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3月21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州长  罗红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双版纳州第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圆满完成州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增多、民生保障任务持续加重等压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第十二届州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沉着应对,科学施策,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州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生态优良、民族团结、边境安宁、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着力稳增长、赶先进,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嘱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关于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制定和落实稳增长的规范性文件87件,累计投入稳增长资金70多亿元,着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全州生产总值由197.6亿元增加到366亿元,年均增长11.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2%提高到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7.6亿元增加到30.5亿元,年均增长11.6%。

(二)着力调结构、推转型,发展动能进一步转换

坚持不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着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工业带动、推动旅游与普洱茶转型升级、打造名牌名品、推进质量强州,有力促进了产业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全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9∶30.3∶40.7调整为25.2∶26.9∶47.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5连增,农业增加值由57.4亿元增加到92亿元,年均增长6.7%,农作物与畜禽优良品种率由70%提高到80%,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超过500个。工业增加值由39.8亿元增加到55.7亿元,年均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7户增加到84户,景洪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全省发展生物产业示范基地。普洱茶产值由9.4亿元增加到31.3亿元,年均增长27.2%,勐海荣获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接待国内外游客由1012.7万人次增加到2519.9万人次,年均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由100亿元增加到420.3亿元,年均增长33.2%;旅游度假区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景洪市成为云南省首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告庄和万达项目成为旅游新明星。民营经济占比由36.4%增加到46.5%,6家企业进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迪升药业公司跻身商务部全国百强医药零售企业。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双创园”投入使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快递出港量排全省第三位;取得了牛肝菌人工栽培、星油藤产业化发展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大益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4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1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43种傣药制剂纳入省医保药品。高升橡胶公司挂牌“新三板”。

(三)着力上项目、增投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大力加强“五网”建设,建立健全“双20”“三个一”和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机制,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2亿元,有效推动一批全州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重大项目和一大批支撑产业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项目落地。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由138.5亿元增加到415亿元,年均增长24.5%,累计完成1423.8亿元。其中,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5.9亿元,开工建设玉磨铁路州内段、小磨高速、景洪到勐海高速、勐腊到勐满高速、国道213线大开河到磨憨二级公路改造等项目,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58公里、高等级公路51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73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由54%提高到99%,自然村通达率由70%提高到82%;新增航线21条,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6亿元,完成勐宋、黄草岭等水库建设,开工建设曼点、曼桂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全面完成15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3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新增库容520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4万亩,水利化程度由47%提高到52%。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8.5亿元,引水入城、曼弄枫嘎栋嘎洒片区和勐海、勐腊县城加快建设,城镇化率从37.1%提高到45.2%。旅游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7亿元,非电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能源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有效支撑了经济转型升级。

(四)着力推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

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减少5个机构,加快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项目382项,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17项,全面清理和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开拓债券融资新渠道,共融资12亿元;5年综合融资超过300亿元。沿边金融改革成效明显。农垦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深化财税、教育、医疗卫生、供销社等改革,改革红利持续**。全力推进沿边开放。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获国家批准建设,争取到省政府的特殊政策。5年累计投入口岸建设资金2.3亿元,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关累港进入国家部委审核程序,勐满、景洪港(扩大开放)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边交会”和“艺术节”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三国六方”合作扩充为“四国九方”。“金四角旅游圈”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获批建设国际快递监管中心、肉类指定进口口岸。全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由11.6亿美元增加到27.8亿美元,年均增长19.1%。引进大连万达、雅居乐和洲际、喜来登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引进州外到位资金由68.9亿元增加到203.7亿元,年均增长24.2%,累计802亿元。

(五)着力建生态、促团结,发展基石进一步牢固

坚定不移地把创建国家生态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的重大举措。坚持不懈创建国家生态州。实施“4185”保护区建设工程,新建保护区面积150万亩,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上升到国家层面推进。严格保护森林资源,查处各类案件7525件。实施珍贵用材林、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3项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分别完成70万亩、23.7万亩和34.2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由78%提高到80.8%。治理水土流失250平方公里。全州城市污水处理率由70%提高到82.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82.7%提高到100%。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目标。创建国家生态州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举办建州60周年系列活动,*学习召存信同志先进事迹,用鲜活的历史和先进典型,教育各族人民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各民族团结。*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累计投入110.6亿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速度快于全州平均水平。扎实推进“15885”工程和“七进”活动,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州称号。

(六)着力补短板、攻脱贫,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群众

坚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5年累计投入360.6亿元。集中力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万多名干部参与“挂包帮”工作,全州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亿元,贫困人口由11.4万人减少到2万人。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667元增加到25233元,年均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327元增加到11049元,年均增长15.7%。着力推动就业和创业,全州累计新增就业和扶持创业5万多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州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由102万人增加到120.4万人;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4.8万套(户);公积金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社会救助、移民等政策落实到位。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各级各类教育办学规模、条件、水平同步提高,填补了本科和特殊教育的“空白”;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广播电视和便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每年办好10件实事,各族群众获得了看得见、**得着的实惠。

(七)着力转职能、强法治,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开展系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接受州人大和州政协的监督,5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8件、政协提案556件,办结率100 %。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为官不为”,政府效能进一步提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府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倡导“说到就要做到”,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依法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减灾、信访、边境管理、反恐、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营造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5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办好西双版纳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西双版纳;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奋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沿边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全社会发展的活力迸发出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尽最大努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激发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廉政勤政,把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打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诚信便捷的商务环境、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秀美宜居的人居环境,为西双版纳改革发展夙夜在公、拼尽全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5年的砥砺奋进,充分展现了西双版纳各族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全州上下团结拼搏的巨大力量。5年来取得的成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州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中央、省属驻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双版纳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5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政府工作也还有很多不足:经济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州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突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小,骨干财源偏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加快供给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兴业成本高,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城镇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不完善,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经济的外向度与区位优势不匹配,改革的“硬骨头”不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不足,改革开放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效能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提高,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优化发展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和不足,才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形成突破。

二、全力闯出一条西双版纳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要求,是云南以及西双版纳与全国同步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共圆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期盼。未来5年,新一届州人民政府肩负着实现第一个100年目标和开启第二个100年目标新征程的历史重任,面临着“一带一路”、沿边开放等一系列战略机遇,置身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宏观经济积极变化的环境中,处于一大批重大项目持续建设的周期内,使命光荣,机遇难得,条件有利,大有可为,必须按照州第八次党代会的部署,穷尽一切办法,全力闯出一条西双版纳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今后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三个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在五大基础网络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特色城镇、扩大沿边开放、促进民族团结、精准脱贫攻坚、维护边境安宁八项重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打造富裕美丽开放幸福西双版纳。

按照州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今后5年我州要迈上“五个新台阶”。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1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迈上5万元的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到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4万元的台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的台阶,各族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速度快于全州平均水平,到2021年,各民族整体迈上小康社会的台阶并不断巩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珍贵用材林、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分别迈上100万亩的台阶,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普遍推行,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的典范。

——沿边开放迈上新台阶。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1年,迈上50亿美元的台阶,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00亿元台阶,获批建设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地区旅游试验区。

落实上述总体要求和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在8项重点工作上狠抓落实,取得新突破。

(一)抓好重点项目,在五大基础网络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抓住国家推广PPP模式、鼓励直接融资的机遇窗口期,建立健全政府与央企、省企、名企合作机制,保障在建项目顺利推进,推动筹建项目尽快开工,争取拟建项目进入盘子,把“五网”建设打出大会战的气势。综合交通网建设,确保小磨高速、勐腊至勐满高速、景洪到勐海高速建设顺利,争取勐仑到红桥、勐海到打洛、勐远到关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加快国省干道改造,积极推动旅游轨道交通建设,到2021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00公里左右,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比80%;建成玉磨铁路西双版纳段,突破交通运输“瓶颈”制约;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由5级提升到4级,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航空网建设,完成西双版纳机场4E级改造,争取开工建设勐腊机场和勐海通用机场,加快组建西双版纳航空公司,促进开通更多更远的航线。能源网建设,力争橄榄坝航电枢纽开工建设,抓好电网建设,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把更清洁的能源送进千家万户。水网建设,推进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改善城市与集镇供水,全面完成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建设,全州水利化程度提高到56%,实现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互联网建设,加快“智慧西双版纳”建设,建好“双创园”,以建设中老跨境光缆吸引企业来建设大数据设施,加快各类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力争互联网设施和应用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二)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区域,合理划定城镇建设区、农业(村)发展区、生态保护区3类空间,突出保护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功能保障区,确保永续发展。调整完善更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化水平,保护好中老联合保护区域、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湿地和耕地,突出保护好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和基本农田,建设国家森林公园、亚洲象国家公园。加强生态修复,加快建设珍贵用材林、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继续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务求生态环境质量有新的提升。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大力推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耗技术和装备,建设绿色城市,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条,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快推进天然气进城、液化气下乡,探索减少使用一次**的机制,引导全社会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使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西双版纳新时尚。

(三)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在发展生态经济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不懈培育壮大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信息及现代服务、清洁能源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如期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目标,优化六大生态经济产业要素配置,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抓好“一绿、一深、一转”,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使六大生态经济产业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信誉保障的要求;加快推进深加工,形成优质资源、精深加工、深度拓展、现代营销的全产业链,促进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努力促进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使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更好地顺应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加快创新型西双版纳建设。发挥科研机构作用与“互联网+”效应相结合,大力开展州校、州院合作,拓宽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渠道,集中专业智慧和互联网大众智慧,紧紧围绕发展六大生态经济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差别化创新,有效增强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务实规划和落地一批六大生态经济产业项目,力争把勐海县建设成为云南现代农业示范县,把普洱茶、橡胶发展成为云南最叫得响的产品系列,把傣医药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医药,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康体健身、避寒旅居等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体系。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力争六大生态经济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0%左右。

(四)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在建设特色城镇上取得新突破

按照“1277”布局,以促进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为重点,加快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多规合一”,全面提升城镇的景观特色化水平,强化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文化吸引力。完善城际、城镇公共交通系统,以景洪城为中心,建设“半小时经济圈”和“1小时经济圈”,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突出“热、傣、水、边”的特色,并注重各具特色,全面提升全州城镇建设特色化水平。支持勐罕、打洛、勐仑全面改造提质,建成全省旅游小镇的示范镇;按照3**景区标准,推进园区小镇化建设,把景洪工业园区建成休闲小镇,把勐海工业园区建成普洱茶小镇,把保健品园区建成健康小镇。开展城市设计工作,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科学配置住宅、商务、办公、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教育、文化、卫生等空间,强化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支撑,提升城镇整体和天际线的美感。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逐步将公共建筑冠名权、城镇广告权和公共服务经营权等营利性项目,纳入招标拍卖,形成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持续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实施“七大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让广大农村保持田园风光、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强力推进城镇“四治三改一拆一清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整治,争创国家级森林城市,让人民群众在宜居的环境中增强幸福感。

(五)勇于先行先试,在扩大沿边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深度融入和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服务好中老铁路建设和昆曼公路老挝段高速化改造,注重铁路建设带动开通航线的效应,形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一手抓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务实推进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一手抓拓展“四国九方”合作机制,争取有发达地区和国外更多的地方参与,健全落实会议商定事项的新机制,建成“金四角旅游圈”;在内外联动中先行先试,显著提高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边交会”和“艺术节”的影响力,强化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交流合作,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极。实施对外贸易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组织好境外重大项目建设人、财、物出境工作,争取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争先进位。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并重,创新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新模式,努力引进一批优秀企业。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主轴,突出简政放权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税制度,推进沿边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投融资改革,提高金融保障水平;深化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深化农垦改革,激发垦区活力,形成改革与开放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民族团结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最大的福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目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使“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等理念植根各族人民心田,始终心向共产党、心向社会主义、心向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扩大“双语”教学,办好民族教育事业;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交流性融合,建设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扶持“直过”民族和少数民族困难群体,加大城市贫困少数民族帮扶的力度,卓有成效地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学习召存信同志先进事迹,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作用,广泛开展各民族互助互帮互敬、交流交往交融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严格执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化建设,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坚决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地开展多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化“5525”工程和“七进”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快建设巴利语高级佛学院,大力培养爱国爱教宗教教职人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更好地发挥宗教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作用。

(七)打好脱贫攻坚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并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瞄准建档立卡特别是“直过”民族贫困人口,扭住产业发展、激发群众积极性、安居房建设、挂钩帮扶责任“四个重点环节”,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始终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并长期巩固。大力促进就业和创业,加快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体系,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计生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为全州各族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健全符合实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继续集中公共财力、公共资源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力争在脱贫攻坚与巩固、城镇人口就业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困难学生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休闲体育设施、保障性住房保障等方面,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让全州各族人民为自己是西双版纳人而感到自豪。

(八)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在维护边境安宁上取得新突破

*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促进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实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组织自我管理的作用,实现治理方式从规制管控向依法治理转变。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落实食品药品最严格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地震、地质、气象、生物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和综合处置。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妥善解决信访群众利益诉求。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和平安边境创建活动,严防严打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确保国家安全。*推进平安西双版纳建设,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的州市之一。

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按照州委八届二次全会的部署,2017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为实现上述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调结构,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振兴产业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施10个工业技改项目、10个州校州院合作项目,推动优质资源向六大生态经济产业聚集,优化传统动能,增添新的动能,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普洱茶、橡胶、蔗糖产业企稳回升,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务实抓好“一绿、一深、一转”,形成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多点突破。发展绿色产品。制定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原产地品牌的规划,强化政府服务和扶持,推动规划落地。推进深加工。加快园区用地规划与土地储备,下大力气改善园区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力争新“达规”企业10户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推动傣药南药加快发展,继续推进保健品园区建设,力求大健康产业发展有新进步;以提升品质、品位、品牌为重点,实施普洱茶再创辉煌行动,加快建设普洱茶检测中心,利用广州茶博会等平台,开展各类营销活动,促进普洱茶形成一个稳定的上升期,力争产值迈上40亿元的台阶;加强橡胶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延伸橡胶产业链。大力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抓好澜沧江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万达、告庄、南传佛教历史文化区、勐巴拉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大重点景区、项目的宣传营销,发展休闲、度假、养老、康体等新业态,增强对自驾游、自助游的吸引力,严整旅游市场,规范旅游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两位数增长;*推进“互联网+”行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带动商贸、金融、保险、住宿、餐饮、物流等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二)突出增投资,在优化投资结构中提高投资的效益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压减过剩产能投资,扩大基础设施、产业、民生领域投资,不断提高投资的产出效益。大力夯实发展的基础。抓实综合交通建设,完成小磨公路高速化改造,全面开工建设玉磨铁路州内段和景洪到勐海、勐腊到勐满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勐仑到红桥高速公路和澜沧江黎明大桥、神秘谷大桥,抓好一批国道、省道和乡村公路改造项目,启动旅游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10亿元;抓实航空网建设,加快西双版纳机场4E改造和勐腊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开通新的航线;抓实水网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和灌区建设,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完成投资8.6亿元;抓实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社区前期工作,推动移动4G向农村覆盖,完成投资6.1亿元;抓实能源网建设,争取橄榄坝航电枢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天然气网管建设,抓好电网和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完成能源投资10亿元。加快增强发展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产业投资的占比,扎实推进一批旅游大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大力组织企业入园和改造提升园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完成非电工业投资18亿元。有效分享发展的成果。改善一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一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学校,兴办一批医疗计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体育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一批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50亿元。

(三)突出强“三农”,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中做实脱贫攻坚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以生态绿色为方向,提升橡胶、茶叶、甘蔗等产业,保障农民增收;大力建设农业现代产业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景洪区域性冬繁基地、普文现代农业园、勐海古茶园现代产业园建设;发展林下养蜂和种植傣药南药,培育林下种养殖新亮点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脱贫攻坚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脱贫引领抓“三农”发展,以“三农”发展促进脱贫。实施好脱贫攻坚年度工作,减少贫困人口1.05万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突出抓好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农业机械化等,实现行政村道路100%硬化,农机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启动“直过”民族自然村全面通硬化道路、通水、通电话、通互联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安居房205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户。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培训农民30万人次,重点培训胶农、茶农、种养能手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各1万名,确保贫困户每户最少有1人接受培训,并在转变生产、生活观念上有明显进步;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帮扶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注重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确保有产业、有技术,短期脱贫有支撑、长期致富有希望。把深化农村改革与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和脱贫攻坚体系结合起来统筹推进,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政策,严格管理挂钩单位、人员和工作队员,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增强农村发展动力。

(四)突出扩开放,在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中增添活力

以建设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引领改革开放,明显增强发展活力。务实推进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做好相关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功能区,实现一批项目落地;吸引准备上市的企业来发展总部经济或分部经济。开展与泰国清迈和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建设友好城市的工作,依托“四国九方”会议机制,推进“金四角旅游圈”和边境地区跨境农业合作产业带建设,争取获准建设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侯卫东官场笔记加快提升打洛口岸,积极推动国家批准关累为国家级口岸;争取年内国际快件中心和冰鲜产品进口业务运营,扩大边民互市贸易,推动普洱茶出口州内报关工作,为实施对外贸易总额倍增计划开好头、起好步。继续以市场化为取向,办好“边交会”和“艺术节”。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方式,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2%。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一揽子方案。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和管制。推动部分旅游管理服务职能下移县市,调动县市积极性。加快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向治理转变。坚持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农垦改革。着力创新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体制机制,在建设创新高地上凸显出亮点。

(五)突出建生态,在巩固国家生态州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不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良好这个西双版纳最大的优势。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州工作“回头看”,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薄弱环节,全面启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划定城镇建设区、农业(村)发展区、生态保护区3类空间工作。开展各类保护区大检查活动,推广勐海严控蚕食森林的经验,进一步加强林业执法。持续推进珍贵用材林、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各建设10万亩以上。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持全州环境质量总体优良,部分地区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提升河湖水体质量。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液化气替代薪柴,建立健全农村地膜、大棚薄膜和香蕉套袋谁使用、谁处理的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强化管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全面完成城镇“四治三改一拆一清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整治任务,没有任何借口;推广景洪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推动勐海、勐腊县城和重点集镇、口岸加快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景洪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勐海、勐腊争创省级森林城市,整体提升全州人居环境。

(六)突出促团结,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实现边疆繁荣稳定

在新的起点上,*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形成我州发展的新优势。继续*开展学习召存信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加大新闻媒体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使党的民族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入耳、入脑、入心。按每个行政村、社区建设1个示范点的计划,*推进“七进”活动;按照各县市与园区相对均衡的原则,继续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示范典型。扎实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国家、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各民族互帮互助互学行动计划,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努力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对城市困难少数民族群体实施就业培训和就医、就学困难救助。编译出版《傣族诗歌全集》,编撰好《中国傣族通史》,支持企业和基层开展民族文化活动,鼓励歌颂新人、新事、新社会,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做好民族代表人士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突出惠民生,在增加各族人民的获得感中提升满意度

今年70%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领域,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高质量地办好10件惠民实事,把实惠落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教育发展,实现学前教育保基本、义务教育保公平全覆盖,高中教育扩规模上水平,高等教育创特色有新突破。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与省级、发达地区医院的合作,在解决“看病贵”、提高医疗水平上取得新进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保障“二孩”政策发挥效应。开展城镇休闲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扶持2600人创业;对城乡居民收入进行动态监控,适时强化促增收措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的各项政策,推进低保、社会救助、残疾人等工作精细化管理、精准化保障,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保障到位,加快州、县市老年、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让全州各族人民享有更好的保障。

(八)突出稳社会,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实现和谐稳定

围绕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集中力量,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严格管边控边,严防严打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力保不出现大的负面舆情。加强公共安全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明确责任,抓紧抓实登革热等疫病防控,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排查整治活动,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实现政治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

(九)突出转职能,在加快职能转变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始终如一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活动,深刻领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新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研究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主动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和需求。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两个清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到政府办事只用跑一次、在网上照样可以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四风”、转作风,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激发广大干部为西双版纳改革发展向前冲、勇敢上、拼命干的热情。

各位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西双版纳未来5年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梦想变成现实,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较旧一篇:2017年迪庆州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克拉玛依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