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在德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赵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接受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受到高度评价,转型升级相关典型经验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2.5亿元、增长8.4%,总量与增速均居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8亿元、增长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9.1%,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一、经济呈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项目年”工作成效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跨越千亿级,达到1125.1亿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三。着力谋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2211个,总投资7823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7.87亿元,增长3倍;争取国省预算内资金6.87亿元,增长20%。着力引项目,到位市外资金700亿元,新引进5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55个;推出PPP项目5个,吸引社会投资312亿元,录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投资额居全省第一。着力建项目,100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四川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阳段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明日宇航数控中心、万达广场等一批项目竣工投用。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60个,完成技改投资366.2亿元、增长9.5%;医药、机械、建材等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上扬,增长15.1%、提高11.8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势头向好,实现增加值556.5亿元、增长9%,新建现代金融产业园,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加快推进。实现旅游收入190.11亿元、增长22.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27.7亿元、增长11.7%,各项贷款余额1198.7亿元、增长9.4%。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建成万亩农机化生产技术核心示范区8个、高标准农田7.46万亩,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粮食实现“十三连增”。
全创改革迈出坚实步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132.5亿元,居全省第三。狠抓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出台领军人才“1+3”政策,设立专项资金4亿元,建成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引进领军人才15名,入选国家智能制造应用示范项目2个,军民融合实现产值1300亿元、增长11%。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新增专利授权2205件、增长28%,获批全国首批专利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城市,成立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协会、石墨烯产业创新联盟,建立铝空动力产业园,“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入驻企业1400余家。创新创业蓬勃开展,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建成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开展“德阳创客”主题活动9场,新增创新型企业85家。
二、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全域城镇化开启新篇
成德同城化纵深推进。狠抓“六个协同”,同城化全面提速。《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初步成果。“五环多轴”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天府大道北延线、什德中、德罗、德绵干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成德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全域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完成长江路、庐山路、凯江路等示范段改造,沱江路下穿城际铁路和宝成铁路、旌南湿地公园等一批项目全面完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与成都合作组建农村产权交易所,成德工业园聚集规上企业40家。
全域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49.6%,新增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有序推进,完成中心城区综合管廊、污水再生利用等专项规划,启动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政务云、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一批惠民项目投入使用。卫星县城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多规合一”试点加快推进。罗江撤县设区进入国家审批阶段。中江县成为全省首次命名的5个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之一。“百镇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完成投资3.2亿元,就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47万人。新建幸福美丽新村200个。
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加快建设美丽德阳。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完成水污染物综合整治项目188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明显改善;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土壤污染物修复防控项目34个,综合治理面积2.2万亩。什邡建立全省首支县级环保警察中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典型示范项目126个。德阳经开区被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启动大规模绿化行动,全市林木覆盖率40.83%。成功申办第八届中国月季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
三、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出台18条措施和“1+5”方案,“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去产能有序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4户,退出炼钢产能160万吨、煤炭产能60万吨,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去库存进展顺利,出台鼓励住房消费政策,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增长22.8%,去化周期降至合理水平。去杠杆力度加大,市内企业实现直接融资360亿元,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75家,发放应急转贷资金192笔31亿元。降成本措施有力,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负34亿元,落实直购电直供气优惠政策、减负2亿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负5.3亿元,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补贴8400余万元。补短板扎实推进,完成农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
重点领域改革迈向*。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7个、省级改革试点3个。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停产企业“人资分离”改革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市建投、市产投集团挂牌运营。助力国企轻装上阵,中国二重实现扭亏脱困。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全省率先实施“五证合一”,启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创新实施“一诺即办”容缺预审,新登记市场主体2.08万户,民营经济比重超60%。建成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扎实开展,流转土地6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25%。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加快。全市进出口总额17.6亿美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实绩企业超过150家,实现服务贸易额1.8亿美元,居全省第三。成功举办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医药产业与健康城市**论坛、德阳(香港)投资推介会等活动,积极参加第十六届西博会、“万企出国门”“千企行丝路”等活动,签订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德国欧绿保零能耗国家级静脉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中德应急产业园、中捷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国别合作园区加快推进。外事、台侨、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得到加强。第二轮援藏暨援彝工作正式启动。
四、全面小康扎实推进,民生福祉全方位改善
民生保障稳步提高。全面完成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实现民生支出15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7%。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减贫4.5万人,市级贫困村退出100个,职教“三免三定”惠及贫困学生500余名。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全国首批全民参保试点工作圆满收官,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达8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现整合,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增长15.5%、24%。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新建校舍3.11万平方米,发放各类助学资金3.5亿元。新增(改造)养老床位3550张,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03个。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9953套、竣工10090套,棚改货币化安置率近6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所。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什邡通过国家督导认定,中江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高考本科上线突破万人、上线率保持全省第三。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加快建设,四川司法警官学院启动迁建。开展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和健康城市建设评价试点,启动国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防控,人口自然增长率1.8‰。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取得新进步,德阳女子拳击队任灿灿获里约奥运会女子拳击铜牌,创历史之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成功举办三星堆戏剧季、全国散文名家走进德阳等活动百余场。“德善之城”建设扎实推进,网络众筹项目6个。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以“主动警务战略”为核心的平安德阳建设*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科学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法律七进”扎实推进,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妥善处置信访积案,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纠纷2.7万余件。基层治理迈出新步伐,创建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单位暨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11个。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食品和农产品“双安双创”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与此同时,我们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政府执行力明显增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1件、政协提案252件。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落实“一诺三清”廉政制度,查处违纪违法案件765件,“三公”经费压减20%以上。
统计调查、审计、住房公积金、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年、老龄、人防、保密、地方志、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五年发展回顾
各位代表,2016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倍感欣慰!全市上下风雨同舟、砥砺奋进,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令人瞩目的业绩,成就了一个辉煌的五年。尤为可喜的是,德阳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德同城化纳入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规划,为推进我市在高起点上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稳增长、调结构,经济发展迈入“双中高”新阶段。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4500亿元、年均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5%、9.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8%,比2011年提高7.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1年的近2倍;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等指标居全省第一。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比2011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上市挂牌企业达270家,比2011年增加265家。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抓创新、促转型,创新驱动迈入换档提质新阶段。成功跻身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荣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全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多点发力,德阳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居全省第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居全省第二,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实现翻番,全国新增的14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有12座由德阳制造。创新创业掀起热潮,五年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6.9万户、年均增长18.72%,各类创投资金规模超50亿元,“德阳创客”成为城市新名片。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打基础、利长远,城乡建设迈入跨越发展新阶段。基础设施投资累计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长16.3%,城镇化率接近50%、比2011年提升6.6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净增63.6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干线公路8条,新(改)建农村公路1690公里,新增普通国省道12条666公里、增幅达195%;开工建设中型水库3座,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4056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四川省文明城市,列入全国重点镇10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718个,林木覆盖率比2011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促改革、增活力,改革开放迈入全域推进新阶段。累计启动272项改革事项,59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国二重司法重整、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一窗进出”审批模式等受到中央和省委充分肯定。开放合作全方位推进,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225.3亿元、利用外资9.27亿美元,境外投资企业达55家,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企业160余家,德阳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创建国家级出口基地4个,进出口额累计超过150亿美元、居全省第二,国际友好城市达7个,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生活迈入全面改善新阶段。累计民生支出658.3亿元、年均增长12%,减贫37.05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5倍、1.8倍。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4%、176%。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87685套,改造农村危房2.3万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45.9万人。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55件、政协提案1255件,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改革等建议提案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新建本科院校1所、高职学院6所,实现县县有高校。卫生计生事业长足发展,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2011年的74.86岁提高到79.94岁。平安德阳建设扎实推进,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创新高。圆满完成对口援建芦山和首轮援藏工作。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全市人民,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德阳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鼓舞人心,差距必须正视。当前,全省市州竞相发展态势逼人,德阳被赶超压力空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指标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一市一区格局制约发展,核心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亟待提升;做强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较重;生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环境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一些领域的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少数政府工作人员面对新形势不适应、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对标先进找差距,奋力赶超争一流,扎实做好转型发展、加快发展这篇大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市第八次党代会深刻分析了今后五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战略定位,我们要敢于担当,务实作为,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德阳特色的发展道路。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主基调,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抓实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聚力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两个主战场,筑牢平安德阳和民生保障两条底线,加快建成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加快迈入转型发展快车道,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十三五”规划和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力争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9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2万元,粮食总产稳定在185万吨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坚定不移落实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奋力开拓德阳发展新境界。战略问题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市第八次党代会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部署、描绘的美好蓝图,是德阳发展的总纲领。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要以“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目标为引领,按照“12345”发展路径,强化“投资+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理念中赢得主动,在保持定力中赢得优势,在敢于担当中赢得未来,在务实重行中实现新一轮腾飞。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当今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全面创新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德阳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把准时代脉搏,抢抓战略机遇,闯过转型关,开创新局面。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要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力争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经济实力迈上一个崭新台阶。
——坚定不移推进全域一体统筹发展,奋力谱写城乡建设新篇章。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成德同城化、全域城镇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也是德阳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跳出单打独斗的小格局,以着眼全域的大视野,主动融入“大成都都市圈”,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要牢固树立“大德阳”理念,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以全域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开展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3年建成天府大道北延线,加快构建“五环多轴”交通体系,全面对接成德轨道交通规划。要有力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打造“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加快县域城市建设,*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200个,组成一支整体实力强劲的“联合舰队”。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奋力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改革开放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改革,是德阳改革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找好平衡点,坚持“重点论”抓住关键点,促量变到质变,积小胜为大胜,趟过深水区,开辟新天地。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一提一创一培”。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工匠精神”组织实施改革。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实农业农村、国资国企、投融资等改革创新。要实施充**放合作战略,成功创建综合保税区,力争五年到位市外资金3500亿元,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坚定不移守住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全面小康的时间节点、金融债务的风险防范、安全稳定的社会局面、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是德阳发展的底线。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曲突徙薪、管控风险,兜住民生底线,织牢安全防线,守住生态红线,在牢牢守底中稳稳托底,在稳稳托底中奋力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要以更高标准推进脱贫攻坚,确保2017年率先全面脱贫。更大力度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更高起点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把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做优、产业做强。更大决心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成为德阳未来新常态。
——坚定不移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德阳,奋力开创依法治理新局面。法者,国之重器。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恪守“法”的尺度、遵循“法”的治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思想,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要绷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弦,把该放的权力应放尽放。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监督。要以依法行政带动法治社会建设,让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新风尚。
我们坚信,经过全市上下的奋发努力,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一个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群众更加幸福的崭新德阳,必将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稳”的基础上下功夫,在积蓄“进”的力量上出实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减排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为此,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着力稳定经济运行,持续保持“双中高”发展态势
大力提升投资消费持续拉动力。巩固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的良好态势,继续开展“项目年”活动。抓好73个省重点项目和130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资方向,策划、包装、储备一批项目。抓好新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重点推动首控德阳示范性科教城、中电国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项目落地。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分类调度和要素保障。通过PPP等模式,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推进传统消费向个性化、品质化转变,培育教育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更多消费热点。
大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突出抓好“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优化提升“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力争建成3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实施“传统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推进184个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及技改项目,打造千亿医药产业,建设新型化工基地、烟草基地。实施“高端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依托重型燃气轮机、铝空动力、石墨烯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聚集辐射力。深化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推进中心城区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加快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促进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实体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产**企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放大三星堆、三国文化吸引力,大力开发环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产业带,突出打造中国玫瑰谷、雪茄风情小镇、航空小镇、西海生态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一批乡村康养休闲旅游基地,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实施“三优两高”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10个。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9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大力提升产业园区规模集聚效应。实施园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狠抓重点项目形象进度,着力把德阳经开区和高新区打造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千亿产业新城。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医药健康等专业特色园区,支持绵竹经开区、什邡经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成德工业园、德阿产业园创建省级开发区。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推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大现代金融产业园招商力度,积极引入各类股权投资机构、信用评级公司等,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二、狠抓全创一号工程,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塑造德阳制造新名片、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抓好“9张清单”落实落地,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支持18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132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推动成德绵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重点抓好德阳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明日宇航国际航空零部件基地建设,帮助本地企业获取军品生产资质,军民融合产值增长15%以上。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四川装备技术产教联盟,加快建设中德汽车学院、库卡机器人学院、西门子先进制造中心等项目。
多措并举*推进创新创业。全方位发挥“双创”乘数效应,深化“互联网+”行动,积极创建“双创”示范基地。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四新经济”茁壮成长。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抓好“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千人专家德阳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大力引进教育、卫生、科技等高层次人才,打造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领先西部的人才集聚区。*开展“德阳创客”品牌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中德青年文创周”等系列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国家专利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工作。
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深化产融结合,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壮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建立股权投资、风险补偿、专利质押运营等基金投入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推动国机集团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等融资产品。优化财政投入模式,通过贷款贴息、投资基金、风险融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增强“首台套”保险实施精准度。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培育和支持60家企业挂牌上市。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深化成德同城发展,推动实现全域新型城镇化
打响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成德同城,交通先行。着力抓好总投资1200亿元的42个交通重点项目,加快构建高效、安全、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聚力建设以“五环多轴”为骨架的大城市框架,强力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什德中、德罗、德绵干道建设,改造升级一环路,启动建设二环路,规划建设连接各县(市)的三环路,推进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段建设,尽快启动成德绵高速扩容和旌江干线、成德大道、108国道提档升级,规划中心城区连接各县(市)的第二城市干道。新(改)建农村公路240公里。有序推进成德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公交运行体系。对接成都轨道交通远景规划,制定市域轨道交通规划。
构建“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全力抓好“六个协同”,推动形成“一核两中心”格局。按照全域市辖区的格局,有序推进区划调整,完成罗江县撤县设区,启动广汉市撤市设区,推动什邡市、绵竹市撤市设区和中江县行政区划调整。加大全域城市建设力度,围绕“南进北优、西扩东拓”总体布局,打造“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全面提升卫星县城承载力,切实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三大改造”“四化工程”,实施道路交通、农贸市场、旌湖两岸、五大湖森林公园、南大门等一批提档升级项目,推进凯江桥西头下穿等交通堵点立交道路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18公里。完成八角水库建设,加快华强沟、石泉水库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推进重点镇建设,创建省级“四好”幸福美丽新村173个。
着力打造美丽德阳新家园。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拓展绿色生活空间,突出打造“德阳国际健康谷”,加快构建“一谷两江五湖多园”的中心城区生态格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重点流域整治项目15个,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站)65个,加大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强化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环境执法,完善联动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推行园林城市全域创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复查,举办首届园艺博览会,有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目标任务,抓好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争取城市静脉产业基地国家试点。
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厚植转型发展新动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1+5”方案,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引导去产能,推动煤矿整体退出,“一企一策”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因城施策去库存,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全市商品住房库存面积控制在280万平方米以内。分类有序去杠杆,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全年超过180亿元;加强财政管理,确保政府性债务安全可控。帮助企业降成本,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扩大直购电直供气试点范围。狠抓“一提一创一培”,发扬“工匠精神”,培育“百年老店”,开展品牌创建和质量对标提升行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推进交通、文化、旅游、城管四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全覆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市属国有停产企业“人资分离”改革试点,加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建设成德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建成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力争德阳农商行挂牌。
实施充**放合作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落实“251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带一路”重大装备供应商。围绕高端发展“招大引强”、转型升级“补链强链”,推进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到位市外资金700亿元。举办首届“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万企出国门”等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深化“大通关建设”,加快筹建综合保税区,争取共享自贸区政策,力促进出口企稳回升。
五、奋力冲刺全面小康,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率先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贫困家庭技能培训等12个专项扶贫工作,深化“三免三定”、股权量化等特色扶贫,确保3.85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按照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退出标准,抓好集中退出验收考核和第三方检查评估工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扎实推进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确保6个受扶县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新增就业3.3万人。加强“五险统征”,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健全重大疾病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日间照料中心89个。实施棚改8023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966户。
切实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助推城市品质跃升。新建10所幼儿园、3所小学,改善3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加快建设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什邡校区、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标榜职业学院中江校区等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三医”联动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助推分级诊疗,推进健康城市及医养结合试点建设,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开展计生特别扶助对象“三项保险”试点。*开展“三讲三爱两进步”活动,建设省级文创产业示范园。举办全市第三届运动会,抓好全民健身苑建设。
切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德阳建设,*实施“主动警务战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大平安”社会管理格局。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用法治思维化解信访矛盾。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完成“智慧安监”大平台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乡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新形象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充分发挥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依托作用。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开展“法律七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审批服务,完善“一诺即办”“一窗进出”“全程代办”,促进审批提速增效“零超时”。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政务云”,提升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拓展微信“城市服务”,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做好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推进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公开透明。完善“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运行机制。拓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工作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巩固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推行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全体公务员要牢记历史使命,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永葆奋斗精神,坚持克难奋进,努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答卷。
各位代表!德阳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积蓄了更加充足的发展动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务实重行,开拓奋进,为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领军人才“1+3”政策:德阳市《关于加快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引进教育、卫生、科技领军人才试行办法。
“六个协同”:以区域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政策机制“六个协同”,推动成德同城化加快发展。
“五环多轴”:“五环”即德阳现有的一环路和规划建设的二环路、三环路,与过境德阳的成都二绕、三绕;“多轴”即成都和德阳的城市发展主轴天府大道北段以及德阳中心城区对接成都市区的其他主干道、德阳各市县与成都接壤区县之间连接通道、德阳中心城区到各县(市)的城市干道主轴。
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1+5”方案:《德阳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专项方案。
“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减轻企业负担和减少权力寻租具有重要意义。
“一诺即办”容缺预审:针对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推行企业承诺制为前提,对主要申报材料符合法定条件、形式材料或次要材料暂时缺失的情况,经企业书面承诺后,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并根据具体情形,作出先行出具《容缺预审意见书》、先行提供批准文书号或先行提供批准文书复印件等处理,待申报材料齐全后,再出具正式审批文书。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原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三免三定”:免除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
食品和农产品“双安双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一诺三清”:“一诺”即凡行使公权力的集体和个人,均须作出廉政承诺。“三清”即对一般性问题,当事人必须说清;对反映问题具体或当事人说不清的,必须核清;对涉嫌违规违纪的,必须查清。
“12345”发展路径:突出“一个中心任务”,即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即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做到“三个率先”,即率先进入转型发展快车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建成“四个示范”,即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示范市、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现“五个走在前列”,即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全面小康走在全省前列。
“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做强10家百亿企业,挂牌上市100家企业,培育壮大1000家以上配套企业。
“一提一创一培”:提质量、创品牌、培育新动能新动力。
“服务业三百工程”:“十三五”期间,四川省以建设100个重大项目、培育100个重点企业、打造100个重点品牌为突破口,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力争到2020年,10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100户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培育100个省级以上重点品牌,争创国家级服务业品牌50个。
“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健康养老产业。
“三优两高”:优种、优育、优质,高产、高效。
“9张清单”:综合改革内容清单、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内容清单、技术攻关清单、成果转化清单、重大项目清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清单、开发区储备清单、金融对接清单、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
“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以德阳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县城为骨干、卫星镇为重要节点、幸福美丽新村为基础的全域城镇体系。
“一核两中心”:加快推动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
“三大改造”:推进老旧城区、综合管廊、棚户区“三大改造”。
“四化工程”: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
“七个一”标准:每个镇一个宜居社区、一条贯通的路网、一套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所寄宿制小学、一个标准卫生院、一个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标准化集贸市场。
“四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一谷两江五湖多园”:“一谷”即德阳国际健康谷;“两江”即绵远河、石亭江;“五湖”即东山片区五个湖;“多园”即城北湿地公园、城南湿地公园等多个生态公园。
“静脉产业”:指垃圾回收和资源再利用产业,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垃圾过剩”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251三年行动计划”:四川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实施“251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将四川建设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西向南向开放的核心腹地。“2”,即锁定俄罗斯、新加坡、印度、捷克、沙特等20个重点国家,集中开拓、精耕细作。“5”,即选择50个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工程承包合同额1亿美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重点跟踪、强力促进。“1”,选择宏华、东方电气等100户骨干龙头企业,实施重点引导、形成示范。
“一超六有”: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一低五有”:贫困村退出标准是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五险统征”: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在参保登记、基数申报、人员变动、保险费征缴、待遇核定、待遇支付和稽核等环节实现统一经办的模式。
“三医”联动: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三项保险”:对计生特别扶助对象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补充医疗保险、住院护理保险三个方面给予全额补助。
“三讲三爱两进步”:讲科学、讲法律、讲文明,爱党、爱国、爱家,发展进步、文明进步。
较旧一篇:2017年北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丹东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