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14日在黔东南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州长冯仕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前所未有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州上下*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和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着力做长板补短板,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办成了一批大事新事实事,是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成就最多、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

过去五年,我们紧紧扭住“赶”和“转”的双重任务,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跨越。全州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三个高于”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39亿元和3868美元,均为五年前的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57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5.2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10亿元,是五年前的2.4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82元和7584元,年均分别增长9.7%和13.9%。人均财力从3704元提高到7717元,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由第13位上升到第9位。工业强州支撑有力。工业行业大类从23个增加到29个,工业产品种类从44个增加到9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5亿元,是五年前的2.6倍。高载能产业占比从58.9%下降到46.9%,轻工业占比从7.7%提升到23.5%,以大数据、大健康为重点的新兴产业迅猛增长。旅游活州风生水起。整州列入全国30个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施秉云台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打造提升了镇远、西江、肇兴、旧州、隆里等一批精品景区。全州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累计达到2.04亿人次和1709亿元。农文旅一体化多彩纷呈。农业增加值实现五年翻番,粮经比调整到38.5:61.5。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0个。整州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麻江、雷山、黎平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雷山获批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56个,创建了凯里云谷田园、麻江乌卡坪、三穗颇洞等一批农文旅一体化示范园。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9.1%,营利**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1.3%,电商交易额9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6%,对GDP贡献率63.4%,提高了10.4个百分点。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补齐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瓶颈实现重大突破。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境内通车里程接近全省一半,迈入了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占全省六分之一,实现县县通高速。改造国省干线848公里、县乡公路70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44万公里。凯里黄平机场建成通航,成为全国少数拥有两个支线机场的市州之一。白市库区四级高等级航道建成通航。都柳江从江、大融两个航电枢纽工程机组并网发电,填补了我省航电一体化开发的空白。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中型水库7座,开工建设中小型水库37座,建成城镇供水厂31座,供水能力提高到32.44万吨/日,解决20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乡供水覆盖率达95%。治理病险水库137座、中小河流50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9万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65.6万千瓦,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通信光缆总长度13.94万公里,数据服务器总量突破1万台,互联网出州带宽1070Gbps,城市宽带接入能力50M用户覆盖比例3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100%。

过去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带州”战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建成区面积从229平方公里增加到2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9.7%提升至42.5%。凯麻同城化加快推进,凯里列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凯里城市首位度居全省前列。产城景融合*推进。形成了剑河、锦屏等一批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实现了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城市公园,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4.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6.7万户,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从8.93平方米提高到10.25平方米,城镇绿地率从9.9%提高到16.6%,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从13.6%和50.74%提高到71.43%和80%。特色镇村加快建设。精心打造20个特色小城镇,西江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试点,肇兴、旧州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100个特色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创建了施秉望城村、丹寨卡拉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大美黔东南风行天下。重点改革取得突破。纳入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12项和14项。“放管服”改革*推进,建成州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行政审批效率提升70%以上。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家授权我州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业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设立基金25支,发行债券10支。州属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组建6大国有企业集团。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开展大招商活动,成功引进富士康、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累计到位资金突破3000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万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54.4%,提高10.4个百分点。大力建设开放平台,“6个20工程”完成投资3032亿元,建成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国内首个省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合作,成功举办有机峰会、民族文化旅游峰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拉松赛成为金牌赛事。创新动能加快形成。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76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州”和“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州”。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412件,数量居全省第3位。入选首批国家“星创天地”单位4家,数量居全省第1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

过去五年,我们*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减少贫困人口100.68万人,移民搬迁12.5万人,10个县和117个贫困乡镇按省标摘帽、72个贫困村按国标退出,贫困发生率从38%下降到17.13%。总结推广“十户一体”“党社联建”“五个全覆盖”等一批典型经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1.4%。教育事业优先发展。7个县普及十五年教育,8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420万人次学生享受免费营养午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十有”经验在全国推广。基本形成具有黔东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凯里学院成为贵州省唯一列入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就业创业带动有力。城镇新增就业30.5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85万人,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点)23个。医疗卫生加快发展。基层医疗卫生实现“五个全覆盖”,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128所,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86张,是五年前的1.4倍。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5%以上。公共服务保障稳步提升。基本实现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262元/月提高到495元/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1360元/年提高到3073元/年。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平安黔东南”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实现双降。防灾减灾救灾有效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和信访维稳力度加大,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国防、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地方志、文史、文联、科协、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优势,绿色发展成为主色调。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成效明显。获批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309个、国家级非遗名录53项,数量均居全国市州第1位。连续举办“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完成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建成非遗博物馆(陈列室、展示馆)35个。成功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云上绣娘》,取景于榕江阳开苗寨的电视纪录片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引起强烈反响。《仰欧桑》等一批文化精品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建成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提升。完成营造林277万亩、石漠化治理437平方公里,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新增8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两江一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到98.2%,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居全省第1位。颁布实施《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整州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岑巩县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试点。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全面推进政府系统从严治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铸勤”“铸廉”行动取得实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度监管。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复议案件集中办理。“六五”普法通过国家验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重要部署、重大项目,做好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加强权力运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州人大报告工作,向州政协通报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1件、政协委员提案1125件。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

2016年,我们围绕省委对我州作出的“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全新定位,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一是经济发展提速进位。生产总值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存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400亿元以上,新增金融机构46家。增比进位综合测评居全省第4位,上升4位。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坚实。启动实施“四百工程”,引进500强企业13家,技改投资50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新增市场主体3.35万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三是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建立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和责任体系。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搬迁4.19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7.71万人,19个扶贫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脱贫攻坚集团化作战。四是改革开放亮点突出。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为企业减少成本约20亿元,压减炼钢产能70万吨,占全省31.8%,“营改增”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7亿元。五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5%,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经济发展满意度居全省第3位。剑河综治网格化建设、台江联防联治等经验在全省推广,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7.64%,居全省第1位。六是州庆活动精彩纷呈。隆重举办60周年州庆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州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貌,展开了我州各族人民再创辉煌的美丽画卷,极大地增强了全州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大美黔东南、建设大美黔东南的热情。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黔东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赶”和“转”两条腿走路,走出一条改革引领、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必须坚决加强政府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着力建成法治型、服务型、创新型、阳光型政府,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赖。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中央和省各单位、对口帮扶城市以及社会各界倾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黔东南州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程度深,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任务艰巨。实体经济较弱,新旧动能转换不足,做长板补短板任务艰巨。开放活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尚未形成开放型、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资金等重点要素支撑不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压力大。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开创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二、今后五年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既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当前,我州正处于加速发展、缩小差距的黄金期,正处于抢抓机遇、后发赶超的冲刺期。我们要用好国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带来的政策机遇,用好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带来的改革机遇,用好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用好“两个宝贝”蕴藏的后发机遇,努力把黔东南的事情办得更好、更有成效,向全州人民交出更满意的答卷!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战略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和重大战略行动不动摇,聚焦富民强州,构建“九大体系”,做强做优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文化“四块长板”,补齐补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产业建设、教育卫生“四块短板”,确保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努力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大美黔东南。

今后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4%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

围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着力构建“九大体系”。

(一)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加快形成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围绕“三山三江一中心”总体布局,切实做好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扎实抓好国家级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把凯里市打造成山江公园市,把环雷公山打造成国家公园和国际旅游度假区,把月亮山打造成国际标准的农耕文化遗产地旅游度假区,把云台山打造成世界喀斯特遗产地旅游度假区,把清水江打造成滨江临水旅游休闲度假带,把都柳江打造成国家公园和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把氵舞阳河打造成古城古镇、自然山水、温泉康养融合发展的旅游休闲度假带。

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旅游产品。围绕打造国际旅游“排头兵”,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以节会为重点的商务旅游、以苗侗医药疗养为重点的康养旅游、以温泉和森林康养为重点的休闲旅游、以农耕体验为重点的研学旅游、以传统村落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以民族文化为重点的风情旅游、以低空飞行和观光小火车为重点的新奇旅游。实施千亿旅游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强化核心景点、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建设,建成国家5**景区2个以上、国家4**景区10个以上,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大力开展旅游营销攻坚行动,大幅提高境外省外游客比例。

大力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交通建设。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国省干道为主体、县乡道路为支撑、通村公路为网络,涵盖低空飞行、轨道交通、观光缆车等旅游交通方式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数据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方位改善提升旅游接待条件。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围绕“智慧旅游”建设智能化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围绕“快旅慢游”建设更高质量的旅行社体系和导游服务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演艺体系、功能完备的旅游食宿体系、国际标准的商业服务体系。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大力实施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城镇、旅游+服务业、旅游+大数据、旅游+扶贫等行动计划。着力抓好产城景一体化建设,加快县城景区化建设步伐,创建一批国家优秀旅游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推进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森林康养等为重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一批特色农旅、工旅、文旅等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示范小镇。引进一批集团化、品牌化大型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绿色概念的旅游商品品牌。

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强州。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在构建全域旅游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加快推进国家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全州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建立法与村规民约相结合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民族文化保护责任体系,设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基金。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建立民族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加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度。把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培育壮大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新业态,建设“云上绣娘”等影视基地,加快培育一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实施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黔东南民族文化的国际国内“朋友圈”,让黔东南民族文化蜚声海内外。

(二)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构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精准构建脱贫攻坚责任链。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州县抓落实,片区为重点、工作到村、精准到户”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链任务链。精准落实各类扶贫政策。用好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政策,以项目化、实物化抓好对接落实,打好政策“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整合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力量,*实施“千企帮千村”活动。精准实施扶贫专项行动。同步推进19个扶贫专项工作,坚决打好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两个硬仗”。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扶贫、林业产业扶贫、水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文创产业扶贫、易地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实现产业脱贫40万人以上。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大力推广“五个三”经验,围绕县城集中安置,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建设,确保易地扶贫搬迁30万人以上。统筹抓好“两山”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乡和极贫乡镇扶贫。精准抓好扶贫对象管理。用好“扶贫云”平台,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加强定期核查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精准开展检查考核。加强常态化督查巡查和考核考评,抓好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和领导干部明察暗访“四管齐下”的考评督查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把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结合起来推进,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补齐经济小康短板指标。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确保人均GDP实现程度达到小康标准值。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补齐教育小康短板指标。大力实施“教育兴州”战略,在稳定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着力抓好民办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补齐医疗卫生小康短板指标。大力推进“健康黔东南”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强力推进“百院大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疾病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人口计生服务,人口预期寿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补齐文化小康短板指标。实施精准文化扶贫,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民族文化覆盖工程。补齐社会保障小康短板指标。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保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稳步发展商业保险,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兜住困难群体民生网底。统筹抓好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完善公共住房供给体系。补齐资源环境小康短板指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加快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创建,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个短板指标。

稳步迈向基本现代化。着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政治现代化,加强“法治黔东南”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着力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承提升州域民族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化。着力推进社会现代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着力推进生态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全面小康已达标的凯里等县市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三)围绕推进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构建以新经济为代表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做优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打造“中国有机第一州”。大力实施有机农业培育工程,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0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00个以上,实现有机农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南方最大的蓝莓科研、生产、销售基地。着力建设全国茶油大州。大力推进农业“三园”建设工程。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农业科技园30个、返乡创业园30个,加快形成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现代化管理的农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业态。实施新型农业发展工程,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施农业产品提升工程,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服务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大力实施亿元龙头企业行动计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20个、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国家级和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突破100个,扶持一批家庭农场主和乡村工匠。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做强新型工业产业。围绕新工业革命,*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工业园区优化成长工程。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园区产值比重90%以上。建成一批500亿级工业园区,推动凯里经济开发区与炉碧经济开发区优化重组,尽快建成千亿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工程。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工业强基工程,着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产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同步推进产业耦合、产品升级、业态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实施特色工业倍增发展工程。做大做强以白酒、果酒、茶叶、油料、蓝莓等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实现特色食品加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银饰、刺绣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创意、生产、交易中心,建成全省重要的特色工业基地和民族产品加工基地。

做大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全州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大力拓展生产**业。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推动金融、知识、科技、物流、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把金融业培育成支柱产业,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粤桂黔和湘黔桂区域物流中心,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性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生活**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推动文化娱乐、影视传媒、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生活**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服务业新模式。培育电商骨干企业100家,电商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

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以凯里大数据产业园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达到4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健康经济。*推进大健康战略行动,围绕“医养健管食游”打造大健康全产业链,建成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苗侗民族医药产业,打造中国苗药集团。推动医养结合,扩大康养消费,加快建设区域性健康服务中心,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共享经济。以旅游为带动、以民宿客栈和绿色出行为主要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创建全国共享经济示范州。实施万户精品客栈、万户民宿建设计划。加快发展创意经济。支持各县市建成1个以上创意产业园,支持民族文化浓郁的乡镇建设文化创意基地。加快培育影视传媒、出版发行、工艺美术等新型文化创意业态。推进新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四)围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和产城互动的新型城乡发展体系

加快形成“一核一圈两极”区域发展格局。推进凯里核心城市建设。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定位,以建设山江公园市为抓手,加快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宜业的公园城市。推进凯里都市圈建设。围绕“打造黔中经济区极具竞争力的重要板块”定位,加快构建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六大体系,加快推进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推进黔东片区建设。围绕“打造贵州东部集群发展创新区”定位,加大力度推进区域规划、基础设施、重大产业、资源要素、发展平台、重大项目“六个一体化”,努力把黔东片区打造成为贵州东部重要增长极。推进南部片区建设。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首选地”定位,共建大交通、共筑大平台、共育大产业,加快建成潜力大、活力强、动力足的城市组团。

实施“五个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城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以路网、供排水、采暖供热、地下综合管廊、停车场、充电桩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联通化。统筹地上地下硬件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马路拉链”等各类“城市病”。实施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开放场所和公共服务场所。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学校医院、智慧管理、便民服务、休闲场所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实施城镇环境容量承载能力提升工程。优化以扩大城镇人口容量、大气容量、水容量等为重点的环境容量功能布局,实现城镇容量和要素配置合理化。实施城镇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以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城镇空间拓展,打造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的产城互动格局。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提高城镇就业能力。实施城镇文化竞争能力提升工程。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建设一批文化长廊、特色街区和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名片。

抓好特色镇村建设。打造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产业特而专、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拢、机制新而活的产业小镇。新增万人小镇、亿元财政总收入小镇、亿元农业总产值小镇、亿元旅游总收入小镇各5个以上。建设美丽乡村。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实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促进特色村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集中力量建设500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保护传统村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立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机制,设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打造传统村落保护平台。建设传统村落旅游精品景区,创建全国传统村落整州保护示范区。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夯实发展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撤县建市工作。支持凯里冲刺“全国百强县”,支持镇远、天柱、黎平、榕江等县冲刺“全省经济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以上的县提高到6个以上,其余各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部达到5亿元以上,形成一批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经济强县。

(五)围绕打造贵州对海开放“桥头堡”,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对外开放体系

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围绕贵州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贵州合作试验区和临空经济区,着力构建南下开放、对海开放新格局。加强与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单位合作。加强与桂林、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交流合作,打造区域旅游联盟。主动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积极争取在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强与港澳台深化合作,推动与波兰等友好城市交流,积极开辟与瑞士、法国等文化旅游合作途径。

构筑多层次开放平台。夯实物理平台。*推进“6个20”工程,加大基础平台配套和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凯里海关、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建设,创造条件建设国际旅游机场。建好活动平台。瞄准省级开放交流平台,主动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数博会等省内重大活动发出黔东南好声音。深化与国际性组织合作范围和合作成果。继续高水平办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列重大活动。优化线上平台。用足用好淘宝贵州馆等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加快打造本土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电子商务专业平台。大力引进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打通我州跨境电子商务的采购和销售渠道。

培育竞争**主体。着力向外引进。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商选好商,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州设立企业总部、外贸基地、研发中心等,全力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项目落户我州。充分用好国家支持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引进和培育拟上市企业100家以上。立足自身培育。引导各类中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20%和10%以上。力争一批本土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

打造高效率开放环境。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搭建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网络,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让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省支持我州发展特殊政策,落实国家积极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和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新政策,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新经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六)围绕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构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动力支撑体系

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把房地产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做好有关保障房和住房政策的衔接,完善过剩商业地产向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转移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引导企业业务结构重组,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围绕服务和壮大实体经济,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用电、物流、税费、制度**易等五大成本。推进质量品牌创建,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品牌产品,确保每个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园区都有知名品牌。

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最大限度缩减政府审批范围,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构建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优化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所有制结构。*推进旅游管理、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等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红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财政支农投入和农村金融创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养老、司法和社会治理等社会事业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着力抓好创新激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国家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30个以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形成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专利,培育一批驰名商标。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3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制度障碍,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科研创新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支持专业化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动发展。鼓励本土商贸企业通过兼并、联营、特许加盟电商等方式进入连锁品牌经营领域,引进全国各类名优商品实体体验店。积极推行网上订单与实体店体验、传统销售与网上商城同步经营模式。

(七)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

扎实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城乡建设各个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建筑绿色化、城市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城市燃料清洁置换、城市绿色交通建设等行动计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推动社区绿色化、生态化、和谐化发展。加快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和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州。确保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5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9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建成一批山水园林城市、绿色生态小镇、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绿色低碳和谐社区。

扎实推进绿色制度建设。加快创建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示范区。抓好“五权交易”和“五项金融”制度创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以实行绿色GDP核算、生态文明绩效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及“河长制”等机制为重点,科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评价和问责体系。建立绿色发展开放合作机制,全面推进绿色投资贸易便利化。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惠民和绿色金融惠民。加强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实现环保督察全覆盖。

扎实推进绿色屏障建设。*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和环保能力建设五大工程,严格环保执法,着力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综合修复治理工程,突出抓好“两江一河”生态综合治理,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着力打造雷公山、月亮山生态屏障和“三山三江”生态走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0平方公里,新增治理石漠化面积500平方公里,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努力建成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示范区,让绿色成为黔东南亮丽的名片。

扎实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围绕绿色经济“四型十五类”产业,重点发展“八大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立资源利用集约节约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引导环境治理产业化、社会化,鼓励工业企业实施环保节能改造,实行优质资源优先向环保型、科技型企业集中配置,大力创建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全面实施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

(八)围绕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战略基础体系

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总量,围绕主战略、重大战略行动和做长板补短板谋划万亿重点项目工程包,确保年均投资2000亿元以上。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实施县域投资、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比重提升工程,确保三类投资比重达到50%、40%、40%。创新投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全国示范州。发挥消费支撑作用。稳住传统领域消费,实施城乡商品消费刺激计划,以大宗物品、传统产品、刚需产品消费为重点,加快商贸中心、专业市场、商业超市、农村电商实体店和销售网点建设。积极扩大新兴领域消费,培育和壮大新消费热点,围绕旅游、文化、健康、体育、教育、娱乐等重点领域,**潜在需求和新兴需求。努力建成区域性特色商贸旅游消费中心。

强化重点要素支撑。增强金融支撑能力。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实施“引金入州”工程,培育和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多渠道融资和股权投资力度,围绕扶贫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和科技金融,创新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科技创投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有效增加实体企业的金融供给。加强基金投放和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以州属国有企业为平台、股权和资产为纽带的州县投融资体制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探索。积极争取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加强风险管理,抓好金融风险防控。抓好政府债务管理,依法依规合理举债。增强人才支撑能力。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和基层人才队伍培育工程,扎实推进“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力争每万人人才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增强土地支撑能力。完善土地资源保护、储备、使用机制,实行土地集约化、市场化运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用地潜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以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为目标,打通连接周边地区和连接沪昆、贵广的快速铁路通道,力争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施高速公路联网覆盖工程,新增高速公路746公里,加快建设所有乡镇所在地半小时通达高速公路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两环三纵四横八联线”高速公路网。实施普通国省道改造1600公里以上。建成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6164公里,提高通村公路建设标准,实现村村通客运。建成天柱支线机场,实现通用机场县县全覆盖。加快实施航电一体化建设,高等级航道达到200公里以上。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以形成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配套、管道输送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为目标,开工建设麻江宣威、榕江忠诚、从江下江等3座大型水库和21座中型、74座小型水库,新增供水能力3亿立方米以上,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治理病险水库30座。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60%以上。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提升能源基础保障。以构建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体系为目标,新增电力装机35万千瓦以上。全面实施区域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电力输配网络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延伸建设。加快城际输气干线建设,全州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80%以上。加快建成高速泛在信息基础网络。以构建“出州宽、州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现代信息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限网络·满格黔东南—信息网络全覆盖”工程和“光网黔东南”工程,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行政村通光纤比例100%,出州带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九)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州委十二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整肃“四风”。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织密筑牢“制度铁笼”“数据铁笼”,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民生监督,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加强法治型政府建设。建立全州统一的权责清单体系,严格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使职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完善州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建立政府及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州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营造尽心履责、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推进简政放权,做好国家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压减政府性一般支出,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推行政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创新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管理观念、管理内涵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职能转变、方式更新、流程再造等方面入手,推动政府治理结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创新。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上贵州”等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云等“云工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升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难题的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创新力。

加强阳光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州县政府及其部门依申请公开工作受理渠道100%畅通、100%依法按时回复、100%符合法定程序。

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国防、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地方志、文史、文联、科协、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发展,使全州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2017年主要目标任务侯卫东官场笔记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关键之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做强做优长板、补齐补全短板,实现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46.6%;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以上,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计划范围内。围绕今年目标,全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产业建设年活动,新增企业市场主体2600户以上。抓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创建计划,实施“四百工程”,引进落地500强企业5户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00户以上,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约50亿元。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新认证有机农产品3万亩,有机农业产值实现3亿元,新增“三品一标”10个以上,建设蓝莓基地2万亩以上、花圃基地和葡萄基地各5000亩以上,实现畜牧业增加值58亿元以上。打造一批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建成“剑河土鸡”等一批优质农产品交易市场。抓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建设3个区域性、综合性物流园,建设5个文化创业产业园,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个、“四上企业”260户。创建贵州省名牌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

(二)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精心组织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集中力量打赢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两个硬仗”,确保全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减少贫困人口19.1万人,3个贫困县、244个贫困村按国标脱贫退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用好省脱贫攻坚基金产业子基金,制定年度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五融五帮”经验。实施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着力解决24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就业问题。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推开“五个三”和“五个全覆盖”模式。完成投资82.3亿元,建成安置点41个,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86个,搬迁33782户13.7万人。推动以凯里为中心的跨区域安置。持续抓好教育扶贫。*实施教育提质扶智脱贫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覆盖更多“两山”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和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家庭学生。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发放资金1.28亿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2万人。统筹抓好各类扶贫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医疗、旅游、电商等扶贫专项行动,强化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工作。切实抓好极贫乡镇脱贫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工作,实现18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稳定脱贫。

(三)全力抓好全域旅游攻坚行动。以承办第十三届省旅发大会为抓手,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建。实施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配套攻坚。完成旅游建设投资500亿元、涉旅招商引资200亿元,重点实施154个观摩项目,建设游客服务中心20个,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公路149公里,建成四星级酒店8个以上、五星级酒店2个以上、民宿客栈1万户以上,建成旅游公厕200个以上。实施旅游品牌和旅游商品提升攻坚。推进百里梯田观光小火车、非遗博览体验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百里温泉产业带等旅游品牌建设,以县为单位打造旅游商品加工示范园,培育旅游商品骨干企业50家,推出旅游购物休闲街10个,旅游商品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攻坚。组织国内外旅游营销推介活动200场次以上,建立国内旅游客源地营销中心10个、境外旅游营销中心2个,力争游客量增长30%,省外游客占比提高到45%,构建南部片区与桂林的旅游国际联盟。

(四)全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新经济。制定新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新经济统计体系,实施一批数字经济、健康经济、共享经济等重大项目。力争大数据产值增长35%,大健康产业投资完成500亿元以上,培育1至2个共享经济品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争取设立黔东南综合保税区,确保碧波公共保税仓封关运行。积极筹办2017年全球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中国国际民歌合唱节、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等一系列重大开放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资金85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以上。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申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和国家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5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5亿元以上,完成专利申请1500件以上,州级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45%以上。

(五)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运用好省支持民族自治州各项政策。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工商登记电子化试点,同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试点,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确保如期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供销社改革。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产业建设用地机制。健全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和大景区管委会体制,以西江、肇兴等景区为试点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推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建立“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受益”的乡村旅游开发和利益分配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培养2至3家行业影响力、战略引导力强的国有大企业集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推进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改革,推广林业碳汇商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统筹推进司法、文化、统计等领域改革。

(六)全力扩大投资和消费。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做大用好州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池,建立黔东南州“项目云”平台。编制实施“十大工程项目包”,确保储备项目5000个以上,总投资1万亿元以上。全年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个,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以上、水利投资100亿元以上、城建投资150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15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26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投资500亿元以上、生态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社会事业投资100亿元以上、服务业投资50亿元以上。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实施城乡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建设专业市场20个、商贸中心20个。实施居民住房改善行动,确保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20万平方米。积极促进信息消费,力争全州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0%以上。

(七)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凯里至都匀、下司至麻江、三穗至镇远等城际快速通道,提升一批街区微循环路网。实施城市电网、通讯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新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公里。加快凯里至都匀天然气支线管道工程建设。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每个县市建设3个以上“15分钟便民服务圈”。新建文体中心2个、休闲广场10个、山地体育公园10个,打造一批居住区游园、邻里公园、社区公园。新增城镇公共停车位2000个以上,公共厕所400个以上。实施城镇扩容提质工程。新增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9103套。大力开发旅游地产、康体地产和新兴城市综合体,新开工旅游地产项目10个以上。推进“百镇会战”计划。加快凯里、台江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试点,积极推进21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建“8+X”项目70个。实施“百村示范”行动。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围绕省旅发大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实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行动计划。

(八)全力强化金融和人才支撑。大力培育引进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重庆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我州设立分支机构。完成8家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筹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华鑫证券公司、中泰证券公司到我州设立分支机构。设立保险公司县域分支机构10家以上。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立财政支持的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和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用好贵工贷、贵园信贷通、特惠贷等优惠政策,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全面推进贫困县统筹涉农资金改革。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重点支持列入国家和省PPP项目库的项目建设。在凯里市建设基金小镇,力争引进基金10支,设立基金规模800亿元。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出台引进培养人才实施方案和优惠政策,引进“高精尖缺”人才50人以上。落实好国家关于贫困县乡放宽人才招考的优惠政策,提高基层人才待遇,解决基层教育卫生人才紧缺问题。

(九)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推进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态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完成退耕还林7万亩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控制在3.0以内,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积极争取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在我州召开。推进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凯里、台江、剑河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整县推进”工程,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带3个以上,实施高铁、高速和旅游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确保40%以上的村寨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持续推进环保执法“风暴行动”。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污染源十大治理工程。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监控机制,*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0亿元以上、新型建筑建材业产值25亿元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特色食品加工业产值90亿元以上。开发培育一批矿泉水、天然纯净水、功能性饮料等生态饮用水和饮品制造业品牌,发展壮大水产业。

(十)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启动建设州级十大社会事业标志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做好稳定就业和改善收入。实施全民创业就业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计划,重点解决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搬迁移民、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启动100亿元教育基金项目建设。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增9个县普及15年教育、4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关注重视特殊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档升位。*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凯里学院向应用型教育转变,推进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使用,加快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启动贵州侗乡大健康学院建设。积极支持优质民办教育发展,扩大开放办学。高度重视校长、教师、班主任等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全面启动100亿元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千人支医”计划,妥善解决好村医待遇问题,抓好医院结对帮扶工作,建设州儿童医院、4个县级中医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确保20%以上县级妇幼健康机构达到二级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扎实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文创基地和名师大师工作室。加快苗寨侗寨等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进民族文化、民族体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35所。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抓好竞技体育工作,建设榕江国家体操基地,全面启动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特困人员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救助供养制度,加强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设,做好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全州五项基本保险参保人数124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万人以上,建设农村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100所。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工程。*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推广网络信息化建设“剑河模式”。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扎实抓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继续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个县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完成46个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建设39所幼儿园。(2)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达到8000人。将66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3)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和10%。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贴标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全省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和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4)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9103套,基本建成5448套。改造农村危房3万户。实施2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州级示范点16个。开展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100个村庄整治。完成209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对34个乡镇实施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及装备建设工程。(6)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2742公里。建设通组(寨)道路985公里、人行步道593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置隐患里程700公里。(7)基本消除乡镇以上城镇建成区移动网络盲点盲区,新增400个行政村电信光纤网络全覆盖。(8)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新增用户20万户。新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30个。建成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新建和改造26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全覆盖,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改造覆盖70%行政村。(10)建设州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中心,全州戒毒场所容量1万人以上。安装1万个公共安全监控视频探头,各县市建设智能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中心。重点公共区域安全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对这些民生实事,我们要一件不漏地办实办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各位代表!砥砺前行风帆劲,逐梦启航创新篇。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力弘扬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黔东南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黔东南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7年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