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在安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安宁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王 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冲刺2016,本届政府任期目标圆满实现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践行“1458”发展战略,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力应对新挑战,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整体实现恢复性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2.87亿元,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13亿元,增长10.1%;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9.12亿元,增长31.1%,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首个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落户安宁,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顺利试车,华电风力发电、东方雨虹等6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安宁工业园区成为全省首个千亿级产能工业园区。
——创新发展收获新成果。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获得省级重点新产品认定4项,获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3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昆明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个。
——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与五华区、官渡区、宁蒗县签订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中国银行、农信社签订银政合作协议,获得授信150亿元;与同济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中石油、中核建、中城建签订政企间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投资突破600亿元。
——民生保障实现新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798元和15215元,分别增长7.8%和9.6%;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353套;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6%;城镇新增就业80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致力筑牢基石,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突出资金帮扶,支持市域446家企业争取各级扶持、奖励、补贴资金6.9亿元。*推进“助企贷”“助保贷”工作,支持14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3230万元,申请昆明市工业发展引导基金2600万元。突出降本增效,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成功申报企业588家,累计退费4.49亿元,企业用电成本平均下降20%。“营改增”工作平稳推进,全年累计降低企业税负2.27亿元。突出“双创”服务,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5.07亿元,占GDP比重达1.84%,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2件,昆明市知名商标28件。投入中小微企业扶持资金1947万元,批复成立小微企业创业园8个,入驻文创公司、电商、科技团队等小微企业412家。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10.11亿元,同比增长8.9%,占GDP比重达40.4%。
(二)紧扣提质增效,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完成《安宁市产业转型升级及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全面启动石化、用钢、新材料、装备制造、高原特色农业、生命与健康6个产业园区规划编制。突出扶优扶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1亿元、增加值78.34亿元。突出节能降耗,完成节能技改投入1.77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3.1%(预计)。启动昆钢老厂区搬迁,淘汰落后炼焦能力50万吨,化解炼铁产能125万吨、炼钢产能150万吨,关闭矿山企业13家,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砂之船奥特莱斯一期盛大开业,大润发超市成功签约,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5.84亿元,增长14.7%。成功举办安宁首届美食节等活动,全力拉动居民消费,累计接待游客4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6亿元。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优质种业基地2家,昆明市级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2家,实现农业总产值24亿元,增长6.3%。
(三)着眼跨越发展,强力推进项目投资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组建四个产业招商组,实施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新签约项目14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投资总额753亿元。全年实际到位资金项目70个,到位内资210亿元、外资9495万美元。引进大连圣亚海洋公园等一批助推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中石油成品油首站、三鑫医疗等6个项目主体竣工,安化军民结合产业园等招商引资项目稳步推进,投资支撑更加有力。新(续)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96项,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龙川西路、车木河水库北岸截污等5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用,箐门口水库、安温路至龙山立交改扩建工程(一期)等6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安排项目工作经费3000万元,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0.6亿元,上报PPP项目23个,总投资约39亿元,青龙新型城镇化PPP项目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全年新增融资161亿元,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政府投融资机制进一步优化。
(四)聚力品质提升,着力加快城乡统筹。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完成连然街中段、百花西路改扩建,新建成云化湿地公园,改造东湖公园、宁湖公园,提升一碗水、龙山立交等4个片区绿化景观119亩,城市景观明显提升。完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启动城区公园、公交站台、主要公交线路免费WiFi建设;更新城市道路标识标牌158套,新增公厕63座,改造35座,免费开放402座;投入1500万元公交专项扶持资金,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4辆,完成农村公交站台建设11个,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启动和平新区综合农贸市场建设,职教基地15号路等19条道路顺利推进,安宁中学太平新城分校、万辉康桥学校主体竣工。实施神平、太平新城等3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2231套;完成光明坝、小普河、县草路片区土地一级开发,全市收储土地15499亩;八街木厂村等9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全面建成;投入精准扶贫保障专项资金100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1户,城乡一体进度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建设3.6万亩,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7.56万平方米,林业生态恢复900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0件,圆满完成省、市16项重点减排项目,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螳螂川水质基本达到V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立足惠民利民,倾力增进民生福祉。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平台,惠及困难群众67000人次,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539万元、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资金452万元。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评估验收,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8个百分点,荣获昆明市教育质量考核一等奖。医改工作全面推开,成立公立医院管委会,药品占比和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4.6%和3.9%,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新昆华医院投入运营,“两孩”政策全面实施。成功举办昆明网球公开赛、安宁市首届运动会等赛事。“七五”普法顺利推进,护林防火扎实有效,安全生产总体平稳,“亮剑2016”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88.36%。公共资源电子化招投标全面实施,“中介超市”建成运行,打造“四位一体”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因上位政策变化未完成外,其余9件民生实事均全面完成。286件人大代表建议、136件政协委员提案面商率、办结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2016年各项工作的圆满收官,标志着市五届人大以来确定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四年来,我们应对重重挑战,经受严峻考验,取得可喜成就。
——这四年,聚力发展苦干实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92亿元,年均增长25.4%。连续8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市域综合实力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90%。
——这四年,转型升级步履坚实,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产业布局更加优化,构筑了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的“十大产业平台”。产业体系更加健全,钢铁、磷盐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石油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雏形初现,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60个,完成投资628亿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4.9 : 59.8 : 35.3调整为4.9 : 40.1 : 55。
——这四年,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累计建成水电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73项,新修公路46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731公里,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多规合一”通过省级初审。旧城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改造建设面积超过23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35.39平方公里。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595项,公交营运线路实现全域覆盖,行政村公交通村率达100%。成功入选全省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县(市)。
——这四年,致力呵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实施区域污染减排项目132个,关停并转“三高两超”和非法排污企业27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新建污水处理厂7个,实现污水处理厂街道全覆盖,建成污水收集配套管网117.6公里,治理河道27.6公里,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治理保护工程70件,市域水质达标率增至95%以上。植树造林4.6万亩,义务植树345.8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29%,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8.7%和41.9%。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
——这四年,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民生资金86.7亿元,占财政支出达74%。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88.8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300户。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年均增长分别为10.73%和10.45%。住院医疗救助比例从40%提高到90%,年度救助限额提高至2万元。“三院两中心”建成投用,医疗机构总数达201家,千人床位数增加至9.9张。新建学校、幼儿园11所,建设校舍21.7万平方米,教育软硬件环境全面提升,安宁中学成功晋升省一级一等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新增城镇就业2752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446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和12.9%。办理人大议案2件,办结1件,另一件待片区规划编制完善后,2017年可圆满办结。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70件、政协委员提案520件,办结率达100%。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全市上下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战胜了重重困难,顶住了下行压力,实现了争先进位,展示了新常态下的新作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驻市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宁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四年来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年来的实践,为继续前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把稳中求进作为我们的工作总基调,才能早日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只有紧紧围绕昆明市委、市政府和滇中新区的战略部署,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始终把抓落实、重实效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才能夯实跨越发展的基础。只有紧密结合安宁实际,扬长补短,始终把重实体、兴实业作为我们的重要抓手,才能加快跨越发展的步伐。只有坚持务实肯干、攻坚克难的工作态度,坚持勤政廉洁、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才能凝聚全市上下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只有察民情、顺民意,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业产业层次不高,特别是多年来发展的传统工业总体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耦合性差,去产能、去库存任务重,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紧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还未投产,新旧增长动能接续不足、支撑不够。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不优、特色不强、品质不高等问题突出,传统品牌效应下降,资源和文化优势还未转化为发展动能。实体经济活力不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滑双重挤压,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企业社保缴费、中介服务收费、检验检测收费等负担较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回落,商品房存量较大,停工楼盘引发的社会矛盾频发。地方债务还款**与财政减收因素交织,重点项目配套、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保发展、控风险任务艰巨。公办幼儿园、城区小学教育资源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格局和特色与现代花园城市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园区和集镇基础设施、承载功能还比较滞后。太平新城、职教园区、和平新区等新城区公共配套设施不足、人气不旺等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保护压力大,安全生产风险高,保障发展的环境资源要素制约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政府行政效能仍需提升,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要勇于直面问题,科学精准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展望2021,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宏图大展
未来五年,是安宁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一定要明大势、谋全局、抓发展、求实效。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政策红利不断**,国家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等战略*推进,为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也为我们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省内看,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在我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我省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凝聚的强大力量、形成的浓厚氛围,正在转化为发展的巨大动力,这为我们发挥好安宁“四大优势”,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大发展势能。从昆明和新区看,随着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主城区功能的疏解外移,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市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滇中新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优势、制度优势集中显现。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新阶段,为我们更大规模吸引投资、集聚人气、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从安宁自身看,钢铁行业在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中缓慢复苏,多元化、高新化发展初见成效。化肥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和盐业制度改革,必将倒逼和促进磷盐化工等传统行业转型发展。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将于年内正式投产,石化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中国健康温泉小镇、八街玫瑰旅游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的快速推进,文化旅游业“二次创业”热潮全面掀起。随着太平新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招商引资的快速推进,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等经济新增长极正在形成,为我们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与压力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勇于挑战,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更可持续的新阶段。
根据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滇中新区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推进“1458”工作部署,扑下**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实现“一个翻番,三个超千亿,五个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成滇中产业高地、现代花园城市。
基于以上总体要求,贯彻市委推进“五大新城”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是:
在综合实力上实现“一个翻番”: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到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500亿元以上。
在工作抓手上实现“三个超千亿”:
一是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千亿。始终把新增投资和项目带动放在突出位置,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启动建设。到2021年,五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元。
二是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超千亿。始终致力于招大引强,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企业落户安宁发展、助力安宁跨越。到2021年,五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超过1000亿元。
三是工业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始终把园区作为产业建设的主战场,推动安宁工业园区从千亿产能向千亿产值转变。到2021年,工业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
在发展成效上实现“五个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创新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钢铁、磷化等传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新物流、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以“4+3”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千亿工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到2021年,百亿级产业集群不低于3个,十亿级企业不少于10家,科技创新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力。
二是协调发展成效走在全省前列。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公共资源配置更为均衡,“一主四片”城市空间布局更趋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幸福宜居的现代花园城市雏形初现。到2021年,城镇化率达80%以上,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以上,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三是绿色发展力度走在全省前列。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综合执法全面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51.68%,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四是开放发展层次走在全省前列。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五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增交通路网400公里,“高速交汇互通、轨道全面通达、区域快速连接”的快速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常态。到2021年,内外联动、区域合作,企业云集、品牌荟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是共享发展程度走在全省前列。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扎实推进,群众普遍享有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保障、更优美的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教育文化卫生服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和11%。到2021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三、大干2017,撸起袖子只争朝夕跨越赶超二号首长
2017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肩负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盼和重托。开局要有新气象,发展要有新成效。我们要紧紧围绕昆明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滇中新区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建议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居民两个收入分别实际增长8%和9%。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市委“5810”工作部署,市政府将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聚力转型升级,在产业支撑上取得新进展
围绕建设“滇中产业高地”的目标,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一批新型工业,不断壮大文旅产业和培育现代农业。
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钢铁产业转型,支持昆钢加快老厂区搬迁改造,启动昆钢本部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重点推进与三一重工、远大等企业的合作。延长磷化产业链条,支持市域企业发展精细磷酸盐、高端专用磷酸盐产品,鼓励研发引进磷石膏应用技术,提高磷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丰富盐化产品结构,鼓励昆明盐矿启动盐产品深加工项目,开发工业、日化等特色用盐产品。构建石化产业体系,加快石化及配套产业建设,确保15万吨聚丙烯、24万吨异辛烷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培育新兴产业。新材料领域,加快工业园区麒麟片区基础配套,重点跟进纽米科技二期等项目。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加快绿色用钢产业园规划建设,提速太平2.5创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通用航空领域,积极响应军民融合发展新要求,依托武警森林直升机场,启动通用航空示范小镇规划建设。智能制造领域,加快推进昆钢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信息技术领域,积极争取“华为工业云”落户。生物制药领域,积极推进汉德、泊尔恒国际等项目。
做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高水平编制“万亩商圈”规划,围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商贸流通枢纽,明确定位、完善功能、优化布局。主动承接昆明主城市场疏解,加快推进华南城、宝湾物流、普洛斯国际物流园等大项目,继续推进砂之船奥特莱斯二期等城市综合体项目,跟进苏宁电器、大润发超市等知名品牌。加快南亚陆港开发建设,支持桃花村货运站场尽快启动三期建设,确保中南城物流总部基地一期年内投入运营。
做实“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太平新城要围绕打造“滇中城市群周末旅游目的地”,加快新昆华医院医养结合、玉龙湾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业与大健康产业、城市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旅游业发展新增长极。温泉旅游小镇要围绕打造“中国健康温泉小镇”,提升“天下第一汤”品牌影响力,高水平规划设计,整合地热资源,着力培育“温泉+”系列新业态,加快推进复华温泉度假世界、温泉特色民宿、过境环线道路、门户景观区改造提升等项目。要围绕县八、温青、金太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建设一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庄园,培育一批具有安宁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拳头产品。
做精农业产业。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种植养殖结构,在禄脿、八街重点发展特色种植、生态畜禽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优化农业生产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年内申报生物产业项目2个,建设农业综合示范园区1个,争创昆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个。优化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壮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1个,全市农业总产值增至25.9亿元。
(二)聚力项目建设,在加快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这一主题,整合园区发展要素,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精准招商引项目。重点围绕“4+3”产业,充分发挥一局一中心四小组六平台的招商工作机制,瞄准北上广深等重点发达地区,聚焦行业领军企业,实现精准招商。全年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不低于5次,各专业小组外出招商次数不低于6次,策划包装推介项目不低于70个,洽谈项目100个。年度意向引资1000亿元以上,年度协议引资800亿元以上,实际到位内资超200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
抢抓机遇上项目。安排前期经费2000万元,全面推进普河路、南环一级公路等100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所有项目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80%以上项目上半年实现开工,所有项目必须按时序进度推进,年内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争云南鑫科防腐等4个在建项目年内竣工,加快推进烟草配套产业化等13个续建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大连圣亚海洋公园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提升园区促项目。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园区先进经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突出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走出园区开发建设新路子。工业园区加快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完善园区路网、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创新模式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推进石化、新材料、用钢3个产业园中园的开发建设。重点推进各片区土地一级开发,启动用钢产业园东片区和新材料产业园征地拆迁工作,清理低效用地,盘活存量用地,全年力争完成报批土地10000亩,收储土地10000亩,供应土地10000亩,进一步放大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效应。
服务实体稳项目。开展“惠企政策进千家”系列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机制,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助企贷”等多种形式,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风险铺底资金、1000万元的贷款贴息,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实施“百强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企业通过技改扩能、兼并重组、资产扩股等形式发展壮大,力争新增5户规上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请上市。出台鼓励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吸引一批企业进驻百花、东湖、宁湖商圈发展。
完善机制推项目。加大招商工作力度,探索建立投资服务中心,成立经济发展委员会,定期召开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针对项目、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一站式”服务。完善政府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行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园区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年完成融资150亿元。强化对招商、重点工程项目库的动态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让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昆明市计划盘子。
(三)聚力城乡统筹,在城乡品质上实现新提升
紧扣“现代花园城市”定位,围绕“统筹融合、协调发展”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推进“四治三改一拆一增”。
提速城市建设。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和林业规划为基础,生态保护规划为底线,统筹推进“多规合一”,科学布局城乡空间,集约利用土地,严守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启动《昆钢本部城市规划》编制,完成《安宁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和观音山片区控规编制,实现建成区、工业园区等市域发展区域控规全覆盖。加大规划执行监管力度,增强规划强制约束力,确保规划严肃性和持续性。保护城市历史遗存和传统景观,持续推动旧城改造工作,启动7、8号地块开发建设,快速推进320国道、窑窝、神平、小菜园棚户区改造和草铺综合服务区搬迁安置工作,完成货币化安置1250套以上,有效降低商品房库存。启动实施楠园修缮,完成百花公园提升改造。加快实施城市景观林改造提升工程,对118亩用地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加快新城建设,城市文化中心建成投用,启动和平片区、职教基地内6条道路及太平北部客运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云南轻工职业学院和云南工艺美术学院复工。
提升城市内涵。锁定“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两大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投入1000万元创建资金,*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落实183辆公交车更新、14座港湾式公交站台改造和文苑雅居南侧综合市场建设等118项创建指标任务。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着力加强城市管理,理顺执法体制机制,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拆除违法建筑面积不少于8400平方米。加强“严禁区、严控区、规范区”分区管理,持续开展黉学路、金方路等10条主次干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启动连然街上下段改造,加快推进百花东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人民医院、宁湖公园等3个停车场建设,取消中华路、金方路等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逐步还路于民。实施城市公共照明和旅游景观亮化工程,打造3个公益性亮化景观示范区。着力打造海绵城市,完成规划编制,实施“一河四湖”生态走廊建设,构建城市清水网,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实施智慧安宁行动,推进平安城市、无线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
推进五网攻坚。实施路网攻坚,全力推进总里程86公里的46个道路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启动钢安路、陆港大道、珍泉东路延长线等20项道路建设,完成投资19亿元;加快推进昆明西收费站外移、轨道交通安宁线等22个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确保县八公路(县少段)等14个项目建成投用。实施水网攻坚,全力推进箐门口水库建设,完成小营水库主体工程,启动实施车木河水库湿地改造、青龙水厂项目。实施信息网攻坚,实现中心城区家庭具备200Mbps光纤接入能力,推进1G超高宽带服务运用,100%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接入能力50Mbps。实施管廊网攻坚,完成3000米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管廊运营维护,争做管廊建设先进市。实施能源网攻坚,完成天然气置换11553户,主城区和太平新城建成2个天然气综合运用示范小区,鼓励工业园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天然气置换工作,有效提高天然气使用率。
培育特色小镇。以温泉、太平新城和八街为重点,全力打造一批实力强劲、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小镇,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引导各中心镇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县街等中心镇加快形成辐射周边的片区中心,启动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青龙、禄脿等特色镇要推动主导产业与特色城镇互动并进,加快推进青龙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一期等项目建设。八街等特色镇要加快完善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点和建设规模,积极探索融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特色镇发展模式。
(四)聚力生态建设,在绿色发展上推出新举措
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点处理好生态与发展、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域生态环境质量,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市”评审,让安宁这座重工业城市真正实现绿色提升、绿色崛起。
让产业更环保。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将高污染企业“挡在门外”,将落后企业“淘汰出局”。投入节能减排资金1000万元,引导支持市域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企业能耗、排放明显下降。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推进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让山川更秀美。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年内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06万亩,确保全市林地保有量保持在124.67万亩以上,公益林面积稳定在96.6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增至51.37%。启动青龙滨河文化公园等城市公园改扩建项目9项,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54亩,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增至38.82%和42.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5.54平方米。
让天空更蔚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坚决做到“只减不增”,年内完成华电机组脱硫系统增容改造等17项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市域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分别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和50微克/立方米以内。
让河流更清澈。严格落实“河(段)长”制度,力争市域水质得到显著提升。继续推进太平、青龙、八街等污水处理厂雨污管网配套工程,年内新建城乡雨污收集管网6.2公里。投入资金2.47亿元,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年内实施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65个。扎实推进普渡河安宁段和沙河河道治理工程,确保完成九龙河源头截污等治理项目。
让土地更洁净。*贯彻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内启动实施全市土壤环境基础调查工作。优先保护全市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全面实施箐门口水库淹没区土壤治理工程。切实加强对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监管,不断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采矿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和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力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5万亩。全力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力争红云氯碱土壤治理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
(五)聚力民生保障,在民生福祉上取得新成绩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全市人民共享全面小康发展成果。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坚持就业优先,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5000个,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现“零就业”和“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发挥好安宁职教院校的作用,建设一批“双创”孵化服务平台和青年(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争取入驻创业团队25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4000个。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督促企业依法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工资专户管理和银行代发等制度,加快构建确保农民工拿到“辛苦钱”的长效机制。
提升群众的受益感。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投入2000万元用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教十条”,新增投入1000万元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推进“三名”工程,启动连然小学新校、昆钢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建设,确保安宁中学太平新城分校、安宁实验学校石江校区竣工投用,金方街道等6所公办幼儿园开园招生。纵深推进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街道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投入3400万元公立医院补助资金和1000万元药品补助资金,药品耗材占比控制在40%以内。
提升群众的幸福感。积极推进省、市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建设,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成3个街道敬老院扩建,新增150张养老床位,安排2800万元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助。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确保安宁市社会福利院建成投用。加快基层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加快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安宁深度融合。精心办好昆明网球公开赛、徒步太平等大型文体活动。完成安宁文庙修复工程,启动法华寺修缮提升工程。
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推进“七五”普法,不断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积极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安排3400万元专项资金,确保全域森林防火工作有效开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非煤矿山、危化品、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安排退伍军人安置及义务兵优待金730万元,打造双拥建设升级版。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群众合理诉求表达渠道。继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普、气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防震减灾、老龄等工作。
(六)聚力三农短板,在全面小康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切实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确保全市农村人口“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增加农民综合收入。全面抓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以主题农业公园、农庄、民宿建设为抓手,以温泉、青龙、八街、县街为重点,探索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着力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民在家创业、本地就业。创新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实现转移收入6000万元以上。运用互联网手段提升改造现有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安宁红梨、八街玫瑰、青龙樱桃、禄脿葡萄等农产品电商领军品牌,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80元以上。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启动建设安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20个、省级重点村6个。完善农村村庄规划,全力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加快推进“十三五”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年内建成80公里,确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0户,农村炉灶改造300户,无害化农村户厕改造4000座,新建行政村公厕13座。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农村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5%。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经济,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启动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确保农村饮水水质得到明显提升,40%以上的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不断扶持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推进云南禾旭农业、昆明花好月圆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探索构建市、街道、村三级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推动农村土地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鼓励科研院所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支持市域农业企业积极争创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7项认定。
(七)聚力深化改革,在发展活力上得到新增强
*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一批重大改革新突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巩固落后产能淘汰成果,严控新增落后产能,稳妥处置复产无望的“僵尸企业”。着力去库存,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实现棚改100%货币化安置,全面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和被征地拆迁人员进城安置,激活农业转移人口、外来人口购房需求,消化存量商品房3000套。着力去杠杆,积极推动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强金融机构监管,正确引导民间借贷。着力降成本,通过正税清费、规范征管、优化服务,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着力补短板,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引才引智等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添发展新动能。
创新经济领域改革。创新融资模式,设立和发行城市、产业、旅游、农业四大专项基金,在昆安一体化等重点项目中积极推行PPP模式。整合安发展及其子公司业务,配实资源、理顺体制,提升国有平台公司融资能力与盈利水平。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创新税收征管手段,做好营改增后续工作,着力解决税源流失问题,努力提高税收收入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管理考核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照后证”“五证合一”,实现新增经营主体2000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异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机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四进中心”,探索“一窗式”审批服务机制,在昆明率先启动第三方政务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继续推进不动产登记、教育、养老保险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政策引导与帮扶机制,鼓励企业在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项。继续开展科技服务企业活动,全面落实市级“双创”配套措施。以与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合作建立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基地、云南财经大学安宁校区建设、组建安宁智库等为契机,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培养和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
(八)聚力自身建设,在人民满意上展现新风貌
下更大力气抓好政府自身建设,适应新要求,展现新气象,用担当推动事业,用实绩赢得民心,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责任政府。重担当、争一流,着力治“庸”。大力弘扬担当精神,时刻保持脚踏实地、干在实处的劲头,真正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创新考核机制,严肃行政问责,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不尽责就追责、不发展就受罚,激励干部勇挑重担、比学赶超、争创一流。
建设效能政府。重效能、抓落实,着力治“懒”。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依法履职敢担当,奋发有为不懈怠,切实改变大而化之的粗放思维、推一下动一下的惰性思想,树立务实苦干的作风,“拼”字当头、主动作为,做到事有专人管、人有明确责、责有限定期,大力提升执行力,促进工作高效落实。
建设法治政府。重规矩、严法治,着力治“散”。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公众和媒体的舆论监督,认真办理落实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重大事项听证公示等制度,*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诚信政府。重服务、暖民心,着力治“浮”。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敬畏,下沉到群众中间,多走乡间路、多进企业门、多听百姓声。以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为重点,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有实效的事,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面落实和兑现政府承诺。
建设廉洁政府。重廉洁、扬正气,着力治“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厉行勤俭节约,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实干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机遇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把安宁建设成为滇中产业高地、现代花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1458”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发展战略。“1”即建设“滇中产业高地、现代花园城市”这一总体发展定位。“4”即注重发挥“安宁毗邻昆明的区位优势、独特厚重的产业优势、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和滇中新区独有的机制优势”四个优势。“5”即“实现产业新城建设、现代新城建设、绿色新城建设、开放新城建设、幸福新城建设”迈上五个新台阶。“8”即 “产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发展、城市建设提升、生态建设优先、五网集中会战、城乡统筹富民、幸福民生共享、改革开放引领”八项工程。
2. 全国百强县(市) 由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的赛迪顾问,以经济实力、经济水平、经济活力、社会民生等作为维度,对全国近3000个县市(不包括市辖区)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3. 中介超市 全称为“投资审批中介超市”,是指由政府采取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为入驻中介机构提供资质登记、信息公示、人员管理、信誉推介、服务选取、合同管理、信用评价等服务的综合管理平台。
4.“四位一体”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中介超市、公共资源交易“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5.“三院两中心” 昆钢医院、中医医院、八街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5810”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工作主线。“5”即“实体经济振兴、项目推进、供给侧改革、融资创新、旅游创业”5大攻坚战;“8”即 “规划引领、文明创建、融城发展、五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绿色生态、智慧安宁、人才强市”8大行动;“10”即“提高居民收入、补齐农村短板、实施就业优先、完善社会保障、打造教育强市、建设健康安宁、突出文化惠民、优化便民环境、推进民主法治、强化社会管理”10大举措。
7.“4+3”产业体系 “4”即钢铁、磷化、盐化、石化4个传统产业,“3”即新制造、新物流、新旅游3个新兴产业。
8. 四治三改一拆一增 “四治”即“治乱、治脏、治污、治堵”;“三改”即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一拆”即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一增”即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化。
9. 一河四湖 “一河”即螳螂川河道,“四湖”即百花湖、东湖、宁湖、云化湿地。
10.“三名”工程 名校、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
11. 七改三清 “七改”即“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三清”即“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12. 两集中、两到位、四进中心 “两集中”即部门审批事项向同一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平台集中;“两到位”即保障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四进中心”即实现人员进中心、事项进中心、权限进中心、审批进中心。
13.“一窗式”审批服务机制 整合构建实体综合政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信息系统,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较旧一篇:2017年平罗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乌苏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