骨干水库改扩建,加快实施水源点连通、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构建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体系,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完成甸溪河综合治理开发,着力解决工程型、资源型缺水问题;加快推动“宽带乡村”和城区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实现城区和乡镇的连续覆盖以及农村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政务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努力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上出成效、出经验、出示范。

(二)着力提质增效,推进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未来五年,要按照“创新发展增活力,协调发展保增长,共享发展惠民生”原则,*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常态化。力争完成30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生物、养殖、蔬菜、林果、花卉五大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年收入5000万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户,带动农业种植50万亩以上,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巩固粮食产能,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三产融合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市、乡(镇)、村三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着力构建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农产品现货交易和农产品期货交易“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农产品集散地市场、区域性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到2021年,力争农业总产值达90亿元以上,将弥勒打造成为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样板。

(三)着力引强扶优,推进工业发展品牌化。未来五年,要按照“两型三化”[7]要求,以创新驱动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整体布局、强化要素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多元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依托农产品深加工做大食品产业、依托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搬迁做优现代烟草及配套产业、依托弥勒通用机场做强现代制造及临空经济产业[8]、依托旅游市场开发做精旅游商品制造业、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做细有机生物农肥产业;转型提升有色金属、煤化工、建材、磷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构建以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导向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突出工业园区产业特色,狠抓园区融资、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扩大园区招商成果,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机构联系合作,打造一批“弥勒制造”品牌。到2021年,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480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超42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235亿元,把弥勒打造成“昆河经济走廊”上的现代工业新城。

(四)着力打造精品,构建旅游格局全域化。未来五年,要围绕建设“弥勒福地”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目标,依托高铁、航空时代的良好机遇,突出旅游全域化,健全体制机制、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体系、丰富旅游要素,把弥勒建成昆明后花园、滇中游乐园。重点构建以可邑小镇、红万村和朋普小寨等为核心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拖白山森林公园、甸溪河等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太平湖森林公园、东**等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旅游区,以湖泉金秋、红河春天等为核心的时尚运动旅游区,以红河水乡、湖泉生态园等为核心的温泉度假旅游区,以红河养园、锦屏后海等为核心的康体养生旅游区,以云南红酒庄、烟草产业园、食品加工园等为核心的工业观光旅游区,以阿乌花卉园区、竹朋片区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乡村体验旅游区;增强旅游产品组合度、丰富旅游产品,创建运动养身、乡村养闲、温泉养神、康体养生、生态养情、文化养心的“六养”旅游品牌;着力补齐旅游产业短板,加强与周边景区的相互衔接,构建快速换乘、出行便捷、通达顺畅的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旅游集散系统工程、旅游标识系统工程、智慧旅游城市工程、旅游安全保障服务工程、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到2021年,力争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 1 个,新增国家 4A 级景区 4 个,新增高星级酒店8个,接待国内外游客836 万人次,年均增长1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亿元,年均增长20%,把弥勒打造为国际化现代全域旅游城市。

(五)着力统筹联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未来五年,要按照“一主两轴三组团”[9]的城镇空间布局,完善新型城乡体制,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巩固利用“多规合一”成果,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弥勒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推动城市多元跨越,城市空间布局由“湖泉时代”跨入“甸溪河时代”、“太平湖时代”,实现“四城同创”[10],努力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制定出台《弥勒市乡村规划建设导则》,加强城镇风格、民族特色、民居样式和功能设计,提高村寨和民居整体风貌水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到2021年,全市城镇人口达44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以上,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举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每年至少投入6000万元,在城市全面开展“四治三改二增一拆”[11]行动,消化建成区违法违规建(构)筑物,逐步完善城市道路、公厕、市场、停车场和城市直饮水等公用基础设施,加快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到2021年,全市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1.9公里,延长公交运营服务时间、里程,规范水、电、气等公共产品设施建设和市场管理,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大支路、街坊路改造力度,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思想道德活动场所建设;在农村全面开展“七改三清”[12]行动,加快实施“一水两污”项目,培育农业、工业、文化、旅游、商贸等特色小镇,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向城镇聚集、向新村聚集,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形成产业同构、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六)着力民生保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未来五年,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全覆盖、促均等、补短板、提水平”的基本要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市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教育事业方面,按照“学前打基础,小学促发展,初中提质量,高中创品牌,职教显特色,国际教育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弥勒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抓好“全面改薄”[13]、教育专项工程建设和校区的合理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确保初高中教育教学主要指标名列州内前列,争取省内外知名大学在弥勒办学,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引进知名教育集团新建国际教育学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医疗卫生方面,以实现“健康弥勒”为目标,以补齐卫生短板为抓手,培育发展医疗、医药、康养产业,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力争2018年市人民医院建成投入运营,2021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解决;社会保障方面,继续实施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到2021年实现乡镇敬老院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文化事业方面,弘扬弥勒优秀民族文化,抓好古建文物保护,建成市文化馆、非遗馆、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力争到2021年把阿细跳月民族节打造成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品牌,积极培育体育康体市场,加强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策划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精品赛事,着力打造福地文化名片和特色体育、康体休闲运动品牌及体育旅游赛事,突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农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民族宗教方面,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继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脱贫攻坚方面,坚持创新扶贫机制,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培植适应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鼓励劳动力逐步向发达地区及周边城镇转移,探索贫困户和支柱产业捆绑发展的路子,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确保到2018年,全市2897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个贫困乡镇、15个贫困行政村如期脱贫,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

(七)着力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活力多元化。未来五年,要以更快的步伐融入全省、全国发展大格局,努力实现弥勒发展新的跨越。深化重点领域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健全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广力度,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促进投资持续增长,加强小微金融企业监管,加快政府平台公司发展与整合力度;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打造弥勒经济发展新动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交易制度;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格局,围绕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要素招商,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滇南中心城市群,努力将弥勒建成云南连接东南亚发展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八)着力共建共享,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化。未来五年,要继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努力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严格落实“水、气、土”三十条,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落地弥勒;强化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出台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强化节能降耗刚性调控,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共管,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资源环境约束明显缓解,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倡导市民合理消费和绿色低碳生活,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快推动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文明健康转变,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全覆盖,建设天蓝、水绿、山青、景美的宜居弥勒。

(九)着力依法治市,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未来五年,要大力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健全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行政,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突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培育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健全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均等化、便民化;深化平安弥勒建设,坚持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继续推进缉枪治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极端暴力、恐怖主义、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建立社会心理教育与心理预防干预机制;打赢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政府公信力、群众安全感、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

2017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弥勒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按照州委“13611”[14]安排部署和市委“3456”发展思路,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在新一轮县域经济竞争中占领新高地、赢得新优势,当好全州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新一届政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为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要切实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投资带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深度推进项目谋划、储备等前期工作,认真落实投资包保责任制、重点项目推进集中会办制和现场办公制,强势推进项目建设。推行PPP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平台公司的融资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做好政府平台公司评级和工投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着力优化项目投资结构,改进投资方式,扩大有效投资,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实施重点项目226项,年度计划投资190.6亿元。优化用好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扶贫、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项目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强化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开工建设弥蒙高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绕城快速干道,加快弥玉高速建设进度,争取泸弥高速公路年内竣工通车,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年内实现自然村道路通畅率达100%;强势推进弥勒通用机场建设,加快通用航空基地前期工作;大力推进甸溪河综合治理、输水干渠、水库连通、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加快建成安全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启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实现4G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

(二)坚持优化布局,加快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农业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广东温氏集团年产1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山区综合开发,推进果蔬、中药、花卉产业群建设;加快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进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高标准农田3.9万亩;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确保完成烤烟种植14.8万亩、蔬菜种植24万亩、水果种植21万亩,农业总产值突破55亿元,抓好“三品一标”[15]认证工作,新增4个标示产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合作,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实现高原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共推,打造“弥勒·全国农产品电商峰会”品牌。工业方面,加速非烟工业扩量提质,鼓励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巡检司电厂热电汽多联产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园区扩大发展,建设标准产房7万平方米,园区道路6.4公里,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4亿元;全力抓好烟草产业园、食品加工园、生物谷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确保铭雅100万套服装、锦东化工20万吨/年腐植酸技术改造项目顺利投产,启动红河雄风公司异地技改、云南宏创高分子聚合物绿色制造、炜瑞集团15万吨有机-无机复混(合)肥、新哨年产100万吨型煤加工、泸西-弥勒-开远支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医药保健孵化园工程、红河远程物流卷烟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增加值160.5亿元,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三产方面,推进现代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确保锦屏后海、湖泉温泉水世界、东**象罔艺术酒店、市游客服务中心顺利运营,启动建设智慧红河“互联网+特色小镇”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太平湖森林公园、红河水乡、东**、红河养园、锦屏山风景旅游区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旅游环线开工,促使旅游景区景点串珠成线、连点成片,推动弥勒旅游从单点突破向全域发展转变,推进文旅融合、产城融合等多种业态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力争201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增长15%,旅游业总收入达37.3亿元,增长16%;加快发展特色餐饮、物流仓储、电子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扩大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激活消费需求,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和消费热点,以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限额以上批零贸易、餐饮住宿业纳规入统力度,培植壮大新的经济增量,多渠道、全方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三)坚持协调发展,营造优美宜居环境。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城市总体规划全覆盖,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国家评审,总结推广新哨建制镇示范试点经验,推动主城区、工业园片区、东风片区、新哨片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打造弥勒城市转身的靓丽载体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增长极;全面优化提升自然生态功能,提升生态全域化水平,开工建设拖白山森林公园,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或森林公园;加快甸溪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升弥勒母亲河风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启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拖白片区棚户区改造、综合档案馆等项目建设,加快东风片区整体城镇化,民主街、髯翁西路片区棚户区项目建设,完成建设巷、新瓦房、佛城农贸市场、白腊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治理机制,组建城乡综合管理队伍,全面启动城区、乡镇驻地、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及旅游景区景点周边区域村庄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和村庄提升改造工作,逐步减少城乡违法违规建筑存量,遏制增量;探索乡村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完善村庄建设行政审批许可制度,实现农村建房规划建设许可覆盖率达40%以上,乡镇、建制村公厕覆盖率达100%,加快推进“一水两污”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城区垃圾分类分筛处理系统建设,确保“红河特色·弥勒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初见成效。

(四)坚持精准施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做好对贫困户的“加减法”,统筹财政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细化支撑产业和具体项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补齐脱贫短板,统筹推进关乎贫困退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措施落实等关键性工作。按照现行脱贫标准,启动五山、东山整乡推进项目,加快江边乡整乡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江边乡脱贫摘帽;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完成12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确保完成15个贫困行政村、14736人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年度任务。

(五)坚持共享发展,办好社会民生事业。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及教育专项工程建设,完成朋普、东风等教办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弥勒二小和弥勒六中项目建设;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弥勒市人民医院等重大卫生项目建设,实现云南湖泉圣仁医院营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结合产业发展,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以上,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继续抓好各类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完善防灾救灾体系建设,完成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及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建设,高标准办好州庆系列活动和“中国·弥勒阿细跳月民族节”,完成规划馆、文化馆、非遗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虹溪历史文化名镇、朋普小寨民俗村等重点历史文化项目建设;继续争创省级平安先进市,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依法打击暴力恐怖、电信诈骗、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违法活动,加大缉枪治爆、禁毒防艾等专项行动力度;抓好以打非治违、隐患排查为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双拥共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六)坚持绿色发展,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森林弥勒”建设为统领,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实施天保工程森林抚育3万亩,新增公益林建设0.3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0.2万亩。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确保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开展绿色矿山试点示范建设,严格实行矿山审批准入和生态环境损坏责任追究制度;对南盘江、甸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和沿河企业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启动新哨镇里方河治理工程、云桂高铁沿线面山绿化项目、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建成环境空气和城区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管理系统。切实加强生态保护,逐步建立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完善能源、水、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制度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完成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创建。加强环保项目策划、包装,积极争取环保资金,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重点实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等项目。

(七)坚持依法治市,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持全口径预算,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推行“双随机、一公开”[16]工作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和政策解读制度,完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决策程序,确保年内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创新;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等沟通协商,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提高提案、议案和建议办理质量;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健全公示听证、决策咨询、专家论证等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功能,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三公”经费明显下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完善奖惩机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廉政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惩治腐败,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再好,关键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狠抓落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件件实事合成大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敢于担当、奋力拼搏,为实现弥勒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解:

[1]十百千投资计划:以“十大投资专项”为重点,谋划投资规模大、拉动力强、利长远、增后劲的“百项重大工程”,推动“千个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省、州(市)联动推进工作机制,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发展。

[2]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3]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4]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

[5]多规合一: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6]三个定位: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7]两型三化: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8]临空经济产业:机场为核心,发展航空客运、货运、物流、机场购物、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以及与机场相关的其它产业,从而使机场及其附近成为一个多功能经济体。

[9]一主两轴三组团:“一主”:弥勒中心城区;“两轴”:以昆河经济线为纵轴,以滇中城市经济圈外环线为横轴;“三组团”:弥勒工业园组团、火车站组团、新哨组团。

[10]四城同创:同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11]四治三改二增一拆:在城市全面实施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增加绿化提升品质、增加水域增添活力,拆除违法违规建筑。

[12]七改三清:农村全面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13]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4]13611:红河州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红河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即一个目标,就是必须在八届州委任期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战略,就是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六大跨越,就是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实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发展、城镇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六大跨越”;十项重点,就是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开放发展新局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秀美山川美丽红河、全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巩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大局;一个保障,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的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红河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16]双随机、一公开:随即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较旧一篇:2017年安丘市郚山镇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