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在萍乡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李江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的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克服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等困难,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98.3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6.3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135.6亿元,同口径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9亿元,同比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1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30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4元,同比增长8.7%;外贸进出口总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三次产业之比优化为6.9:55:38.1。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经济实现新发展。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荣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工业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5.4%,均扭转了多年来负增长的局面。工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2.6%,比全市规上工业和传统产业增加值分别高出4.1和10.4个百分点。积极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行业实现去产能215万吨,关闭煤矿54个,化解产能324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萍乡国家环保材料及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功通过国家认证,湘东区获批全国工业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经开区获批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园区。
农业经济充满活力。完成农业增加值68.7亿元,增长3.8%。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5155个,比上年增加63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9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达到78家、产品95个,天涯种业获颁国家级A证企业。上栗县、芦溪县荣获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县。重新划定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净增1.38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
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0.6亿元,增幅达到11.9%。旅游业全年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4.5%和34%。武功山创建国家5**旅游景区通过了景观资源质量评审,被列入预备名单。芦溪县获评全省旅游强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安源景区获评全国首批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快乐体育、仙凤三宝等一批新业态项目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商贸物流业发展加快,润达国际、步步高等龙头企业提升了萍城商圈品质,涌现了网优科技、商派电商创业园、萍实之乡、飞天众创产业园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电商示范企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9.1%,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4.6%。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家,总数位列全省第四,取得历史性突破。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确定重点项目112项,总投资780亿元。省重点建设项目达到13个,项目数列全省第三。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02个,同比增加214个,完成投资662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42个,同比增加123个。华维电瓷二期、泉新电瓷电气、江西标顶科技等一批新建、扩建项目顺利完工,安源汽车、金桥焊材二期、百斯特电瓷二期、岳峰新材料、金刚科技、百约食品、中材瓷芯复合绝缘子、爱瑞达电瓷电气、莲花空压机产业集群等亿元以上项目进展顺利。麻山生态新区人居环境建设PPP项目进入财政部第三批示范项目库。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6.6%,高出全省15.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为契机,围绕优势产业建设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4家。经开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融资抵押试点园区。坚持协同创新,企业与院校合作项目达200余个,转化院校成果100余项。获批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45项,获批省级重点新产品37项。全市专利授权量1480件,同比增长92%,增幅列全省第一。
(二)改革开放激发新动力。
重点改革得到深化。*推进了“营改增”、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市直单位公务用车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扎实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实现市、县两级网上审批同平台运行。认真做好职业资格改革,累计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319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芦溪县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考评名列全国第四。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引进2000万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215个,实际进资429亿元,引进了胜龙牛业、合轩龙手机屏生产、新希望樟丰化工扩能、中材风电叶片二期、嘉吉汽配、欧派斯润滑油、天虹商场等一批项目。
开放合作步伐加快。*对接长株潭城市群,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已列入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湘东、上栗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湘东产业园铁路专线已经完工,赣湘国际物流港一期项目全面建成,上栗-浏阳园区实现了花炮文化产业抱团发展,推进了22个旅游产业合作项目。积极推进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赣西区域循环经济试点成效明显。
(三)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突破。
城乡规划和管理更加科学完善。开展了“四规合一”和总规修编工作,逐步形成了多规统一衔接、集约高效、功能互补、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体系。大力开展了以“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城市管理考评工作大力推行。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列全省第一。打击“两违”专项治理扎实开展,“控增量、去存量”目标初步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投入运行。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道路污染等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海绵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实施海绵城市项目59个,完工17个。科学谋划和实施了新老城区万龙湾、西门、玉湖等7个项目片区,老城区三个内涝区PPP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城镇化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53.8公里,实施了国道319和320的改造提升工程。中环北路、杨宣公路、南正街旧城改造、鳌洲公园、金融商务区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麻山特色小镇建设扎实推进。玉湖公园、聚龙公园提升改造全面完成并免费开放。
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370个新农村建设点、28个中心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改主路88.3公里、改入户路110.5公里,改水6600余户,改厕2300余户,改房1600余户。电力、广电、电信通村率达100%,宽带到户率达73%。上栗县鸡冠山豆田村被列为省市县三级共建的全省示范中心村,莲花县获评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芦溪县、莲花县获评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
(四)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全市完成造林近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6.87%,位列全省第三。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5个。全市所有县区均获得“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区”称号。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力推进,完成投资22.4亿元,完成五陂下水厂和麻山取水口上移等13项工程。全市有1县3镇11村入选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莲花县莲江湿地公园获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芦溪县、莲花县被纳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环境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大力推进了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开展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集中整治百日行动,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PM10、PM2.5均值同比下降,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加大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安源区、上栗县工业园区和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和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8个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94.4%。公共机构单位人均能耗、人均用水均实现下降。
(五)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全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指标,民生支出139.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发放创业贷款6.44亿元,扶持个人创业5300余人,带动就业2.7万余人。吉内得大米项目获得“中国创翼”创业大赛金翼奖,市创业孵化基地获批全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湘东区获批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6%,低于省目标任务0.9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统筹整合工作完成并启动运行。社保待遇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投入扶贫资金近6亿元,完成1722人易地扶贫搬迁,16个贫困村退出销号,2.28万人实现脱贫。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芦溪县被列为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并在全省率先实行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高考本科升学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实施,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直播卫星户户通名列全省前茅,其中湘东区名列全省第一。人口计划和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面两孩”政策稳妥有序实施。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居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运动员贾君婷仙在里约夺得我市首枚残奥会金牌,我市代表队在全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获总积分和金牌数第三的优异成绩。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成效良好,连续六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安全稳定工作扎实有力。安全生产事故和伤亡人数继续下降,工矿商贸领域6年来首次实现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目标,安全生产工作获全省先进。信访工作态势总体平稳可控。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全市公众安全感指数列全省第一。
(六)政府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依法行政*落实。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54件,政协提案197件,办结率100%。加强政府重大决策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及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出台“双随机一公开”实施办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实施“三单两制一网一评价”,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清单和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开展工作作风和机关效能集中整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了惩治和查处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问题等专项治理,开展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的结算审计,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民生专项资金审计。
与此同时,一年来,统计、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管理、涉台事务、地方(史)志、接待、老龄、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驻外机构、住房公积金以及群团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气象、无线电管理、石油、烟草、盐务、邮政、保险、证券等中央、省驻萍单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萍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国内外所有关心支持萍乡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需向代表说明的是,受经济下行和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去产能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我市居民收入增长略低于预期目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和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优,产业转型任务艰巨,产业竞争力还需提升;新型城镇化有待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还要加强;民生建设水平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严峻,创新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小差距;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我们在“大变样”的加快发展中努力解决。
二、2017年的主要任务
2017年是我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我市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之年,更是换届后新班子攻坚克难之年。
2017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奋发求为”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注重推进改革创新,注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开明开放、文明幸福、和谐平安的新萍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迈上千亿台阶,财政总收入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2.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集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国家、省下达计划积极稳妥推进煤炭去产能工作。加快市场监督体制改革,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实施“三单两制一网一评价”,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精简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资格资质许可认定和社会管理领域审批事项。落实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清理、整合、规范各类中介服务收费。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体制和能力现代化。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将萍乡建设为创新型城市。紧密围绕萍乡城市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的迫切需要,扎实推进创新驱动“5511”工程,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3个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20%,力争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以上。大力开展市校合作,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努力推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长株潭”经济圈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形成区域合作交流沟通常态机制。办好第三届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区域合作会议。推动花炮、陶瓷、装备制造、物流、旅游等产业合作迈出新步伐。稳步开展口岸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设立萍乡海关,构建快速通关体系。实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攻坚行动,主攻投资过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在引进投资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上有新突破,全力以赴引进龙头企业,力争各重点产业集群各引进1家以上央企或上市公司入驻。着力开展专业化、精细化产业招商,大力促进萍商回归,依托已落户企业开展招商,加强与境内外知名商(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做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项目对接。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国家、省有关政策,全力做好跑项争资工作,努力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发行城投企业债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争取更多优质项目和政策资金助力萍乡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计划完成项目建设用地9000亩,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319项,总投资1224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13个。强化项目建设责任,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要求。全力抓好20个重大产业项目的开建、推进和竣工投产(见附件2)。
(二)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进工业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市县工业平台,提高工业园区的承载力,各县区工业园区着力做好扩容调整工作,利用“四规合一”编制的契机,为园区的发展留足空间。启动湘东飞地工业园区建设,拓展经开区的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市级工业平台。以开放共享理念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市、县区各方资源和力量,启动湘东产业园铁路专用线等配套设施,推进物流园建设,把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优势产业突出、产业链完善的重要经济功能区。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结合各地实际,整合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主导产业突出的产业基地空间布局。每个县区持之以恒主攻1-2个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在现有的工业陶瓷、电瓷、烟花鞭炮、粉末冶金及先进装备制造重点产业集群基础上,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集群,壮大产业优势。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作为培育产业集群的关键,从政策、资金、要素配置等方面倾斜龙头企业,对风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煤气电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制定推进方案并跟踪落实。引导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按照“1+N”方式对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组建企业集团抱团发展。完善现代企业试点制度,整合有效资源帮助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做好上市工作。用好用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加大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健全完善实体企业帮扶体系和优化环境政策落实机制,充分**“91”条措施的政策效应,营造高效透明、公正法治的政务环境,提振企业家的信心。积极落实国家、省扶持实体经济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多方筹资建立10亿元左右的产业引导基金用于支持实体企业。*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财政、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撬动民间资本和外资增加产业投入。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的方式引导企业提档升级,为优质实体企业、重点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三)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夯实农业基础。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力争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4000亩,确保耕地占补动态平衡,不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确保新建5万亩高标准农田。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110万亩以上、总产52万吨以上。突出抓好寒山水库、碧湖潭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完成31座灾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防洪工程。
加快发展绿色高效特色农业。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绿色生猪、油茶油菜、花卉苗木、休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高效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地域品牌和龙头企业。力争以天涯种业为龙头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着力打造湘东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全市休闲农业点突破600个,实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着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力争总量突破5500个。推进芦溪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五陂生态园项目、麻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莲花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西山水美主题生态园等农业生态项目。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逐步由点连线、由线扩面重点推进村庄整治,规范农民建房,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乡村。切实加大村域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围绕320、319国道等多条示范带,抓好800个自然村点建设。大力推进“七改三网”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扎实推进“农房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以武功山创国家5**景区为核心,加快安源和杨岐山两大景区建设步伐。大力扶持一批旅游特色镇村,每个县区打造1-2个高水平、高品位的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努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着力推进武功山吊马桩高空栈道、熙谷小镇、杨岐山景区综合开发、荷花博览园二期等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实现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和27%以上。确保武功山景区通过创建国家5**景区验收,安源区完成景区综合规划,启动创建5A景区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商贸业。着力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重点文化产业园,抓好莲花文化产业园、湘东彩印包装基地、上栗花炮博览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引导和促进电商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电商平台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品牌。积极培育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加快推进天虹商场、佳禾文化书城广场、中农批综合市场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抓好中心城区和县乡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推动“特色街”、“老字号”等商贸项目发展。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家庭服务业、节假日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促进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善金融市场要素,加快金融商务区建设。推广、深化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银行走资产市场化道路。着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推动保险防灾减损工作常态化。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继续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规模,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及旧城改造工作,落实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两个货币化安置工作,不断提升老城区居住品质。
(五)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乡面貌大变样。二号首长
全力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四规合一”规划编制和总规修编,重点解决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完善和工业园区选址等重大问题。强化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做好一批精品道路、品牌商圈、生态走廊和城市地标的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权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开展城市建成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保持打击“两违”的高压态势,实行“黄牌警告”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确保“两违”零增长。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重中之重,力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完成“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环卫作业市场化、楼河路巷四亮化。稳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加强人民防空综合防护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街巷整治工程,打造“美丽江西”萍乡样板。
全力建设江南特色海绵城市。科学谋划和推进项目建设,今年预计投资22.5亿元,重点推进老城区3个项目包建设,努力将项目建设成品质优良的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经开区萍水湖片区、玉湖片区、翠湖片区和安源区白源河片区4个项目包建设。启动萍水河污水干线改造工程,完善在建项目的连片效应,建设贯通全城的亲水风景带,努力把萍乡打造成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有特色、功能叠加能聚集、制度供给显活力的特色小镇,确保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在全省力拔头筹。全力推进全国首个海绵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建设成为全国样板。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渝长厦铁路项目走向在萍乡布局,推动萍莲高速完成前期工作,确保今年开工建设,大力推进中环北路、杨宣公路建设,推进货运西站搬迁。完成或启动国省道升级改造建设128公里、县乡道升级改造150公里、村道及通自然村公路932.6公里。综合治理320国道,着力打造省级市级示范路建设。全面推进南正街改造、鳌洲公园、奥体中心、城市大厦、市图书馆新馆、翠湖公园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见附件3),尽快建成一批让萍乡人引以为豪的地标性建筑。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切实抓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蓝天碧水·2017行动计划”,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有所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开展工业废气、各类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和道路抛洒专项治理,确保PM10和PM2.5逐年下降。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抓好重点污染源企业和重点区域环境安全,确保全年无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全力做好“河长制”市、县(区)工作,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确保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推进河库水质水量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确保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重点河流断面均达到相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要求。着力实施好水系连通工程,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湿地和水源涵养林,全力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加大对生态环保考核问责力度。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绿色清洁生产、矿产等资源综合利用,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支持经开区和芦溪县工业园创建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加快城市社区和乡村可利用废品回收网络建设,构建回收利用率高、无害化水平高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污泥干化焚烧发电项目今年投入使用。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继续实施全市性封山育林,扎实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64.2万亩,抓好交通主干线两侧林相改造、四旁植树、主城区闲置地绿化工作,保持全年森林防火平稳态势。继续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治理。
(七)抓好民生工程,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推进产业脱贫,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严格做好保障脱贫,建立健全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今年实现2.08万人脱贫,92个贫困村大部分退出。
着力落实“八个全覆盖”等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着力完成惠及全市人民的20件民生实事(见附件4),全面完成全市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全市城乡居民免费参加大病保险、中心城区小街小巷白改黑、中心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全市城镇居民安全饮水、全市乡村卫生机构改造提升、全市自然村通水泥路等“八个全覆盖”。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新增城镇就业2.6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7万人,扎实做好“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和落实创业政策,推动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五险”统一征缴。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兜底性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市、县(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敬老院建设。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网点的合理布局,加快玉湖学校等项目建设,支持萍乡学院加快发展,积极申办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支持萍乡工校提升为萍乡技师学院。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县区“四馆”建设,发展文学艺术事业。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一县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好秋收起义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健康萍乡建设,推动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全力开展食品安全城创建工作,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构建农村半小时、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办好第十三届市运会。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推进“企业可防,政府可控”工程,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整体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按照“三到位、一处理”总体要求,以法治思维解决信访问题,完善化解矛盾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安工作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推进平安萍乡、法治萍乡建设,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八)加强政府建设,树立高效廉洁新形象。
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重大决策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打造高效廉洁政府。*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为官不为”问题,建立健全抓常、抓细、抓长的作风建设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大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的政府督查力度,科学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激发广大干部积极作为的活力,不断提升行政效能。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强化对公权力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决纠治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今天的萍乡,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正聚集着加快发展的巨大能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总体要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开明开放、文明幸福、和谐平安的新萍乡而努力奋斗!
附件1侯卫东官场笔记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名词解释
两化深度融合: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5511”工程:“十三五”期间围绕江西省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新建5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新增50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专项,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PPP项目: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PPP项目就是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两违: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四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四类规划进行融合衔接,消除各类规划之间的空间差异,形成四规统一衔接、集约高效、功能互补、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体系。
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中国创翼:指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主办的“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
五险:指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双随机、一公开:指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实施执法检查时,采取随机方式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方式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开检查结果。
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单两制一网一评价:指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便民服务清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中介机构改革、政务服务网建设和“三单两制一网”评价制度。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N:“1”是指一户龙头企业,“N”是指若干户中小企业。
91条:是我市为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优化发展环境,在省提出降成本、优环境“80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的《萍乡市关于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91条政策措施的简称。
七改三网:“七改”是指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和改环境;“三网”是指电网改造、广电网络建设和电信网络建设。
农房一体:又名“房地一体”,是指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确权登记发证纳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范围,依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统一登记发证。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包括限额以上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住宿企业和餐营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度规定,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四馆:指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
三到位、一处理: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三到位是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一处理是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
较旧一篇:2017年景德镇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新余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