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两个全面”奋斗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主基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在强服务、增后劲中取得新成绩。强化经济运行调度,逐月研判监测,实行精细管理、联审代办等措施,持续推进项目提质增效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保持全省领先;扎实开展帮扶活动,延时扩面组织“干部入企服务”,*推进受理项目和待落地项目“两个大起底”,以有力有效的举措实现了提质进位新进步。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保持全省中上游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6%,外贸进出口额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和6%,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为明年进一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要求。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额3项总量实现进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项增幅居全省前列。

(二)产业转型在调结构、促升级中迈出新步伐。坚持煤电一体化、装备高端化、农业现代化、旅游集团化、业态新型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吉利新能源汽车、东方希望铝、博创纳米材料、中鼎物流园、乌金山李宁国际滑雪场等转型标杆项目投产运行,4个低热值煤发电、晋能光伏电池、杉杉奥特莱斯等项目加快建设;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产品、管理、营销、业态“四个升级”,全年接待游客6357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旅游总收入658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分别增长26%、28%;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18.4亿公斤,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43.2%、提高5.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3.9%,提高0.6个百分点。

(三)城乡面貌在夯基础、抓管理中发生新变化。市城区连续六年实施“百亿城建重点工程”,市政道路当年投资、建成里程创历史之最。东南外环、迎宾街和锦纶路北段改造等快速互通项目主线通车,晋中太原城际铁路2号线加快建设;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烈士陵园、晋中大剧院建成投入使用,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第一人民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进展顺利,社火公园建成开园;王湖、侯方基本完成整村拆除。创新城市管理,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第三方考评,昔阳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寿阳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大寨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并入选国家特色小镇。我市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命名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四)改革创新在抢机遇、破难题中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煤炭减量生产和扩大先进产能相结合,原煤产量下降15.6%,煤炭产业增加值增长2.1%;商品房待售面积比年初减少8.6%,去化周期保持在10个月以内;金融机构表外融资降低11.1%;减轻企业负担46.8亿元;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91.8亿元,增长24%。紧紧抓住国务院表彰、“国字号”改革试点等机遇积极先行先试,各项深化改革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区、山西“农谷”建设筹备工作顺利推进,108廊带示范区整体建设方案出台,重大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2个市本级、1个县级项目入选财政部PPP项目示范库。晋中银行太原分行和北京、上海两个财富中心投入运营,资产规模实现翻番。

(五)民生事业在补短板、上水平中得到新改善。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开局之战,精准实施六大攻坚工程,151个贫困村退出、4.9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晋中大学生创业园投入运营,建成7个创业孵化基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参保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医院直接结算。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政策制度在全省推广。基层卫生计生融合整合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统一”管理走在全省前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全省首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晋华1919”进展顺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0.36%和2.87%,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六)政府建设在转作风、提效能中焕发新气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议案248件,政协委员提案282件,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建立电子台账,细化工作流程,提高落实质量。建成“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强化督查考核,紧盯重点事项,一周一清单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切实提高行政效能,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体现在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的速度上,体现在推动重点工作开展的进度上,体现在解决难点问题的力度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关心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国家、省驻地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晋中改革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总体发展水平与区位优势不相匹配;经济增长缺乏大项目支撑,发展后劲有待持续加强;城乡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事业亟需补齐短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安全生产隐患不容忽视,社会治理仍需加强和创新;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一些干部不作为、不敢为、不会为,一些部门和地方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是我市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首战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治晋理政新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带动、改革推动、项目拉动四大战略,突出抓好转型升级、改革创新、项目建设、城乡发展、脱贫攻坚、环境改善、民生保障、政府建设八个重点,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民生不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资源节约方面,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2%。环境质量方面,市城区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考核要求;11个国、省考断面中,Ⅲ类以上断面比例达到72.73%以上,劣Ⅴ类断面比例控制在27.27%以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任务。民生改善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5.9万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7100套。

围绕上述目标,按照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指标体系要求,力争完成的更好,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在构建晋中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突破。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以改善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用好资源优势,扩大基础优势,放大区位优势,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坚决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在去产能上,坚持把去产能与提高先进产能占比、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建立优胜劣汰长效机制和煤炭企业转型促进机制,支持灵石煤焦电铝硫化铁循环项目发展,全面完成省定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增量市场售电侧改革,建立大用户直购电和10千伏高新技术项目直购电申报绿色通道。在去库存上,推动工业品去库存,实行甲控(供)管理,协调推动我市工业企业、重点项目产需对接;继续落实促进农民工进城、扩大货币化安置、刺激改善型消费等房地产去库存政策,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在去杠杆上,把降低企业负债率作为重中之重,引导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债改变融资结构,发展股权融资,对因行业周期性波动面临暂时困难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和居于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优先支持去杠杆。在降成本上,坚持降成本与强管理相结合,落实好制度**易、中介服务、税费、融资、用电、物流等方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强化企业精细化生产和对标管理,增强盈利能力。在补短板上,重点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加大投入、打牢基础。

加快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围绕打造千亿旅游产业目标,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标准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发挥专家作用,突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抓紧制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建设规划。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3月底前市县两级完成旅发委组建和挂牌,6月底前完成列入全省重点改革名录的10处景区(景点)改革任务,年底前完成全市旅游管理体制和景区经营机制改革。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坚持“旅游业+”发展思路,把握“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围绕构建晋商家国文化和太行山生态度假两大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度假、康养、乡村、红色、体育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园区、生态庄园、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和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富民功能;积极申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办好平遥国际摄影展和电影展、中蒙俄万里茶路市长峰会等节庆活动;加强与华侨城等旅游大集团合作,实施好昔阳大寨、榆社云竹湖、和顺鹊桥生态文化园、左权百里红色走廊、介休张壁古堡等项目建设;加快王家大院5A景区创建步伐。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7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0亿元。

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吉利山西新能源汽车项目为龙头,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园区建设,年内生产轿车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500台,年产值达到80亿元;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纺机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做强成套主机、配件企业做精配套产品两大重点,完善产业配套合作机制,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全年产值突破?24亿元。液压产业重点推进太重榆液产品试验检测中心投产运行,加快高行液压高铁导轨板生产线项目建设,推动方盛液压由液压元器件向生产液压成套装备升级,全年产值突破14亿元。

加快培育清洁能源产业。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抓紧出台加快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完成煤层气资源及矿权调查**底,加快已设立探矿权区块资源勘探;落实好国家和省各项支持政策,加强对接协调,加快中联、中石化煤层气和漾泉蓝焰左权未利用井的开发利用,推进凯嘉煤层气发电等项目,全年煤层气抽采量力争达到5.5亿立方米,利用量3亿立方米以上。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一批风力、光伏等发电项目,抓好寿阳1GW光伏、晋能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建设与投产达效。

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设施蔬菜1万亩,优质水果1万亩,优质高产干果3万亩,中药材10万亩。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省市县示范合作社100个,示范家庭农场10个。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壮大8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和10大产业集群,打造10个领军企业、100个骨干企业、200个小微企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祁县酥梨、昔阳双孢菇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汇突破1500万美元;以2个国家级、15个省级、55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重点,全面推进提质升级,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30个以上,认定面积22万亩。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0%以上。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粮、菜、果、牧及休闲农业五大产业,重点在6个创建县区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片区。

加快壮大特色产业。玻璃器皿产业依托祁县“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品牌,发挥祁玻集团集聚效应,加快行业整合壮大,出台玻璃器皿产品地方标准,完成国家级玻检中心实验室等级验收,积极争取10月份筹办首届中国玻璃器皿节暨中国日用玻璃协会2017年年会。玛钢铸造产业以太谷胡村玛钢铸造园为突破,全面启动“气化玛钢”,重点推进华北铸造物流城等项目,完善研发会展中心功能,办好山西玛钢铸造产品展示交易会,建成国家级玛钢铸造检验检测中心。医药产业以高成长性医药企业为突破口,支持广誉远、德元堂等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加快广生普鲁兰多糖、振东安特中药家护用品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特色食品围绕食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重点抓好伊利、统一、娃哈哈项目一期达产达效和二期前期工作,加快晋汉生物科技一期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投产。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部署要求,制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企业技改扩规、提质增效。加大煤、焦、冶、化、电等行业技术改造力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点推进灵石和介休两个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东方希望铝系工业园二期、阳煤寿阳乙二醇、阳煤昔阳化工园区聚氯乙烯、烧碱二期以及4个低热值煤发电等项目的技改和扩产。

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发挥标准对品牌创新的引导作用,组建玻璃器皿等重点产业标准专业委员会,引深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鼓励企业或社团组织发布执行联盟标准、团体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整合提升全市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平台,筹建晋中市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机构,鼓励“榆次液压”“太谷玛钢”“平遥牛肉”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继续实施“市长质量奖”,开展精益管理和标准创新分级评定,在20家重点企业实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品牌孵化增值,通过品牌培育和传播,打造具有晋中城市名片效应的产业集群,塑造晋中质量和晋中品牌良好形象。

Page: 1 2 3 4较旧一篇:2017年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2017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2017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