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要求,围绕“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奋斗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811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80.1亿元、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亿元、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增长13%;外贸出口总额197亿元、增长0.5%,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2.19%;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积极应对下行压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等系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0多亿元,筹集各类扶持资金7.8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67项,帮助企业转贷115.6亿元,处置不良贷款36亿元,稳住工业大盘,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5亿元、增长8.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房地产去库存,促进第三产业多作贡献,实现增加值666亿元、增长12.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1.2%。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五个一批”项目,468个重点项目实现投资946亿元,开工68个、竣工62个。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建投资845亿元、增长9%,新建改建城市道路98条、绿道63公里、燃气管道20公里,新增一批停车场、公交线路和公园。新建及扩容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管网216公里,生活和医疗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800吨。水利设施投资85亿元、增长38.1%,续建新建47个重大水利项目,交通设施投资250亿元,改进和创新出租车运营管理,完成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和部分陆岛交通码头扩建,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92%,涧口、后黄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效推进。

(三)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改革红利持续**,取消审批事项24项,下放14项,新增市场主体4.6万户,增长18.8%,食品药品“九证合一”改革成为可复制推广样板。实行国企分类管理,全面落实“营改增”工作,三棵树成功上市,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和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发出《湄洲倡议》。

(四)有效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投入162亿元、增长13%。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造福搬迁1万人,脱贫1.6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投入分别达1100元和420元。新建幼儿园14所、增加学位3500个,新建中小学校舍37幢、增加学位8000个,千人均病床位达4.8张、卫技人员达4.79人,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列入“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盟城市,举办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等赛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安全生产、社会综合治理平稳向好,成功防御“尼伯特”“莫兰蒂”“鲇鱼”等台风。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行“马上就办”,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50多万件,做好项目用地、用海、用林保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加强与法院、检察院联系互动,办理市人大建议159件、市政协提案247件,办结率均为100%。基本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们走过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综合实力显著壮大,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改革活力显著增强,作风建设显著加强,为继续前进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围绕培育大产业,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综合实力显著壮大。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是五年前的1.7倍,年均增长1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年均增长1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6%,总量均从全省第7位提升至第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7339亿元,年均增长22.5%。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产值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40家,实施“336”工程,五年开工建设重大产业类项目156个,竣工投产11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总量从全省第6位提升至第5位,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30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总量从全省第7位提升至第6位,三次产业比例从9.4:58.4:32.2调整为6.9:56.3:36.8,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莆田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建成鞋业研发设计中心、鞋类检测中心、浆纸产品质检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五年前0.2件提高到1.85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城市“五连冠”。

五年来,我们围绕建设大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率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城乡面貌显著变化。认真实施《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城市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比五年前增加3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7.8%,从全省第6位提升至第4位。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554万吨,东吴港区列入全国重要港区名录,向莆铁路和湄洲湾港口铁路东吴支线建成通车,日发送旅客1.6万人次,铁路货运实现零的突破,高速公路形成“两纵两横”网络,通车里程是五年前的3.8倍,“三纵一横三联”国省干线全面建设,公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完成城市道路“白改黑”166公里,宽带光纤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东圳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整治内河180公里,解决1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城乡污水管网1700公里。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就近市民化步伐加快,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社区、幸福家园、美丽乡村等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生态更加清新,森林覆盖率达59.8%,绿地覆盖率达3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7平方米,绿道总里程达220.5公里,空气质量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围绕保障大民生,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把发展成果更好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7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实施7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1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1年的1.6倍,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医疗保险一体化,社保五险覆盖率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五年提高5280元。精准扶贫持续推进,造福搬迁6.3万人,脱贫7.1万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6万套保障房。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教育信息化走在全省前列,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分别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组建市级医疗集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和分级诊疗,率先在全国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城乡文体设施得到改善,新增110多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项目,木兰陂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湄洲妈祖祖庙入选“海丝”申遗首批遗产点名单,成功举办第五届亚洲体操锦标赛等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防汛救灾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平安莆田建设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主要指标连年下降,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工会、共青团、妇联、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年来,我们围绕激发大活力,直面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开拓创新、先行先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突破,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信息惠民、智慧城市、民营经济、新能源、知识产权、防震减灾等8个国家级改革试点有序开展。行政审批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效应显著,市场主体增加到23.8万户,是五年前的3.2倍,总量从全省第9位提升至第5位。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实现监管全覆盖和资产保值增值,总资产达604亿元,是五年前的4.3倍。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设立基础设施基金、产业基金、产业互助成长资金,争取专项债券基金30.8亿元、专项建设基金58亿元。对外开放交流持续深化,妈祖文化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莆港澳台侨密切交流,湄洲岛列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与马来西亚诗巫市、澳大利亚帕拉马塔市缔结友好城市。

五年来,我们围绕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落实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工作的常态化机制,累计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918件、政协提案1244件,办结率均为100%。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精简机构9个,承接审批事项94项、下放243项、取消124项、调整33项,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向驻莆部队、武警官兵,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投资力度减弱,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金融风险防控化解任务繁重。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管网等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城乡发展存在差距,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优质教育、优质医疗和公用设施总量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一些干部创新意识、担当能力、服务理念、作风养成还不适应新要求,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要求,认真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实施“336”工程,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300亿元以上。产业体系更加绿色低碳。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城市发展更加系统协调。按照中心城区人口超百万的思路,加快建设“大城市”,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生长性,承载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更加宜居舒适。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独特风貌逐步彰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建成全国森林城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和谐。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居全省前列。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健康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各位代表,市第七次党代会绘就了“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目标振奋人心。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对标看齐,奋力赶超,全力实施“一区、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动”,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发展;只要我们敢于担当,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够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今后五年,我们要高端定位,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绿色产业专项行动,注重招商选资,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村金融,培育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现代渔业,促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生态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十大优势产业,对标先进制造地区,完善产业培育机制,做到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发展规划、一支产业基金、一套管用政策、一个咨询团队、一个创新平台、一个推进机制。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有市场有优势的鞋服、工艺美术、食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创新、联合创牌实现转型升级,积极引导莆商、莆资、莆智回归发展特色产业,全面培育全国一流的鞋艺、工艺、银饰、珠宝、油画、啤酒文化等特色小镇,打造工艺美术、绿色食品国际品牌;同时,重点发展合成纤维、粘胶纤维、纺织新材料等化工(纺织化纤)产业链项目,培育精细化工终端产业集群,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纺织化纤新材料基地。新兴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和海洋新兴产业链项目,打造我国重要的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抢占健康医疗产业制高点,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集高端专科医院集群、健康养生旅游中心、先进医药器械制造基地、民营医院总部、医疗人才培训基地、药械交易平台、医疗产业金融平台于一体的健康医疗小镇,打响医疗健康国际品牌。其它重点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大力发展建筑产业总部经济,推动建筑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做大能源产业,打造国家级LNG大型战略储备基地、全国大型海上风电示范基地。全面构建产业生态圈,实施开放创新专项行动,承接新一轮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等,建设科技服务、跨境电商、物流信息等平台,建设创新基地和众创空间,引进一批创业投资机构,创新服务业态,形成一批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全国知名的电商集聚区和跨境电商示范区,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5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以上。

今后五年,我们要持续领先,打造生态清新的绿色家园。对标现代生态都市,实施生态文明专项行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化城乡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修复,留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建好城市绿心,加强规划和管控,按照生态绿心、文化绿心、和谐绿心的定位,全面推进城市绿心的整治和建设,打造莆田城市新名片。建设森林莆田,实施“四绿”工程,完善提升城市绿色屏障,建设景观丰富、层次分明、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通道,加快城市绿化美化,新建一批公园,建成莆田植物园,形成森林围城的空间格局。打造生态水系,加强东圳水库等重大水源地保护,加强木兰溪、萩芦溪流域、南北洋及城区河道治理,建成木兰溪全线防洪工程,统筹布局一批人工湖,建设集防洪、绿廊、景观、休闲于一体的南北洋生态水系。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合理开发利用滩涂、海岛以及岸线资源,建设滨海生态走廊。健全生态文明体制,完善流域上下游对等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大对上游地区转移支付力度,2021年前,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我们要创新示范,推进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对标发达城市,用系统的思维,全力实施城乡建设专项行动,构建“一主两副”城市格局。做美做大中心城区,遵循自然山水格局,坚持留白、留绿、留脉,突出宜居、宜业、生态,精致打造环绿心大都市,建设魅力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文明之城,到202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0平方公里以上,跨入超百万人口大城市行列。加快组团联动发展,城市东进南扩,东进建设大学城片区,面向兴化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南扩发展木兰溪南岸新区、高铁站片区,联动发展滨海新城和仙游县城,建设木兰溪南岸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水绿交融的土海片区、面向全国的健康医疗小镇、文化浓郁的湄洲岛和妈祖城。构建通达便利交通体系,建设福厦客专、福莆宁城际铁路,争取建设莆田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推进沈海高速扩容工程,构建绕城高速,建设连接城市组团的快速通道,完善城市主次干道网络,畅通市内支路微循环,实现城区15分钟上高速、镇镇20分钟上高速。推动城乡和谐交融,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镇级小城市、中心镇街、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传承乡愁记忆,留住田园风光,享受都市生活,激活农村活力。继续支持仙游山区、北高、埭头半岛等薄弱区域加快发展。到2021年,城镇化率达68%左右。

今后五年,我们要勇于超越,建设面向国际的亿吨大港。对标国际航运中心,创新港口发展模式,实施基础设施专项行动,打造深水良港国际品牌。建大港设施,修编实施湄洲湾港总体规划,续建新建一批深水泊位和港航设施,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散货码头和湄洲湾40万吨主航道,完善港口货运铁路系统,提升疏港公路运输能力。兴大港业态,规划建设港口航运总部经济区,建立矿石、煤炭、粮食、木材等大宗货物区域分拨中心,建立国家级港口航运物流发展平台,发展国际邮轮、客货滚装等业态,打造集货代船代、航运信息、航运交易、期货交割、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于一体的港区生态圈。创大港品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莆台港口深度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和贸易中心。组建面向长江中下游和粤西地区的港口战略联盟,依托向莆铁路对接“陆地港”和“飞地港”,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到2021年,港口通过能力突破1亿吨。

今后五年,我们要传承文脉,提升莆仙文化的软实力。建成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把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融入“海丝”战略,持续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提升论坛内涵,建设面向世界的妈祖文化小镇,打响妈祖文化国际品牌。打造全国文化强市,实施文化繁荣专项行动,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公共文化供给,弘扬传承莆仙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莆田文艺“走出去”,建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示范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创之都、侨台联谊文化交流基地。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实施全域旅游专项行动,整合滨海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优化服务供给,打造“清新福建、妈祖圣地、美丽莆田”旅游品牌。

今后五年,我们要普惠民生,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和谐。构筑人才“高地”,坚持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健全人才引育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保障,突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招引,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到2021年,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6.5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万人。打造民生“福地”,实施民生改善专项行动,全面完成现行贫困人口脱贫、88个贫困村摘帽;建设教育强市,全面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建3所以上高中省级示范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打造健康中国的先行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一批养老设施、老年活动中心,每个县(区、管委会)完成2个以上医养结合试点,到2021年,千人均病床位达5.5张;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筹划举办品牌赛事,发展体育产业;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实现稳定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法治“善地”,实施社会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全域平安创建,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完善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和基层善治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设平安莆田、法治莆田、诚信莆田。

三、2017年工作安排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效落实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农”工作

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交通扶贫、低保兜底、生态补偿、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探索建立贫困对象增加财产性收益机制,新增公益性岗位1000个,完成脱贫8000人,造福搬迁3000人,改造农村危房400户,加大对仙游扶贫脱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管好“米袋子”,落实惠农扶粮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丰富“菜篮子”,新增设施果蔬大棚3千亩,实施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新建楼房猪舍1万平方米、智能禽舍3万平方米。推广“好品牌”,推进“一区两园”建设,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扩大“四大名果”、龙华薏米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大力推进强村富民。优化提升村镇体系规划,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建设仙游-涵江环山区公路,续建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陆岛交通码头13个,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完成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推动规模经营和农场化、公司化生产经营,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创业增收。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办证及抵押融资试点。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跨越发展新动能

持续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突出观念更新,高端策划推进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符合莆田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零地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重要莆商、知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总部或区域事业部、发达城市外迁优质企业,引进一批互补和联动类项目。落实“五个一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强化项目服务跟踪保障,确保480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80亿元,开工80个、竣工投产80个。

大力发展十大优势产业。实施绿色制造提升工程,加快壮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建筑、能源产业。支柱产业,鼓励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加快创新转型。鞋服产业,重点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链服务平台,培育联盟品牌,推广石墨烯新材料应用,推动华峰纺织产业园、屹立智能化生产设备等投达产。化工(纺织化纤)新材料产业,重点加快CPL、PA6二期、赛得利三期等建设,延伸尼龙拉丝产业链,发展粘胶纤维和纺织新材料产业链。工艺美术产业,重点加快行业标准建设,建立检测鉴定中心,打造诚信品牌,提升区域品牌,继续办好艺博会和红木博览会,加快建设仙作工艺小镇、北高上塘珠宝银饰小镇。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加快英博雪津迁建、中粮两片罐、和润粮油等建设,成立“放心食品”产业联盟,发展精深加工产业链,创新品类、加强检测,提升产业竞争力。新兴产业,聚集前沿先导技术,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倍增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成立医疗健康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投资开发集团,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园启动区,引导莆籍医疗企业回莆设立总部和医疗金融、信息服务机构,开工建设医疗器械耗材生产项目,筹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动华佳彩一期、砷化镓等项目建成投产,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整线设备项目,延伸发展玻璃基板、偏光片等新型显示上游配套及终端应用,培育发展集成电路装备、设计、封装和测试等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重点推动云度新能源汽车、海上风机制造等项目竣工投产,鞍钢冷轧复产,开工建设激光切割装备等项目,延伸发展电机、电控、汽车零部件、高端智能化数控机床等。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和远洋捕捞,推进南日鲍生态养殖、现代海洋渔业综合开发、海上风电场立体养殖示范区建设。建筑产业,重点落实建筑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引进特级、一级建筑企业及建筑业总部,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试点。能源产业,重点加快推进LNG接收站二期、海上风电、哈纳斯LNG、抽水蓄能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投产国投湄洲湾火电厂二期项目。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多维拓展,发展生产性和生活**业。现代商贸业,发展特色街区、楼宇经济、社区商业和连锁经营,培育财务、咨询、工业设计等中介服务,鼓励工业企业工贸分离,加快海吉星农贸城和美食一条街等建设。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限上商贸企业10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筹建软件信息产业园,加快推进二手车第三方认证平台、联发软件产业园一期等项目。电子商务,重点打造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建设跨境电商主题园区,扶持壮大普天药械网等细分领域平台,发展一批线上品牌,增加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100个,培育交易额超亿元企业6家,限上电商企业250家。金融服务业,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诚信惩戒机制,维护金融诚信环境,大力引进培育金融机构,促进泉州银行开业、华林证券等7家证券公司入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10家以上后备企业在新三板、海交中心挂牌。房地产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打通库存转换通道,推进商业办公用房去库存,科学安排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速推动港口经济发展。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开工东吴作业区1-3#泊位、石门澳工业园区配套码头、江涵大桥等项目,推进莆头作业区3-6#泊位、联十一线、纵一线莆田段等建设,建成运营罗屿作业区40万吨大型散货码头、国投煤炭装船泊位、国投铁路支线、罗屿铁路支线等,开展向莆铁路货运专线、福莆宁城际轨道等前期工作。大力发展现代港口业态,积极培育新航线,争取瑞钢联铁矿石网上交易平台布点莆田,推进普洛斯二期、中粮、闽润等临港物流项目,建设煤炭、矿石、木材、油品等仓储中转基地,争取设立保税区、保税仓库,带动发展港航信息、贸易、金融等衍生增值服务。推进电子口岸“单一窗口”建设。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健全完善城规委决策机制,完成“多规合一”工作,严格实行“三个一”规划审批,开展城市总规中期评估和“城市诊断”,编制和完成景观风貌、地下空间、名城保护及城区综合交通路网等专项规划,完成城市绿心总体规划和启动区详细规划,优化提升六大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开展广化寺片区、木兰溪两岸等城市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进一批片区改造更新,建设完整社区和高端社区,全面实施安置房建设专项清理行动,完成棚户区改造年度任务。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建成荔塘快速路,续建提升木兰大道等六条东西干线,贯通改造涵港大道等五条南北干线,扩容建设黄石高速口等四个立交节点,坚持公交优先,新建新增一批公交场站、公交线路和停车泊位,全面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功能配套,全面实施“十个一工程”项目,建设第五水厂、东圳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建成妈祖城水厂、市第三水厂、仙游第二水厂,综合治理下磨溪等城市内河和29处城区低洼地,建设“一轴两溪”重点地段夜景工程。深化“大城管”体制改革,推进“智慧城管”建设,严格城市综合管理考评,强化“两违”、道路交通、市容市貌等专项治理,完善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增强城镇集聚辐射。推进实施4个省级特色小镇“1+X”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榜头镇级小城市框架,深化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省市级小城镇综合试点,创建市级特色小镇,辐射带动一批幸福家园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出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市民化的莆田模式。

(四)保护改善环境,发展全域生态旅游

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全面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加强水源地、流域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城区4个片区污水管网改造、16条黑臭水体整治和污水源整改任务,完成木兰溪沿线乡镇、省级以上试点镇和六大工业园区的污水收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流域和内河水质功能达标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强化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建成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仙游垃圾焚烧发电厂、厨余、危废垃圾处理等项目。全面开展石材加工、废旧塑料加工、粘土机砖瓦窑、塑料拉丝编织和翻砂铸造生产五项专项治理,推行企业生产清洁化、循环化,有效整治工业污染源,进一步整治畜禽养殖、农药化肥使用等农业污染源,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年度任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木兰溪防洪工程、乌溪水库、西音水库等一批水利项目,推动东圳水库饮用水源、城市绿心保护立法,实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开展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完成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7000亩,建设木兰溪源森林公园、木兰陂水利公园、秀屿土海湿地公园,续建新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和绿道。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实施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制定全域旅游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快旅游交通导视和配套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加强旅游线路运作、品牌推介和市场监管,扶持发展重点旅游企业。加快建设妈祖文化小镇,开工建设湄洲岛游客码头,推动湄洲岛、九鲤湖创建国家5**景区,菜溪岩、大蚶山创建国家4**景区。提升南少林等景区品质,开发西苑仙水洋、庄边宁里旅游资源,创建休闲集镇2个、特色村5个、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5家,新增旅游观光工厂2个、旅游景点线路6条。

(五)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激活跨越发展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市县乡政府权责清单融合统一,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项目并联审批办法,拓展“一窗受理”范围,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完成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电子化登记,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预决算公开,公布政务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推广PPP模式。启动市属国有企业二次重组整合,实行分类管理,推动股权多元化。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加大双向开放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开拓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等新兴市场,落实外贸出口扶持政策,稳定出口增长,推动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深化莆台交流合作,开展对台客运码头前期工作,发展对台小额贸易,拓展莆港澳金融、物流、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强与侨界紧密合作。建成通关联检大楼,争取秀屿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获批。复制推广福建自贸区成熟改革创新举措,承接政策外溢和辐射带动效应,深化福莆宁岚同城化合作,推动设施互通、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密切闽东北、闽浙赣皖等地区协作,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争取与印尼棉兰、澳大利亚朗塞斯顿缔结友好城市。

健全创新服务体系。设立产业研发专项基金,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建设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中心莆田分中心,建成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新增5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设立创投引导基金、专利发展基金,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投入,设立36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开展“智汇莆田”专项行动,引进20个以上高层次团队,聘任一批拔尖人才、高端人才担任政府顾问,吸引国内外包括莆籍人才担任客座教授、交流学者、技术顾问,设立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立实训基地,培养应用、研发人才。搭建企业家培训对话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六)弘扬莆仙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推进妈祖文化品牌建设。实施妈祖文化弘扬工程,举办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建设论坛永久会址,举办妈祖春秋祭典、海峡论坛·妈祖文化周、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联合推动“海丝”申遗,设立妈祖文化基金,加强妈祖文化研究,扩大妈祖文化交流和传播。

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面投用市“三馆一宫”、规划展示馆和报业采编中心,加快推进市档案馆迁建工程,筹建市美术馆,推进县区“三馆”和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实施一批文物修复工程,开发一批历史文化景点,推进“六街八景”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挖掘莆仙人文资源,传承家风家训,讲好莆田故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设立文艺精品项目库,出版一批文学、社科作品,扶持莆仙戏剧本创作和演出业,引导现代工艺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升传统工艺产品附加值,发展数字动漫、电子出版、创意设计、影视演艺等前沿文化产业,扶持新兴文化企业。

(七)突出公平公正普惠,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实施教育强市提升工程。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实施“全面改薄”,促进扩容提质,新建扩建城区小学、初中学校15所,加快莆田一中、莆田八中新校区前期工作,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6%。实施十二年免费特殊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动创办国际学校,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建设。

推动健康莆田建设。实施健康莆田提升工程,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建成市第一医院门诊大楼、市口腔医院、市中医院一期,迁建市皮肤病防治医院,启动市第一医院和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独立专科医院建设,加大妇产科、儿科投入,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规模,新增病床位1000张,千人均病床位达5张。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完善医保便民支付方式,强化大病补充医疗保障,开展分级诊疗,支持民营医院规范发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工作重点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市第四届运动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基层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做好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大医保投入,城乡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超过300万人。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养老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建20个养老设施和一批老年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54万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办好19项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施全域平安创建工程,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危险物品等整治,做好应急处置,推动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社会和谐建设工程,深化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实施基层治理提升工程,加强打防管控,完善网格化治理,城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农村超过70%,平安和谐村居达标率超过40%。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作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四、从严从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我们要高点站位,更新观念,增强本领,不断提升政府创新力。深化对经济新常态、发展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和我市今后五年的发展大局,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树立“弯道超车”“励志超越”的理念,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发展干事业。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民生改善、风险防控等工作重点,借鉴先进地区好机制好办法,跟踪研究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增强新本领,探索新途径,创造新业绩,依靠创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我们要勇于担当,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新常态下抓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担当精神。我们要提振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力戒“不冷不热、不急不忙、不痛不痒”的工作态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落实“马上就办”,对谋定的事,说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出水平、干出成效,树立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新形象。建立干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克服庸政、懒政、怠政,形成人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信守承诺,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坚持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与法院、检察院良性互动衔接,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研究的重大决策机制。信守政府承诺,力戒“新官不理旧账”,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

我们要以上率下,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不断提升政府向心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铁的纪律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真诚坦荡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精心呵护好企业家和人才队伍,让创新活力在莆田竞相迸发,让创业**在莆田澎湃涌动!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跨越赶超,为“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五个一批:指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项目。

2、九证合一:指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生产条件核准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业务审批、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证明等九证合而为一。

3、“336”工程:指大力发展化工(纺织化纤)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艺美术3个千亿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电子信息3个500亿元新兴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石门澳工业园、东吴临港工业园、兴化湾南岸工业园、莆头工业园、仙港工业园、东峤工业园等6个园区。

4、两纵两横:两纵指沈海线福泉高速公路莆田段、沈海复线福广高速公路莆田段,两横指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莆田段、兴化湾至尤溪高速公路莆田段。

5、三纵一横三联:三纵指莆田市境内的纵一线国道G228、纵二线国道G324、纵三线省道S213,一横指横七线国道G356,三联指联一线省道S211、联二线省道S310、联十一线省道S209。

6、“四绿”工程:指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重点的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

7、一主两副:一主指莆田主城,涵盖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两副,一个指滨海新城,涵盖秀屿区、湄洲湾北岸开发区,另一个指仙游城区。

8、一区两园:一区指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园指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

9、零地招商:指从已经被征用的土地资源中进行挖潜和再利用的一种招商理念。

10、多规合一:指规划组织“一个主体”,全域空间“一本规划”,空间安排“一张底图”,用地分类“一个标准”,编制基础“一套数据”,审批流程“一张表格”,信息管理“一个平台”。

11、“三个一”规划审批机制:指通过“多规合一”,把各部门规划通过技术手段融合形成一张图,搭建一个信息联动平台,实现“一张表”审批流程。

12、十个一工程:指每个县区(管委会)每年分别整治一条城市主街、主攻一个棚户区改造、抢救保护一个古村落、保护修缮一座古桥、贯通一条道路、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小镇、整治一条示范小流域、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新增一个4A景区、新建一个主题公园,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13、一轴两溪:一轴指莆田黄石高速公路至市政府,两溪指木兰溪、绶溪。

14、“1+x”规划体系:“1”指特色小镇创建规划,“x”指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专项研究。

15、双随机一公开: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及时公开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

16、六街八景:六街指大路、县巷、后街、衙后、庙前和坊巷;八景指三清殿、古谯楼、兴化府城隍庙、梅峰光孝寺、卫理公会莆田总堂、文峰宫三代祠、大宗伯第、林扬祖故居。

较旧一篇:2017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